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堅持成了我最大的優點。讀研究生的時候看人家踢毽子很是羨慕,雖然我的協調能力很差,還是天天去摻和。踢了兩年,居然也混進了我們學校技術最好的圈子。
雖然我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內容都很零散隨意,直到當了編輯,我都寫不出一個成型的文章來,真是慚愧。我渴望有個突破,就注冊個博客,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寫500字。我還算勤快,天天拿雞毛蒜皮的瑣事上去湊數。日積月累,居然也寫了200篇。後來,我就嚐試去投稿,泥牛入海了若幹次以後,就有了零的突破。出人意料的是,第三篇文章居然是編輯向我約的稿。後來,那個編輯陸續向我約了六七篇,還有一篇被一個文摘刊物給轉載了。
從結果看,我確實創造了好幾個奇跡。有人說我運氣好,但我更願意把這功勞歸於堅持。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我認識到——堅持中蘊含著可怕的力量,持之以恒會創造奇跡。雖然疼痛如影隨形,我還是用僅有的一點精力去閱讀、思考。如果是短平快的較量,我一定會輸。我也因此長時間被挫敗感包圍,但不管怎麼說,就算笨鳥後飛,咱也不停地飛。我遭遇過很多狼狽時刻,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反複告訴自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堅持不失望,在有希望的地方堅持到底!
這樣一路走下來,收獲多多,感慨多多:
一、體驗了,才懂得。“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話誰沒說過呀。可說的人真的明白嗎?聽的人真的懂了嗎?我想未必,至少我沒懂。燒紅的鐵是燙手的,也要摸過了才知道。我是在讀大學以後,才真的理解了這個道理。如果講道理那麼有效,天底下一定到處都是神童。如果試圖把父母的經驗作為財富傳遞給孩子,多半會白費唇舌。不如創造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積累自己的財富。
二、事情本身帶來的獎賞。堅持是個挺艱苦的活兒,我之所以堅持下來,與毅力無關,是因為這個過程本身會給我獎賞。比如,跑步讓人感覺身體輕盈,特別有活力,還能在體育測試中取得好成績。寫日記不但舒緩心情,還能帶來特別的成就感。當然,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獎賞,很多人是因為等不及而放棄了。對於小孩子,我們就是要設法讓他跨越這起始的階段,獲得獎賞。一個堅持帶來的良好結果,往往成為下一個堅持的理由,孩子如果體驗到這一點,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動力十足。
三、運動能提高自尊。有心理學家專門做了研究,證明女生中學的運動水平與大學的自尊直接相關。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其實體育課上的感覺也能遷移到文化課以至於生活的各個方麵,說起以前的挫敗感,體育不好也是一方麵。而運動對男孩子自尊水平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看來,運動並不僅僅是玩玩那麼簡單。
四、近距離的目標。為什麼我之前的決心和計劃都付諸東流了呢?貪多嚼不爛!之前我想的努力學習,期望自己至少能堅持一個月。就算能堅持到,也要一個月後才能“領賞”,這中間難免有鬆懈的時候,隻要出現一次,就覺得自己很失敗。後來,我把堅持的目標降到了一天,甚至是一個小時,或者十分鍾。這個目標容易達到,且“領賞”周期短,這種即時的成就感總是讓人動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