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洲艦隊長江巡邏艦隊另有一部分炮艦是專門為在長江服役而建造的,排水量均為一百九十噸,吃水深度為三英尺半,燒煤,時速可達十三海裏。吃水較淺,運轉自如,艦長也隻有一百六十五英尺,它們能夠行駛長江全程一千七百英裏,能夠駛抵甚至駛過四川省的重慶。每艘軍艦都載有四名軍官和四十六名士兵。每艘船上還有六位中國 “船民”充當炊事員,並幹些其它雜事。都配有兩門三英寸的炮和數挺機關炮。
這樣的驅逐艦和炮艦都是張漢卿所想要的。在戰時可以在優勢空軍的保護下遂行作戰任務,萬一不利時也可像抗日戰爭時期那樣堵住長江,讓日軍優勢的大海軍發揮不了優勢。他將蔣柏裏從奉軍總參議的任上調來,準備擔任組建中的華東軍區的工作,並協助其籌備組建長江艦隊。張漢卿心中的長江艦隊,是一個容合了水上飛機、陸上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大量快速而又有力量的水麵艦隊的綜合體,能進行對地攻擊、對江封鎖、布雷排雷等小而全的兵種,作為將來中國大艦隊的雛形。蔣柏裏具備豐富的戰略眼光,這樣的一支新軍在他的負責下成立是十分得力的。在北京,蔣柏裏與美國駐華公使休士作了詳談,並表達了少帥對渴望美國支持的殷切之意。
在休士的斡旋下,美國政府同意向人民軍出售同級別的驅逐艦10艘,並表示同級別的炮艦在上海附近將授權由中國政府經營的江南造船廠建造,武器裝備和推動設備都從美國引進。作為回報,張漢卿同意美國在漢口、九江設立領事館,並同意美國長江巡邏隊有長江合法的駐兵權。
答應這些條件是張漢卿非常痛心的,但是為了自身的強大和一旦日本有事時美國可能強有力的響應,短暫的陣痛是無法避免的。這與新中國成立之初對蘇聯的讓步一樣。
美國為在亞洲有一個得力的助手和可靠的後勤基地,對張漢卿的幫助也不遺餘力。表示除派遣一部分有經驗的技師到江南造船廠幫助軍艦的建造(監督)外,還將援助一個飛機中隊及2艘一戰後退役的運兵艦,另在漢陽建立一個魚雷製造廠及協助漢陽兵工廠對大口役大炮的研製工作。
此時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奉軍空軍力量有了顯著的增長。水上飛機在20世紀30年代的發展十分迅速,遠程和洲際飛行幾乎為水機所壟斷,還開辟了橫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定期客運航班。例如德國道尼爾公司20年代末研製的dox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機翼上方分6組背靠背地裝12台活塞式發動機,最大速度達到224千米\/小時,1929年10月曾創造一項載169名乘客飛行的世界紀錄,一直保持了20多年。不過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發展隻是有了雛形, 這時候研製的飛機遠不能達到這麼高的水準。德國在一戰後被各國所限製:陸軍不超過10萬人,不能擁有大口徑大炮、潛艇,被限製了大型戰列艦,因此不能在軍事產業上有大的發展。於是外表疏遠實質熱情的中國使他們在軍事產業上有了發展的機會,一大批軍事專家在德國政府的鼓勵下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北方,在奉係各個軍工領域提供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和辛勞。
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繼由中國人自製成型的水機“甲型一號”上天後,新的適合於軍用的水上飛機正式量產,按照張漢卿的命名,定名為“水轟--1”型。它擁有125匹馬力,拖進式雙桴雙翼水上轟炸機,最大時速155公裏,空機重量800公斤,載重2000公斤,裝油量150公升,飛行高度3800公尺,可航行3小時,航距450公裏,乘員2人,可載重型炸彈6顆。利用哈爾濱優越的地理條件,在此建立一個水上飛機製造廠,進行批量生產。
至此,中國大海軍計劃的雛形已經成立,等待中國的,將會是工業發展起來後的在海軍艦艇和空軍在數量上的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