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帝製風波(1 / 3)

張作霖的奉天城官邸叫做“將軍府”,這是他在做大元帥之前的虎穴、大本營、指揮部。

今天小六子的表現讓他心情很好,這甚至比他自己得了嘉獎還要高興。從段督軍的表情,他知道他是滿意的。小六子的講話,既向大總統表了忠心,又將一場危機化解於無形,也給督軍這位項頭上司吃了一顆定心丸。要知道,段芝貴走馬上任,隨帶衛隊一團,但留在京畿灤東一帶,隻帶少數人來奉。到奉天時,就下榻於張作霖第二十七師的司令部,以表示對張作霖的信任。反常即為妖,欲蓋迷彰:焉知這小子不在暗地裏防著老子呢!

晚飯時,張漢卿又向張作霖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

他說:“父親想在將軍的位置上再動動嗎?眼前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

張作霖迷著眼睛,盯了張漢卿一陣。讓張漢卿身上發了毛:難道自己附體在張學良身上有什麼反常讓這老狐狸發覺了?曆史上少帥應該還算頗有能力,不然偌大的奉軍基業也難順利承接下來啊?還是他的表現不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張學良?

張作霖半晌說:“說說看?”

張漢卿說:“袁大總統應該是做膩了總統了,父親是否有意扶他一把?”根據曆史,段芝貴8月入主東北,12月袁世凱就稱帝了。

張作霖虎目一閃,卻又長息說:“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可是從奉天民意即可看出,大總統行的是一招敗棋。”張漢卿微微一笑說:“大總統勝敗,跟父親有什麼關係?天作孽,猶可恕;自做孽,不可活。他身邊的人利令智昏,行此敗棋,將民國以來好不容易形成的國家局麵攪得危機四伏。但是目前,大總統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隻要搶先一步,在中央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對下獨占得奉天,將來誰做了天下也不能不顧忌父親的勢力。”一席說醒夢中人,張作霖霍然而起,撫著張漢卿的頭,輕聲說:“小六子長大了。”

在一幫有心人的“撮和”下,各省旅京人士組織公民“請願團”,請願於參政院代行參政院立法院,要求變更國體。

文韜必有武略。政客們的激昂若沒有將軍們的附合,頂多隻能是一場鬧劇,掀不出什麼花樣來。但是當晚9時,袁世凱接到的一封發自奉天第二十七師的密電,卻讓他欣喜若狂:“總統鈞鑒:自清帝遜位,國體共和。然人心思定,以大總統為不世之主,曷其能世代永受君恩?君主比之共和,以大總統不世之才,當可以法自上意,民主其下。今日者,國民厭棄共和,趨向君憲。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民意共和,則誓詞隨國體而有效;民意君憲,則誓詞亦隨國體力變遷。如帝製不成,死不再生。”

類似的表態,袁世凱已收到很多,但是作為軍隊地方要員明目張膽地提出的,張作霖是第一個。

8月,在奉天舉行國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國體問題時,張作霖帶著大隊人馬,荷槍實彈,監視投票,結果“全部”投票讚成君主製。

另一位同城大佬馮德麟見張作霖如此,為討好袁世凱,配合段芝貴,也不得已和張作霖聯名以東北軍和政商各界名流的名義向北京參政院提出“變更國體請願書”,為袁世凱稱帝大造輿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9月,段芝貴聯合廣東龍濟光等24省將軍,密呈袁世凱“速登大位”。

9月,駐黑龍江、陸軍第一師師長許蘭洲通電勸進。

9月,駐奉天、陸軍第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勸進。

駐黑龍江、鎮安右將軍朱慶瀾勸進。

駐吉林、督軍孟恩遠勸進。

駐湖南嶽州、長江上遊警備司令、虎威將軍曹錕勸進。

同武將軍,督理山西軍務閻錫山首先向籌安會提供經費銀幣二萬元,接著又連電勸進,把辛亥革命貶低為“新舊弟嬗時代之權宜手續”,認為“以中國之情決不宜沿用共和製度”,“非厲行軍國主義不足以圖強,欲厲行軍國主義非先走君主立憲”不可,要求“廢共和而行帝製,以帝製而行憲政”,並懇求袁登基稱帝“以大有為之才,乘大有為之勢,毅然以救國救民自任,無所用其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