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雖然已經跟教育部上層建立了不錯的關係,有通過於國強跟國安局之間有了良好的溝通渠道,甚至因為滬市武警總隊而跟軍方也掛上了一點關係,不過在牽涉到教育部門的大批中下層官僚時,淩少南還是覺得有些束手無策。這樣繁多的事情拿過去麻煩那些人難免會被人低看一眼,所以他也隻能花錢買路,再做一回散財童子了。
不過還好,除了爺爺這裏的情況外,其他人帶來的基本上都是好消息,這也讓淩少南的心情很快就又好了起來。
傾注了奶奶大部分心血的美華孤兒院現在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建設,收養的孩子達到了三萬之眾!這些孩子被根據年齡和輟學前不同的學習情況分成了不同的年級,從小學到初中都有。在淩少南強大財力的支持下,這些孩子除了沒有父母的關愛,其他的生活條件比絕大部分家庭中都要好!
更重要的是,在經曆了一段苦難的日子後,這些孩子比同齡人要早熟得多,他們深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學習的努力程度足以讓絕大部分學生汗顏。可以想見,在美華小學和美華中學有別於國內其他學校,更注重個人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以及有極武道弟子專門負責他們身體素質訓練的半軍事化管理下,再過幾年,等他們漸漸成年之後,必然會成為淩天係各公司最忠誠的骨幹和生力軍!
正在淩少南為美好的未來而倍感振奮的時候,從來到滬市之後就一直跟奶奶一起打理孤兒院,極少在這類場合說話的突然開口了,而且一張口就是讓眾人都不禁愣住的話:“少南,我不想在孤兒院和學校呆了,這段時間我仔細看了一些資料,慢慢地發現其實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哦?二姐你詳細說說。”周少琪平時雖然話不多,但她卻是兄弟姐妹中最心細的人,而且沉穩的性格也讓她不會無的放矢,一旦開口必然有所指。所以,一家人都沒有因為她的話而生氣,反而認真地聽了起來。
“這段時間,我在報紙上看到,深城這幾年開始出現了民工荒,但是根據各種調查分析表明,深城真正存在的不是民工荒,而是技工荒,深城各種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已經達到了五萬多人,而隨著社會發展,幾年之後這個缺口大概會增長到三十萬人以上。
而根據一些專家的分析,技能型人才的緊缺,已經成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的製約瓶頸。
看到這個消息之後,我就專門查了一些資料,發現目前國內的職業教育對職業需要的依存度並不高,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與職業需要的良性互動程度也比較低。除了一些比較陳舊的,國有企業附屬的技工學校是專門為企業培養技術工人之外,也沒有什麼特別專業的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對於很多大型生產企業來說,如今最缺乏的還是大量的技術工人。
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則是因為‘重文輕技,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製約著國內職業教育的發展。就以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現狀來看,很多人都是升高中無望,或者是高考無望,為了獲得一技之長混碗飯吃,這才迫不得已轉入職業技術學校學一些技術的。
這一點,從大部分家長麵對孩子接受不同的進一步教育時所流露出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他們眼中,考上大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而進入中專或者大專則隻是為了掌握一些‘養家糊口’的生活技能而已。用詞上的這種差別就足以說明全社會的普遍觀點了。
當然,造成這種狀況並不隻是家長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國內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給職教畢業生的薪水都不高,很多人仍然認為職業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在他們眼中,接受了中等或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跟民工並沒有多大區別,兩者基本上可以劃上等號。這一點,從我看到的那份報道中將‘技工荒’稱為‘民工荒’也可以得到佐證。
所以,由於這種種原因,職業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地位和身份上的不對稱,造成了國內的職業教育始終無法和普通教育作為同一層次的內容為人們接受,這就導致了一邊是國企改革後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加大,另一邊則是很少有人願意主動接受職業教育,導致了技能型人才的嚴重短缺。
這種情況是非常矛盾,也是非常不合理的。長此以往,往大的方麵說,對於國家和企業的發展不利,從小的方麵來說,對於那些職校畢業生也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