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洗牌(2 / 3)

同日下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報請人民黨中央,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員纏黑紗一月。”

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正史上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由於國民黨內無人及得上孫中山的巨大影響力,在他這位國民黨精神領袖離去後,國民黨力量一落千丈,黨內群龍無首,內部分為三派:以廖仲愷為首的左派、以胡漢民為首的右派、和以汪精衛為首的“西山會議派”,在國內的影響力日益縮小。人民黨利用其在中國唯一的執政黨地位,逐漸削弱了國民黨的影響,使之漸漸縮小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參政黨”。

鑒於中國主大陸已無可以掣肘張作霖的力量,集總統與總理於一身的執政身份已不符合民主化的要求。作為國家計劃委員會的主席,張漢卿積極設計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架構,並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在中國完成了對國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政治模式。

重中之重、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恢複國會:自曹錕賄選,除了戰爭狀態,一年多的時間裏全國大部分地區處在奉軍和人民軍軍管之下。人民黨在維護國家統一與主權完整、領導工人運動、農村土改、婦女解放及統一戰線上建有卓越的功勳後,不但在法理上,而且在心理上讓全國人民得到認同。當此之際,改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已成為可行。

根據張漢卿等人起草的《國會組織法》,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為中國人民黨領導下的國會,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參議院由中央目前直接控製的27個省份(含新疆)及剛從各方軍閥手中取得的廣西、雲南、貴州、四川4省,及在正史上一直脫離於四川的西康地區、遊離於中央的西藏、日據的台灣,共34省,不計省份大小,每省各占5個名額,共170名。為了最大保證人民黨的優勢,根據張漢卿的要求,另增加軍隊退役將領席位5個,人民黨獨立任命席位5個,退休政府首腦席位5個,均有同等效力,共計185個席位。

眾議院由此34個行省(台灣、西藏隻有名義席位)隨省份人數多寡而變化,初定為每省每100萬人口中有一個席位。眾議院議長兼任國會主席,所有議員享有司法豁免權。在重大事件上(如修改憲法等)需得到參、眾兩院各2\/3多數通過。加上中央直屬部委及人民軍代表兩個部分,1925年眾議院共計有482名議員。

國會是中華民國最高權力機關,眾、參議院的職責分別是:審議及修改憲法;對重大議案的表決;對政府的信任投票;年度政府報告及預算的審核表決;對外締結條約的批複、宣戰等。參、眾議院各設立8個委員會,分別是:憲法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外事委員會、經濟貿易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司法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超過1\/5的代表、參政團體、及兩院院長聯合均可獨立提出議案。

對參、眾議院的職責分工,張漢卿比較後世歐美各國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一個方案:

一、在修憲上,需經眾議院2\/3多數、參議院超過1\/2方可通過;如果第一次提案未獲通過,5年內不得再提出同等議案----這樣做,已經基本上確立了人民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政治的領導地位。憲法已經規定了人民黨作為執政黨的種種優勢,當然在修憲上予以設立高門坎。在這種情況下,萬一後代仍守不住人民黨的優勢地位,那也隻能說明這個黨已經根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活該被淘汰----再好的製度都經不起敗家子來折騰。

二、其它一般議案均需按照先參後眾的順序、經兩院過半數通過即可成行。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經常有參政院通不過而眾議院通過的情景,它們最終也能成行。張漢卿認為這會降低參議院的權力,但又不能過分滋長其權力,造成尾大不掉,形成民主則民主矣,但政府什麼事情都做不到的幾乎不作為的狀態,這也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張漢卿獨具匠心,設計了一個堪稱傑作的表決辦法:針對政府信任案和年度預算、政府報告,如果參議院第一次不通過,而政府又直接提交眾議院表決,如果未獲得2\/3多數通過即被視為未通過,則政府應當解散----這樣可以限製政府的決策人員強奸民意、而不是像後世所唱的“人大拍拍手,政協點點頭”的微弱監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