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博弈(三)(2 / 2)

7月16日上午10時,兩營部隊和400名便衣警察人員分五路出動,突然包圍了六層高的期貨交易大樓,向正在樓內進行投機交易和其它活動的900多人宣布了命令:立即停止一切買賣,不許進出,禁止打電話與外界聯係,原地等候訊問搜查。各組工作人員迅速進入各房間搜查。在“伊藤稻穀”經紀人的辦公室裏,光操縱行情的電話就有18部,夾牆裏還搜出幾十塊黃金。大樓裏的清理盤查工作持續了兩天一夜,許多正當商人經盤查後先後釋放,最後隻將90名投機主犯扣押帶走。這期間,大樓外觀者如堵,市民莫不拍手稱快曰:“大亨鼠坍台了!”“少帥到底厲害!”

這場幹淨漂亮的突擊戰,霎時傳遍上海,震動全國。第二天,銀元“孫大頭”對大米的比價從每斤3角8分猛瀉到1角9分,第二天米價再跌一半,食油跌價三成半!幾近年初的水平——可以想見提著米袋,拎著油瓶的市民們見此情景會何等喜悅。

“大米之戰”,成了張漢卿領導下的人民黨政府與上海舊經濟勢力和帝國主義力量交鋒中取勝的第一個回合,贏得痛快淋漓。

在此期間,中央政府轄下的產業集團乘機投入大約18000萬元購買了處於穀底的各類股票,隨著米價的正常,物價迅速應聲而落,而工業股票終於升回它原有的價值,部分相信中央政府、頂住壓力吃進股票的民族資本家們賺了個盆滿缽滿,從而對政府產生更大意義上的尊敬,那些臨陣逃脫的商人們則後悔不迭。

這次事件最大的贏家便是中央政府:此一役不但使中央因為大量建設的財政吃緊的狀態得到緩解----此役光大米一項即淨賺2。5億,還贏得將近3個億的資產變為國有!此外考慮到當時美國小麥傾銷造成世界糧價大跌的影響,中央政府不但漂亮地以較好的價格(東北大米從哈爾濱銷往國外隻不過才8分一斤,還包括了海外運輸的成本)完成糧食銷售,還大大打出了人民政府的威信,使外國資本遭到重創、增強了民眾特別是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知識分子對中國人民黨的信任,並最終團結在人民黨周圍。這場經濟仗表麵上拚的是經濟,實際上打的是政治仗,用影響深遠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國外資產階級終於領教到了張漢卿的手腕,也驚訝於中華民國政府體現出來的實力。

不過張漢卿並未見好就收,他的目光已經轉向了關稅自主問題。在北京宣布“關稅自主”的時機,要求以上海海關為首的中國各海關,向國外進口的大米征收200%的特別關稅,徹底將囤積在海外的大量大米關在了國門之外----既然你們要買米,那就留著高價米慢慢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