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講究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1 / 3)

第四章 講究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

教育學認為,人類學習的過程,就是了解前人已經獲得的經驗和規律的特殊認識過程,而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書。讀書可以快捷地積累知識,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讀書是不斷走向發展創新的正確有效途徑。因此,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細節18記憶力是知識的倉庫,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品菲利德認為,記憶是“複現和辨認所學習或經曆過的東西的一種能力”。19世紀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人的一切智慧財富都是與記憶相聯係著的,一切智慧生活的根源都在於記憶。”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假如我們能記得所曾讀到、聽到和我們心裏所曾欣賞過的一切事物,隨時可以應用,那時我們便會顯得何等有學問啊!”由此可見,記憶力在閱讀過程中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

一個人的記憶力是非常驚人的。據有關資料記載,正常人腦的記憶儲存容量高達10的12次方到10的13次方比特(一個信息量的單位叫比特)。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一份報告說:“假如你始終好學不倦,那麼,你腦子裏一生儲藏的各種知識,將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的50倍。”據說,該圖書館現藏書1000多萬冊。這就是說,人腦的記憶容量相當於5億本書籍的知識總量。而且人的記憶力還可以保持到70~80歲以上。

這說明,人腦的記憶容量幾乎是無限的,是有很大潛力的。這就為汲取知識、指導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記憶力是知識的倉庫,記憶力在閱讀能力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沒有記憶力的人是什麼事也幹不成的,一個記憶力很差的人也絕不可能幹出什麼大事來。

人的記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培養的,因此,我們應自覺培養自己的記憶力。

1.記憶的基本過程

心理學認為,記憶的基本過程是: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心理學關於記憶的研究已有了比較成熟的理論,並揭示出了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這種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於閱讀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1)識記

識記是指識別和記住事物的特點及其事物之間的聯係,從而積累知識經驗的過程。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始,沒有識記,就沒有記憶。所以它是記憶的前提,是記憶的基礎。在閱讀過程中,一切知識的記憶都是從識記開始的,它也是保持知識、重現知識的基礎。無論是進行研究性閱讀,或是進行欣賞性閱讀,都離不開識記。

(2)保持

保持是指知識經驗在識記後,以暫時神經聯係的形式留存於腦中,暫時神經聯係在一定的刺激下再活躍,知識經驗就以再認或再現的形式恢複起來。暫時神經聯係被抑製時,即產生遺忘現象。遺忘的不同程度,直接影響記憶保持的程度。保持是識記的鞏固,又是再認或再現的保證。保持是整個記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鞏固知識經驗,必須同遺忘作鬥爭,了解與掌握遺忘的規律,采取相應的方法防止遺忘,可以增強記憶的保持。

(3)再認或再現

再認是指經驗過的知識和事物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過程。例如,我們通過書目索引去檢索一篇自己曾經讀過的文章;在試卷的選擇題答案中選擇出正確的答案等,這都是再認的表現。

再認過程中有不同的速度和確定性,體現在:對經驗過的事物能立刻認識;對經驗過的事物要經過複雜的聯想才能再認;有時隻有模糊之感;有時發生錯認。

正確再認的條件是良好的識記。一是對原有事物的識記保持的程度越深,就越容易再認;二是當前呈現的事物與過去感知的事物十分相似;三是依靠各種線索,即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各個方麵、各種屬性或各種特征,當人們再認某一事物的時候,根據某些線索可以喚起對原有事物的印象,從而再認出這一事物。在閱讀中,我們應當注意創造再認的條件,特別是增加識記的事物相互聯係的各種線索,以提高再認的效果。

再現是指對已掌握的知識能回想起來,已學會的動作能再實現和已經曆的情感再體驗的過程。再現的特征是:過去感知過的知識和事物並不在眼前,由於一定條件的誘發,我們在頭腦中能重現這一知識和事物的印象。

再現的速度和準確性,決定於所掌握的知識經驗是否概括成體係和是否經常應用。再現發生困難時,須進行追憶,追憶要通過意誌努力,利用各種線索引起必要的聯想,進行適當的推理,逐漸恢複遺忘了的知識經驗。

綜上所述,心理學認為記憶的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這是密切聯係的、互相製約的三個階段。沒有識記,就談不上對過去經驗的保持;沒有識記和保持,就不可能對經驗過的事物再認或再現。所以,識記是保持的前提和基礎,保持是對識記的進一步加深和鞏固,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再現的前提,再認或再現是識記、保持的結果、證明和顯現,可以進一步加強識記和保持,並成為檢查識記和保持的效果的手段。遺忘是整個記憶過程的對立麵,遺忘對於無用信息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所遺忘才能有所記憶。

2.閱讀記憶的分類

(1)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當代信息加工論把記憶過程劃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種理論認為,進入感知的信息首先進入瞬時記憶,而後可能轉為短時記憶,最後轉入長時記憶。

①瞬時記憶。瞬時記憶又稱感覺性記憶,是指人對信息感知之後所產生的痕跡在腦的感覺區保留很短的時間,一瞬間就急速消失的記憶。斯伯林(C.Sperling)在1960年用實驗證明,感知的信息首先進入瞬時記憶,它有鮮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時間短,大約為0.25~2秒;在瞬時記憶中的信息如果未受到注意或處理,它就很快消失。

總之,瞬時記憶是記憶過程的初級階段,通過感官獲得的信息首先在這個階段中儲存,但存量有限,時間短,若不經過注意和處理,就會很快消失。例如,看一個新的英語單詞,若不有意記住它,隻一瞬間就會遺忘。如果信息在這個階段得到注意和加工,把那些連續的、先後到達的信息整合成新的、連續的、完整的印象,那麼,短暫的瞬時記憶就可以轉變為短時記憶。

②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由瞬時記憶過渡而來的,比瞬時記憶保持時間稍長的記憶。在這一階段,信息保留的時間仍然是短暫的,平均若幹秒至1分鍾。例如,讀一個英語單詞,讀一遍,記住了,能複述一遍,但再讀第二個單詞時,往往便把第一個單詞忘掉了,這種常見的現象便是短時記憶。可見,短時記憶除持續的時間與瞬時記憶有不同外,還有兩點不同:短時記憶的內容是人充分意識到的,而瞬時記憶的內容是人不很充分意識到的。短時記憶能因人的多次反複練習而加強,如通過複述(默默背誦),反複運用,達到一定程度,則信息便會在短時記憶中作相應的循環,從而延長了信息在短時記憶中停留的時間,這樣就使信息容易轉入到長時記憶中。對短時記憶的材料能適當地處理加工,如適當地分組,賦予一定的意義或配以一定的直觀形象,或編成押韻的歌謠,記憶的效果會顯著地提高。

③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是由短時記憶過渡而來的。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儲存的時間範圍極大,可以持繼幾分鍾、幾小時、幾日、幾個月、幾年乃至終生不忘。長時記憶又可分為不同的級次,比短時記憶稍強的記憶痕跡所儲存的長時記憶,仍然是容易被忘掉的,這種遺忘是由於先前的或後來的信息幹擾所致;有的記憶痕跡經長年累月地應用,在腦海裏保持很深的記憶痕跡,不容易遺忘,常可持續終生。這種長時記憶中儲存的信息能隨時被提取應用,如人對自己的名字、常用數字、文獻的基本詞語等即是如此。可見,長時記憶的鞏固程度也是有不同的。

綜上所述,記憶是分級的,記憶內容的儲存是經過幾個階段完成的,各階段記憶中信息儲存的時間和遺忘的機理是不相同的。總的信息流中,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信息能夠達到長時記憶中。在閱讀中,複習和反複運用知識是使短時記憶轉入長時記憶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又有少量信息經過長年累月地反複運用,達到很深的記憶痕跡,不再會被遺忘,達到最穩定的程度。

(2)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

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我們對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把識記分為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

①機械識記。機械識記是一種主要著眼於按閱讀材料的前後順序進行多次重複而記住事物的特點及其聯係的過程。例如,有些閱讀材料本身缺乏意義上的聯係,如曆史年代、河流長度、某地區的經度、緯度的各個數目字都無意義上的聯係,在記憶時,除盡量利用外加的意義聯係作為輔助手段外,主要依靠機械重複。

②意義識記。意義識記是一種主要著眼於閱讀材料內容本身,依靠對材料內容內在的理解,並盡可能同已有的知識經驗融會貫通,從而記住事物的特點及內在聯係的過程。有些閱讀材料本身是有意義的,它們闡明客觀事物的內在聯係和外在聯係,如科學定義、定律等,我們懂得了這些意義,在識記這些材料時,積極進行思維,找出材料本身的內在聯係,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係,在理解了材料意義的基礎上去識記材料,這就是意義識記。

意義識記的作用體現在它能全麵、迅速、精確而牢固地記憶知識和事物,效果十分顯著。對於各門學科著作的閱讀,要盡可能地應用意義識記,在理解意義的基礎上去記憶,要克服那種讀書不求甚解或死記硬背的做法。

意義識記與機械識記比較起來,有很大的優越性。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證明:識記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複習16.5次,識記36個無意義音節,需要複習54次,而識記含有480個音節的六節詩,隻需要8次就能背誦。

綜上所述,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各有所長,它們在記憶過程中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在閱讀中,應當把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結合起來,在進行機械識記時,盡可能把它意義化,有助於記憶效果的提高。如愛因斯坦把一個朋友的電話號碼24361意化為兩打加19平方,很快就記住了。在進行意義識記時,也要借助於機械識記。例如,有些材料本身是極有意義的,但是由於學習者的理解水平有限,一時還不能理解或充分理解其意義,如古典詩詞、文章等,這時也需先運用機械識記把它們識記下來,以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再步步加深對材料意義的理解。一般說來,背誦便是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相互配合、共同促進的結果。在閱讀中,應以意義識記為主,以機械識記為輔,揚長避短,結合運用。

3.遺忘與記憶的關係

遺忘與記憶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要鞏固知識經驗的保持,必須克服遺忘。而要同遺忘作鬥爭,就必須了解與掌握遺忘的規律,並能采取相應的方法,防止遺忘,從而增強記憶的保持。

遺忘是指對於識記過的知識和事物,經過一段時間不能(或者是錯誤地)認知或回憶。遺忘就是保持的喪失。從生理上看,遺忘就是大腦皮層中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係的痕跡,由於抑製而全部或部分不能興奮起來,其中有的知識經驗的遺忘可能是暫時性的,它們在一定條件下還能恢複。

遺忘曲線是描繪遺忘速度的曲線,它表明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係,由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製。它表明了遺忘的一條規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後最初的一段時間內遺忘得比較快,而後逐漸變慢。在艾賓浩斯以後,許多人做了類似的實驗,也都大體上證實了艾賓浩斯研究的結果。

根據遺忘的這一規律,我們為了防止遺忘,提高記憶效果,在學習遺忘曲線示意圖之後應當及時複習,“趁熱打鐵”。同時要多次複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複習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增長。例如,閱讀1小時後便可以複習一下讀過的內容,可使50%以上的內容得以保持。然後1天複習1次,再以後可以5天、10天、半個月、1個月、3個月以至半年複習1次。這樣,經過及時複習和有間隔地多次複習,就可以達到長時記憶,而不容易被遺忘了。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與其借助複習去恢複記憶,不如借助複習去防止遺忘。”在記憶活動中,應當去“鞏固建築物”,而不要去“修補已經倒塌了的建築物”。

值得指出的是,根據後來心理學家的研究,遺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於材料的性質和數量,遺忘曲線的形式也因之而不同。熟記有意義的材料,遺忘速度在最初較慢;在材料分量顯著增加時,由於不易形成牢固聯係,遺忘速度就先快後慢,而接近於無意義材料的遺忘曲線。例如,心理學實驗證明,被試識記有意義的材料,經過400天之後,記憶仍保持60%,而無意義的材料隻保持30%。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當盡可能地去理解文獻內容的意義,不要靠死記硬背去識記。

4.增強記憶的方法

人的記憶力的強弱與天賦有關,比如有的人大腦皮層的神經過程比較靈活,容易建立暫時神經聯係,記憶力就較強;反之,記憶力就較弱。但是,人的記憶力的強弱主要在於後天的培養,在於閱讀實踐中掌握合理的記憶方法。

記憶方法是幫助人們更好地記憶知識經驗的技巧。根據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要增強記憶力,除了應當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多種識記的方法以及運用遺忘規律、防止遺忘的方法之外,還應當充分利用記憶的條件,采用合理的記憶方法和技巧。關於記憶條件主要有:靈活的大腦、足夠的睡眠、高度的注意、敏銳的觀察、積極的思維、明確的動機、堅定的信心、濃厚的興趣、積極的情緒、必要的鬆弛等。記憶方法是心理學、學習方法學、閱讀學、記憶心理學等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

古今中外許多閱讀者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於這些記憶方法,我們感到有必要加以分類,以利於進行閱讀活動。

(1)根據不同的思維方式來記憶

按照記憶時不同的思維方式,可把記憶分為:形象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推理記憶法、推算記憶法、比較記憶法、歸類記憶法、係統記憶法等。

①形象記憶法。是指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將需要記住的材料與形象聯係起來進行記憶的方法。運用形象記憶法要根據文獻的描述,展開想象,或根據材料表述的抽象內容進行聯想,使要記的材料形成形象來加強記憶。此外,也可通過觀察實物進行現場調查,得到與記憶材料相應的生動、鮮明的印象,使記憶更加牢固。

②聯想記憶法。是指利用事物之間的聯係,通過聯想進行回憶的方法。聯想回憶法包括接近聯想回憶法、類似聯想回憶法、對立聯想回憶法等。

③推理記憶法。是指利用已知的最基本的知識,推導出所需的材料的回憶方法。人們可以不必死記硬背所有的材料,隻需記住主要的基礎的知識,到應用時臨時推導出來。這種方法適用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的記憶。

④推算記憶法。是指用各種運算方法,從已經記住的數字,推算出需要記憶的數字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記曆史年代。推算記憶法、逐年推算法,用於記憶每年發生的曆史事件;等距離推算法,用於記憶每相距10年發生的事件;起訖推算法,如抗日戰爭共經曆了8年,開始於1937年,結束於1945年。

⑤比較記憶法。是指通過比較思維的方法,認識事物之間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進行有效記憶的方法。

⑥歸類記憶法。是指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整理,進行分類,使知識係統化、條理化和概括化的記憶方法。歸類法的有意記憶效果明顯高於不運用歸類記憶法的有意記憶效果。運用歸類記憶法要善於選擇分類標準或依據,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結合文獻內容的性質和數量來進行分類,便能大大地提高記憶效果。

⑦係統記憶法。是指把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使之係統化的記憶方法。係統記憶法是在歸類記憶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記憶方法,它強調把同類事物按一定順序組合成有機的整體,把知識進行係統化的排列組合,遵循這個係統的內部秩序進行記憶並貫徹於始終。

係統記憶要求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求循序漸進地學習;二是要求按照知識結構體係有計劃地讀書;三是要求把平時零散接受的知識及時地納入知識係統中;四是對識記材料要加強理解,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關係。

(2)感官幫助記憶

按照感官對記憶的影響與作用,記憶可分為:多通道協同記憶法、朗讀記憶法、筆記法。

①多通道協同記憶法。是指在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盡可能把自己的眼(看)、耳(聽)、口(念)和手(寫)都動員起來,協同識記的記憶方法。

現代記憶比率的實驗研究也證明:多種感官並用,記憶效果阻率分別為15%、40%、75%。這說明視聽並用的記憶率,遠遠好於隻聽、隻看。

②朗讀記憶法。是指對需記憶的材料一遍一遍地出聲朗讀,直到讀熟為止的記憶方法。

朗讀能使肌肉運動,刺激大腦,使大腦保持緊張,使注意力集中到一點上,從而形成記憶。同時由於自己發出的聲音與聽到自己的聲音這兩種活動同時進行,兩種器官同時運動,所以對大腦的刺激效果就能增強。

③筆記法。是指在閱讀過程中,用筆記來加深對材料的理解,使印象深刻、記憶牢固的記憶方法。做讀書筆記有助於儲備和積累資料,有助理解和增強記憶,是彌補腦力不足的最有效的辦法,它還有助於激發思考,啟迪創造。讀書筆記有摘錄式筆記、索引式筆記、評注式筆記、批注式筆記等。

(3)重新組織記憶的材料

按照組織與處理記憶材料的方式,可把記憶分為提綱記憶法、網絡記憶法、人為意義化記憶法、分段記憶法、韻語記憶法、縮略記憶法、自測記憶法、應用記憶法等。

①提綱記憶法。是指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然後將其歸納成若幹段落,並擬出提綱形式的記憶方法。提綱是對文獻內容的高度概括,由於提綱挈領,因而不但便於記憶,而且便於尋找記憶的線索。

編得好的提綱具有以下特點:

直觀性。提綱線條清晰,知識的縱橫關係一目了然;

概括性。對知識內容進行了高度概括和壓縮,並化繁為簡;

條理性。突出了材料的層次,各層次關係清晰,主次分明,抓住了這些條理,在回憶時“按圖索驥”就可以了。

②網絡記憶法。是指通過分析材料所屬的知識範疇,弄清識記材料與有關的其他材料之間的關係,把知識組合、編碼,形成一種網絡聯係,借助這種網絡聯係增強記憶。編織記憶網絡,首先要掌握識記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其結果可用圖表來表示,使網絡關係形象化。其次要把屬於整體的各部分納入一定的知識係統。再次要抓住知識的關鍵部分,用簡化的方式加以表述。這個關鍵部分,就是知識網絡上的重點,通過抓住關鍵把住網絡,從而提綱挈領地記住材料。網絡記憶法是大腦對信息儲存的有效方法,它是通過掌握整體和部分知識的關係來完成的。

③人為意義化記憶法。人為意義化記憶法是把無意義聯係的材料或抽象性的材料加以人為意義化的記憶方法。人為意義是對記憶對象的一種改造,將無意義的或抽象的材料運用機械識記,結合形象記憶法,記憶的效果會明顯增強。人為意義化記憶法可運用以下方式:

尋找特點。如日本富士山最高峰為12365英尺,這是個無意義的數字,如果把它與“12個月共365天”聯係起來,就可以記住了。

采用諧音記憶。即對單調枯燥的學習材料進行諧音處理,以增強記憶。這種方法適用於處理零散的、枯燥的、簡短而又無意義的材料。

④分段記憶法。是指將學習材料分為幾個段落,記熟了一段後,再去記另一段的記憶方法。也有漸進分段記憶的,即把第一、第二部分分別學習,記熟後,再將第一、第二部分總起來學習,然後再學習第三部分,接著把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總起來學習,如此類推擴展到整體的記憶方法。如此反複記憶前麵所學的部分,可以強化記憶,使記憶準確而持久。

⑤韻語記憶法。是指把本身聯係較少或過於繁難的材料,根據其內容要點或外在特征,通過縮略、概括、羅列、想象或聯想,用簡短精練的語言編成韻文,賦予其外在節奏韻律,增加趣味性的記憶方法。其形式有詩歌、口訣、歌訣等。

韻語記憶法適用於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由於韻語記憶抓住了記憶材料本身的特征,自然、簡潔,有節奏感、音樂感,把繁多的材料加以簡化,因而能幫助記憶。

⑥縮略記憶法。是指在理解閱讀材料的基礎上,在閱讀材料中找出一些能對回憶起提示或概括作用的關鍵字(或關鍵詞),通過這些字、詞的“提示”或“概括”功能回憶起閱讀材料的一種記憶方法。

縮略可分為提示縮略和概括縮略兩種:

提示縮略是在熟讀記憶材料的基礎上,強記住每一句開頭的一個字。回憶時隻要一想起這個字,就會想起全部內容。

概括縮略是對所要記憶的材料找出提示字後再進行數量的概括,這種方法也能幫助記憶。例如,中醫學中將人體對外界事物所反映的生理活動喜、怒、憂、思、悲、恐、驚概括縮略為“七情”。記憶時隻記住“七情”,便能回憶出具體內容來。

⑦自測記憶法。是指對文獻內容識記後,用自我複述、自我背誦以及自問自答的方式來檢測記憶情況,從而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自測記憶可以用測驗的方式反複回憶,加深對記憶對象的印象。在考試前的複習,采用自測記憶法能獲得良好的記憶效果。

⑧應用記憶法。是指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以利於鞏固記憶的方法。應用知識,有利於保持,這是毋庸置疑的。從記憶過程來說,應用知識是知識的進一步感知和保持,也是知識的再認和再現;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應用知識使理論與實踐得以結合,從而獲得完全的知識;應用知識可以轉化為技能和技巧,而技能和技巧一般是不容易遺忘的。

運用應用記憶法,要根據各門學科知識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應用方式。例如,科技文獻檢索專業課,應通過課堂實習,培養基本技能。參加畢業實踐、畢業設計、社會調查都是應用知識的具體形式,能使孩子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細節19泛讀是一種博覽群書的好方法

泛讀是指廣泛的、博覽性的閱讀。

泛讀法有兩個特點。第一,閱讀材料所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泛,即魯迅所主張的“泛覽”、“隨便翻翻”。第二,對文獻內容的理解、掌握和探討都不求深入。泛讀的速度比較快,但速度快並不等於不思考、囫圇吞棗,而是粗中有細,胸中有全局。

泛讀法可以使閱讀者利用有限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泛讀還能培養閱讀興趣,產生求知欲;泛讀也有益於加強理解和記憶。泛讀時,生理上處於注意力集中、視力和思維活動積極一致、腦神經放鬆的最佳狀態,大腦中的信息貯存可達90%,信息的提取和聯係也容易發生。所以,泛讀是一種博覽群書的好方法。

但運用泛讀法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要求閱讀時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提高閱讀速度。如果注意力分散,一掃而過,就不能獲得有用信息,如果隻有注意力而不講究快速,那麼閱讀效率就會低下,因此要把注意力與讀速結合起來,做到在較短的時間裏獲得有用信息。

第二,要善於從文中尋找關鍵的詞、句和段落,並能用簡練的語句概括文獻的總體內容。

泛讀是與精讀相對而言的閱讀方式。一般認為,泛讀是一種略觀大意、知其梗概、不需求源探微、究其深意的閱讀。從大略把握讀物的要點和特點來說,泛讀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泛讀書的書名、著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日期,了解書刊的內容和形式特征;其次是泛讀正文,了解章節名稱、文章的大小標題和能反映書和文章的內容的字、句、段落;最後是細讀自己需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1.通過內容提要、序文和目錄了解書的梗概

閱讀一本書,首先要讀內容提要、序文(引言)和目錄。因為作者在這裏講的多半是說明由於什麼原因、什麼目的以及根據什麼材料寫成這本書,有的還特別指出該書強調的是什麼。這些部分是為讀者提供一把打開此書的鑰匙。有些孩子開始往往不懂得閱讀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他們常常是拿過一部書就立即看正文,或者挑中間有趣的部分來讀,認為內容提要、序文和章節同正文沒有什麼關係,可以不去管它。這是讀書不得要領的普遍表現之一。其實,先讀這些,對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都是十分重要的。

(1)閱讀書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對全書簡明扼要的提示,有的也叫內容說明,除了概述要點外,還簡要介紹該書的特點和風格。讀了內容提要,就可以了解這本書大體上寫了些什麼,對全書就有一個最簡要的了解。有的書篇幅很長(有的甚至沒有章目),如果不看內容提要,一開始就讀正文,讀了很久,還不知道此書要說些什麼。如果讀了內容提要,就能了解它的概貌。否則,既浪費時間和精力,又影響閱讀速度和效果。

內容提要的位置,有的書放在封麵,有的書放在封底,還有的放在前後勒口上,字數少,寫法也極為精練。

(2)閱讀書的序文

序文有的叫“序”,有的叫“導言”,有的叫“前言”,有的叫“作(編)者的話”,有的叫“寫在前麵”,有的叫“代序”(用另一篇有關文章代替),等等。

序文有作者本人寫的,也有的是編者、作者的師友或親朋寫的。由於序文能揭示一本書的梗概,評價其得失,因此,序在一部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周作人先生在《自己的園地》中說過:“會看書的先看序,現在可以照樣說,要知道書的好壞,隻需先看序。”葉聖陶先生在《略讀指導舉隅》前言中也說過:“讀書先看序文,是一種好習慣。”因為“序文的性質常常是一書的提要或批評,先看一遍,至少對於全書有個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標準,然後閱讀全書,就不會茫無頭緒。通讀全書,其提要或批評不在本書而在旁的地方的尚且要找來先看;對於具有提要或批評性質的本書序文怎能忽略過去?”

(3)閱讀書的目錄

這裏說的目錄,是指一本書的目錄。它既是書的眉目,又帶有提要的性質。初學閱讀的孩子,在讀整本書之前,也要養成先看目錄的習慣。讀者借助於本書的目錄,走進閱讀整本書之門。郭沫若隻用一個夜晚便讀完了長篇巨著《紅樓夢》,他是專選作品主人公林黛玉的章回來讀的。要知道哪幾回是寫林黛玉的,不依靠目錄指引就難以想象。可見,借助於目錄,可以使讀者在沒有讀某一本書之前了解該書的概括內容的綱要,能幫助讀者弄清各章節之間的聯係和邏輯關係,而且還有引導讀者挑選閱讀篇目、選擇閱讀重點的作用。

2.抓住書的要點和條理

(1)抓住揭示要點的話

古人有片言居要、要言歸旨之說。意思是說一句簡短的話就可揭示文章的要點,一句重要之語就可概括出文章的主旨。這是作文之法,同時也是讀文之法。“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片言,揭示並概括了《賣柑者言》一文的要點和主旨,“苛政猛於虎”一言揭示出《捕蛇者說》全文的中心,《伶官·傳序》一文的精魂則可歸之於“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之句。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我們閱讀時要著力抓住這“片言居要”之語、“要言歸旨”之言。抓住了它們就等於“牽住了牛鼻子”,抓住了全文之精要。

(2)理清文章的次序和條理

古人說“物中有序”、“有條則不紊”、“有序則不雜”。意思是說,事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次序和條理,一旦摸清了這種固有的“序”,就會一通百通,使事物井然有序、條理分明。閱讀也是如此,作為反映客觀事物麵貌和規律的讀物,也是有其序次、條理的。古人稱此為“文脈”、“意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章思路。閱讀時,著眼於理清全文思路,就如全豹在胸,從而從整體上把握讀物的中心和要點,也可更容易地理解全文。

3.隨便翻翻,捕捉會意之處

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講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就是說,閱讀時不要被讀物中那些次要的、枝節的、瑣碎的東西所左右,尤其不必過分穿鑿字句,而把主要著眼點放在讀物中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上。

陶淵明在讀物的某些詞句或次要內容上雖然不求甚解,但他在“每有意會”之處,卻能“欣然忘食”地去閱讀。所謂“意會”,即“內心體會”。這就是說,在他閱讀時,有一些內容可能不被留意,而一旦有能同他本人的思想、經曆和內心體察相溝通、相吻合的內容,便備感興趣,於是便高興地讀起來,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這是一種有所選擇的讀,與心靈相溝通的讀,是閱讀的新境界。

閱讀活動本身的特點就是舊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的過程,是閱讀主體的思想、感情、閱曆等與讀物內容相撞擊而又相結合的過程。在閱讀時,讀者如能多方聯係,把自己“擺”進去,一旦讀物中的某一內容與閱讀主體自身的某種思想、感情、認識、身世、經曆交融起來,就會產生“共鳴”,就會出現某種“會意”之處,也就是達到了閱讀的最佳境界——欣然忘食,樂此不疲。這種方法實際是一種有所求有所不求的方法,也就是閱讀時有所輕有所重。那就要讀者獨立思考,恰當抉擇。所以決不能漫不經心,而應多作思考,善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