“我們的談話進行得很愉快,”格蘭特提到,“我差點忘記了我們會麵的目的。”
最後,李談到了投降的話題,但是格蘭特隻是簡要地答複了一下,然後他的思維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過基督聖體節的情景;1845年的冬天,狼群在草原上嚎叫……波浪上陽光閃爍……3美元就可以買到一匹野馬。
那天如果不是李再次打斷,提醒他自己來這裏是來投降的,格蘭特可能會繼續談論一個下午的閑話。
於是格蘭特要了紙和筆,寫出了條件。和1781年華盛頓從約克鎮將英軍趕走不同的是,沒有舉行羞辱性的投降儀式。而後者讓放下武器、手無寸鐵的敵軍在道路上遊行,兩旁是歡呼雀躍的勝利者排成的長長的隊伍。也沒有仇恨,雖然在這血腥戰鬥的四年中,北方軍的激進分子一直呼籲要將李和其他西點軍校畢業的叛逆指揮官以叛國罪處死,但是在格蘭特開出的投降條件中卻沒有這樣要求。他允許李的指揮官們保留自己的武器,他們的士兵會被釋放回家。給每位士兵配一匹馬或騾子,讓他們騎著回自己的農莊或棉花地,繼續耕種。
為什麼投降條件這麼慷慨斯文呢?因為林肯已經有了指示。
這場造成五十萬人死亡的戰爭在弗吉尼亞一個名叫阿波馬托克斯法院大樓的小村莊落下了帷幕。投降是在春天一個寧靜的下午進行的,空氣中彌漫著丁香花的芬芳,那是聖棕樹節(複活節前的禮拜天,耶穌進耶路撒冷的紀念日)。
就在那天下午,林肯乘坐“皇後號”輪船回到了華盛頓。他花了幾小時大聲對著朋友朗讀莎士比亞選集。此時他讀到了《麥克白》中的一段:
鄧肯已經在他的墳墓裏睡著了,
走過了生命中一道道坎,
現在的他睡得很安穩。
叛亂者已經用盡了狠毒的方法,
現在,不管是財寶、毒藥、內亂、外戰,
都無法再驚擾他了。
這幾行令林肯印象深刻。他讀完一遍,停了停,不經意間朝輪船舷窗外望去。
然後他又讀了一遍。
五天以後,林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