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作霖父子為袒護自己,不惜與手下得力大將冷麵相向,一向恃才自負的王永江也大受感動。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奉天警界的事務中去。在他的努力下,奉天省城出現了多年難得的安穩局麵,治安情況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好。張作霖也以識人、用人之明得到省城的交口稱讚。
外薦不避仇,疏也能間親。
張作霖的小舅子在他身邊當警衛,仗著大帥的名,在外麵胡作非為,晚上閑來無事,居然拿路燈當靶子,把路燈全部打碎,市政建設的人知道這事很氣憤,但是敢怒不敢言。張作霖聽說這件事憤恨地說:“把他給我斃了。”手下顧及到張作霖的顏麵說盡好話,要求從輕發落。當晚張作霖親自執法。家人很不理解,幾個燈泡碎了就換新的,怎麼把人給槍斃了。張作霖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我張作霖的臉,但是在外麵搞破壞,壞的是奉天城的風氣!”
以後大帥府裏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沒有人乖張鬧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對張作霖更加尊敬。都說張大帥辦事有自己的規矩,誰都不能違背。
經過半年來的兢兢業業,張作霖在省城得到了擁戴,加上以奉天將軍之職的正統,同城將軍馮德麟再也不能回複往昔的囂張了。張漸強馮漸弱,勝利的天平在急劇向張作霖傾斜。
湯玉麟一事,促成張作霖下定決心提升其衛隊的地位和實力。俗話說上陣父子兵,前任衛隊長於珍在處理湯玉麟“叛變”事件上中作為不力而淡出張作霖視線,作為其長子的張漢卿自然成了領導這支隊伍的不二人選。不久後,張漢卿走馬上任,一躍成為督軍府衛隊旅的旅長。
張漢卿因了少帥的身份,又擁有絕對控製權,所以能夠趁機將自己在奉天講武學堂所結識的一撥中下級軍官安插到各個新建的崗位上。編製大人手少,所以跟著張漢卿的軍官一個個都有機會晉級,人謂“跟著少帥,前程遠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漢卿漸漸在奉軍中有了根基----民國初軍隊中師的編製是效仿德國,為2旅4團製(此外師直屬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張作霖麾下的27師也不例外。張漢卿有幸獨自管理了一個級別相同的衛隊旅,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加之這支部隊為張作霖親軍,又為“太子”領銜,自然待遇及裝備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而後張作霖行使督軍權力,相繼收編了駐守在洮南的後路巡防隊和駐紮在鳳城的馬龍譚的右路巡防隊,並最終使奉天傳統的四支武裝力量變成馮德麟和自己兩係。
為了安全起見,張漢卿將衛隊旅安插在省城各個重要隘口,以防變故。一方麵繼續提拔郭鬆齡,安排其作為自己的最重要的副手----自己在軍事上的能力有限,而郭鬆齡確實是個人才,而且目前絕沒有與張家反目的心思和實力,大可放心使用。反正是在自己的衛隊旅,理論上算作張作霖的私軍,傳統上少受外來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