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大喜之下,乃派其心腹張海鵬帶先遣隊二百人,先期前往。20 日,馮德麟在三十名衛士護送下到京,立即拜見張勳,支持複辟活動並願為其效忠。同時,又以三拜九叩的大禮,進宮謁宣統皇帝。溥儀賞賜給他“穿黃馬褂,紫金城內騎馬,禦前侍衛大爪頭銜”。
7月1日,張勳擁立廢帝溥儀複辟,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並改民國六年(1917年)為宣統九年。馮德麟也躊躇滿誌,飄飄然,昏昏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利令智昏,下令調二十八師部分官兵進京“讚襄複辟,保衛皇室”。突然間,風雲變,形勢急轉直下,全國輿論大嘩,“討逆”呼聲鵲起。張勳、馮德麟一夥的拙劣表演,全國反對,長城內外,揮戈興師,共討叛賊。馮德麟預感到一場厄運即將降臨,乃厚顏求之於張作霖。張念舊誼,電矚:“永居北京故為危險,速從陸路沿長城單騎來歸,當於適當地點出迎”,或雲。但馮德麟無視張之勸告,納左右言,率衛隊,肴便裝,乘火車東行。
7月10日,火車行駛天津車站,被曹鉻部下偵緝隊人員發現,遂將馮德麟、張海鵬及下屬官兵二百名,一同拿獲。7月12日,張勳的“辮子兵”天壇之戰,全軍潰散,複辟鬧劇壽終正寢。14日段祺瑞進入北京。同天馮德麟從天津被押送北京,關押於十二師司令部,接受審判。8月15日,大總統正式宣布“馮德麟因叛變共和,罪跡昭彰,剝奪一切官職和勳位,並交付法院依法嚴懲”。
張作霖雖然與馮德麟素有矛盾,但念其綠林情誼,在馮妻的請求下,他一邊親去北京找段棋瑞;一麵動員吳俊升、馬龍潭兩鎮守使及二十七師、二十八師、二十九師各旅、團、營長百餘人,聯名向北京為馮德麟請命。不僅此,又勸說遼西十六縣士紳上書請求寬容。經各方努力為之疏通,10月15日,段祺瑞政府才改判為“參加複辟證據不足,因吸鴉片罪罰八百元”為由而獲釋。馮德麟出獄後,當局為了顧全麵子,任命他為段棋瑞總統府高等顧問,由張作霖負責28師。然馮德麟雖得自由,卻已無一兵一卒,毫無危險性了。不久段祺瑞封馮德麟為“山陵守護大臣”,負責守護清朝入關前的祖宗陵墓,從此馮德麟田多地廣,樂得做一個富家翁,而與政治絕緣。
28師被收編後張作霖計劃將全師分散調開並作整編,導致人心惶惶,軍心不穩。張漢卿極力勸阻並推薦28師原旅長汲金純升任師長,以接替馮德麟的職務,還讚揚他“性情沉穩,通曉軍事,大局觀強,深得人望。”見仍是軍中老人汲金純主事,於是各種流言逐漸偃旗息鼓。汲金純也不負張漢卿識人之明、提拔之恩,積極配合張的舉措,後來成為奉軍五虎將之一。
張作霖並不追究於與馮之間的紛爭,且以德抱怨,徹底贏得奉省人心。此役他不費吹灰之力,贏得完整的28師,更獨霸了奉天省,實力又壯大了一大步。此一役,馮德麟完敗。張作霖則通過對馮德麟的有情有義,得到了二十八師官兵們的認同。
奉天張、馮之爭是袁世凱死後關外一件大事,在這場爭鬥中的完勝也是張作霖奉係崛起之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