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1919年,自年初起,俄國內戰已如火如荼,戰火有越燒越旺之勢。
在東線,3月高爾察克在西伯利亞調集40萬白衛軍越過烏拉爾山,侵入伏爾加河流域。在遠東,日本幹涉軍在海參崴登陸。
在南線,英法聯合艦隊進入黑海,法國海軍陸戰隊在敖德薩登陸,英國幹涉軍占領巴庫。高加索的鄧尼金得到美國10萬人的武器裝備和200名英國軍事顧問開始北進,6月底占領察裏津,7月向莫斯科進軍,10月占領頓巴斯地區和基輔。
在西線,英國艦隊入侵波羅的海,尤登尼奇白軍於5月中旬向彼得格勒發動進攻。
俄國三線危急,因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白軍占領,東、西方被切成兩段,造成首尾不能兼顧。蘇俄政府與遠東的聯係,隻得依靠其在中國境內的最後據點,就是位於東北最西邊的呼倫貝爾----北滿鐵路的西線了。當初沙俄控製了北滿鐵路,也就掌握了黑龍江全省的經濟命脈和戰略支點。憑此,可以直下遠東最大的城市海參崴,而不用依靠遙遠且漫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自1912年1月15日沙俄慫恿呼倫貝爾“獨立”並得逞,1915年11月6日,中俄在北京簽訂《中俄會訂呼倫貝爾條件》,亦稱《呼倫條約》,北洋政府取消其獨立地位。但是該條約名義上“呼倫貝爾定為一特別區域,直接歸中央政府節製”,實際上沙俄在彼仍享有特權。在政治上,設最高官員副都統享有“省長之職權”,隻“受黑龍江長官監督”,但行政是平行的;雖規定了“呼官吏若認為地方不清無力彈壓之時,可由中央派兵前往”,但“惟先應通知俄國政府”,使俄國幹涉合法化;承認前俄商與呼“自治政府”所訂50餘項經濟合同的非法權益。
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可以趁機將俄國在東北的勢力一鼓作氣掃平。而通遼、興安盟、呼倫貝爾如果拿下,與東北三省連成一片,這是多麼廣闊的前景啊!
新年剛過,張漢卿拋出了收複呼倫貝爾的提案。
奉係軍政要員對此大多讚同,曾任過黑龍江督軍的吳俊升更是極力支持,他說:“呼倫貝爾本來要歸黑龍江省管轄,硬是讓老毛子搶了去。咳咳,我吳大舌頭一直不服帖。現在咱們兵強馬壯的,一鼓作氣拿下它,也絕了老毛子的念想。”部分因呼倫貝爾處於俄國的勢力範圍還心存忌憚,在張漢卿講明蘇俄局勢後也積極起來。
已建起10師架構的東北奉軍實力已急劇膨脹,急需渲泄。但山海關以西、北方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均為皖係控製地盤,皖係首領段祺瑞現為政府總理,皖係控製下的“安福國會”選舉出皖係徐世昌為總統,於法理上、實力上奉軍均不能出關外一步。隻有陷入三不管狀態的遼北,才是最有可能被奉軍征服的。
張作霖也對擴大奉係勢力十分動心,他以奉軍副總司令孫烈臣為關外軍總指揮,統一調度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