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好的讀書習慣一經養成,書就會成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
讀書可以讓孩子知道大千世界的精彩,擴大他的知識麵;讀書可以豐富孩子的語言,保證以後寫作文有話可說;讀書能讓孩子成為內心豐富、精神樂足之人……能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將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但這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付出一份愛心、一份耐心和一份恒心。
細節28 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五個方法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讀書,與其說是一種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習慣。但關鍵在於怎樣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先來看一看下麵這個例子,您是否也擔心過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王思快小學畢業了。她在學校成績中上等,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強,非常惹人喜愛,親朋好友都誇她聰明。可是王思的父母卻心存憂慮,因為王思喜歡和電視相伴,平時從不讀書;還說讀書不如看電視,看電視也可以長知識。
王思的爸爸媽媽擔心長此以往,孩子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得不到開發和培養。一些專家也擔心,現在的孩子,課外閱讀的範圍越來越窄,能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已經喪失了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和欲望,而與課程和考試無關的書,他們更是難有機會涉獵。這是一個令人擔憂,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現象。
實際上,伴隨著電子產品(尤其是網絡)長大的孩子,他們不但閱讀時間和閱讀範圍日益減少,而且他們的閱讀興趣也隨著“讀圖時代”的來臨而減弱,許多孩子甚至養成了排斥文字的壞習慣。他們的課餘時間被影像產品、電子遊戲和卡通占據著,文字在他們的閱讀中隻是一種點綴。
這是高科技所帶來的一種普遍現象,人們對文字的冷漠已隨處可見。據蓋洛普公司調查顯示:1999年,隻有7%的美國人每周閱讀一本或一本以上的書。59%的被采訪者聲稱,他們讀書是偶爾發生的事情。美國生物學家佩萊格裏尼針對這一現象解釋說:“電腦加上電影、錄像帶和電視等其他非文字主流傳媒,使人們無須閱讀便能獲取大量信息,是它們加快了人們閱讀技能的萎縮速度。”
很多教育專家呼籲:“孩子對文字的冷漠態度就像一種隱形液體,正慢慢滲透到社會之中。當逃避閱讀成為習慣,孩子的閱讀能力便迅速退化,從而直接影響他們的成長。”
某文章曾提到:“隻要留心,人們就會發現,如今兩三歲的孩子簡直都是‘古怪精靈’,一張小嘴表達能力特強。教育學家認為,這是電視中的大量信息對兒童刺激的結果,電視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開發。但奇怪的是,這些孩子長到十幾歲時卻大多歸於平庸,讀寫能力尤差,比如前段時間傳出的某次全國性考試,有的孩子麵對考題無話可寫,竟然引用某電影裏的台詞!教育學家認為,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獲得,而電視無法培養人們的這種能力。在與電視‘依存’的日子裏,人們養成了一種遠離書籍的壞習慣,就像與一位朋友在一起待久了,他的壞毛病會傳染你一樣。”
今天的家長們,哪個不想讓孩子讀些好書呢?哪個不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呢?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孩子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下麵就為家長們介紹幾種方法:
1.創設良好的家庭讀書條件
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能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應不嫌“汗牛充棟”,隻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能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
2.家長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
身教重於言教,隻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書籍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喜歡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孩子自覺自願地去讀書。對於這一點,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認為:讀書給孩子聽的作用“僅次於擁抱”,在這樣的“擁抱”下,孩子的讀書興趣上來了,熱情高漲了,慢慢地,他們對讀書的態度就變成了“我要讀”。
英國文學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們之所以能寫出蜚聲世界的經典文學巨著,這與她們小時候的閱讀習慣密不可分。她們的父母常常陪她們閱讀,排遣漫長的冬夜。她們圍坐在熊熊的爐火前,共同閱讀優美、抒情的文字。春暖花開的時候,她們經常聚集在野外,朗誦自己或別人的詩作。文學的種子自此就深埋在她們的心底。這正是她們能寫出《簡·愛》和《呼嘯山莊》的源泉。
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何祚庥曾經說到他小時候母親陪他讀書的故事:“我們小時候念書的時候,就是我母親陪著我們念書,小孩子念書沒有那麼上進,媽媽坐在旁邊陪著念的話,勁頭就足一點,這是原因之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她陪了一陣以後,我們都養成了自己讀書的習慣。我們就是在母親的培養下、推動下,培養起了學習知識的興趣。學語文很有趣,學數學也很有趣。我的數學學起來不費力,有人表揚我的數學學得好,我的勁兒就特足。練寫字,母親帶頭寫,我們跟著寫;母親帶頭讀書,我們跟著讀。”何老感慨地說:“父母的早期教育的確很重要,帶頭很重要,鼓勵更重要。”
3.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
(1)懸念調動法。在讀書時,留下懸念給孩子。聽家長讀了精彩的文章,卻缺少結尾,懸而未決的情節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慢慢地他會掙脫家長的扶持,自己自由地暢遊於書海,尋求他的精神家園。
(2)故事梗概法。家長先把故事的大意講給孩子聽,引導孩子進行閱讀。例如引導孩子閱讀笛福著的《魯濱遜漂流記》。事先,家長將故事的大致內容簡單地向孩子介紹,孩子聽了有趣,就會自己去閱讀此書了。
(3)電視輔助法。社會上流行的電視劇往往會對孩子的閱讀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家長如能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趁機向孩子介紹相應的讀物,孩子閱讀的興趣會比較大。例如《水滸傳》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對孩子們也產生了較大的衝擊,他們常常討論劇情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水滸》,談談一百零八將,孩子們邊讀邊思,邊讀邊議,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4.讓孩子們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非凡魅力
因特網雖然模糊了時空的界限,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對文字的疏遠,必然會讓我們失去欣賞文字所蘊藏著的深沉的魅力的機會。電子產品和書籍的最大不同在於:電子閱讀物缺少了一種富有質感的觸摸感,而紙質閱讀物則具有一種令人備感踏實的親和力。當你靜心閱讀,以平和的心態在字裏行間徜徉,你就能發現你已經不知不覺走進了一座迷人的宮殿,那裏麵的奇幻,會使你流連忘返。
5.一起製訂閱讀計劃,指導孩子閱讀文學經典
孩子的閱讀習慣應從識字開始,隨著孩子識字能力的提高,家長就需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閱讀,在全麵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製訂閱讀計劃。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自然是孩子閱讀的首選。讓孩子們的心靈與大師們交流、碰撞,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裏所蘊藏著的瑰寶。
細節29 培養孩子有效管理自我的習慣
“我兒子今年10歲了,可一點自製力都沒有,一件事從來沒能從頭做到尾過。拿起一本書,還沒翻幾頁,就扔到了一邊;有時候就是胡亂翻到尾,合上書就跑到電視機跟前了。這哪行啊!”小軍的媽媽苦惱地說。
“是啊。我的女兒也是如此,都上初中了,我給她買了那麼多書來讓她學習。剛開始還行,由於好奇,還能讀進去幾本,可後來就不行了。每次看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坐不住了,一會兒去喝水,一會兒去吃東西,一會兒又上廁所,反正總是找各種理由不念書。在學校也是這樣,總挨老師批評。她自己也很苦惱,讀書的興趣大大地減退了。這孩子的自製力怎麼這麼差呢?”芳芳的媽媽說。
自製力缺乏是現在獨生子女的一種普遍現象。孩子自製力差有很多原因,如外部的誘惑太多,或早年沒形成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等。自製力差的不好習慣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積累,而且會越來越難改正。自製力差的孩子不但讀書不能靜下心來,而且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照顧不好自己的起居生活,不能合理支配時間,對學習和生活缺乏合理的安排。
孩子自製力差的習慣是多種因素和長時間累積的結果,所以糾正孩子的這種壞習慣也需要長期的過程。
建議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1.把長遠的目標具體化,增強它們的激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很容易受短期的、比較具體和明確的強化物所左右,而不容易受遙遠的、比較抽象和模糊的東西所影響。讀書雖然有益處,可能涉及孩子未來的前途和發展,可對孩子而言,畢竟是比較遙遠和抽象的;而看電視、吃零食之類的事情是一種十分明確的誘惑,可使孩子獲得即時的滿足,因此孩子常常不能抗拒後者的吸引。為此,就特別需要父母想辦法,把一些長遠的目標具體化,增強它們的激勵性。如給予適當的獎懲,當孩子能堅持專心地讀書時,家長可給予看半小時動畫片的獎勵;如果孩子不能保證按時按量讀書時,家長可以用減少零用錢來以示懲罰。當然獎懲辦法要與孩子共同協商決定,得到孩子的認可。
2.減少幹擾因素的影響
當孩子安心做一件事時,父母不應隨意打斷他而讓他做另外的事。但在完成一小部分閱讀內容後,可以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吃點好吃的,聊一聊讀書心得,聽聽歌曲,做做運動,以此來作為孩子完成一項階段性任務的間歇,而不至於使孩子的學習太乏味。
3.設法使孩子集中精力幹一件事
家長要注意孩子在平時的表現,當孩子做事不徹底時,要鼓勵他把事情做完。不管是在孩子玩遊戲還是讀書時,都不要把所有的玩具和書籍一股腦兒攤在孩子麵前,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豐富孩子的經驗,培養孩子的興趣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中選出一項讓孩子堅持下去。因為孩子的經驗不足,感興趣的東西有限,所以要盡量讓孩子多接觸新事物,從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5.努力成為孩子的夥伴
父母要常常鼓勵孩子,經常和孩子傾心交談,讓孩子知道你一直關心他、愛他,從而使孩子產生做事的積極性。如果父母對孩子努力做的事不聞不問,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而放棄手中的事。
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小時候酷愛讀書,被夥伴們稱為書呆子。夥伴們一天到晚在外邊玩,陳景潤則不一樣。他也和夥伴們到池塘玩,但玩一陣子,便回家讀書。同學們有時邊讀書,邊討論、打鬧。陳景潤一讀書便十分專注,周圍的聲音很少能幹擾他。
其實,陳景潤這樣做並不是有意約束自己,而是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他到時間不讀書,會覺得少點什麼,無論坐在哪裏,順手都拿起本書來讀。讀書和求知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陳景潤順利地掌握著文化知識,並以優異的成績讀完小學、中學,考上大學。而小夥伴們,大多中學沒畢業便輟學了。
許多名人的成功規律都表明,從幼兒園到初中,是一個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則孩子今後的學習會事半功倍。所以,家長應從現在做起,做好長期訓練的準備和預備一個可行的計劃,盡快地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習慣。
細節30培養孩子閱讀必有計劃、閱讀必照計劃的好習慣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如果處於無計劃的、被動的狀態,那必然是低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的。有了計劃,爭得了主動權,勝利也就有了把握,閱讀的情況也是這樣。
漫無邊際地胡亂閱讀,終其一生也很難有所建樹,甚至會在一望無際的書海中擱淺、翻船。恩格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計劃地讀書簡直是荒唐。”所以,應養成閱讀必有計劃、閱讀必照計劃的好習慣。輔導孩子擬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孩子踏踏實實地去做,這就是主動性的表現,提高孩子閱讀的水平與能力就有了保證。
擬訂閱讀計劃有許多好處。要擬訂一份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就得對孩子的閱讀情況做一次比較全麵的了解與分析,這實際上是一次對孩子學習語文,特別是閱讀方麵的係統的回顧和小結。通過評估,可以讓孩子發現在閱讀方麵尚有哪些不足之處,讓努力變得有方向。
擬訂一份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可以隨時督促孩子實施和執行,便於孩子自我約束。一般來講,計劃無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都有一個明確的周期。按計劃閱讀有助於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勤奮踏實的學習態度,而這些正是孩子學好語文、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
有了閱讀計劃也就有了明確的進取目標,同時也有了逐步提高的階梯,這樣循序漸進,便會有所得。有了目標意識,閱讀訓練也就有了合理的序列,能力的提高就能拾級而上。
那麼怎樣擬訂閱讀計劃呢?
擬訂閱讀計劃,必須了解孩子的真實水平,讓孩子從實際出發,確定目標,訂出具體措施,寫出完成計劃的大體時間。
首先對孩子的閱讀水平和能力現狀有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做到幾個“心中有底”:孩子在閱讀方麵的薄弱環節在哪裏;孩子準備選擇什麼作為提高閱讀水平的突破口;孩子打算通過怎樣一個周期希望達到怎樣的目標。心中有了底,計劃就能訂得切切實實。
明確閱讀目標。語文教學大綱對孩子的閱讀是有明確要求的,還有分年級的要求,能夠讓孩子盡最大努力達到大綱所規定的要求,應該是製訂閱讀計劃的目標。但是大綱所提出的隻是一般性的要求,根據孩子的情況應該揚長補短。揚長,就是發展孩子現有的長處,爭取超過大綱規定的一般要求;補短,就是彌補孩子目前的短處,爭取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
措施要落實。計劃不是決心書,不能僅僅停留於表麵上,側重點要落在訂出各項具體的措施上,如采取什麼手段落實閱讀量,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要製訂出實現目標所需要的種種相配套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有可操作性,計劃的條理要清晰,並能隨時對照執行。
計劃中的時間安排要清清楚楚,什麼時間內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完成什麼進度,什麼時候達到計劃所指定的目標。既要有整體的時間安排,又要有分步驟的階段要求。這樣,所預定的計劃才不至於落空。
同時,擬訂閱讀計劃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目標要合理。製訂的目標不能太低,太低就不能促使孩子奮進;但也不能太高,好高騖遠,可望不可及,一旦計劃難以實現,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最合理的目標是:必須在孩子原來的基礎上有明顯的提高,並且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此外,所訂的目標要具體,不妨將總體的目標分解為閱讀數量的目標、閱讀種類的目標、閱讀能力層次要求的目標。例如閱讀能力層次的目標又可分解為在整體閱讀方麵、比較閱讀方麵、賞析閱讀方麵乃至於研究性閱讀方麵各準備達到什麼程度。沒有合理的目標,計劃就很可能成為一紙難以捉摸、不大好檢查的空文。
方法與措施要符合閱讀的認識規律。閱讀能力的提高總是逐步的,計劃中的方法與措施要有坡度,如由少而多,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綜合,大體上要做到循序漸進。要注意閱讀中的方法措施都要切實可行。
注意課內外的結合。閱讀重在積累,計劃熟讀課本中的一些範文和一些精彩的片段固然重要,但更要努力擴展孩子的閱讀麵,注意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孩子的課外閱讀往往偏重於文藝作品,這一傾向要努力克服,閱讀應廣泛一些,提倡讀一些現代科技讀物和政治讀物。課內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博覽群書,廣泛地積累知識,對思想、感情、品質、意誌,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怎樣把課內的閱讀與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是父母在輔導孩子製訂閱讀計劃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在眾多優秀的書籍當中,東讀一本,西讀半冊,獲得的知識隻能是一鱗半爪,毫無體係可言,雖然也可獲益,但是事倍而功半。如果有計劃地讀書,明晰先讀哪本書,後讀哪本書,不致眉毛胡子亂抓一氣,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製訂讀書計劃的時候,要注意把各個方麵的相關優秀書籍列入孩子的閱讀範圍,不能僅僅限於他自己感興趣的範圍和領域。如果隻是專注某一方麵的書籍,就會把孩子的視野和思維囿於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失去了廣闊的知識海洋。要完善自己的知識體係、健全孩子的人格,就要廣泛涉獵各方麵的書籍,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