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再也不能這樣活!(2 / 2)

在這個激動的時刻,和表弟舊事重提,兩個人依然感慨萬千。我們還都是學生的時候,每個寒暑假都聚在一起長聊,共同憧憬未來,編織五彩斑斕的夢想。誰想到,僅僅是幾年之後,我們都勁頭十足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表弟很堅定地對我說:大姐,走過了高中這一段,現在無論給我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讓我學什麼,我都不會退縮。雖然我是個天資平平的人,但我既然能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考上大學,就沒有什麼能難倒我!我最欣賞的,也是表弟身上這股不服輸的勁頭。我堅信,若幹年以後,表弟一定是個很有成就的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例子。真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味道,似乎從踏進高中的那一刻,他就將命運握在了自己手裏,人也脫胎換骨,變得意氣風發。

說來有趣,在我們勾肩搭背一起玩之前,我對他的記憶很模糊,小時候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讀高中以前,也沒看到他有什麼特別的潛質。

表弟很感謝我對他的支持,直到現在,他遇到問題還是習慣性找我,戲稱我是他的“心理醫生”。還有個有趣的細節,有一次聊起表弟,姑父鄭重其事地對我說:這孩子就交給你了,他就聽你的,你可得好好督促他啊!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姑父也格外疼愛我。

但我心裏很清楚,就算沒有我,表弟也一定會創造奇跡。他的努力對我何嚐不是一種激勵呢!他讓我看到了一個孩子令人驚奇的潛力——有這潛力的一定不止他一個。

我心裏有個疑問,到今天都沒有答案。那就是像表弟這樣的孩子多的是,為什麼他最後能走上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道路呢?許多的孩子不也都有在炎炎烈日下勞作的經曆嗎?

一、自主性的成長。我隱約覺得,這和大姑、姑父給他的空間有關。他們不大會教育孩子,也沒有特別著力在這上麵,反倒讓孩子的自我意識有一個自然的成長,在某個特別事件的催化下,這種力量爆發出來。高中階段,表弟學會了獨立地做決定,掌控自己的生活,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想起了幾個教育方法不得當,又頻繁教育孩子的例子。高頻率的教育,破壞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內心的力量無聲無息地渙散,最後這些孩子就變得很頹廢。如果家長認識到自己不當的教育不但無效,反而堵塞了孩子自我成長的道路,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二、培養綜合實力。表弟這麼快成為工程師,出乎我們的意料。我也幫他分析過其中的原因。論技術,他不總是第一名;論實幹和悟性,他也不是第一名;論人際關係和組織能力,他還不是第一名。不過,表弟是個很平衡的孩子,他這些方麵都很不錯。因此,論綜合能力,他極有可能是第一名。借用馮鞏相聲裏的一句話——“這年頭,玩兒的就是個綜合實力”!表弟也很認同這個分析,他現在依然非常注意多方麵儲備知識、發展能力。

三、受用一生的能力。我現在依然記得表弟的幾個方法,比如他有個錯題本,特別是數學,他反複看錯過的題,所以進步很快。另外,他很重視教材解釋性的語言,借助這些話來吃透知識點。他還特別提到,記住了不等於理解,理解了不等於會運用。對一個知識點,能運用自如才算學會。這些方法,不但幫表弟圓了大學夢,還發展了他的思維能力。在我看來,這是最核心的能力,也是受用一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