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了舊安武軍5個混成旅的兵力後,張漢卿在安徽的兵力已有2個師7個混成旅,以這樣的實力對付江蘇的齊燮元是足夠了。隻要收拾了齊燮元,不但可以完全形成對吳佩孚的包圍,還可以依靠富有的江浙滬條件打開南方之局麵。這是他一直以來孜孜追求的南北夾擊計劃。
可是吳佩孚注定了是一代梟雄,他不甘坐以待斃,還在張漢卿入皖之時便在北方搞了一場大動作。
4月3日,是吳佩孚49歲生日。借祝壽為名,吳佩孚邀集全國直係冀、豫、魯、蘇、贛5省的大小軍閥三百餘人,齊集洛陽,擬組建直係聯盟,商討對奉應變事宜。雖然盛大,比之史上同期直係為11省雲集的聲勢卻不能再同日而語。
山東田中玉、江蘇齊燮元、江西陳光遠均處在奉係直接威脅之下,是以對吳佩孚的提議非常熱心。為對付共同的敵人奉係,他們也拋棄前嫌,一家人熱鬧異常。山西軍閥閻錫山也派使商談“保境安民”之策,並與直係定下互不侵犯協議。
這個會議幾乎變成了直係對抗奉係的誓師會。與會者發出“拒奉願歸吳佩孚指揮”和“對奉堅持到底”的呼聲。這大大地堅定了吳佩孚對奉強硬的決心。
在會上,曹錕派其弟曹銳也托名祝壽以看動向,看到吳佩孚咄咄逼人的架勢,知道戰事很難避免。直係大佬曹錕兄弟一直認為,直係剛剛戰勝皖係,消耗頗大,此時不宜和奉係鬧翻;而自視甚高的吳佩孚壓根就看不起胡匪出身的張作霖,主張對奉係予以迎頭痛擊。
在這種情況下,曹銳想拉吳佩孚去保定,讓曹錕加以勸阻。但吳佩孚堅決不去。直係各部扣留了京漢線上的車輛,將部隊迅速部署在長辛店、保定、石家莊、鄭州一帶,又命24師張福來全師乘車沿隴海線東行至徐州。還強行截取了京漢路收入款項328萬元充作軍費。
張作霖一向看不起“小師長”吳佩孚,奉係現在兵精馬壯,正想著怎麼一統天下,怎麼會有半分容讓?對直係的態度也立即強硬起來,他以換防的名義,調動大批奉軍入關。
4月10日,張作霖發出通電,建議召開和平統一會議。電稱:“統一無期,則國家永無寧日,障礙不去,則統一終屬無期。是以簡率師徒,入關屯駐,期以武力為統一之後盾。”這是在說明奉軍入關的理由,可謂冠冕堂皇。隨後直指吳佩孚:“凡有害民病國,結黨營私,亂政幹紀,剽劫國帑者,均視為和平統一障礙物,願即執殳前驅,與眾共棄。”最後建議:“至於統一進行,如何公開會議,如何確定製度,當由全國耆年碩德、政治名流共同討論,非作霖所敢妄參末議。”
第二天,張作霖又電請徐世昌主持召開全國統一會議,如果有人敢於反對,他就動用武力。這個電報其實就是對吳佩孚的挑戰書。
曹氏兄弟十分恐慌,想息事寧人。曹銳親到奉天拜會張作霖,張對待他仍然像過去一樣,親密無間,有說有笑。可是,一談到軍政問題,張作霖就“顧而言他”,不給曹銳談正事的機會。呆了近五天,沒有辦法,他隻有返回北京向奉係重臣孫烈臣打聽消息。孫調侃地問道:“咱們大帥想請教四爺,究竟部下親呢,還是親戚親?”部下是指吳佩孚,親戚是便指曹錕的兒女親家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