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告訴孩子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怎麼去讀書(3 / 3)

(4)林紓讀書則生,不則入棺

林紓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他是福州人,清末舉人。

林紓小時候家裏很窮,卻愛書如命,買不起書,就隻好向別人借來自己抄,按約定的時間歸還。他曾在牆上畫了一具棺材,旁邊寫著“讀書則生,不則入棺”,把這8個字作為座右銘來鼓勵、鞭策自己。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著就要讀書,如果不讀書,還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讀。他每天晚上坐在母親做針線的清油燈前捧著書孜孜不倦地苦讀,一定要讀完一卷書才肯睡。由於家窮,加上讀書的勞累,他18歲時,患了肺病,連續10年經常咳血,但他臥在病床上還堅持刻苦攻讀。到22歲時,他已讀了古書2000多卷,30歲時,他讀的書已達1萬多卷了。

他曾經說:用功學習雖是苦事,但如同四更起早,冒著黑夜向前走,會越走越光明;好遊玩雖是樂事,卻如同傍晚出門,趁黃昏走,會越走越黑暗。

(5)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裏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裏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裏讀書。冬季寒冷,他的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6)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嘴裏“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7)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裏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讚歎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8)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他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朱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朋友笑他什麼。

(9)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裏,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類似上述的故事不勝枚舉,許多前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尚能克製自己,刻苦讀書,成就一番事業,而我們生逢盛世、條件優越,更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

2.邊讀書邊思考

培根說過:“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讀書收獲的多少關鍵在思考。孩子閱讀中往往不思考,囫圇吞棗,家長要從小培養他們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哲學家伏爾泰說:“書讀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蘇格拉底說:“不經反省的生活不值得過。”思考的能力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寶貴的禮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它去獲得智慧。而思考與閱讀活動又有什麼關係呢?

閱讀與思考的關係非常密切。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人的大腦的思考過程。讀與思應該密切結合,是被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了的。現代心理學家和閱讀研究者通過科學的實驗手段,已經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閱讀的根本機製在大腦,而大腦的主要作用是思維。美國閱讀學家施道弗在他的《閱讀——一個思維過程》中明確指出,閱讀的本質是思維。因此,我們說閱讀與思維是密不可分的,閱讀過程是人的大腦在思考的過程。所以閱讀時我們必須把閱讀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把閱讀與思考分割開來的做法都是反科學的,都是違背閱讀規律的,是決不會取得好的閱讀效果的。

閱讀與思考的密切關係,早被人們所認識。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明確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宋代學者朱熹把讀思結合作為一條學規昭示於眾,他說:“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則不知其意味;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清代學者王夫之也說過:“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關於閱讀與思考,人們還有許多精辟的見解,諸如“好學多思”、“熟讀精思”、“博學慎思”、“精讀細思”等等。以上主張,都正確揭示了學與思、讀與思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強調把閱讀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

許多讀書大家在讀思結合方麵都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魯迅在強調讀書要“心到、手到、眼到、口到”的同時,特別強調“腦到”。在魯迅一生的學習和研究中,始終貫穿著獨立思考的精神。他讀了孔子、孟子、莊子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不是全部否定或無批判地接受,而是通過思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總之,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是十分重要的。隻有這樣,閱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結合孩子的讀書情況,在初期,您可以在孩子正在看一本書或者剛看完一本書時,有意跟孩子討論這本書的內容,您可以先這樣問:“書中寫了怎樣的人物?通過什麼故事寫的?”如果孩子正在看一本書,他可能會因故事的情節發展而發出惋惜聲或者笑聲,您一定要抓住時機,不妨問他:“什麼故事又讓你笑了?”孩子自然就會嘰裏呱啦地說起書中的種種。在孩子評論時,您一定要微笑著用眼神鼓勵他,表示您對他所講的很驚訝、很有興趣,還不時地問“是嗎”,引發他繼續往下講,最後問他“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問題?”在孩子讀論述文或科普讀物時,給孩子提一些思考題。例如,作者的見解是什麼?作者是怎樣論述的?論述的道理在生活中如何應用?經常這樣輔導,孩子就會養成思考的習慣,將來讀書時自己就會給自己提出問題。

當孩子已經具備了在閱讀中自覺思考的意識之後,家長就可以給他灌輸一些具體的思考方法了。下麵就簡要介紹幾種閱讀中的思考方法:

(1)未讀先思法

是先根據目錄、章節標題進行思考,構成一本書的輪廓。然後再細讀原文,邊讀邊與自己推想的本書內容進行對比、印證,研究二者之間的差距,並更進一步加深對書中內容與表達形式的理解。

(2)正讀反思法

是閱讀中通過積極思維,從正反兩個方麵理解和評價文章,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一種評判性閱讀方法。正讀,是指首先要正確地理解文章的本義。反思,就是朝著習慣性思維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或者提出與作者不同的論點和論據,進行不同的論證。

(3)讀後再思法

是指先讀原文,正確理解原文,再動用自己原有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然後考慮吸收其精華,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存,或修正其謬誤,提出自己的見解。運用此法時應注意:讀原文時不能抱偏見,避免先入為主;分析時要全麵,敢於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時要慎重,力戒草率。

(4)掩卷凝思法

是讀後再思的另一種閱讀形式,即在讀完一章一節的文字或全書後,合上書本,繼續凝神思索,複現、回味書中的內容,或默默探尋某種深意及解決某種問題的途徑和方案等。這種方法對於增強對書中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或根據書中內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有很好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教育孩子把學與思相結合,力求達到對知識牢固地記憶與掌握、透徹地理解與領悟的閱讀目的。

3.讀書要專心

讀書有什麼“秘訣”嗎?有,這個“秘訣”就是專心。閱讀的成效來自於一定時間內的“專一不二”。有人把這種學習狀態形容為“聚焦”。聚焦的能量足以使堅硬的金屬熔化。有些人閱讀成效不大的原因,通常並不是由於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學習時平均使用力量,不善於“專一不二”。

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回答別人的提問“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時答道:“能夠將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嗎?每個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個小時。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做很多很多事,而我隻做一件。假如你們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的上,那麼就會成功。”

有一位日本企業家曾經寫過一本《90分鍾集中精神法》的小冊子,書中提到:一個人能夠集中精神做事的最大時限平均約為90分鍾。他以早餐會、討論會、寫稿、演講為例,認為能夠集中精神全力以赴的時限,大約在1~2小時,其平均值約為90分鍾。我們觀摩電影和音樂會等,一般時間也都定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倒也符合90分鍾集中注意力的說法。有專家經過研究得出結論,人們集中精力的最佳時限為25分鍾。超出此限,精力就不容易集中。因此,如果每天在你認為最合適的時間安排25分鍾閱讀,這是最有成效的。據測定,25分鍾可閱讀普通讀物20頁,如果一本讀物為280頁,兩周可讀一本,一年可讀26本。前麵已經提到,要善於激發自己的閱讀興趣。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更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了解自己能集中注意力閱讀的最高時限,將會有助於閱讀效率的提高。因為清楚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高時限,就不會毫無意義地把閱讀的時間做不必要的延長。如果你的最大時限是50分鍾,那麼不妨就在50分鍾以後休息一下。休息是為了積累更多的能量,在適度的充電之後,就更能提高學習效率。適度地變換閱讀內容,也有助於自己注意力的集中。為了保持學習效率,必須注意學習內容的求新、求變。

緊張的情緒會激發精神的集中力,使得思緒清晰、活潑起來,所以緊張是正常的精神反應。比如,麵臨重大考試卻顯得若無其事的話,並非好事。因為,沒有緊張就沒有警戒心,事情就容易出錯。當然,過分的情緒反應,緊張得什麼事情也做不了,那比不緊張更糟糕。但是,適度的緊張情緒,絕對是有必要的。

列寧讀書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異常驚人。有一次,一位老布爾什維克見列寧捧著一本很厚的外文書在快速翻閱,便問他要把一首詩背下來需要讀多少遍,列寧回答說:隻要讀兩遍就可以了。

列寧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記憶力,是與他讀書過程中的專心致誌分不開的。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隻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後,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把書讀透、記牢,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讀書要專心,道理好懂,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原因是:其一,人往往缺乏定勢,易為複雜的環境所幹擾,而被環境所支配;其二,缺乏訓練,專心於一事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通過訓練和鍛煉才能獲得。心理學上對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訓練方法,但這是指較短時間的精神集中,幾分鍾或個把小時。這裏說的專心,是指一段時間內,幾天、幾周甚至更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對此,似乎沒有成熟的訓練方法,主要靠自己在閱讀實踐中訓練。

4.讀書要持之以恒

一位詩人說過,神明在通往幸福天堂的道路上設置了很多需要辛勤勞動才能克服的障礙。知識和才幹的增長同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隻有通過堅持不懈的閱讀,才會有所收獲。

美國人埃利胡·布裏特16歲那年,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於是,他不得不到本村的一個鐵匠鋪當學徒。每天,他都得在煉爐邊工作10到12個小時。但是,這個勤奮的小夥子卻一邊拉著風箱,一邊在腦海裏緊張地進行著複雜的算術運算。他經常到伍斯特的圖書館閱覽那裏豐富的藏書。在他當時所記的日記中,就有這樣一些條目:

6月18日,星期一,頭痛難忍,堅持看了40頁的居維葉的《土壤論》、64頁法語、11課時的冶金知識。

6月19日,星期二,看了60行的希伯來語、30行的丹麥語、10行的波希米亞語、9行的波蘭語、15個星座的名字、10課時的冶金知識。

6月20日,星期三,看了25行希伯來語、8行敘利亞語、11課時的冶金知識。

終其一生,布裏特精通了18門語言,掌握了32種方言,他被人尊稱為“學識最為淵博的鐵匠”,並名垂史冊。

抱樸子曾這樣說:周公這樣至高無上的聖人,每天仍堅持讀書百篇;孔子這樣的天才,讀書讀到“韋編三絕”;墨翟這樣的大賢,出行時裝載著成車的書;董仲舒名揚當世,仍閉門讀書,3年不往園子裏望一眼;倪寬帶經耕耘,一邊種田,一邊讀書;路溫舒截蒲草抄書苦讀;黃霸在獄中還從夏侯勝學習;寧越日夜勤讀以求15年完成他人30年的學業……詳讀六經,研究百世,才知道沒有知識是很可憐的。不學習而想求知,正如想求魚而無網,心雖想而做不到。

抱樸子又說:吳地產勁竹,沒有箭頭和羽毛成不了好箭;越土產利劍,但是沒經過淬火和磨礪也是不行的;人性聰慧,但沒有努力學習,必成不了大事。孔夫子臨死之時,手裏還拿著書;董仲舒彌留之際,口中還在不停誦讀。他們這樣的聖賢還這樣好學不倦,何況常人怎可鬆懈怠惰呢?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燃薪夜讀、編蒲抄書、負薪苦讀、隔籬聽講、織簾誦書、映雪讀書、囊螢苦讀、韋編三絕、手不釋卷、發憤圖強、聞雞起舞……這些流芳百世的勤學苦讀的典範和榜樣,仍將激勵後學,光照千古。

讓我們做一個粗略的計算,按照中等閱讀速度每分鍾讀400字,假如每天抽出15分鍾的時間用於學習,可以讀6000字;如果能夠抽出30分鍾,則可讀1萬多字。即使隻按15分鍾計算,一個月下來你就看了18萬字,一年下來就是200多萬字,這差不多是3000多頁的書;若按一本書20萬字計算,每天讀書15分鍾,一年就可以讀10多本書,這個數目已相當可觀。

如果每天有1小時用於讀書,能讀2.4萬字,一周7天讀16.8萬字,一個月可讀72萬字,一年的閱讀量可達80萬字,相當於20萬字的書40多本。

威廉·奧斯羅爵士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內科醫生之一。他的傑出成就不僅在於他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因為他具有各方麵的淵博知識。他非常重視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也很清楚要了解人類傑出成就的最好途徑就是閱讀前人留下的文字。但是,奧斯羅有著比別人大得多的困難。他不僅是工作繁忙的內科醫生,同時,他還得任教、進行醫學研究,除了少得可憐的吃飯、睡覺時間,他的大多數時間都浸泡在這三種工作中。

奧斯羅自有他的解決辦法。他強迫自己每天必須讀書15分鍾,不管如何疲勞、難受,睡覺之前的15分鍾必須用來看書。即使有時研究工作進行到夜間2點,他也會讀到2點15分。堅持一段時間後,他如果不讀上15分鍾就簡直無法入睡。

在這種堅持下,奧斯羅讀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書籍。除了專業知識之外,他在其他方麵的才學亦十分全麵,這種趨於完美的知識結構使他能夠充分發揮其他業餘愛好,並皆有所成。

讀書,需要像蜜蜂一樣勤勞。毛澤東同誌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曾寫一聯以自勉:“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讀書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

5.讀書應該是一生的追求

被授予共和國中將軍銜的孫毅將軍,在他的百歲人生中,一直未曾間斷讀書:早年在舊軍隊時,他喜歡讀《三國演義》、《東周列國誌》、《前漢演義》和《後漢演義》;參加紅軍後,他又讀了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著作;1952年赴朝鮮戰場參觀學習時,他還帶著蘇聯戰爭題材書籍《軍官隨筆》、《恐懼與無畏》、《日日夜夜》等,有空便翻幾頁;晚年離休後,他又把《資治通鑒》通讀了一遍。孫毅將軍一貫倡導青年人讀書,他說:“對學習要有個長期的打算,要準備讀一輩子書。我替大家算了一筆賬,假如每天能用兩個小時的業餘時間讀書,學政治、學經濟、學科學、學管理,按每小時慢讀5000字、人活到70歲計算,那麼一個人一輩子就可以讀兩億多字的書,總共大約是一兩千本。希望大家抓緊時間讀書,把頭腦變成一個小型圖書館。”

孫毅將軍一生都在學習,把讀書當成終生的事業,堪稱“活到老,學到老”的楷模,值得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追隨與學習。我們要追隨他不曾間斷的學習腳步,學習他不斷進取的讀書精神!

如果孩子以為,讀書隻是在學校裏的事情,唯有學校才是學習的場所,當自己長大了,離開學校後,就再也沒有必要進行學習了。家長應該糾正孩子的這種想法,應當告訴孩子:在學校裏自然要讀書,離開學校仍然需要讀書,並且要不斷地讀書。學校裏學的東西是十分有限的,我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相當多的知識與技能,課本上都沒有,老師也沒有教給我們,這些東西完全要靠我們在讀書中不斷自我學習。可以說,如果不繼續讀書,將來就可能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伴隨著以數字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新知識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趨勢。知識量猛增,而知識的更新周期愈來愈短。據估計,人類的全部知識每5年就要翻一番。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把學習貫穿自己的一生,活到老,學到老。

由於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總量劇增,使知識的老化周期變短,知識的更新急劇加速。在人的一生中,大學階段隻能獲得需用知識的10%左右,而其餘的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才能取得。因此,傳統的一次性學校教育已無法適應現實的挑戰,那種結束學校教育、找到工作就一勞永逸的體製已成為曆史。每一個人要想使自己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就必須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是麵對知識爆炸性增長的必然選擇;終身學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和活力。

學習,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一個人隻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幹;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獲得成功。而新知識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書籍。每一個人要想使自己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就必須終身讀書。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隻有以更大的熱忱如饑似渴地去讀書、學習,才能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業中去,才能贏得燦爛的明天和成功的未來。

終身讀書,講的就是人一生都要閱讀,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讀書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曆程並影響人一生的發展,這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古人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實踐無止境,書海也無止境。我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讀書從單純的閱讀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把讀書作為一生的追求,實現終身讀書。

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常道:“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隻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

書籍是讀不完的,無論你的文憑有多高,無論你處在哪個年齡階段,無論你身處哪種環境裏,無論你現在或未來的成就有多高,你都應該繼續讀書、不斷讀書,因為人生就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

細節9閱讀時保持愉快的心情,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閱讀時的心態與閱讀的效率成正比。生物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情緒都能促使人們的身體相應采取某種行動。比如當一個人憤怒時,他的血液就流向手部,這樣更便於抓住武器,同時他的心跳加快,腎上腺素之類的激素增加,激發了體內強大的能量。同樣,當一個人快樂時,腦部抑製負麵情緒的部位就比較活躍,能量增加,使製造憂思的部位獲得了舒緩。情緒中樞對腦部其餘部位的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左右一個人的思考力。所以,保持孩子在讀書時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心情是十分必要的。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對西北大學物理係學生的一次談話中說,有一家雜誌發表介紹他的文章,有個小標題叫“終日計算,沉思苦想”,他看了之後很不舒服。他說他尤其不能同意那個“苦”字。什麼叫“苦”?自己不願意做,又因為外界的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他覺得他對物理學的研究沒有“苦”的概念,物理學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它對自己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

閱讀的效果如何,跟閱讀者的情緒有很大關係。閱讀時心情愉快,就讀得進去,效果自然好。閱讀時心情欠佳,就很難讀進去,效果也差。有一位教師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他把50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以愉快的方式上課,一組以不愉快的方式上課。3個星期後發現,在愉快氣氛中上課的學生,大多數能記住較多的東西,持久不忘。而另一組學生,情況就明顯差多了,他們難以記住學過的東西。於是,有一位哲學家頗為感慨地說,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快樂的念頭,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害怕。

一個人閱讀時的心情如何,是能夠製約他的閱讀效果的。當你能有效地采用各種辦法調節孩子的心情,讓他以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來閱讀時,孩子的思路就會變得活躍起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的閱讀,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當孩子心情不好,一下子又難以從不良的心態中解脫出來時,建議你適當地為孩子調整一下原來的閱讀計劃。你可以讓他出去散散步,或者去參加一些輕鬆愉快的戶外運動,或者去找一些朋友聊聊天,排遣一下自己的不良心態。不然的話,他雖然繼續按照原來的計劃在閱讀,可閱讀時的注意力一定不容易集中,思想會老是開小差。這樣的閱讀,效果自然不會好的。在不良心情籠罩下,即使孩子想看書,也要盡量為他找一些輕鬆、幽默的書籍來讀。

有人曾經總結了成功學的17條“黃金定律”:(1)積極的心態;(2)明確的目標;(3)多走些路;(4)正確的思考方法;(5)高度的自製力;(6)培養領導才能;(7)建立自信心;(8)迷人的個性;(9)創新製勝;(10)充滿熱情;(11)專心致誌;(12)富有合作精神;(13)正確看待失敗;(14)永葆進取心;(15)合理安排時間;(16)保持身心健康;(17)養成良好的習慣。

將“積極的心態”放在17條“黃金定律”之首,是非常有道理的。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想成功,非得有積極的心態不可。閱讀自然也不例外,閱讀時保持愉快的心情,在一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