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曹錕賄選(2 / 3)

(一)遣人分頭疏通議員,由常會再定選舉日期;

(二)電請各省督長,推定各該省國會議員一二人為代表,負責拉攏各該省代表出席;

(三)決定出席才發給出席費;

(四)津保兩派所分別接洽的各政團,應采取剛柔相濟的手腕;

(五)分派代表秘密南下,運動反直派中堅人物,予以特別待遇之條件,除了金錢上的承諾外,還答應政治上的優缺;

(六)如果以上各點進行無效,則準備出最後一途,修改《大總統選舉法》。

同時,津派、保派還在甘石橋114號俱樂部舉行秘密會議,討論投票議員付給票價方法。為對付一些議員拿錢不出力,大多數主張在出席大選會的上午付款,議員收到票款後即聚集在一處,午後同乘汽車直接赴國會投票。

計劃策動480名參會議員收受曹錕的賄賂,雖然原則為每人5000元,但實際上根據人物地位或作用的不同,高的可達到1萬元,都在正選項當日以支票形式發出。整個賄選包括給各政黨的補助費、特別票價、普通票價、憲法會議出席費、常會出席費、特別酬勞費、“冰敬”、“炭敬”及夫馬費、招待所臨時費,秘密費等等,反正花樣多多,各有名目,算得上是開現代中國行政腐敗之先河,也需頗大的一筆支出。

曹錕身家本有5000萬,列北洋軍政人物之首。但此次賄選,卻並非出自他的私囊。直隸省長王承斌為籌集大選用款,逮捕了一批製毒販毒的奸商,勒令他們以錢贖身,得款數百萬,又向直隸170個縣強迫性借款共數百萬元。此外,各省督軍、省長多有“報效”,數目最多的為直係山西督軍閻錫山、江蘇督軍齊燮元,每人50萬元。

這麼大的動靜,“奉情局”負責華北事務的三處早已偵知。傳到張作霖耳裏,張作霖勃然大怒道:“媽拉巴子,曹錕是三花臉,是小醜,我們東北人絕不捧他。”並指令張漢卿,即刻於北京宣稱議員若能不接受曹錕的賄賂,就可以向自己領取相同數目,這叫“反賄選”。

張漢卿急電張作霖:“此雖係民國之極大醜聞,但宜不動聲色,俟結果出再予以雷霆一擊於我甚為有利:如曹賄選成功,則與國民黨為一大打擊,而後我可乘機討伐,輿論在我。如曹賄選失敗,則必不會善罷罷休,則孫先生亦需父親為援,父親亦可乘隙政入北京。勝負之數旬日可見分曉,關內必有一戰,戰則決定勝負,望父親早作準備。”

10月5日清早,國會街一帶就出現了很多荷槍實彈的軍警,城牆上則有許多瞭望兵,另外還有五六百名便衣遊弋於群眾當中,負責警務的直係官員如王懷慶、聶憲藩、薛之珩、車慶雲等都親自在現場指揮,嚴陣以待。其目的之一在於監視群眾,一在防止議員偷偷離京。東西車站及各緊要通道,都布置有軍警防阻議員出逃。遇到有議員出逃的情況,便衣都是一把揪住,大聲誣賴其逃債,接著軍警就會過來幹涉,聲稱帶回去盤問,事實上則是帶回會場。

大選時間雖定在上午10點,實際上到下午1點20分前,尚未湊足法定人數,於是曹錕選舉班子甘石橋俱樂部向一些議員秘密承諾:隻須列席會議,哪怕不選曹錕都可領取5000元。這一招果然奏效,到午後,就有袁振黃等十餘議員乘汽車趕到,準備幹淨利索地投票--拿錢--走人。但即便如此,最後仍缺數人,俱樂部便到醫院把一些臥病在床的議員用軟床抬來,如此才湊足法定人數。

當然有骨氣的議員並非沒有。曹錕親自臨場督選時,當他走到北京議員國民黨員呂複席前時,發現他竟未選自己,不禁心癢難禁,竟然附耳輕語:“如何不選曹某?”不料呂複天生有反骨,叉指怒喝道:“你要能做總統,天下人都能做總統了。你要是當了總統,總統也就不是總統了。”說罷,隨手操起桌上的硯台向曹錕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