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兵工廠是無論如何不能滿足人民軍的作戰使命的。一想起他的7個師的裝備補充還要從東北千裏迢迢經歸綏(今呼和浩特)人挑肩扛地輾轉轉運到銀川、蘭州、西安及武漢就鬱悶不已。可是與北方重要的交通線京漢、津浦都要經過直係地盤,這些重要的戰略物資入了他們的眼,還不是肉餃子打狗?
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人民軍的困擾,那就是借用京漢鐵路的便捷運送奉天兵工廠的設備到漢陽兵工廠,使之具備獨立生產槍炮彈藥的能力。這樣一可以解決人民軍裝備自給的問題,二可以使直係不至於見獵心喜----直係除了漢陽兵工廠外,所需裝備均由中央添餉購買,或是由英美直接接濟,本身毫無生產能力,這些重要的軍工設備雖然是好東西,但是拿到手卻不能直接化作軍事力量,吳佩孚不至於蠢到直接開罪奉係、人民軍的地步吧。
此時長江為英美勢力範圍,各方軍艦橫行無忌。南、北奉軍有包舉宇內之勢,目前中國已無任何力量可以與之媲美,美國的觀察家們首先認識到了這一變化。在美國國務卿查爾斯-e-休斯的建議下,29任總統華倫-哈丁修正了支持直係的政策。剛剛走馬上任的亞洲艦隊司令約瑟夫-施特勞斯海軍上將受命就美國在華政策拜會了張漢卿。
張漢卿積極闡述了奉係對美對英政策,並期望雙方在天津會晤的良好基礎上再接再勵,中國也願意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支持力量和後勤保障夥伴。多年以後,約瑟夫海軍上將清楚地記得會晤張漢卿的那一幕:“年輕的少帥罕見地重申了‘支持’和‘夥伴’這些詞,語氣中充滿自信和力量。”
在約瑟夫關照下,人民軍購買了隸屬於美國長江巡邏隊的2艘小型戰艦“維拉洛波斯號”和“埃爾卡諾號”,分別命名為“江平”號和“江寧”號,取江水“平寧”之意。人民軍要想控製長江,單靠陸軍是無法完成保衛這麼廣闊流域的任務的。
長江巡邏隊是由六艘比“伊莎貝爾號”更陳舊更稀奇古怪的船隻構成的。其中最為奇怪的是“埃爾卡諾號”和“維拉洛波斯號”軍艦。這兩艘軍艦都是杜威在馬尼拉灣獲勝之後從西班牙人手裏繳獲過來的。“埃爾卡諾號”排水量為六百噸,“維拉洛波斯號”為二百噸,它們分別建造於1885年和1886年,都用鑄鐵法建造而成。“埃爾卡諾號”吃水深度為十英尺,時速隻能達到十一海裏,船上配備的武器威力很強,主要武器有四門四英寸的大炮以及四門可以發射六磅重炮彈的炮,船員共有一百零三人,他們隻能在原始的生活環境中生活。這艘船的動力由兩隻燒煤的蘇格蘭鍋爐提供,在緊急情況下鍋爐也可以燒木頭。船上很少有電力,照明通常都靠蠟燭。
“維拉洛波斯號”略小於“埃爾卡諾號”,但比它稍為舒適。這艘船仍然保留著過去的鐵船殼,但是船的上層結構已被一個木製的貌似盒子的結構所取代,這使得船員的起居間較為寬暢,通風條件也比較好。“維拉洛波斯號”吃水深度為九英尺,配有兩門可以發射六磅重炮彈以及兩門可以發射一磅重炮彈的炮,時速隻有十一海裏,它同“埃爾卡諾號”一樣,由於速度太慢,無法在上遊活動( 指離海九百五十英裏的宜昌城以上的那部分長江,這裏浪速經常高達十四海裏) 。
美國海軍認識到這支部隊不夠用來在長江進行有效的巡邏。早在1920年,海軍在撥款要求中就要求撥出款項為長江巡邏隊和華南巡邏隊建造新炮艦。在整個二十年代,亞洲艦隊和海軍總委員會在為數眾多的信函往來中都談到有必要設計建造新炮艦。舉例來說,“帕姆帕恩加號”炮艦艦長在1920年6 月7 日指出他的那條船“根本不適合執行它所受命執行的巡邏任務”。在此之後,總委員會於1920年8 月建議應宣告“維拉洛波斯號”和 “埃爾卡諾號”“不能繼續使用,應使其淘汰,……予以出售”。當時“維拉洛波斯號”估價為四萬七千美元,“埃爾卡諾號”為六萬美元。
應該說,這兩艘軍艦是人民軍所急需,在其後發生在長江上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美國為了顯示對張漢卿的友好之意,即以此價格連同艦上武器一並賣出。它有更濃烈的象征意義:美國已決定在中國物色新的代理人,而張漢卿,則是毫無疑問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