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告訴孩子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怎麼去讀書(2 / 3)

一位科研工作者深有感觸地說:“我在年輕時讀過《圍城》,認為這是一本真正給知識分子看的書,充滿著過人的智慧、絕頂的幽默和深刻的揶揄。現在我把它推薦給我女兒看,試圖扭轉她對純文學的‘枯燥、晦澀’的片麵認識,改造她被某些垃圾文學糟蹋了的品位。”

有位大學教師在課堂裏這樣對他的孩子說:“我小時候家裏很窮,沒有書看,我就到鄰居家借書。鄰居是位大學教授,教曆史的,家裏有很多很多書。我向他借的第一本書是《約翰·克裏斯朵夫》。你們知道我最受感動的是什麼嗎?約翰·克裏斯朵夫很小的時候,把一排小板凳排好,然後站在板凳前做指揮,他那時候就很喜歡音樂了。這個情景我一直都沒有忘記,現在我重讀這本小說,最感動的還是這個細節。”

可是,現在的孩子,對這些名著普遍不感興趣,有的隻聞其名未見其麵,有的甚至連名字也沒聽說過。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名著還值不值得閱讀?又應當怎樣去閱讀呢?

經過幾千年的大浪淘沙而留下來的那些具有權威性的著作都屬“經典”。經典是永恒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能夠經得起人們的品讀和研究的。經典中包含著藝術,反映了人性的真善美。讓孩子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對他的閱讀和成長幫助無疑巨大,對孩子的氣質和修養的影響效果也不可小覷。

閱讀名著,對孩子來說,好處是多方麵的。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起閱讀名著的觀念。

閱讀名著,可以彌補孩子生活經曆的不足。一個孩子經曆的事,看見的場麵,體驗到的情感,相對於豐富的社會生活而言,是少得可憐的。有許多場合、許多事件,你可能永遠也無法經曆到,比如遭遇冰海沉船時的恐懼,遭受誣陷冤屈時的無奈,夢中童話世界的神奇,經曆世事變幻的大喜大悲等。而通過閱讀,就可以借鑒他人的經曆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許多作家足不出戶,也能寫出表現豐富社會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別人的間接經驗,即把從別人那裏獲得的間接經驗,再加上自己的體會,經過頭腦的融合、加工,最後升華為自己的東西。

閱讀名著,有利於提高人的精神素養。名著裏的故事和人物,往往蘊含著人類某種精神,比如是與非、善與惡、愛與恨等基本觀念。通過閱讀,人物身上的好品質被我們認同,會潛移默化為我們自身的財富與修養;壞品質或缺陷也會引起我們的反思。比如讀《三國演義》,就會被關羽的忠義所感動;讀《悲慘世界》,就會被冉·阿讓的寬容所折服;讀《老人與海》,又會被弗朗索瓦老人的勇氣所傾倒;讀《哈姆雷特》、《阿Q正傳》,會為哈姆雷特、阿Q身上的性格弱點而歎息。名著裏的人物,就好像人生的一麵麵鏡子,時時照見一個人的靈魂,幫助人們建立起完善的是非標準,提高人文修養和精神氣質。

閱讀還可以直接提高語言能力。人們學語言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日常會話,二是閱讀。由於日常會話使用的大多是方言,因此,相比較而言,通過閱讀學習的語言更規範,更係統,也更加權威,這和我們在正式場合,比如作文中使用的語言是一致的,因此,對於語文學習來說,閱讀的影響更大。而名著的語言正是書麵語的典範。文學史上,有的人像高爾基一樣連學都沒有上過,最後卻成了有名的作家,他們的語言能力主要是靠閱讀名著獲得的。魯迅曾很有體會地說,好的作品,就全部注明了“怎樣寫”。

我們常聽到孩子說:“名著太難懂了,我啃不進去。”

那麼讓我們出些主意幫助您使孩子打開這個奇妙的世界。拿一本您推薦給孩子讀的名著,然後告訴他按照下麵的建議去讀:

知道你正在讀什麼。這是一部小說、劇本,還是傳記或曆史?要想知道這一點,查一查目錄,讀一讀封麵和前言,或者在《讀者百科全書》中查一查題目或作者。

不要躺在床上讀書。讀名著會是很難的,所以你必須思想活躍,器官敏銳。如果你躺在床上讀書,你就想睡覺,那麼當你開始打瞌睡的時候,你就會埋怨那本書。

不要被眾多的人物所左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爾馬卓夫兄弟》一書中拋出了50多個主要人物,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個又長又複雜的名字,使你腦袋發脹。這時,不要急著往前翻,堅持看下去,漸漸地,這些人物就會變得清晰。你會覺得和他們在一起,就像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樣。你記得你的許多朋友,在結識前也是陌生人。

給作者一個機會。不要過早地說“我看不懂”,要堅持讀完。有時也許是你對你要讀的那本書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如果你認真看了但確實看不懂,你就把它放到一邊,擱一段時間,先去讀另一本書。

大段大段地讀。別小口小口地啃,你讀的句子越長,你就越能進入書的節奏和感情,從中得到的樂趣也就越大。

讀該書作者讀的書。例如,莎士比亞為了寫《尤力斯·愷撒》、《仲夏夜之夢》,曾仔細閱讀了諾斯的《蒲魯塔克傳記集》的翻譯本。任何一個作家都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產物。了解當時的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麵臨的問題和他們的態度會幫助你理解作家的觀點。作家的觀點不一致。沒關係,起碼它使你思考。

閱讀有關作者生平的書。你對作家的個人經曆知道得越詳細,你就越明白他為什麼寫他所寫的作品。你就會開始明白隱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傳性的花絮。一個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我們關於莎士比亞的大部分猜測都是從他的劇作中找出的線索。

所有名著都得反複讀。你讀完一本書後,如果很感興趣,又不完全懂,那麼立即重讀一遍。你會發現更多的東西。如果幾年前你讀過一部名著並且喜歡它,就再讀一遍。你會發現書裏還有那麼多的東西要告訴你,你簡直不相信這是同一本書。

另外,您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結識經典。向孩子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使孩子了解《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兵書。向孩子講述諸葛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故事,向孩子推薦《三國演義》。然後進一步說明,《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思想已被當今的許多企業家用來作為管理的指導思想,使他明白經典中包含著人類智慧的結晶,這樣就很容易拉近孩子與經典的距離。與此同時,還可以就經典中的某些人物的刻畫,分析人物所具有的人性本質的東西,使孩子感受到經典中的事情雖然不是現在的,但經典中的人物好像就在他們身邊。這樣就會使孩子們對經典感興趣。

讀名著的好處是很多的,要堅定地讓孩子樹立讀名著的思想觀念,並且注意引導孩子對名著的興趣和教育他們讀名著的方法,隻要讓他們堅持讀下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不讀死書,活學活用汲取新知

如果在讀書時能慎讀精思,融會貫通,去粗取精,舉一反三,就是將書讀活了。這樣就能將書本中的死知識變成自己腦子裏活的智慧。正如葉聖陶先生詩中所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讀書是接受前人的知識;實踐,可吸取鮮活的知識,並能將書本知識化為改造世界的能力。

可有時卻相反,有的人卻因此成了書的奴隸,這不能不令人痛惜。不顧實際、死啃書本的人,甘做書奴,他讀書越多,就會變得越癡呆,使他深受書之害。因此,要善於駕馭書本,居高臨下地讀,而不要將自己埋進書本之中,被書淹沒。

你應占有書本,而不能為書本所左右。有書就要去讀,達到為我所用。有了書而不去閱讀,就是莫大的悲哀。下麵有兩則事例能給人以啟示:

法國有一個藏書狂,名曰安利·魯拉爾。他買起書來,總是一馬車一馬車地往家拉。好書越來越多,他常考慮購房存書,總共買了5棟房舍用來藏書。這麼多書他自己根本看不完,但也絕不借閱給他人!他去世後,後人將其所藏之書廉價出賣,使得巴黎舊書市場價格一落千丈。

另一位悲劇製造者,是葡萄牙裏斯本的一位銀行家,名叫古拉皮納。他總是將自己最貴重的書藏得很好,秘不示人,並全部運至裏斯本市郊的一個小村子裏,並蓋了個書庫珍藏。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放在裏斯本家中呢?他答道:“朋友來訪難免會借閱,大都一去無回,即使不借走,就這麼翻閱,日久也會把書翻壞的。”古拉皮納將書藏於郊外的“深閨”,自己也從不去閱讀。這樣,郊外的書庫自然成了“書墳”,而主人則是名副其實的“守墓人”。

將書當“花瓶”的人,不僅外國有,中國也並不少見。

有一位小姐,出門必帶一本精心挑選的書。不少朋友對她投以欽羨的眼光,讚她“藏書可觀,好學不倦”。可她的答語卻十分驚人:“才不呢!我帶著書是給人看的。我每天拿著不同的書在手裏,走在大街上,為的是調配衣服的色彩。”珍貴的書,隻是用作裝潢門麵,委實太可惜了。

是的,書如果用作裝飾,那就與書的本來用途背道而馳了。但如果隻是死讀書也同樣是有害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要努力創造條件“行萬裏路”。多走,多看,多調查研究,這就會擴大生存空間,了解豐富多彩的“外麵的世界”。視野的擴大、實踐知識的增加,兩個領域的互補,必能激活思維,必有利於理論同實踐的結合。“讀萬卷書”同“行萬裏路”有機結合起來,是成功的法則。

其實,對讀書的理解程度,與讀書人基礎文化的高低,實踐知識積累的多少,經曆、見識的深淺極有關係。清代文學家張潮說得十分形象:“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曆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因此,我們既要在書齋中攻讀,也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讀活書,讀自然之“書”、社會之“書”、生活之“書”,並將這些書與已有的知識融會貫通。

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它能教化人、激發人、啟迪人、鼓舞人。任何創造者都是大自然的熱愛者。要盡情地投身自然的懷抱,樂於接受大自然的饋贈。大自然的沐浴最能煥發人的情感,調動人的精神。作家徐誌摩曾深情讚頌大自然的恩澤:“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什麼偉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優美的思想的根源不可以在風籟中,雲彩裏,山勢與地形的起伏裏,花草的顏色與氣息裏尋得?”“隻要你認識了這一部書,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指針。”

讀活書還表現在不放棄任何時機,及時將各種知識庫存起來。多備幾種套路,必有用處。

一個人要放開自己的手腳,伸長自己的觸須,要對什麼都有新鮮感,隨時隨地接受新的知識。在未知世界麵前要做個有心人。要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每一種能力的培養,哪怕是不起眼的雕蟲小技,你若眼疾手快,學到了它,也許以後就能用得上。

處處留心皆學問。一個人有了對新事物的熱情,時時做一個有心人,就會比一般人接受到更多的知識,開發出較一般人更強的能力。

書,是時間的凝聚,是智慧的結晶,是一代代智者經驗的沉澱。隻要不斷地從讀書中汲取知識,一定可以將自己演化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自身得到完善發展的人。

4.“鯨吞”和“牛嚼”,讀書既要博又要專

讀書有一種方式,謂之“博覽群書”,對這種讀書方式有一個形象的別稱叫做“鯨吞”。用鯨魚吃小蝦來比喻讀書之廣泛。須鯨——鯨類中的龐然大物,遊動時儼然是一座飄浮的小島,但它卻是以海裏的小魚小蝦為主食的。這些小玩意兒怎麼能填滿它的巨胃呢?原來,須鯨遊起來一直張著大口,小魚小蝦隨著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從齒縫中嘩嘩漏掉,而大量的小魚小蝦被篩留下來。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大量的小魚小蝦就進入須鯨的胃袋了。

人們泛讀也應該學習須鯨的吃法,一個想要學點知識的人,如果隻有精讀,沒有泛讀,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幾萬字的話,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單靠精致的點心和維生素丸來養生,是肯定健壯不起來的。

魯迅先生主張不要對自己的閱讀範圍作過窄的限製。他年輕時,在規定的功課之外,天文地理,花鳥蟲魚,無一不讀。連《釋草小記》、《釋蟲小記》、《南方草木狀》、《廣群芳譜》、《毛詩草木鳥獸蟲疏》、《花鏡》這樣談花草蟲獸的古書,他也在閑時拿來翻看。魯迅在《讀書雜談》一文中說過:“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幹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理科書,看看別人在那裏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在《致顏黎民》一文中說:“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無足輕重,後來做起文章來也糊塗。”魯迅博大精深的知識和他的巨大成就,是與他的博覽有著直接關係的。

錢鍾書從啟學之時,就博覽群書。讀中學時,就讀了《天演論》等英文原版著作,還啃下了《古文辭類纂》、《駢體文鈔》、《十八家詩鈔》等,至於他喜愛的小說雜誌更是愛不釋手,披閱不倦。考入清華後,他的第一個誌願是“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終日泡在圖書館內,博覽中西新舊書籍。自己的書就用又黑又粗的鉛筆畫出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他閱讀麵之廣,連許多教授也歎為觀止。

錢鍾書的博覽,不僅在清華聞名,而且蜚聲海外。1935年夏錢鍾書到英國牛津大學攻讀。那裏擁有世界著名的專家、學者,尤其是該校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圖書館——牛津博德利圖書館,它不僅有規模龐大的中心圖書館,而且在其周圍建有幾十個專題圖書館。錢鍾書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盡情閱讀文學、哲學、史學、心理學等各方麵的書籍,他還閱讀了大量的西方現代小說。由於錢鍾書的知識麵極寬,“牛津大學東方哲學、宗教、藝術叢書”曾聘他為特約編輯。

錢鍾書的博學,歸功於他的博覽。他閱讀書籍所寫的劄記,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毫不誇張,他寫學術巨著《管錐編》時,所用的資料足有幾麻袋。

讀書還有一種方式,謂之“精讀”,又稱“牛嚼”。什麼叫“牛嚼”呢? 錢鍾書說:“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西再次‘反芻’,嚼爛嚼細。我們對需要精讀的東西,也應該這樣反複多次,嚼得極細再吞下。有的書,剛開始先大體吞下去,然後分段細細研讀體味。這樣,再難消化的東西也容易消化了。”這就是“牛嚼”式的精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裏的“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複琢磨,反複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采取這種方法。隻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一書中,塑造了一個博學多識的人物——法利亞長老,並通過長老之口談了這樣的讀書方法:“在我羅馬的書房裏,我將近有5000本書,但把它們讀了許多遍以後,我發覺,一個人隻要有150本精選過的書,對人類的一切知識都可齊備了,至少是夠用或應該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時間用來致力於研究這150本書,直到我把它們完全記在心裏才罷手。”在這裏,他認為150本書就能囊括“人類的一切知識”,顯得有些偏頗,但是,大仲馬注重“讀讀選過的好書”,卻是值得借鑒的。

然而,“鯨吞”與“牛嚼”,“博覽”與“精選”,不可偏廢其一。既要“鯨吞”,要大量地、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又要對其中少量經典著作反複鑽研,細細咀嚼。如此這般,精讀和泛讀就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學者錢鍾書先生主張先博後約,由博返約。即先廣泛涉獵,博覽群書,然後再在此基礎提煉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使他成為一代學術泰鬥,也為後學者指出了正確的讀書之路。

讀書,既要博,又要精。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國著名美學家李澤厚的辦法是,通過泛覽達到博,在泛覽的基礎上挑幾本精深的書來讀,達到精。他上中學時,書看得相當雜,最愛讀的是文學作品,對魯迅、冰心等人的作品尤其感興趣。但這並不妨礙他對自然科學的愛好,中學每次數理化考試,他的成績常常是第一名。但是,僅僅這樣廣泛的涉獵,還不足以使人成才。於是,他又找來一些與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內容精深的書籍,認真地進行研讀。他從馬列主義著作中學到了研究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黑格爾的著作中學到了深刻的思考方式,魯迅著作更使他得到了莫大教益,對於他研究美學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李澤厚深有體會地說:“這類書不用多,挑幾本精讀,讀了以後頂許多書。正如培根所說,有的書要細嚼,有的書要快讀,有的書隻要嚐嚐味就可以了。”李澤厚的讀書方法,對處理博與精的關係頗有幫助。博覽與精讀是辯證的統一,博是精的基礎,精能為博創造條件;博離開了精,就會變成雜,精離開了博就會變成孤。掌握這個辯證法,是讀書的高級藝術。

5.讀書要聯係生活實際

即使一個讀者具備了如前所述的各種閱讀理解能力,也有可能對有的書仍然讀不懂。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讀者沒有讀物中所講述的事物的經驗,即使看懂了字麵意思,卻仍然很難理解。著名的事例就是趙括“紙上談兵”的例子:

戰國末期的時候,有一個叫趙括的人,他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自幼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頭頭是道,連他的父親也難不倒他。當時有不少人覺得他是個將才。後來秦國進攻趙國,大將廉頗奉命禦敵。廉頗針對秦軍來勢凶猛的特點,采取了固守的策略,沒有立即出戰。趙孝成王聽信讒言,認為廉頗年老怯弱,於是改派趙括為上將,到長平接替廉頗。趙括自以為熟悉兵法,一上來就照搬兵書上的條文,主動出擊,結果上了秦軍的圈套,全軍覆沒。趙括本人也死在亂箭之下。後人批評趙括這種讀書不結合生活實際,隻知誇誇其談的學風,說他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人。

趙括就是典型的讀書不結合生活實際的反麵教材。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說過: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於廢紙。在孩子讀書時,務必要時時提醒他,讀書長知識是為了將來運用在實踐當中的,而不是用來誇誇其談的。

讀書為什麼要結合生活實際?這首先要從讀書的效果看。凡是脫離生活實際死摳書本的人,在理解方麵往往不能深入,學到的知識也常常不能融會貫通。

宋代大詩人陸遊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中曾寫道:“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裏,他深切地感受到單純讀書的局限性,而強調讀書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書本知識固然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總結,但是對於讀者來說,它畢竟是間接的,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因此單純從紙上獲得知識就難免流於膚淺。讀書隻有聯係生活實際,自己親自體會驗證一下,認識才能由淺入深,把書本知識化為自己的血肉。

古往今來,讀書能結合生活實際而獲得真正知識的不乏其人。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堅持一邊讀書,一邊行醫采藥,跑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最後終於寫出了具有極高科學價值的巨著《本草綱目》。清代學者顧炎武,抱定“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宗旨,一邊讀書,一邊做社會調查,撰寫了具有真知灼見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他們都是讀書聯係生活實際而取得成就的典範。

讀書為什麼必須聯係生活實際,還要從對書本知識的檢驗和評價方麵看。就一般的書本知識來說,都是作者在彼時彼地經驗的總結。但是客觀生活實際情況往往是千差萬別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書本知識也往往是不完全的。我們從一本書中獲得的知識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還要放到實踐中去檢驗。如果認為隻要是書上的東西都是對的,而不去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評價檢驗,就可能接受錯誤的東西。

有人說,一年讀一次莎士比亞,每次都可以有新發現。每一本書,咀嚼一回,總可以得到些真味。不要隻相信別人的說法,雖然明達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可惜這樣的批評並不多。和10個人相交,未必有兩三個可以成為朋友;從書中所得的友誼溫情,比例卻比較高。有時我們自己的經驗沒有成熟,不能理解一部作品;有時同一部作品,因為讀的時間不同,給我們留下不同的印象,可以證明自己的經驗往往對讀書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要想深入到書裏去,非同時將生活經驗盡力擴大不可。有批評家說,少年人讀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會發笑,中年人讀了會思想,老年人讀了卻要哭,也就正是這個道理。

讀書必須聯係生活實際,這還要從讀書的目的看。作者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寫成書本,其目的不是為了藏之名山,而是為了傳之後人,用自己的經驗去指導他人的實踐。而對於讀者來說,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了解知識,炫耀知識,而是為了運用知識。讀書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而要應用就必須聯係生活實際。

文章所表現的,就是作者將某種經驗轉化成語言的組合並傳達給他人的東西。從讀者一方看,就是通過語言的組合,即文章獲知作者的經驗。這正如駕駛員在十字路口看到了紅燈就應該想到必須停車,看到綠燈就想到可以繼續前行。文章是複雜化的信號,如果不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信號功能,就無法駕駛車輛,同樣,如果不領會語言的意義,就讀不懂書。但是,隻知道信號的意義而毫無駕駛經驗的人,在十字路口隻能束手無策。駕駛員在知道信號意義的同時,必須還要有實際的駕駛經驗。同理,讀者不僅要知道語言本身的意義,而且或多或少也要結合自身的經驗了解語言所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否則的話,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含義。

因此,書本與生活不可以分開,應該把它們熔於一爐。書本幫助你理解生活,生活也能幫助你理解書本。

細節8讓孩子把讀書當做一生的嗜好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雲:“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一旦愛上讀書,書就真的有了讓人廢寢忘食的魔力。當孩子真正地把書當成愛好時,可以說孩子在讀書的道路上已經成功了一半。

1.書山有路勤為徑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天道酬勤”,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讀書的道路確實是艱辛的,沒有什麼捷徑可走。要想在讀書之路上取得一些成績,首先具備的素質就是勤奮。曆史上大凡學識淵博之人,靠的都是勤奮讀書,在這方麵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典範,並傳為佳話。

(1)牛角掛書

唐代李密去拜訪一個他非常佩服的人。他騎著牛,在牛角上掛上一卷《漢書》,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在路上見到他,拉著馬韁繩從後麵跟著他,說:“什麼書讓你勤奮到這種地步?”李密說是《項羽傳》。楊素於是與李密談論,認為他是奇才。後來用“牛角掛書”比喻勤奮讀書。

(2)囊螢映雪

這是由兩個故事組成的典故。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裏螢火蟲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間讀書。

車胤勤奮讀書,手不釋卷,博學多才,但其家境貧寒,用不起燈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幾十個螢火蟲,用它們發出的光照著讀書,夜以繼日。

南朝梁孫康家貧,無錢買燈燭,晚上常映著雪光讀書。

後人常把“囊螢映雪”兩個典故作為勤學的典範。

(3)目不窺園

此典故是說無暇觀看園中景色,形容埋頭讀書、專心治學。董仲舒講學授課,3年不出屋,無暇看園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後來的弟子有的居然沒見過他的麵。他治學專心到這種程度。後來用以形容埋頭讀書,足不出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