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929年 第七章 去上海(3 / 3)

財迷一聽到日清公司是東洋人的公司,馬上支持坐桐廬輪。財迷以前也是能不買東洋貨就盡量不買。

財迷說對章先生說:“大家都是中國人,有錢要讓自己人賺。”這話讓桐廬輪船的船老大人聽到了,非常高興,給他們五個找了好位子坐。貨裝在後麵的拖船上。

所謂“火輪”,就是由蒸汽機為動力的船。火輪後麵還拖了七條客、貨船,組成一個船隊。由於富春江的秀麗景色,財迷連船頭的煙塵和噪音都覺得很有意思。但才開船三個小時,讓章先生擔心的事發生了:隨著船頭“嘶……”地噴出大量蒸汽,船停了下來。

趙老先生去打聽情況,不一會與船老大一起回來了。原來是鍋爐壞了,而船老大沒法修,趙老先生就介紹說,同行的徐工程師可能會修。

財迷過去一看,原來是蒸汽管道中一對法蘭中的密封墊早就不行了,一直在漏氣,現在終於徹底爛了,裂開了。船上又沒有備件,所以沒辦法了。

財迷問有沒有橡膠板?有沒有鉛條?都沒有。終於,財迷看到一條細麻繩。他拆下細長的一條,叫人拿來一個生雞蛋。把麻繩在用生雞蛋浸泡後,在拆開的法蘭麵上盤了幾圈,又用剩下的雞蛋塗抹在上麵。最後把法蘭裝回,螺栓鎖緊後,一通汽,居然一點不漏汽了。因為法蘭的溫度較高,使蛋白質凝固,成了密封膠,而麻繩在中間承受了壓力。

財迷順便研究了這外國生產的古董蒸汽機,發現蒸汽機機械方麵設計很巧妙,但是鍋爐設計太不科學,熱效率比較低。

船老大對財迷真是佩服萬分,對他們一行客氣得要命。

一晝夜後,輪船到了杭州。桐廬火輪公司的老板給了財迷十元錢,並誠邀財迷到他公司工作,開了每月一百元的“高薪”。看財迷堅持要去上海工作,於是為他寫了封推薦信給上海的新興輪船廠老板關利清。

財迷知道在21世紀杭州到上海汽車(高速公路)、火車都是不到二個小時,可現在,火車最快,都要五個小時。據說火車票還不好買。

章先生他們要押貨,所以必須繼續坐船。杭州坐火輪船經嘉興到上海,需要十二個小時。而杭州坐火輪到蘇州隻要十二小時,上海到蘇州也約十二小時……。

總之,內河航運是這時代的江南一帶主要的運輸係統,特別是貨運。這是財迷以前根本不知道,他印象中,河流中船隻的作用,隻是在旅遊景區中給遊人玩的。

因為桐廬火輪公司的老板送財迷一張免費船票,所以財迷還是與大家一起坐船到上海。

上了船碼頭,他看到了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上海:狹窄的街道,沿街破舊的木頭樓房,行人穿的普遍比21世紀要飯的還破爛……,如果不是聽到熟悉的上海話,財迷真以為到錯了地方。直到走到租界後,才慢慢出現一些像樣點的路和房子,不過與二十一世紀的上海根本不能相比。

財迷與趙有德先生一起到了美亞公司。美亞公司是一個寧波人財團辦的實業集團公司,孫同慶先生是公司裏負責絲綢等方麵事務的買辦。他看了絲綢行趙老板的推薦信,又聽趙有德給吹了一通財迷修蒸汽機的事,就把財迷介紹到美亞化工廠當工程師助理了。

孫同慶敢把沒文憑的財迷推薦去當工程師助理,趙有德的吹捧是一個方麵,還有就是財迷的英語還行,說上幾句對話是沒問題的。這是財迷考四、六級英語之後,學習的英語聽力對話第一次起到作用。

財迷的西裝也幫了一點忙,西裝挺刮,西褲的中縫明顯,像是剛熨過。說明這徐輝很講究、有修養。而趙有德對財迷的衣服也很奇怪,怎麼穿了幾天了,還像是剛熨過,沒有什麼縐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