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讓孩子以讀書為樂,視讀書為享受(3 / 3)

家庭環境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父母的榜樣以及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了,這一點已為世人所公認。其實,更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是家庭的教育氛圍(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有時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家庭教育環境)。父母沒有文化不要緊,在有的方麵不能給孩子以榜樣也不要緊,如果家庭的氛圍是和睦溫馨的,孩子就能得到健康全麵的發展。相反,父母雖然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知識,但如果家庭氛圍冷漠呆板,孩子對世界的態度也將是如此,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很自私、不關心別人?原因就在於現在的許多家庭,即使和對麵的鄰居也很少接觸,你叫他怎麼去關心別人?所以,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可以使孩子受益終生。

怎樣的家庭才算具有良好的教育氛圍呢?教育學家們曾深入研究了一些才華出眾、沒有負麵心理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這種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一般有以下特征:家庭裏充滿著愛心、關懷、支持,成員之間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求知興趣濃厚,經常一起開展各種活動,生活方式積極樂觀,精神充實,內心平靜。專家認為,在家庭中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對孩子的讀書大有裨益。

細節4利用電視、網絡、課外讀物等輔助孩子讀書,為孩子讀書添姿添彩

現在社會在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孩子們接觸到的各種信息也是不計其數。很多家長都擔心,麵對如此紛繁的世界,孩子們會不會因為更多的誘惑而抑製了讀書的樂趣呢?其實,事物都是有兩麵性的,關鍵在於怎樣去利用它。比如電視、網絡、課外的各種讀物等等,都可以用來輔助孩子讀書,而且可以為讀書添姿添彩。

1.利用多媒體

電視、電影是傳遞信息、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盡管電影、電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娛樂,但如果方法得當,它對於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等方麵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它也是孩子的另一個課堂,是孩子的好夥伴。孩子的情感往往受生動、具體的形象影響,在這方麵電影和電視一般都為孩子們情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電視還有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通過觀察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經常看電影、電視的孩子,思維一般都比較敏捷,語言表達也較生動、豐富,對事物的反應也較迅速。

我們不妨抓住這些機會,讓孩子欣賞一些文學名著和一些小說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在看完了電視後,孩子對原著也會產生興趣,這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閱讀原著。同樣的題材,以不同的方式講述,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電視、電影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的聲光刺激,孩子自然容易接受;而原著給孩子帶來的是心靈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孩子在閱讀時會思考文字裏的含義以及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這樣既能增進孩子對人性、感情、思想的了解,又使讀書本身增加了許多輕鬆的成分;不僅增加了孩子的閱讀時間,還能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廣播裏的廣播劇、廣播小說也是值得嚐試的途徑,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去聽一些廣播。由於廣播劇裏的配音演員都具有戲劇素養,文學作品裏的精彩處和字裏行間的情感,他們會表達得淋漓盡致,聽來十分過癮。在孩子聽完後再去引導他讀原書,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市麵上還會有一些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的有聲讀物,可以買來給孩子聽。有聲讀物不用勞累眼睛,可以隨時隨地地聽,而且利用了聽覺記憶,再結合讀原著,這樣在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記憶可以使孩子對書的內容印象更深刻。

2.利用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海洋,孩子們生在這個信息時代,充分利用網絡的好處,對他們的閱讀有很大推動作用,反過來,閱讀水平提高,能幫助孩子們在信息時代快速地瀏覽信息、處理信息。

孩子對網絡普遍有很大興趣,家長可以正確指導孩子,科學地利用網絡來查找並獲得所需的閱讀資料。如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孩子感興趣的書,假如孩子對體育運動中的乒乓球有興趣,就可以搜索含有“乒乓球”的關鍵字,眨眼之間網頁上就會有很多的相關信息顯示出來。孩子一定會如饑似渴地享用這道乒乓大餐的。

利用網絡和計算機,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自己的“資料庫”,比如把自己平時在網絡上查找到的資料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中,按照類似“文學”、“自然科學”、“學習資料”等分類,以後用到時可以信手拈來,可以設想孩子在使用他自己搜集來的資料時心情是多麼的快樂!

此外,網上還有許多文學類的網站和專門針對孩子閱讀的網站,不妨讓孩子注冊一個會員,和網上的小夥伴們交流讀書心得,互相觀看對方的作品。以這種輕鬆的方式增進閱讀水平的提高,孩子一定會覺得其樂無窮的。

3.利用流行讀物

孩子們所在的學校裏,經常會出現某一類型的流行讀物,如曾經的三毛熱,還有武俠熱、科幻熱、漫畫熱、網絡文學熱等等。流行文學值得孩子去讀嗎?答案是可以讀,但要適度,還要正確引導。不能一棒打死,毀壞了孩子的讀書樂趣,也不能一味縱容,玩物喪誌。

一本流行讀物之所以流行,總有它的道理。讀這類作品,常常可以給孩子們帶來一些共鳴和愉悅。還有一些少年作家的崛起,都使孩子們備感興奮。對這種閱讀的熱衷總是一件好事,不能一概否定。孩子都很關心自我在社會中處於什麼地位、扮演什麼角色,他們想嚐試成為各種不同的身份,又想追求成就感,因為缺乏知識和能力,使他們陷入各種各樣的苦惱之中,有一種空虛感,而這些流行的東西總給他們一種滿足感。

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分析這些書,培養孩子的批判鑒賞能力。孩子在閱讀讀物時,應該主動進取,評價、懷疑、批判,而不是被動或消極地“照單全收”。別人的東西隻能是一種“原型啟發”,而不是定論、休止符號。以自我為主的批判性閱讀才有助於孩子發現、突破或創造、提高閱讀價值和效果。

比如,當一些受孩子們喜歡的小說一度風靡校園時,那些厚厚的小說簡直讓孩子們癡迷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有的孩子上課也偷偷地看,幾乎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那些精彩浪漫的情節中去了。女孩子恨不得自己就是故事裏的女主角,男孩子恨不得自己是小說裏的俠士,真可謂“一天到晚都撲在小說裏”,家長擔心不已。其實這些書也並非都是禁書,武俠裏有正義、勇敢、善良,言情裏有偉大與傳奇……

麵對孩子對流行讀物的癡迷,您可以試著了解一下他們的心理,探求一下他們感興趣的原因,而不要一味地禁止他們看。在了解孩子的閱讀需要以後,您不妨引導孩子看一些名家的經典著作,比如您可以拿《紅樓夢》和一些言情小說作一下比較,用《水滸傳》和武俠小說作一番類比等等,讓孩子自己體會二者的不同。這樣,在不打壓孩子興趣愛好的同時,也讓孩子認識了真正的經典作品的魅力。

所以,在孩子讀書渠道越來越多的現實情況下,讓孩子體會到讀書樂趣的途徑不再是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了。開放性閱讀,用疏導不用堵塞,最主要的是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書中的樂趣。

細節5讓孩子覺得讀書就像與一個好朋友聊天

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可以帶領人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都是讀書的社會,是書籍大放光彩、充分發揮作用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應該讓孩子們與書成為好朋友,讓孩子覺得讀書就像與一個好朋友在聊天,他怎麼能感到不快樂呢?

書籍是人類思想的結晶,是啟發人類思想的母胎。它產生了人生存在的意義,它供給了知識饑渴的乳料。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發明家,無不視書籍為人生中的諍友。

湯姆遜是一個一生與書為友的人。雖然出生在名揚四海的曼徹斯特足球聯隊的所在地——英國曼徹斯特市的近郊,但湯姆遜不是一個足球迷,而是一個讀書迷。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書店,這使湯姆遜從小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湯姆遜非常聰明,喜歡看書,並常常向父親提一些問題。有一次,他看到一些小朋友們在玩吹肥皂泡,就問父親,為什麼肥皂泡上有漂亮的色彩呢?這個問題,他的父親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湯姆遜特別喜歡自然科學,由於看書多,所以知識麵很廣。念中學的時候,除了老師講授的知識外,其他凡是能看到的書,他都喜歡看,並經常做讀書筆記。他在學習上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善於提出一些問題,對書本上的東西從不迷信。當時,學校的一些老師都害怕湯姆遜提問題,因為有些問題他們也回答不上來。但他們都非常喜歡這個愛提問題的學生,他不僅學習出色,而且很尊敬老師。

年僅14歲的湯姆遜進入了歐文斯學院(即後來的曼徹斯特大學)學習,主攻數學和物理學。在大學學習期間,湯姆遜一直很出色。他不僅聰明,而且非常勤奮,節假日也很少休息,常常到圖書館去看書。1876年,為了更好地深造,他考入了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攻讀數學。畢業後,他被留校任教並積極從事科學研究。

1884年,當瑞利爵士從劍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退休後,年僅27歲的湯姆遜因工作出色而接任了該實驗室主任教授的職位。他領導這個實驗室工作長達34年之久。他知識淵博、待人誠懇,有很好的理論基礎,在實驗室中威望很高。他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很強的思維想象力來教育學生,指導學生嚴格地從事科學研究活動。在湯姆遜的卓越領導下,卡文迪許實驗室成為全世界現代物理研究的一個中心,並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才,其中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就有威爾遜、阿斯頓、布拉格、盧瑟福和查德威克等25人。

可以說,湯姆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他自幼養成的讀書習慣是分不開的。博覽群書使他視野開闊、頭腦靈活。書籍不僅是他的朋友,而且是他的終身伴侶。相反,那些不讀書、知識麵狹窄的人往往會變成頭腦遲鈍、思路狹窄、耳目閉塞的人。

書籍是人類的老師和朋友;書籍是寒夜裏的篝火;書籍是沙漠中的清泉;書中有著五彩繽紛的世界,是理想者的精神樂園。因為書籍,文明的火種得以傳遞,因為書籍,思想的長河得以奔流。愛讀書,養成讀書習慣,這是進行知識儲備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人一生成功的重要起點。學習者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書讀起,多讀書,讀好書,從中體會獲取知識的樂趣。逐步掌握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獲取成功的條件和基礎。

因書本與人類關聯之親密,所以古來學者多把書本當做人類的朋友看待。史曼爾說得好:“一個人常常靠他所讀的書而出名,正像他靠著所交的朋友而出名一樣;因為書本和人們一樣,也有友誼。一個人應該生活在很好的友伴中間,無論是書或是人。”

還有一個人,他把人生當做書本來看,那就是詩人高法萊,他說:“一個人好像一本書,人誕生,即為書的封麵;其洗禮即為題贈,其啼哭即為序言;其童年即為卷首之論見;其生活即為內容;其罪惡即為印誤;其懺悔即為書背之勘誤表;有大本的書,有小冊的書,有用牛皮紙印的,有用薄紙印的,其內容有值得一讀的,有不值得一讀的。可是最後的一頁上,總有一個‘全書完’的字樣。”

書在愛書人眼中已經不僅僅是物質的了,書被賦予了一種人格化的魅力。與活生生的人交流自然比與呆板板的物打交道更富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