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卅慘案”為契機,張漢卿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名言,號召上海市民為國家的發展壯大積極認購國債,以利國家籌集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大工業。此外,為了盡快恢複銀元的基礎性貨幣地位,穩定金融市場,人民黨發動群眾,宣講黃金管製的意義和對國家強大的關係。在民眾空前愛國的熱情下,上海省財經委員會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即收走黃金100多萬兩,美鈔3000萬元,白銀無數,極大地充盈了國庫,取得了多年來任何一屆政府都沒有達到的驚人成績。許多家庭把祖輩傳下的鎮家寶物換成銀元或國債,一些普通女工連金耳環也不能幸免,紛紛主動要求兌換,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國家強大的希望和對現政府的信任之情。
當然,維護主權與民族尊嚴並非盲目排外。早在進上海前,張漢卿就向接管幹部們強調過這一點:對守法外僑,我們要保護,對外商企業,依中央方針區別對待,逐步接管,時間上有先後,方法上有沒收、代營代管、對價轉讓等幾種。對於電、水、公共交通及有利國計民生的工商業,要發動中國職工團結外籍職員繼續生產經營。這就使接管穩妥有序,鬥爭有理有利有節。
但對跑馬廳、跑狗場這些洋老板辦的賭博營業又不一樣了,禁止其營業,又不沒收,隻征高額地價稅款。不到一年,英國老板吃不消了,請求將跑馬廳產權無償交給人民政府。張漢卿親自參與設計規劃,將它北邊建成芳草如茵的人民公園,南邊建成人民廣場。同樣,後來跑狗場變成文化廣場,法國夜總會建成文化俱樂部,哈同花園建成了上海展覽館。一個個外國資本家設立的吸血窟和淫樂場,先後回到人民手中,化腐朽為新生。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從夏天到冬天,經曆了反封鎖鬥爭,經曆了三次物價大波動的考驗,上海經濟日漸走向康複發展之路。
上海工商界在“五卅慘案”後認購公債曾經相當踴躍,英國軍艦大炮一響,剛剛恢複起來的生產遭受了打擊,恐英日病又流行。8月9日晚上,張漢卿特地召集工商界知名人士開會,直率地說:“你們沒有理由給英日帝國主義的幾門大炮嚇破了膽嘛,否則就中了他們計了。你們應趕快與廠裏工人商量恢複生產。發電廠由我們負責恢複,困難當然多得很,要靠團結協作來解決。”他最後充滿信任地說:“我們的產業家們和國家的產業規模,民國以來已經有很可觀的進步,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要和全省全國人民一起奮鬥!”
政治大動員在上海各界追悼“五卅慘案”死難同胞的大會上達到了高潮。張漢卿以激憤昂揚的演講,號召300萬上海人民“在英日圍困中經得起考驗,更勇敢地站立起來!”這以後認購公債掀起了新熱潮,工商界僅棉紡業就超額認購72萬份,申新係統認購50萬份。南洋橡膠廠生產力士鞋時水箱斷水,工人們硬從井裏一桶桶拎水傳上去保證生產。因缺電,廠裏一周隻開三個夜工,工人們自覺趕做搶做,產量反比以往開全工時增加25%。
然而,“五卅慘案”造成的災害仍未結束。舊曆年關將近,物資缺乏,人心浮動,謠言亂傳,從大投機商到普通市民出於種種動機,又一次掀起搶購風。人們認定春節後初五開“紅盤”的日子,物價必定狂漲。經曆了前三次物價波動的鍛煉,張漢卿與財經幹部們已練出幾“招”。節前張漢卿就忙於同財委製訂方案,請求中央火速大量調撥物資,組織水陸運輸……直忙至春節過完。
大年初五一開市,投機商們來勢洶洶張開大口,國營公司供多少貨他吞多少,專等貨源告絕價格飛漲。不料此番國營公司供貨源源不斷,價格紋絲不動,僅僅幾天,投機商們錢囊見底,倉庫堆滿,國營公司物資依然充足。初九張漢卿接到財委報告:“大老板們吃不下了,想朝外吐了,價格開始下跌。”
“好!”張漢卿說:“讓那些屢教不改的投機商破點財,吃點苦頭!這對工商界大老板們也有教益,讓他們放棄投機心理,安心搞好生產。”
上海第四次物價上漲之風很快以私營銀錢業倒閉一半、投機商行倒閉十分之一為代價,偃旗息鼓了。如果說打擊銀元投機用的是行政強製手段,那麼這回完全是用經濟鬥爭手段。從“五卅慘案”以來一直少眠缺寐的張漢卿,至此方睡了一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