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嚇得直哆嗦,他不知道崇禎說的是真話還是反話。
崇禎緩過心神,看到朱慈烺驚嚇的模樣連忙扶著他,溫言道“太子莫要害怕,朕隻是一時感慨良多。太子,今日咱們父子說說心裏話,言者無罪,你說說如果將來有你四叔保你登上這九五之尊,你心裏怎麼想?”
朱慈烺囁嚅道“那兒臣心裏會踏實很多。”
“那如果你身邊沒有你四叔呢?朕說萬一,萬一你四叔在錦州回不來呢?”崇禎接著詢問道。
“那兒臣會感到很孤單,兒臣會起舉國之兵為四叔報仇!”朱慈烺堅定道。
崇禎點點頭,心裏歎道,都說皇家無親情,從自己的兒子和周仁遠的身上,崇禎看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這讓崇禎有些感動。心中對周仁遠還有一絲妒忌,自己的兒子不論這朱慈烺,就連其他的幾個兒子和女兒對自己的四弟都敬佩有加。
這時,周皇後慌慌張張地來到禦書房,一看到朱慈烺,一把抱住他哭道“太子,你能安然歸來,母後便放心了。對了,你四叔呢,怎麼沒回來?他人呢?”
崇禎不免苦笑,自己的皇後還真把周仁遠當成了親弟弟般看待。朱慈烺連忙把周仁遠留在錦州的消息告訴了周皇後。
周皇後聽後大急道“這四弟還真不知凶險?他豈能孤身留在錦州,萬一出了什麼差池,叫我們怎麼麵對桂王府的老王爺和老王妃?千不該萬不該,妾身不該向皇上建議讓四弟擔任什麼副使啊!”
崇禎擺擺手道“這不是皇後的錯!皇後不要放在心上,你也別著急,事情還沒糟糕到那一步!朕已經命各位大臣五日內商議出個對策,一定派大軍去錦州把四弟救回來!”
周皇後聽了心裏才略微放心,連聲說道“對!對!要馬上派兵!馬上派兵救四弟回來!”
周皇後和朱慈烺離開後,崇禎獨自思慮著,慢慢地心中已有定計,四弟啊,這次救援錦州為了太子,為了皇後,朕可從未想派如此多的將士啊!將來你可別辜負了朕,辜負了關心你的人啊!
五日後,兵部擬出條陳,洪承疇為遼東督師,麾下宣府總兵吳襄,副總兵楊國柱和楊廷麟,大同總兵賀人龍,副總兵王樸和虎大威,鬆山總兵祖寬,副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副總兵尤世祿領著十萬人馬向錦州進發,監軍由留在錦州的永明王周仁遠擔任。
周仁遠在朱慈烺一行離開錦州兩日後,才帶著沈鐵山和墨竹三百親衛去了淩河鎮,這次他官服裏麵套上了金絲甲。
多爾袞和豪格看到隻有周仁遠前來,假惺惺地問道“怎麼不見大明太子殿下?”
周仁遠答道“太子殿下旅途勞頓,初到這北寒之地,染上了風寒,留在錦州養病了,抱歉了二位殿下。”
多爾袞和豪格其實也在等待皇太極的最後命令,淩河鎮距離盛京遙遠,沒有個三五日皇太極的旨意是傳不到淩河的。
周仁遠看了看豪格,說道“怎麼?我太子殿下不能前來,這議和就不能進行下去了?還是說滿清根本就沒有議和的打算?”
豪格慌亂地避開周仁遠的眼神,連忙說道“王爺這是哪裏的話?十四叔,還不把父皇議和的條件給王爺看看。”
多爾袞連忙拿出一份議和的卷軸,遞給了周仁遠。周仁遠打開後瀏覽了一遍,突然大笑道“這是議和嗎?依本王看這根本就是一份不平等條約啊。”
多爾袞慢條斯理地說道“這是已經是我大清最低的要求了,永明王還是斟酌斟酌吧!”
周仁遠沉思半天,突然說道“這要大明承認滿清立國的條件,本王還是可以做主的,不過這後麵幾條嗎?本王還需回去好好考慮一番。”
多爾袞和豪格一臉興奮,說道“什麼?大明能承認我大清為一國?”其實皇太極眾人一直因為得不到大明的承認而傷透腦筋,這裏麵牽扯到一個名分的問題,建州女真從皇太極的爺爺輩起一直就是大明的藩屬,自己攻打大明就像家丁打主人一樣不得人心,就連蒙古諸部一開始就不願意和女真一起攻打大明,要不是努爾哈赤血腥鎮壓蒙古部落,把蒙古打服帖了,蒙古諸多部落才不得不把自己綁在了滿清的戰車上。
而像朝鮮這個大明原先的藩屬國,雖然也是被滿清打趴下了,臣服自己,但是朝鮮國內至今擁明反清勢力仍然十分強大。
如果今日這大明能夠承認滿清立國,那麼滿清可以光明正大地宣告天下,以後與明國的戰爭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用再考慮這天下悠悠之口了。
周仁遠看到他們的急迫之色,緩緩說道“這隻是本王的個人意見,不過我看朝廷能答應的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