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貴女如斯(1 / 3)

如初和如初約定了,就一個去支會黎竹生、一個去通知傅韶璋。

黎家滿門都是人精,不然黎家也不能從沈家的奴仆變成泰安的財神。就因為從奴仆到財神不容易,黎家人就比旁人更多了兩分小心。黎竹生敏銳地嗅到傅韶璋身上的財氣,也清醒地知道黎家已經投靠了傅韶琰,合該遠著傅韶璋——尤其是在傅韶璋已經防著他的時候。

於是一聽要跟傅韶璋開誠布公地說話,便決心先去問了綠舒話,再立刻“撤出”沈家。

綠舒接到傅韶璋捎來的口信時,對著正坐在梳妝台前梳頭的如斯發了好大一會呆,等如斯站起來要去瞧甄氏了,才忙湊上去。

“小姐,黎竹生送信來打聽四殿下這幾天都在做什麼——尤其是,昨日兒個皇上、皇後來了,四殿下跟皇上說了什麼。”

“哦,四殿下向皇上討了內務府裏的工匠,皇上已經允了。”如斯輕飄飄地丟下一句,就向外走。

“小姐,這話,可要跟黎竹生說?”

“為什麼不能說?”如斯反問,綠舒是個聰明人,就叫綠舒去下絆子吧。

綠舒緊緊地抿著嘴,心歎果然世上的癡心女子跟負心漢一樣多,皇上雖允了,但聖旨沒下來,倘若被人阻撓了呢?心裏想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倒也不立刻去勸如斯,隻待去前廳時,路過黎竹生身邊時,低聲丟下一句“四殿下向皇上討要內務府,皇上已經允了”。

黎竹生被這一句驚得愣在地上,那內務府可是個掌管了滿宮人衣食住行的地方,若落到傅韶璋手裏,傅韶璋要對付傅韶琰,傅韶琰可就是防不勝防了!疑心傅韶璋跟皇後一起給天元帝灌了*湯,天元帝才會答應這樣荒謬的事,顧不得天外日頭高掛,立刻騎了馬先向延家去,在延懷瑾那打聽了兩句,果然聽延懷瑾說:“中書省正在草擬聖旨呢,據說,皇上對四殿下又有賞賜下來。”

黎竹生聽這一句,忙試探道:“這聖旨,可是事關內務府的?”

“倒是不曾聽說過,”延懷瑾瞧黎竹生這般鄭重其事,忙問:“你可是聽說了什麼話?”

黎竹生知道延家雖跟沈家有親,但跟黎家一樣,更看重傅韶琰,便悄聲道:“皇上有意把內務府給了四殿下,料想四殿下的大舅舅就在中書省裏,隻怕這聖旨不等太後、貴妃並其他殿下知道,便頒下來了。”

延懷瑾太陽穴抽了起來,“莫非皇後脅迫了主上?不然,主上怎會答應這種事!曆朝曆代登基的新帝,總要把那內務府收拾一通,裏裏外外換成自己的人,才能在龍床上睡踏實了。內務府落在四殿下手裏,倘若四殿下給其他三位殿下下藥……”疑心天元帝不會這樣糊塗,就將信將疑地望著黎竹生。

“興許,這就是皇後答應四殿下娶沈四小姐的原因呢?”黎竹生是商人,自然不信皇後會做賠本的買賣。

“你去說給你父兄聽,我也說給我父兄聽去。”延懷瑾覺得這事刻不容緩,送了黎竹生兩步,就急趕著去尋他父親、兄弟商議。

果然,延家人也覺得這事倘若屬實,那就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於是連忙打發人去中書省裏打探消息,待聽說吳迤士親自草擬了一道事關內務府的聖旨,便忙叫了黎家人前來商議對策。商議一通,兩家都覺得此事必要阻攔才好,於是暗中稟告給傅韶琰後,便借著用“地主之誼”款待隨駕前來的王公官員的便利,將天元帝要把內務府給了傅韶璋的事傳揚出去。

不過一二日,這事就鬧得沸沸揚揚。

行宮中,隨駕來的皇室宗親個個愁眉不展,疑心天元帝太糊塗,於是叫了豫親王、睿郡王前來商議著如何阻攔天元帝下這道聖旨。

睿郡王來了,略聽兩句,便打著哈哈說:“韶璉的事還落在我身上呢,這事,我就不摻和了。”說罷,便揚長而去。

眾皇室宗親以為睿郡王怕得罪了皇後,便把豫親王團團圍住,拿著江山社稷、祖宗規矩等話勸說他,最後慫恿著豫親王帶頭,領著他們去見太後。

太後此次巡遊泰山,死了一個孫子、軟禁了一個孫子、“下嫁”了一個孫子,心裏實在不痛快,依靠著引枕躺在榻上,正為傅家山河憂心不已,忽然聽說豫親王帶著一堆皇室宗親過來,忙忍著頭疼出來迎接這堆傅家的老人。

“太後,這事您可不能不管。”

太後瞧論起輩分,她該喊太公的老宗親張口就來了這麼一句,客套地請人落座後,坐在上座上,就去看豫親王。

豫親王雖是親王,但如今一眾長輩在,就也不坐,走到太後跟前,弓著身子把皇後唆使天元帝將內務府給了傅韶璋的事說了。

太後聽了,自然震怒,“這成何體統?從沒聽說過有把內務府給個皇子的!”那內務府掌管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采捕,甚至敬事房,豈能交給個皇子打理?轉而,遲疑著說:“怕是以訛傳訛吧,皇上怎麼會做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