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 第十章 政壇落幕(3 / 3)

當晚。

李登輝在“總統府”宴請資政和一級上將戰略顧問,宴會間,他滿席拜年話;時逢謝東閔八十六生日,李登輝請他說幾句話,謝東閔出於維護以李登輝為核心的統治出發,要求大家“團結,團結,再團結。”李登輝請辜振甫談訪日心得,請孫運發言。

孫運說他隻講四個字:“和順團結”。

李登輝問李煥和梁肅戎有無意見。

李煥說:“沒有意見。”梁肅戎毫不推讓,說;“有!”人們見坦率直言的梁肅戎要講話,掌聲四起。

梁肅戎卻話峰一轉,說:

“我要講的四點諫言已形成書麵材料,轉交秘書長蔣彥士。

梁肅戎的四點諫言:

(1)……中國國民黨應在台灣生根,但過分本土化、台灣的結果,會變成排外狹隘的地方主義,與國父倡導的‘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精神不符,也製造省籍矛盾對立的危機、窄化政治局麵、妨害了社會安定,吾人不宜再坐視社會分裂。因此,本土化、台灣化是省籍糾紛的亂源,中央不應再強調倡導。

(2)內閣總辭問題:每三年選舉立法委員,內閣即總辭,毫無憲法條文及憲政慣例依據。如選舉結果反對黨勝利,超過立法委員一百六十一人之半數,自然由其組閣。但是二屆立法委員選舉之後,執政黨仍然擁有立法院近二分之一的多數議席,因此得以繼續執政;基於政黨政治原理,行政院根本沒有總辭的必要。至於行政院是否以執政黨從政黨員身份繼續留住,乃執政黨內部政治問題,而非憲法問題,不能以立法院改選為理由辭職。如欲建立每屆立法院院選舉後,不論朝野政黨之勝負,即須總辭之重大憲政慣例,則是今後每三年增加一次政治紛爭,使政局動蕩不安,後患無窮,故應力求慎重。

(3)人事布局問題:人事布局應以用人唯才為基本。就當前政治形勢言,總統領導,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繼續合作,因為郝院長堅持主張一個中國,……乃全國民心之所係,社會各界所期待與信賴,……可以安定政局。……

(4)黨務革新問題:執政黨的黨務革新,唯有走黨內民主化、製度化的過程途徑,依循黨內民主程序,決定黨的政策組織與人事。現在,執政黨麵臨空前的挑戰,應徹底反省檢討利弊得失,盡速召開第十四屆全會,研議改造黨的體質,促成為一個現代化民主政黨。黨代砉的產生剛應力求普遍,包括台灣、大陸及海外,以民主方式決定主席的地位與產生方式{同時考慮增設副主席,以利黨內團結;至於中央委員及中央常務委員的選舉,應有普遍性與全中國整體為中心的代表性,以求政治權利義務的平衡發展;結合民眾,凝聚黨員共識,強化黨內團結,繼續擴大黨的政治基礎。……

06帶和尚見“行政院長”

1993年1月16日早,粱肅戎剛剛洗漱完畢,門鈴響了,家人從貓眼看到門外一位和尚,以為是來化緣的,打開宅門。

和尚卻說:

“我不是化緣的,今天來見梁先生,是有事探討。”原來,和尚在美國弘揚佛教,這次回來,想通過梁肅戎引薦拜會郝柏村。

粱肅戎說:

“郝柏村不見得有時間接待你。他兒子忙結婚,他本人又要接見各國來的政要,政事、家事弄得他自顧不暇。”和尚說:

“我是愛國的,在美國三十年,也沒有加入美國籍,不信您看我的護照。我這次歸來,想代表僑胞和佛教界人士向郝柏村院長表達一些意見,希望郝院長別辭職,台灣也不能按‘台獨,方向發展,中國應該是統一的。”梁肅戎不了解和尚,也不知道和尚通過誰找到自己門上的,但憑直覺相信和尚的身份和想法是真實的,他撥通“行政院”秘書長王昭明電話,講了和尚要見郝柏村的要求。

王昭明當即表態說:

“這個人,我掌握,他在美國很有影響力,可以請示郝院長是否接見他。”很快,郝柏村同意見和尚。這一天九點鍾,梁肅戎把和尚帶到行政院。

和尚後麵跟著一堆中國和尚和西洋和尚;他說這些人都去。

梁肅戎說人多’不能談話,請他們在外邊等。

談話就梁肅戎、郝柏村、和尚三人。

和尚自我介紹道:

“我是一位和尚,我來台灣是為台灣人民祈福來的,祈求國泰民安,開了六次法會,希望台灣安定、團結,這是中國的希望}不過你要是下台了,這就麻煩了,先前我勸林洋港不要辭職,現在我也要勸你別辭!你是當兵的,當兵不能當逃兵,臨陣脫逃是很嚴重的。”郝柏村說:

“謝謝你給我的建議,我非常感激!”和尚走了以後,梁肅戎多留了十五分鍾,問郝柏村:

“許曆農告訴我,說你不辭,就法律的觀點來看,總辭是沒有這個規定;若你自己不幹,那是你自己與執政黨的事。我們支持你,完全沒有任何私心,也不是對你特別愛護,而是為整體利益著想。”郝柏村客氣地說:

“你是我最敬佩的朋友之一,那天許曆農也告訴我你的態度了。”梁肅戎說:

“你不打算辭職,我是讚成的,但是不勸你。”梁肅戎的一係列努力,隻是拖延了郝柏村辭職的日子,本該十四大易職的郝柏樹,還是提前被李登輝和民進黨逼著交出“行政院長”之職。26日,郝柏村向梁肅戎和林洋港、邱刨煥透露了頭一天下午三時,自己在“總統”官邸與李登輝第四次會談情況:李登輝讓郝柏村在十四大上辭去行政院長,然後讓郝柏村做黨的副主席。郝柏村對李登輝的一係列人事安排表示不同意,要求擔任主席的李登輝所“做出的決策要民主化”。

李登輝也提醒郝柏村:“黨內是沒有民主的”郝柏村在梁肅戎、林洋港、邱創煥麵前說自己對李登輝表示了仍不辭職。

而實際呢,這時的郝柏村內心已在動搖。29日晚,郝柏村邀請謝東閔等十一位大老和中常委聚會,宣布自己將提出“總辭”,30日中午便將辭呈送到國民黨中央黨部。

梁肅戎的努力付之東流,希望破滅。

同一天上午,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閉幕典禮,郝柏村應邀觀禮,民進黨及國民黨直選派“國代”卻聯手高喊“郝柏村下台”。

在一片倒郝抗爭聲中,郝柏村起初一臉嚴肅,不予理睬,稍後才高舉雙手,連呼¨中華民國’萬歲”、“消滅台獨”等口號,予以反擊。

在那麼混亂的場合,李登輝還要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坐到他身旁一起合照,當時梁肅戎“難過得險些吐血!”看到郝院長被羞辱的情景,梁肅戎在第二天(三十一日)

的《聯合晚報》上公開表示:

“今後島內政局,等於是反‘台獨’的堡壘被部分台灣國民黨、民進黨勾結給攻陷了!”

07成立新同盟會

1994年5月8日,新同盟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宣告成立。梁肅戎被推選為大會主席,一千多人與會。新同盟會向社會公布現階段的任務:

一、維護憲法尊嚴,捍衛國家主權;二、反對“台獨”言行,粉碎“台獨”陰謀;三、追求民主改革,推動公平法治;四、改善政治風氣,村立誠信原則;五、結合民意動脈,輔助競選公職;六、傳播正確資訊,伸張學術良知。

早此之前梁肅戎、郝柏村、李煥、蔣緯國、許曆農等國民黨年長的黨員,感到一種隱憂,覺得:

台灣的政府與國民黨中央的領導方式已經悖離國民黨基本精神,李登輝正以民主化為名,本土化為實,走向“台獨”化。

國民黨在本地生根,讚成,但以狹隘的地方主義,一味強調本土化,則有排斥其他省籍黨員的疑慮。不反對用人本土化,但政策不可本土化,而喪失全國代表性的考慮。

這時,粱肅戎、郝柏村、李煥等人商議,非常憂慮,向李登輝建議,勿將政策太過偏差。如果所謂“台灣本土、台灣優先、台灣第一”的口號替代“一個中國”立場,那將是中華民族最大不幸。在1991年底“立法院”老委員退職完畢,完成換血,若政策上也放棄中國法統,則與“民族分裂”並無不同。

李登輝在推動政治改革工程時,並不在黨內中央委員會議或。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來谘詢意見,卻在體製外又搞個“國是座談會”,把一些反國民黨與反“中華民國”的海外異議人士與“台獨”人士弄回來,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大家心裏有數。梁肅戎接觸過許多老黨員,如中央委員、評議委員等均有同樣憂慮。

為此,梁肅戎五人決定成立一個效法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具有中國同盟會的救國精神的超黨派組織新同盟會,實行三民主義,維護五權憲法,促進國家統一。1993年5月,台灣青島東路六十二號頂樓設立籌備辦公室,經過一年的醞釀和四次籌備會議,依法突破官方的層層阻力,在1994年3月4日函呈內政部,於第三天便獲批準。

當時,台灣有下列政黨:

1894年11月24日成立的中國國民黨:

1923年12月2日在法國成立的中國青年黨,1932年成立的中國民主社會黨;1953年3月21日成立、從中國青年黨分裂出來的中國民主青年黨;1987年11月1日成立的工黨;1988年3月9日成立的中國統一黨;1989年3月29日成立的勞動黨;1990年3月18日成立的中國台灣民主黨;1990年8月10日成立的愛國黨;1991年7月28日成立的中國全民福利黨}1991年8月15日成立的中國婦女黨;1993年3月7日成立的公民黨;1993年8月10日成立的新黨等。

無論這個小島有多少政黨,在蔣經國之後,台灣最大的熱點焦點就是國民黨內年輕一代“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出走另組新黨,以及反李登輝的“台獨與獨裁”的新同盟會持續在黨內的抗爭。

梁肅戎的抗爭聲音最高。

1982年元旦,梁肅戎在家中接受《中國時報》記者戎撫天專訪,說:

“承認中國是一個整體。”1992年6月27日,梁肅戎在美國華人學術聯會上發表專題演講指出:

“總統直選’,就是使‘中華民國’的憲法淪為台灣地方性‘憲法’,導致‘台獨’”。

1992年夏,粱肅戎直言國民黨中央:

“年底立委提名不應‘本土化’,國民黨十四大不要‘台灣化’,否則,將喪失國家民族統一的目標,成為曆史罪人。

1992年9月,梁肅戎、林棟、陳建中、馬空群、張子揚、陳蒼正、陳源學、劉子鵬、楊毓滋等三十二位資深民意代表,鑒於當時因外交問題,衝擊國內政情,引發“一個中國”政策的爭論,致使國家情勢麵臨危機,於是連署發表一份國是聲明:“呼喚全國同胞一致支持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以和平、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均富統一中國”。

1994年1月31日晚,李登輝請資政、一級上將戰略顧問吃飯,席間,與會的資政、戰略顧問並未向李登輝提出建言。宴會結束後,李登輝逐一與每位資政、戰略顧問握手時,梁肅戎當麵告訴李總統,有份書麵意見交給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請他轉呈總統。梁肅戎的書麵意見是向李登輝表達對第三階段修憲的看法:¨中華民國’憲法係當年全國各界共同協商製訂,其主權、領土不容由少數人擅自決定變更”。

1995年2月10日晚,新同盟會舉辦春節團拜會,梁肅戎發表了《如何突破危局,和平統一救中國》的演講,並於2月17日在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會議中,就次年總統屆選一事,請李登輝下台,專任國民黨主席,並提名“總統府”資政林洋港、“行政院長”連戰競選“總統”、“付總統”。

梁肅戎還指出:

“未來有幾項重大危機必須突破,才有轉機。我們現在站在曆史十字路口,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們的領導者,他的使命究竟是要充當台灣人走出中國的模式,還是為生活在台灣的中國人突破危局,……我們每一個人也必須麵對現實,無所逃避,禍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於‘統’、‘獨’問題。作一抉擇,以決斷自己和台灣未來命運j當前的重大危機在於:

一、台灣獨立問題:台灣的在野黨民主進步黨,是一個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台獨’黨。最近再度確定主張台灣象征獨立的政綱方針不變。在台灣擁有41%的選民,又有部分外國人士推波助瀾,鼓動‘台獨’,迅速擴展,已到不容忽視的程度。最嚴重的是執政黨近年來政策搖擺不定,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現階段的主權分割論’、‘一中一台,兩個中國論點,過分強調‘本土化’、‘台灣化’。執政黨未能堅定地以法律(國安法)或政策手段,來阻止‘台獨’的發展,陷台灣人民於生命財產危殆的情狀,實難辭其咎。

李總統登輝最近鑒於政治態勢嚴重提出反對台灣獨立,……是否是經過檢討的結果,改正了過去搖擺不定的政策。但這不僅是一句口號,而需要堅定有效的貫徹施行!二、金權政治,黑道暴力腐蝕了中國國民黨和政府:目前黑道暴力,掌握了地方派係政治勢力,財團億萬富翁入主三大工商組織,頻頻與北中南地方派係財團聯手,政商勾結,中央提拔工商巨子進入中常會,紅頂商人發言勢力大增,指揮了黨,名利雙收。最近國營事業移轉民營,立委質詢指責以賤賣財產,財團聯手低價承接,成為財團化。……真使忠貞同誌欲哭無淚!……據報載,台灣的財富,大部分集中於二十幾位富豪手中。貧富差距太大,……今後執政黨必須與所有財團、黑道畫清界限,放棄這些政治椿腳,不要為穩固政權,政商掛勾,使財團、黑道在背後操縱政權,危害人民!”粱肅戎反李登輝的“台獨”與獨裁,一位美國記者指責他不對,這位記者認為應該以民主為最高價值,如果公民投票要求台灣獨立,台灣就應該獨立。

梁肅戎反問他:

“如果紐約州要獨立,加州會同意嗎?美國全國人民會同意嗎?”日本《讀賣新聞》記者來訪問梁肅戎時也提出:

“台灣還是和大陸分開比較好。”梁肅戎問他:

“你日本人有什麼理由希望台灣與大陸分離?”反對‘台獨’,是梁肅戎高於一切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