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王國維是同一時期的人,但他們的境遇卻大不相同,這都是得益於魯迅交友的慎重。魯迅早年師從於著名學者章太炎,後與蔡元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且同許壽裳等學者、作家也保持密切的聯係。除此之外,魯迅還熱心於結交革命青年,特別是像瞿秋白、馮雪峰這樣的高風亮節之士。魯迅交友雖多,但卻並不濫交,如果他覺得一個人不是對他以誠相待,那麼即使那個人有再高的名位權勢,魯迅都懶得看上一眼。
郭沫若曾指出:“王國維的人生悲劇很大程度上是朋友造成的,而魯迅能夠始終前進,一直站在時代的前頭,也離不開朋友的幫助。”由此可見,出於不同目的而結交朋友,結果是很不相同的。如果你的朋友純粹是因為欣賞你而和你交往,那麼這種友情是萬古長青的,經得起任何考驗;如果你的朋友對你的友誼摻雜了利益的因素,那麼這種友誼便不是真正的友誼。
交友重在交心,隻有真誠善良的人,才可能成為你真正的朋友。如果你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就不應該僅僅從外表上去認識一個人,而應該去認識他的內心。
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朋友》裏麵唱道:“朋友啊朋友,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請你忘記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請你告訴我。”這首歌為我們唱出了朋友的真諦,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種願意與你共患難,但卻不求與你共享福祿的人。
35歲之前,你真的有必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友誼,看看你的身邊是不是有能夠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朋友。如果你沒有發現,那麼就應該努力去尋找這樣的朋友;如果你已經擁有,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得到了世間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眼光6 認準老板,跟對人才能做對事
你的一生能夠達到什麼高度,有時要取決於你跟著什麼樣的人做事。如果你跟著一位好老板做事,就能夠從他的身上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會讓你在日後受益匪淺。如果你跟著壞老板做事,往往付出了很多,卻收不到任何回報。
好老板是你的伯樂
如今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壞學校誤人子弟,壞老板誤人前程。仔細想來,這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找到一份工作並非難事,但是找到一位好老板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我們一不小心選錯了老板,明珠暗投,那麼很可能就會因此倒黴一段時間。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位好老板。
每個人的前程都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拚,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個人奮鬥的同時,我們同樣也不該忘記老板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你的職業前景是光輝璀璨還是暗淡無光,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你有什麼樣的老板。一位知人善用的好老板,懂得如何發掘你身上的潛力,並且會為你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幫助你快速成長;而一位昏庸無能的壞老板,則不知道欣賞你的才能,總是讓你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最終導致你喪失前進的動力。
張路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在親戚的支持下,他勉強讀完了職業高中,之後就來到一家貿易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主要經營的是手工藝品外銷,有著不小的規模。剛來到這裏的時候,張路隻不過是一名基層的采購員,每當外商發來訂單,他就負責去尋找供應的廠商。接觸這項工作後,張路才發現自己懂得實在是太少了,學校裏的那些知識完全就派不上用場,一切都需要從頭學起。就拿采購產品來說吧,哪些是優質品,哪些是劣質品,這裏麵就有很大的學問。有不少產品張路認為很不錯,可拿到老板麵前一看,一下子就挑出一堆毛病。
有一次,張路看中了一種造型新穎、顏色鮮豔的手工編織包,認為這款產品肯定會受歡迎,於是就拿回樣品給老板看。沒想到,老板隻看了一眼就把它丟到了一邊,對張路說:“這是個次品,編製的材料都是劣質的,真正的優質產品色澤會比較柔和。”聽了老板的耐心解釋後,張路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完全是個門外漢。
從那以後,張路就下定決心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他開始跟著老板學東西,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討教,而老板也很樂於幫他解答疑惑。除了學習業務知識,張路還在老板的鼓勵下報了英語的補習班,努力學習外語,因為貿易商經常要和外商打交道,如果不懂外語,在這一行裏很難出人頭地。
一年之後,張路的業務水平和外語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很快就成為了公司裏的業務骨幹。老板很喜歡這個好學的年輕人,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於是便有心栽培他。為了進一步磨煉張路,老板規定以後他彙報工作的時候隻能用英語,不能用中文。和客戶談生意的時候,老板也會把張路帶在身邊,讓他熟悉談生意的方式。
在老板的悉心培養下,張路迅速地成長起來,很快便能夠獨當一麵了。不久之後,這家公司在外地新開了一家分公司,張路被委任為這家新公司的總經理。
通過張路的例子,我們能夠看出一位好老板對提升事業的重要作用。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僅憑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隻有找到一位好老板,才能迅速地成長起來。
好老板就是你事業上的伯樂,有了他們的幫助你才能快速成長。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好老板,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也許你的整個一生中都遇不到幾個好老板。當你埋怨好老板開的薪水不高,待遇太差的時候,不妨去想一想,是一份暫時的薪水重要,還是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更重要。
馮萱是一名財務會計,原來在一家合資企業上班。當時的老板雖然不懂財務,但是卻很重視這方麵,對馮萱也比較器重。可是,由於這家企業尚處於起步階段,薪酬水平比較低,所以馮萱隻做了一年就辭職了。
後來,馮萱來到了一家私營企業,這裏的辦公環境很好,薪水也比之前高了不少。公司原來的會計主管是老板娘,因為生孩子正在休產假,馮萱算是代她完成工作。這家公司裏一共沒幾個會計,而且財務狀況又比較複雜,所以馮萱一天到晚都忙得團團轉,連起草個內部報銷製度的時間都沒有。
馮萱一天到晚都泡在賬裏,有時候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苦點累點也就罷了,但在公司裏還沒人重視她的工作,幹得再好也換不來老板的一句表揚。因為馮萱做賬比較仔細,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得罪了公司裏的一些人。這些人看不慣馮萱,經常在老板那裏打小報告。馮萱感到很委屈,為此特意找老板去談話,卻沒想到事後被老板認為是小家子氣,這讓她有一肚子苦水沒地方倒。
馮萱本想換個工作,但當時正好趕上了金融危機,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隻好勉強自己繼續幹下去。現在的馮萱滿肚子牢騷,埋怨這家公司的老板,又對以前的好老板念念不忘,常常後悔自己當初鬼迷心竅為了一點薪水而換了老板。
馮萱所遇到的情況,在職場之中實在是太過平常了。很多人都曾經像馮萱一樣為了更高的薪水跳槽,後來才發現這些都不重要,老板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已經為此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失去的好老板也很難再去找回。
一個好老板是人生成功的助推器,對你的職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找到了好老板,你就可以近距離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快速提升自己。如果你贏得了老板的賞識,還可以借助他們的關係輕易進入成功人士的人脈圈裏,短時間內借助外力登上更高的平台。35歲的年輕人如果想快速晉升和獲得成功,尋找一位好老板不失為是一個好的辦法。
好老板不像你想的那樣
每個人都渴望遇見一個好老板,誰都希望自己的老板是“善人型”,而不是周扒皮那種“惡人型”。可是,多數情況下人們的願望會事與願違。
於是,他們受不了老板的批評,私下裏嘲笑老板的吝嗇,怨恨老板不給自己發展的機會。在他們眼中,世界上多數老板都被歸入到了“壞”的行列之中,真正能夠稱得上好老板的簡直是鳳毛麟角。然而,這些人應該記住一句話——職場永遠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隻有我們的心態。
什麼樣的老板才能稱得上是好老板呢?有人認為給自己發高薪的是好老板,也有人認為管理寬鬆的是好老板,還有人認為和員工稱兄道弟,平易近人的才是好老板……
事實上,這些人對好老板的定義都是錯誤的,真正的好老板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慈善家或者好好先生,而是能夠知人善用,充分挖掘你身上潛力,引領你共同進步的領導者,這才是你在職場之中需要尋找的伯樂。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老板不缺你工資,不少你獎金,但就是不讓你做最擅長的事,不給你表現的機會,就讓你一直做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垃圾活,這樣的老板能算是好老板嗎?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工作,即使你工作了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你能有什麼大的進步嗎?
郝連軍大學畢業後來到了一家商貿公司工作,在這裏一做就是兩年多。後來,他因為工作上的突出表現而升任為銷售部門的主管。這份工作薪酬不錯,福利待遇又高,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然而,郝連軍卻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從來都沒覺得在這裏工作有哪裏好。
郝連軍的老板是個工作狂人,平日裏經常加班加點地工作,一門心思撲在公司上。他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同時也希望下屬員工能和他一樣對工作充滿熱情,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在工作中放鬆偷懶的員工。
有這樣一個幹勁十足的老板做榜樣,公司中大多數員工都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郝連軍卻做不到。他是一個天性比較散漫的人,認為隻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在工作上太過拚命。平心而論,郝連軍的業務能力很強,老板也十分器重他,但因為他一直都不是很努力,所以進步非常緩慢。為了這個事,老板平日裏沒少敲打他,但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郝連軍沒有理解老板的苦心,總是覺得在這家公司工作壓力太大。沒過多久,朋友給郝連軍介紹了一份工作,他想都沒想就跳槽了。
幾年後,郝連軍和當初的一位同事見麵,這位同事當年還是他手下的員工,現在已經坐上了公司銷售總監的位置。而郝連軍從那家公司出來後一直都沒什麼大的突破,至今還隻是個普通的小職員。直到此時,郝連軍才後悔當初不應該離那個好老板而去。
郝連軍在大學畢業後遇到的第一個老板就是好老板,這本來是他的幸運,但遺憾的是他卻不知道珍惜,僅僅因為感覺工作壓力大就離職而去,從而失去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機遇。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遺憾的事,關鍵就在於他對好老板的定位不準,沒有意識到什麼樣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事實上,職場生活中的那些好老板,往往看起來都不是那麼的“美”,甚至還有一點點的“殘酷”。微軟前任總裁比爾·蓋茨經常對著公司中完不成任務的員工爆粗口,刻薄地挖苦那些不能迅速領會他意圖的人;傑克·韋爾奇更是有個聽起來令人膽戰心寒的綽號“中子彈傑克”。
按照某些人的理解,這樣的老板應該算是壞得透頂的老板,但實際的情況卻是,他們所領導的企業都是高執行力、高績效的大企業,有無數人為了進入他們的企業而爭得頭破血流,而那些有幸進入了這些企業的人,在裏麵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仿佛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看看這些“壞”老板,為什麼他們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呢?誠然,從表麵上看他們是十足的惡人,他們剛愎專製,不近人情,但是從更深的層次上來看,他們卻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好老板。在這種老板手下工作,你會時刻感受到他們的激情,全身都充滿幹勁,充滿動力。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你不時刻保持高度的緊張性,隻想輕輕鬆鬆地工作和生活,又怎麼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之中脫穎而出呢?
身在職場之中,僅有能力而沒有眼力是不行的。即使你能力再強,如果沒有一位好老板提攜你,培養你,你的進步也會非常緩慢。所以,從現在開始拋棄你對老板的偏見,好好審視一下你的老板是不是真正的好老板。你需要知道的是,跟對好老板,才能與成功越來越接近。
離真正的壞老板遠一點
世界上有好老板,就一定會有壞老板。好老板能幫助你快速成長,壞老板則會嚴重製約你的發展。所以,如果你在職場中遇見了那些真正的壞老板,一定要遠遠地避開,因為壞老板的破壞力極大,甚至有可能毀掉你的整個職業生涯。
公司想要快速發展,就少不了一個好老板,正如那句話說的——火車開得好,全靠車頭帶。如果連車頭都是個廢品,那麼火車根本就開不快、開不動。一家公司有個壞老板,這家公司就很難有什麼發展,不倒閉都已經算是萬幸。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工作,你的職業發展前景也是相當晦暗的。
子曰:“苛政猛於虎也。”鑒於壞老板巨大的破壞力,我們不妨改動一下老夫子的話——“壞老板猛於虎也。”當你遇到了一個壞老板,也就相當於遇到了洪水猛獸,與其為伍可能被其所噬,後退一步則很可能海闊天空。
張俊大學畢業後,從山東千裏迢迢來到深圳發展,一開始找工作的標準是工資高就行,其他的都無所謂。後來他如願找到一家公司,待遇比較可觀。可是,才幹了不到半年問題就出現了。張俊發現這家公司的老板根本就不會管理,不懂得如何用人。本來張俊是技術指導,老板非要他做人事主管,管理幾個剛進來的新員工,並教他使用最嚴格的手段,工作中出現一點問題就扣工資。新來的幾個員工技術不好,這裏扣一點,那裏扣一點,到了月底工資所剩無幾。幾個人認為這裏麵全是張俊搞的鬼,背後常常罵張俊,說他就是老板養的一條狗,什麼都要聽老板的。張俊聽了這話差點氣得背過氣去。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還天天被人罵,張俊身上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在這家公司勉強做了兩年,他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向老板遞交了辭呈。
沒過多久,張俊又找到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老板其他方麵都還可以,就是不喜歡采納別人的意見。有時明明是自己錯了,也死要麵子,堅決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張俊給老板提過很多不錯的建議,但是沒有一條被采納。等事情過去了老板明白再回來做,已經為時太晚。雖說可以亡羊補牢,但是羊已經丟了,是挽救不回來的。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張俊覺得自己的才能無處施展,常常為此唉聲歎氣。
一次,張俊和幾個朋友出去喝酒,在席間多喝了幾杯,禁不住向朋友大吐苦水,講了這幾年自己的坎坷經曆。想到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事業上卻還是沒有取得什麼成就,這個山東的小夥子竟然忍不住哭了起來。
張俊的遭遇值得人同情,本來一個前途廣大的年輕人,因為投錯了人,選錯了老板,白白浪費了幾年寶貴的光陰,讓人為之扼腕歎息。事實上,張俊的悲劇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當初早點看清壞老板的麵目,及時抽身而去,或許現在早已經覓得了人生中的伯樂。
講了這麼多壞老板的危害,想必大家也都意識到了壞老板是絕對碰不得的。可是,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壞老板不會臉上貼著標簽在大街上招搖過市,那麼如何才能分辨你的老板是不是值得去追隨呢?下麵就給大家提供幾種壞老板常見的臉譜。
1.沒有成功經驗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已經在商海中闖蕩多年,卻沒有獲得什麼成功的經曆,而且還常常沾沾自喜地說:“像我這樣垮下去又能站起來的人也不多。”此時,你就很有必要掂量一下了。固然一個人能在失敗後再爬起來是可敬的,但每一次都失敗,想必這個老板自身有嚴重的缺陷,而且沒有對失敗好好地總結教訓。畢竟,壞運氣不會總是降臨在一個人的身上。
2.大事小事一把抓的老板
有些老板凡事都喜歡事必躬親,公司裏無論大事還是小事都要去過問,認為不經他們的手就沒有保障。這樣的老板也許很能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留不住人才,而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又怎能期待它有什麼發展呢?
3.不會合理使用人才的老板
這些老板沒有管理的才能,他們不知道發揮你的特長,將你安排在更合理的崗位之上。在這種老板手下做事,你就要常常忍受去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而這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害無益。
4.朝令夕改的老板
這種老板永遠都不會明白,不做決策其實也是一種決策。在這類公司裏,你會發現公司上下都忙作一團——不是忙著創收,而是忙著收拾殘局,忙著拆東牆補西牆。
5.管理太過寬鬆的老板
如果你有機會重新選擇老板,你會選嚴厲的老板,還是選寬厚的老板?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一個寬厚的老板,看到員工遲到早退,或者工作沒有及時完成,或者出現一些差錯,都不會太去計較。但長此以往下去,你對自身的要求也必然會降低。本來一個不遲到早退的人,有可能變成“遲到大王”;本來今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有可能被你一拖再拖;本來做事嚴謹的模範員工,有可能變得越來越馬虎大意。這些改變是你想要的嗎?
6.貪婪而不知滿足的老板
這種老板隻知道自己賺錢,從來不會去為員工著想。在他們眼中,員工隻不過是一個賺錢的工具,跟著這樣的老板,你永遠都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7.剛愎自用,不能采納意見的老板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懂得學習,懂得采納別人意見的人,才可能變得更優秀。如果你的老板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麼不用懷疑,他的公司前進的路會越走越窄。
8.言行不一致的老板
這些老板喜歡給你開空頭支票,經常會說諸如“我不會虧待你”這類的話,但卻極少會兌現。跟著這樣的老板做事,未來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可能你為他拚盡了力氣,到頭來依舊是一無所獲。
如果遇到以上幾種類型的老板,你就需要睜大眼睛了。不管他們願意給你開出多高的薪水,為了你的前途著想,你都要好好地掂量一下。35歲之前,認準好老板,其實要比一份薪水更加重要。
眼光7 看穿下屬,做明察秋毫的“強”領導
領導的成功之道,在於識人、用人、待人。一名優秀的領導,業務能力不見得要有多高,但一定要懂得馭人之道,更要有看穿下屬的眼光。
看穿下屬的優缺點,揚長避短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麵麵俱到的人才,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一名優秀的領導,不僅要善於發現有才能的人,更應具備看穿下屬優缺點的眼光,隻有掌握了下屬的長處和短處,才能最合理地用人,讓他們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力。
挑選人才很難,用好手中的人才更是難上加難。有些公司裏碩士博士一大堆,但人才卻是要拿來用的,而不是裝點公司門麵的。如何能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的潛能,讓他們身在其位、適用其職,是一門高深的領導藝術。
納什是著名的籃球巨星,職業生涯中他曾經拿過兩次NBA常規賽的最有價值球員獎,並多次率領球隊殺入季後賽,被認為是當今男子籃壇最偉大的組織後衛之一。
其實納什很早就成名了,在達拉斯小牛隊效力期間他就是球隊的“三劍客”之一,被認為是當時聯盟中的一流控衛。然而,盡管這一期間納什打得非常努力,但卻始終算不上是天皇巨星,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獎的獎項對他來說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當時這支小牛隊的核心是德國大前鋒諾維茨基,一切戰術都圍繞著他設計,納什隻不過是輔佐諾維斯基的那個人。因為擁有諾維斯基,所以當時的小牛隊很少打快攻,一般來說都是陣地戰,這就無法發揮出納什快速靈活的特點。而且,由於身體素質不行,納什還成為了小牛隊防守端最薄弱的一環。這些因素,讓他始終都沒有成為聯盟中的頂級巨星。
30歲那一年,納什的職業生涯出現了轉機,他輾轉回到了自己的老東家太陽隊。在這支太陽隊裏,納什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主教練德·安東尼。德·安東尼是一位極其崇尚進攻的教練,他尤其喜愛快攻的打法。納什來到太陽隊後,德·安東尼把他樹立為這支球隊新的舵手,太陽隊也正式打起了跑轟。納什的組織能力和速度都堪稱聯盟頂尖,在這支崇尚快攻的太陽隊裏,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帶領球隊一路高歌猛進,加盟第一年就拿到了常規賽冠軍。
在這一年,納什也終於達成了多年以來的心願,獲得了NBA常規賽的最有價值球員獎。自此以後,太陽隊的快打風暴被多支球隊效仿,納什也搖身一變成為了NBA的超級巨星。
如果不是當初更換球隊遇到了德·安東尼,納什可能依舊隻是聯盟一流的控衛,而永遠無法冠以超級之名。正是由於德·安東尼對納什的合理運用,才讓納什發揮出了最大的潛力,實現了個人的突破。納什的經曆帶給了我們深深的反思——其實你的身邊可能並不缺乏人才,他們一直潛伏於你的眼皮底下,隻是因為你缺少了明察秋毫的眼光,所以一直都沒有看穿他們的優缺點,由此導致他們的才華一直被埋沒,始終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就必須懂得揚長避短去用人,而要想做到揚長避短地用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識人的長短,全麵了解一個人。識人用人的第一著眼點是人才的長處,而並非短處。正如管理專家杜克拉所說,一個聰明的經理人在考察下屬的時候,不會先去關心他的短處,至關重要的是看他完成任務的能力。
先看一個人才的長處,能夠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而如果先看一個人的短處,很有可能會使他的長處無用武之地。
《水滸傳》裏的“鼓上蚤”時遷,其實不過是一個小賊,愛偷偷摸摸是他最大的缺點。初上梁山的時候,因為不齒偷竊這種行為,時遷差點被宋江砍了腦袋,幸虧多人相勸才免於一死。
雖然時遷隻是個小偷,但也並非沒有絕活,飛簷走壁的功夫就是他的長處。梁山好漢與高俅開戰的時候,高俅搬請了大將呼延灼,連環馬的陣勢一度讓梁山好漢們吃盡了苦頭。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時遷出馬盜走了金槍教頭徐寧的祖傳寶物,騙得徐寧上山入夥,這才借助徐寧的鉤鐮槍陣為梁山打退了朝廷的軍隊。
時遷本是一個小賊,在108將中的地位很低,但在水泊梁山生死存亡之際,正是這樣有明顯缺點的人挽救了梁山的命運。看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感歎,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優點和缺點,能否發出光和熱關鍵還在於管理者如何去用人。
當然,注重人才的長處,並不代表就忽視了短處,人才的短處也是不可輕視的一麵。如果不去了解人才的短處就胡亂用人,很可能會因此而釀成大錯。
說到短處,也要分為不同的方麵,有的短處是基本職業技能的欠缺,有的短處則是偶爾會犯一些錯誤。避開短處,並不是說要無視或者嚴厲地指責,而是要能夠正視和寬容人才的短處。
某國際影城的副總經理有一次組織服務員麵試,驚訝地發現有很多大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影城的服務工作根本就沾不上邊,他們到這裏應聘完全是抱著鍛煉一下的想法而來。
在這次麵試中,有很多人都被淘汰下來,其中不乏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很多人都不理解,難道說大學生連一個小小的服務工作都不能勝任嗎?對此,她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認為這些人雖然綜合素質比較高,但很多人的性格和特長並不適合在這一行業中發展。如果隻是因為學曆高就把她們收進來,很可能會影響到日後的工作。
作為一名管理者,該副總經理並沒有被應聘者的學曆所迷惑,而是能夠仔細分析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從中選拔最能滿足崗位需求的人,這一點真是彌足珍貴。
管理人才時切忌用人混亂,走入管理的誤區。安排性子急躁的人去做細致的工作,很可能收不到好的效果;沒有遠見,見解淺薄的人隻能交代一些簡單的工作,而不能對他們委以重用;性格優柔寡斷,自信心嚴重不足的員工不能獨立解決問題,所以不可以讓他們獨當一麵……
駿馬行千裏,耕田不如牛。35歲之前,你真的應該下一番功夫去提高自己閱人識人的眼光,當你能夠看穿下屬的時候,才能根據每個人自身的優缺點來安排工作,揚長避短,這才是一個精明的管理者最應該去做的事情。
別讓個人感情蒙蔽你的雙眼
人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領導們在管理企業時難免會摻雜一些感情因素。但是,有感情不代表可以徇情。要想成為一名明察秋毫的領導,首先就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盡可能地學會控製自己,不讓個人感情蒙蔽雙眼,尤其是在用人的時候。
在公司中,你會有賞識的人,也會有厭惡的人,這是因個人的出身、性格、誌向、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生觀不同所導致的。你不可能喜歡上公司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不會都喜歡你。
對人有好惡傾向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領導者在人事管理上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感情,僅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誰優誰劣,誰上誰下,那麼既難以服眾,又可能導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沒。
在員工的升遷問題上,領導者務必要唯才是舉,提拔那些真正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有些員工可能善於交際,能夠迎合領導的心意,從而受到領導的喜歡。但是,往往這類員工隻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如果僅僅因為喜歡他們就去提拔重用,很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唐簡是一家公司的大區經理,最近他正在為一件事感到心煩。公司有一個業務經理的位置出現了空缺,需要馬上找人來頂替。唐簡在下屬的員工裏選來選去,最後篩選出了兩個人,一個人是他的好朋友韓山,另外一個是馬文然。兩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韓山比較年輕,工作能力很強,也很有幹勁。而馬文然在這家公司工作多年,工作業績一直非常出色,在公司中也很有人緣。
分析兩個人的特點,不難發現馬文然其實更有優勢,畢竟韓山來的時間不長,如果現在就把他提拔上去,有可能引起老員工的不滿。但有一點,唐簡十分討厭那個馬文然,這個人性子有點傲,總是不把他放在眼裏。平時在公司裏,其他下屬都對他恭恭敬敬,唯有那個馬文然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讓人看了就火大。
思來想去,最後唐簡咬咬牙還是選擇了韓山,因為他不想重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更何況韓山和他的關係還非常不錯。
人事任命剛一下來,公司裏就炸開了鍋,很多老員工都對此表示憤慨。他們認為,韓山雖然工作做得還可以,但來的時間太短,經驗資曆都嚴重不足,這樣的一個人做經理不能服眾。這些老員工聯名把這件事捅到了總部。後來,總公司派人查實了之後,對唐敏做了降職處理,這才平息了員工們的怒氣。
如果在人事管理上摻雜進太多的個人感情,那麼企業將會失去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也會失去員工的信任。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失去員工信任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做明察秋毫的領導,公平公正地去對待人才,才能夠讓企業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環境,大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有很多領導總是叫嚷著身邊沒有人才,其實很多時候是他們在考察人才的時候戴上了有色眼鏡,僅僅靠著主觀上的臆斷就判斷一個人是行還是不行。事實上,人才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能不能幹還要看實際工作中的表現。有些人貌似平凡但卻深藏不露,有些人金玉其外卻是敗絮其中。
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不能摻雜一絲一毫的主觀感情,一旦這樣做你就很難發現真正的人才。隻有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下屬,才能知道他們到底可用不可用。
一家廣告公司在同一時間招入了兩個人,一個是陽光帥氣的斯蒂芬先生,一個是年過四十的蘇珊娜女士。兩個人剛來的第一天,總監喬爾就對他們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斯蒂芬這個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將會在這裏取得成功,而蘇珊娜,喬爾並不怎麼看好她,他不相信這麼大年紀的人還能保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喬爾根據自己的判斷給兩個人安排了不同的工作,斯蒂芬主要負責為一些重要的客戶設計廣告,而蘇珊娜則被安排做一些不那麼重要的設計——這樣即使她做砸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然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喬爾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當初這個決定是多麼愚蠢。蘇珊娜雖然年紀比較大,但她的靈感和創意卻如噴湧的泉水一般,凡是她設計的作品都贏得了客戶的交口稱讚。再看看那個原本被他看好的斯蒂芬,這個年輕人明顯在設計方麵缺乏天賦,喬爾甚至認為他的思想之源已經枯竭,他設計的作品都是平平淡淡,沒有任何亮點,用喬爾的話來說——那簡直是糟糕透頂了!
很多領導者都有這類不易察覺的偏見,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判斷哪種員工是人才,哪種員工是庸才,但他們這種主觀上的臆斷往往是經不起推敲的。真正明察秋毫的領導,很少會犯下這種錯誤,他們不會讓主觀感情影響自己,總是能夠以公平客觀的心態去麵對下屬。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要清楚的是,如果你讓感情蒙蔽了雙眼,那麼就不可能在下屬中建立起絲毫的威信。公正無私是領導者最寶貴的品質,也是在公司中的立身之本,隻有正己立身才能更好地約束下屬。同時,當你不再讓主觀感情影響自己時,你就能發掘出更多的人才,讓自己的團隊變得更加強大。
胸襟廣闊,用人不疑
很多領導在委派下屬——尤其是那些他們不怎麼了解的新員工——做事的時候,心裏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忐忑,擔心他們做不好自己交代的事情。
其實,領導者的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管理界有一句名言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你已經決意派一個人去做事,那麼必然這個人的能力得到了你的認可。與其對這個人將信將疑,不如充分放權給他,促其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
企業中大大小小的事有一大堆,完全依靠一個人去做是不現實的,即使能力再強的領導也不可能大包大攬,總要有些事分給下屬去做。既然要委派下屬做事,那麼就應該充分信任他們,支持他們。
不可否認,有些人確實難以托付重任,但絕大多數人都能比較好地完成領導交代下來的工作。如果領導者因為懷疑而不敢用人,或者用人多疑,那麼勢必會對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
西爾斯和羅拜克聯合創立了一家郵購銷售公司,主要的業務是在網上接受顧客的訂單,然後為他們發貨。公司成立第一年,年營業額達到了10萬美元。為了讓公司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特意聘請了經營專家盧德華來管理公司。
盧德華認為這家公司的業務有別於傳統銷售,必須嚴把進貨關,保證產品的質量,隻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為此,盧德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再從一些出貨商那裏進貨。沒想到,盧德華此舉竟然導致了很多出貨商的不滿,他們聯合起來拒絕為這家公司提供貨物,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盧德華為此事感到心神不寧,害怕老板為此批評他。
然而,西爾斯和羅拜克並沒有因此而懷疑盧德華的改革措施,他們自始至終都給予了他充分的信任。挺過了供貨危機後,這家公司終於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盧德華“貨真價實”的策略讓他們的聲譽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他們這裏訂購商品。10年之內,他們的營業額整整增加了10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郵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