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2 / 3)

“誰說隻憑一根?”嶽沉檀淡淡道,“你置掉在地上的那兩根木條於何地?”

賈無欺苦著臉道:“我不正是想不明白這三根木條是如何放置的嘛……”

“你可見過歇山頂?”嶽沉檀突然開口道。

“何為歇山頂?”賈無欺茫然道。

“歇山頂乃是屋頂的一種樣式,許多古廟都用的是這樣的屋頂。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比尋常屋頂要穩固許多。”嶽沉檀解釋道,“歇山頂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上部的正脊和兩條脊背間形成的一個三角結構,稱為‘山花’,正是有了‘山花’的存在,才讓歇山頂較其他屋頂更能承重。”

說著,他接過賈無欺手中的三根小木條,在桌上擺了起來:“這三根木條亦可組成一個簡易的‘山花’。”他將一根木條放在桌沿,露出一點頭,然後道,“若將棉線掛在這木條上,再用一根木條撐開垂下棉線,最後用第三根木條抵在桌沿木條的頭部和橫撐的木條中間,這樣別說一顆小小的蠟球,就算是兩三斤的貨物,也能吊起。”

賈無欺看他骨節分明的手指如同變戲法一樣,眨眼間便將一隻茶壺蓋穩穩懸在了空中,沒用其他任何多餘的工具,隻是靠三根短小的木條和一根棉線而已。他不由瞪大了雙眼,覺得此刻非常需要大大褒獎嶽少俠一番。

羅浮峰,西顥齋。

扮演菩薩的朱明山莊弟子孫興德和扮演小廝的弟子楊桐在被賈無欺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晌之後,終於坐不住了,撲通一聲從跪了下來:“賈少俠,聽聞你和嶽少俠是寒簪宮的貴客,可千萬請你幫咱們向易宮主求求情啊!莊主中毒真的不關我二人的事啊!”

他二人在玉衡殿中見了易清靈對待趙師傅的態度後,就一直惶恐不安,生怕易清靈一個不高興,將他二人也直接釘在棺材裏扔下崖去。這下終於見到一個為查明真相而前來拜訪的賈無欺,覺得總算是有地方洗清自己的嫌疑了,看賈無欺的眼神就如同看著最後一棵救命稻草一般。

“二位快起來說話。”賈無欺可不敢受這麼大的禮,把他二人扶起後道,“其實關於下毒之人,在下已有了些線索。隻不過尚未有定論,還需二位的幫助。”

“賈少俠盡快吩咐!”二人齊聲道。

“吩咐不敢當,隻是在下對排演之時的情況有些興趣。”賈無欺道,“不知那時,二位可有發現任何不同尋常之處?”

楊桐苦苦思索一陣,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他隻是個負責上菜的小廝,本來就戲份極少,在整出戲裏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連儺麵都是隨處可見的樣式,並非特製。

倒是孫興德,他這菩薩的角色貫穿始終,故而對整個劇本的內容都很熟悉,賈無欺問起時,他仔細想了想,最後道:“有一件事,原本我並未多想,但賈少俠這麼一問,我覺得似乎是有些反常。”

賈無欺聞言眼睛一亮:“哦?”

“這事要從排演之前說起。”孫興德道,“賈少俠有所不知,這排演雖不比正式演出,但從服飾到裝潢,從道具到鼓樂,都與正式演出無二。莊主為了讓排演能夠順利進行,在排演之前,這儺戲中主要的角色,已經相互對著劇本演練了不下百遍。別人我不敢說,但我自己,就算沒那些個吹拉彈唱,我也能該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分毫不差。”

說著,他歎口氣道:“可排演時,演到莊主吃下河豚肉的時候,明明就該‘菩薩’誇讚‘孝子’的誠心和勇氣了,我張開嘴,可那聲卻沒發出來!”

賈無欺聞言,略一思索道:“你是說,曲紅綃本該那時唱本,她卻沒有。”

“是哩!”孫興德有些鬱悶道,“當時我還覺得可能是自己算錯了時間,在莊主麵前出了這麼大的岔子,這下可完蛋了。可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莊主就……”說著,他又重重地“哎”了一聲。

“當時沒來得及多想,我回來之後,卻越琢磨越不對。”孫興德繼續道,“我把當時的情景反複了無數遍,怎麼想怎麼也不是我這裏出的岔子。可那本子原本就是曲小姐編的,之前我們排練時她場場都到,而且拿著沙漏卡時間,嚴格極了,按理說,她是不會出現這樣明顯的失誤的。”

賈無欺聽到這裏,馬上問道:“你說那失誤是因曲紅綃而起,可還有別人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