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不要抹掉孩子的優勢
一想到徐楊,嘴角就忍不住上翹45度——他的趣聞軼事可以裝一火車。
徐楊是我四姑家的孩子,從小知名度就特高。聽我爸爸說,如果去我四姑家,到了他們住的那一帶,打聽我姑父的名字,沒多少人知道;如果打聽徐楊,絕對是盡人皆知——那時候徐楊小朋友才四五歲!
小時候和徐楊在一起玩耍的機會不多,到現在我都不明白,他一個小屁孩怎麼就能混得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也問過他,他說他從小就是在外麵玩大的,也不知道咋那麼招人喜歡。
有些孩子的天分就是讓人嫉妒,比如徐楊。他有超好的語言天賦,善於和各種性格的人打交道,從小到大人緣都特別好。徐楊小時候給我的印象很獨特——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是一臉的輕鬆自在,一臉的自娛自樂,很平常的話,經他說出來就特逗樂。可惜的是,最逗樂的一次我沒趕上。據說有一年的正月,有很多親戚在我家,吃過飯坐在一起聊天,徐楊不知不覺成了中心人物,大家都拿他開玩笑,他橫說橫有理,豎說豎有理,大有舌戰群儒的架勢,一次次逗得全家人哄堂大笑,我大姑奶奶最誇張,樂得前仰後合不說,眼淚都笑出來了。這些人也真是的,光顧樂了,徐楊當時怎麼說的,沒一個回憶全的,苦了我這個好熱鬧的人,這不是饞我嗎?也難怪他們,這就像聽相聲,一轉述就沒那個味道了。還別說,徐楊不去說相聲,真是中國相聲界的一大損失。
不過我有的是機會見識徐楊的嘴皮子功夫。我們這些孩子湊到一起,無聊的時候,就是一個吹牛俱樂部。如果吹牛也上稅的話,徐楊早破產了。比如,他某一天煞有介事地對我媽說:大舅媽,你以後要把你們門口的路好好修修啊!我老媽還以為他有啥最高指示呢,他接著往下吹:我長大了,要開個32米的加長林肯車來看你,要是剛一拐彎,哢,給我別住,那我多心疼啊!嘿,說的和真事兒似的,兄弟,全世界最長的林肯車好像才30米哦!
其實,如果不抱成見地聽徐楊吹牛,就可以欣賞到他瑰麗、奢華的想象力。比如,聽說日本自衛隊要擴軍,徐楊很生氣,打算發明一個比原子彈威力大10倍的武器,要是小日本再囂張,就投過去。他當時才12歲,居然琢磨的都是軍國大事。他還說長大了要發明一個特殊的衣裳,可以穿著到太陽上去。這孩子太有才了,天文學家聽了也會嚇一跳吧。可是,誰敢說永遠不可能,哪個奇跡不是源於異想天開呢?
說到學習,沒太多的故事。他很少名列前茅,但也不會差到哪裏去。最要命的是,他從來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家裏人都覺得他沒心沒肺,老是嘮叨他,說教他,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我想,這大概是他最苦惱的地方。徐楊哪裏是悶頭聽道理的孩子!我就見識過一次,他八九歲的時候,四姑說讓他好好學習,不然將來考不上大學。他不急也不惱,有理有據地反駁,最後話鋒一轉,教育起四姑來了:我肯定能考上大學,而且考個好的,你就把心放回肚子裏去吧。我倒是擔心你們能不能供得起,你們就攢錢吧!
徐楊這種性格還真不多見,這就注定他要承受更多的不理解。家裏人出於愛他的良好願望,總是想把他改造成一個苦學、上進、成績不好時會愁眉苦臉的孩子,孜孜不倦努力數年,徐楊還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真讓人氣餒。
有幾個寒假,為了隔絕網吧的誘惑,也為了鞏固學過的功課,四姑就把徐楊派到我家做作業。我也有機會全麵了解他。他的話很多,我看書,他做作業,嘴老是不閑著。我就沉默地聽他說,不搭言,他居然還能滔滔不絕地說下去,我輕輕敲幾下桌子,提醒他“做完作業再說給我聽吧”,他便開始埋頭寫作業。除了話多一點之外,我沒發現他有太多的問題。老爸一向欣賞調皮的孩子,這也成了我家的風氣,所以沒人非議他,還蠻佩服他思維敏捷,言語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