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意(2 / 2)

但是似乎英美與日本對中東路的控製誌在必得,日本計劃中的赴西伯利亞的兵有好幾萬將從中東路出發。在吉林、黑龍江兩省沿路之地設置了大量的軍用電話、電報、兵站。而且日本已經與段祺瑞中央政府簽下協定,如果奉軍幹擾,則日軍師出有名。

一邊憤怒於中央之短見,一邊要與列強虛與委蛇。張漢卿以中東路督辦的身份拜會了美國海參崴組織委員會技術部長斯蒂芬和軍事運輸部長日本的星野中將。斯蒂芬對這個充滿傳奇色彩且陽剛帥氣的年輕人抱以非同尋常的興趣,但還是老調重談,表示中國管理能力不足,東北匪患之危害將使中東路置於危險境地,妨礙幹涉軍之行動。(這老東西,也知道目前鬧土匪的事了)

張漢卿對此微哂,他鏗鏘有力地說:“斯蒂芬先生對目前東三省的狀況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表麵上,東北匪患似成燎原之勢,但是我奉軍經過幾次較大的清除,大股的匪徒已被殲滅,小股的則四分五裂龜縮在各個深山老林,已難成火候。奉軍已牢牢控製了東北全部的大中城市和與美國阿拉斯加差不多大小的廣闊農村,清除匪患指日可待。因為我們剿匪是以鐵路為機動,所以中東路之鐵路沿線之警備力量是最為強大的,控製是得力的。如果執行所謂共管之說,則混亂局麵重現,對於遠東之戰事影響,殊為不利。”

星野中將不為所動,他純粹以軍事角度來看待問題。他說:“多國共同幹涉俄國遠東是既定政策,中國政府亦與我國簽定了共同防敵協定。既是盟國,則要拿出應有的誠意。考慮到不久後各國部隊要從中東路直入西伯利亞,龐大的後勤供應不是中國可以應付得了的。為恐閃失,委員會必須控製中東路。當然,作為保證,一旦遠東戰事結束,日本國將首先從中東路全部撤退出,絕不食言。”

屁話!如果日本兵不退回,誰又能怎麼樣呢?曆史上日本就是這麼幹的,而且一幹就拖到日本投降,政府民間國際上對他的這種行為都是無可奈何----打,根本打不過,而且會造成更大的事端,給日本人名正言順的進入以口實;談,人家根本就是用各種理由推托。

知道日本人嘴臉的張漢卿可不會這麼輕易讓故事重演,他振振有詞地說:“幹涉遠東不是對蘇俄戰爭,軍管交通便不合理。奉軍已經成立了各省保安司令部,黑省還特別成立了‘中東路護路司令部’,各種軍需品的運輸根本不是問題。而且有限的幹涉軍再有進行中東路例行的保護任務,會削弱部隊的實力。”

人家都已經信誓旦旦保證沒問題了,你還想怎麼地?星野有心但無力,總不能直勾勾地說我就是想占有中東鐵路吧?

不過在中東路一役插手北滿鐵路不成功,日本仍不甘心。為了不斷侵蝕東北礦產、經濟,吸收東北營養以漸漸壯大,不久後,日本即將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即旅順口、大連灣一帶3200多平方公裏土地。南滿鐵路(長春至大連)及鐵路兩側數公裏之內的區域,是日本的租界地。依條約規定,日本可留置守備兵保護滿洲鐵道線路,至於守備兵人數,每一公裏不過十五名之數,日本國司令官可因時酌減,以至少足用之數為率。當然到死,日本都不但沒有酌減,還變本加利逐年遞增人數,這是後話。日本為有效管控它在東北的殖民地,在旅順設立了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對華覬覦之心日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