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陝西爭奪戰(上)(2 / 2)

正虎視眈眈的張漢卿立刻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不但在政治上完全有理由壓製皖係的兵馬,在軍事上扶持陷入分崩離析的靖國軍對奉係名正言順的成為“鐵三角”之一極也是有好處的。他授意許蘭洲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閻的行徑。張作霖對此也表示“非常震驚”,嚴電命令吳佩孚徹查閻相文,並措辭嚴厲地要求中央不承認閻的督軍職務,並電示直係首領曹錕,要求直軍完全退出陝西。

同日,張漢卿電稱將郭堅所部第10旅與“援陝軍”中奉軍一旅合並為西北人民軍第5師,兼由許蘭洲節製。同時命令韓麟春調西北人民軍騎兵第4師迅即出動,陳兵於漢中、寶雞要地,宋九齡第3師兵出兵寧夏鹽池,接管陝北地界。

這一動作使容合了直、皖、奉諸係及晉、豫等地軍隊的陝西局勢更加動蕩不安。

因目前直係尚無實力全麵對抗奉係,閻相文受到吳佩孚的嚴厲斥責,以後整天吸食大煙,懶於軍政事務,凡事多委托馮玉祥代辦,時人有“馮煥章包辦了閻煥章”的說法(馮玉祥、閻相文均字煥章)。加上直軍內部矛盾日益激化,閻窮於應付,於同年10月22日吞服鴉片,自殺於陝西督軍行署。

陝西東與山西以黃河為界,南靠的湖北,東臨的河南京漢鐵路均為直係大後方,戰略地位十分險要。吳佩孚有心回護,無力回天。隻得匆忙發表委任馮玉祥升任第11師師長,以接替閻相文的地位並圖以抗衡奉軍在西北的擴張。張作霖以倒閣相威脅,示意靳雲鵬發表任命張漢卿為陝甘巡閱使的通告。直係方麵曹錕和他的弟弟、直隸省長曹銳,都不想把事態擴大。曹錕一再約束吳佩孚切勿感情用事,以免造成嚴重後果。曹錕派直軍第二十三師師長、奉天人王承斌三次到沈陽表示善意。

馮玉祥上台後,和閻相文一樣,並沒有放棄消滅靖國軍的企圖。不過他汲取了閻相文的教訓,采取了委婉的做法。他派人斡旋,試圖收編靖國軍。這樣,吳佩孚坐鎮洛陽,虎視眈眈;馮玉祥控製了西安、關中、陝南大部。堅守渭北的曹世英、高峻、胡景翼等隻有兩萬人馬,而且裝備落後,糧餉不足,形勢對靖國軍十分不利,胡景翼等人為靖國軍的前途日夜焦慮。

正史上劉允丞、續桐溪向胡景翼提出,接受改編,暫且換旗,保存勢力,東出潼關的建議,得到胡景翼的讚同。為了穩定局勢,緩和馮、胡之間的矛盾,北洋政府派何遂來陝調解,決定將胡部改變為一個師,由胡任師長,直受吳佩孚節製。

但這次有了變化――張漢卿正要收拾陝西地盤,怎會輕易讓他得手?現如今張漢卿有甘肅在背後,陝西是嘴邊的一塊肥肉,怎能讓直係得逞?雖然以於右任為首的靖國軍高層遙遵孫中山為領袖,但這個團體文有於右任,武有胡景翼,都是鼎鼎大名的一時之傑,如能以國家統一之民族大義召之於麾下,對奉軍實力的增強是不言而譽的。而且人民黨以“三民主義”為口號,與孫中山之國民黨有異曲同工之妙,想來在直係與人民黨之間,於、胡會更傾向於後者。他早已電示駐蘭州之韓麟春派出代表接洽於右任,並電示許蘭洲,以結盟形式與靖國軍共管陝北。

對靖國軍來說,直係在陝西若是取代了皖係,無異於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孫中山在上海處在另一個低潮,為能留下一塊革命的火種,將全軍交於奉係是更好的選擇。而且張漢卿西北人民軍的種種利國利民之舉,正是胡景翼多年所想。於是在張漢卿建議下,靖國軍改編為西北軍第6師,歸許蘭洲節製。

10月25日,靳雲鵬政府發表了委任公告:韓麟春為甘肅督軍,張漢卿任陝甘巡閱使兼陝西督軍,許蘭洲為陝北護軍使兼第5師師長。以馮玉祥為陝南護軍使,鎮嵩軍司令劉鎮華為省長,直軍他部全部撤出陝西,方才解了陝西之變。

與正史上不同,張漢卿已先一步占據陝西的主動權,導致馮玉祥在陝南隻占有3市地盤。東有河南督軍趙倜暗附奉係且有老上司吳佩孚在彼練兵、南即素有舊隙的湖北直係王占元傳統地界,馮玉祥發展受到阻礙。

一番努力卻為他人作嫁衣裳,馮玉祥為之氣結。他不但憤怒於奉係的伸手,更反感且看不起吳佩孚的退讓。陝西爭奪戰,客觀上使馮、吳兩位直係主要人物之間產生了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