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達老賴要求在拉薩或印度召開和會,由英國作證。
西藏在中國曆史上一直地位特殊,有它獨特的宗教和政治製度,同時又是政教合一的民族。英國人一直視西藏為禁臠。清帝遜位後,西藏也鬧起過一次獨立,後由陸軍統領鍾穎率軍由西康開入撫平。後英駐華公使朱爾典突提抗議,要求中國不得幹涉西藏內政,不得派兵入藏,如中國不接受,英國便不承認民國政府。袁迫於形勢,乃改剿為撫,恢複達老賴十三封號,撤消征藏軍,同意與英國在印藏邊境的大吉嶺開“西藏會議”。此次藏人又受英人挑唆,複又有獨立之苗頭,是可忍孰不可忍。
張漢卿通電表示拒絕,以西藏為中國固有之領土,任何人都無權繞開中央政府遂行談判之事。並要求外交部通知英國駐華公使:“戰端一起,則西藏無複故往之地位、達老賴無複尊貴之稱號、中央當設省管理”。一麵電令西北人民軍總司令韓麟春派一部從青海西進西藏,在唐古拉山口一帶集結,準備以武力壓製爭端。
達老賴十三世自知不敵,不敢言戰,複派人求和。英國駐華公使為西藏問題向中國外交部提出照會,內容為:
(一)中國不得幹涉西藏之行政,並不得於西蒙改設行省。
(二)中國政府不得派無限製之軍隊,駐紮西藏各處。
(三)英國現已認定中國對於西藏有宗主權,應要求中國改訂新約。
(四)需保留英政府前之特設通信機關,以杜絕印藏之交通。
(五)如中國政府不承認以上各條件,英國政府亦絕不承認中華民國之新共和政府。
除此之外,且暗示北京政府,若不同意上述條款,英政府可能以廣州軍政府為談判對象。張漢卿暗自冷笑:“不知廣州軍政府有沒有這個膽量接下這張牌?”反正長江沿岸為直係地盤、華南被廣州軍政府一係控製,而由於有日本在,英國對北方無法有較大的影響。奉軍本以陸軍見長,倒不懼英國船堅炮利。中國政府根據張漢卿之要求答複英國照會,十分強硬:
(一)中國按照1906年之《中英西藏條約》,除中國外,其它國皆無幹涉西藏內政之權,今謂中國無幹涉西藏內政之權,可謂無稽之談。
(二) 至於改設行省一事,為民國必要之政務,各國既承認中華民國即不能不承認中國改西藏為行省。故中國對於西藏,何時改設行省,此為中國內政,英人不可幹涉。
(三)按照1908年之通商條約,英國以市場之警察權及保護印藏交通,委任於中國,故中國於西藏緊要各處,當然派遣軍隊,此為國家主權象征,不容討論。
(四)中英關於西藏之交涉,已經兩次訂立條約,一切皆已規定明確,今日並無改訂新約之必要。
(五)中國政府從前並無有意斷阻英藏交通之事,以後更當加意保護,斷不阻礙英藏正常交通。但是英人須自律,以行為不違反中國法律法令為準則。
(六)承認中華民國是另一問題,不能與西藏問題並為一談,英國不要出爾反爾,貽笑於國際社會。
中國政府複書發出,英政府一時未有複文。張漢卿雖然表麵強硬,內心也不願在此時與列強有真的動作----日本這心腹大患一日不除,根本不敢在其它方麵作任何過激作法。在8月25日西藏達老賴派人求和之際,以“達老賴迷途知返,中央為國家和平發展、藏地人民不起兵禍,明令暫緩進兵,恢複之前狀態”為由,將西藏問題總算拖了下去。
眼見得奉係已經取得在北京的控製權,為緩和時局,8月14日,美國議員團與前駐華公使芮恩施抵達北京,會晤張漢卿,以期繼續穩定美國在華的利益。張漢卿亦投桃報李,對美國議員團來訪表示歡迎,積極釋放善意,並期待著美國能在經濟、工業發展方麵給予中國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