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出力最多的是他的大公子袁克定。這位未來的“太子”為了堅定老爸作皇帝的信心,極盡絞盡腦汁之能事。也不能怪他,太子之位實在是太誘人了。但是老爸雖然顧盼自雄,但在這件事情上,有心而膽怯,需要大力推一把。畢竟,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政治深入人心,這麼大的事情,需要仔細衡量。
在袁世凱看來,國內大體穩定,沒有能夠對他產生威脅的事了,但是列強的態度,特別是日本的看法,至關重要。因為二十一條的事和日本鬧得並不愉快,他很在意日本的風向。
《順天時報》是袁世凱每天都要讀的,因為這份報紙不僅發行量大,而且是日本人在天津所辦的漢文報紙,從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的動向,而當時袁世凱對日本的態度是最為敏感的。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袁克定為了促成老頭子稱帝、以圓自己的“太子夢”,竟然不惜偽造了一份專門刊登一些鼓吹帝製、擁護袁大總統做皇帝之類消息的假《順天時報》,並每天偷梁換柱地送給袁世凱看,這就不得不說是一樁奇談了。
“不列顛為君主立憲,而成今天之日不落;日本為君主立憲,以一隅而國家興旺。今日之中國,共和陷入死地,惟恢複王朝體製,始能揚我中華之故事。”這是三日的頭條。
“君主立憲之風既漸,民眾雀躍,謂之中興有望。大總統當順應天命,接承民意。”這是四日的編者按。
袁世凱每天看著這些越來越直白的勸進輿論,心裏是樂開了花。但表麵上,他還是裝作淡定,畢竟,曆朝曆代,皇帝上位還要謙讓三次呢,他不能壞了這個傳統。
可是有一天,袁世凱最寵愛的三女兒袁靜雪的一個丫頭要回家探望她的父親,袁靜雪當時是最愛吃黑皮的五香酥蠶豆的,於是讓她順便買一些帶回來吃。第二天,這個丫頭買來一大包,是用整張的《順天時報》包著帶回來的。袁靜雪在吃蠶豆的時候,無意中看到這張前幾天的報紙,竟然和她們平時所看到的《順天時報》的論調不同,就趕忙尋著同一天的報紙來查對,結果發現日期相同,而內容很多都不一樣。袁靜雪當時覺得非常奇怪,便去找其二哥袁克文問是怎麼回事。
袁克文一向對其父稱帝意想非常不滿。他其實在外邊早已看見和府裏不同的《順天時報》了,隻是不敢對他父親說明。現在小妹出頭,當然順水推舟,問袁靜雪:“你敢不敢說?”袁靜雪還小,受哥哥一激,有什麼不敢的?當下說:“我敢。”等到當天晚上,她便把真的《順天時報》拿給了袁世凱。
對一心王八之氣的袁世凱來說,這樣的結果很難接受。也難怪,本以為振臂一揮,響者雲集,哪想到其中竟然是親生兒子在搞鬼?當時眉頭緊皺,沒有任何表示,隻說了句:“去玩去吧。”第二天清晨,他便把袁克定找了來。及至問明是他搗的鬼,袁世凱氣憤已極,就在袁克定跪著求饒的聲音中,用皮鞭子把他痛打了一頓,一邊打,一邊還罵他“欺父誤國”。
從這以後,袁世凱見著這個長子就有氣,無論他說些什麼,他總是麵孔一板,從鼻子裏發出“哼”的一聲,不再和他多說什麼話,以表示對他的不信任。
袁克定雖然在緊要關頭失去了老頭子的信任,不過他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令袁世凱揮之不去的“家族魔咒”。這事說來也蹊蹺得很,在袁世凱家族中,外出做官的從沒有活過60歲的,如袁甲三、袁保恒、袁保齡、袁保慶,乃至袁世凱自己的父親袁保中,也係壯年而終。由此,60歲這道大關也就成為壓在袁世凱心中長久的夢魘,揮之不去,而從民國建立後開始,袁世凱的身體每況愈下,這更是令他感到疑神疑鬼。
在年屆六十的大限即將來臨時,袁克定一再進言,宣稱“隻有稱帝才突破這一魔咒”,這就不能不對袁世凱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了。是啊,皇帝乃“九五之尊”,位極天下,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尊貴呢?或許,這個魔咒真的不敢侵犯“真命天子”?要說起來,袁世凱在那個時代也是迷信的人,稱帝一事若全怪在袁克定身上,也不公道啊。再說局勢已經騎虎難下,這發動機一加油,瞬間肯定是停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