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列的書籍有的當然是需要仔細閱讀、精心研究的,如唐詩、宋詞、《紅樓夢》等一係列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文化典籍。其中的文字雖言有盡而意無窮,需要認真揣摩,而且有些精彩的段落要會背誦。但有些書籍並不需要讀原著,有些書隻需泛讀以獲取輪廓梗概、大框架、大線索的了解,或隻需要進行摘要性的閱讀,或者閱讀他人的讀書心得。
具體到閱讀每一本書也要有計劃性,譬如,合理地確定每天讀多少頁,或者是多久讀完一本書。讀完一本書,不要接著馬上讀下一本,要回想一下自己從這本書中獲得了哪些有益的東西,最好的方法是寫一篇讀後感。
宋代尤袤形容讀書:“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要想體會到這般妙處,趕快和孩子一起列出一個科學的讀書計劃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浩瀚的書海是無涯的,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決定了讀書要有計劃,不能毫無目的地亂讀一氣。
細節31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合理有效地利用時間閱讀的習慣
著名作家伏爾泰有一段經典的話:“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他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看來,時間是最慢的;在玩樂的人看來,時間是最快的;它可以無窮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都表示惋惜;沒有它,什麼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後世紀念的,它就令人忘懷;偉大的,它就使他們永垂不朽。”
時間如此寶貴,又如此易逝,所以,我們既要珍惜時間,也要學會合理地去安排時間,兩者都不可輕視,才可能事半功倍。凡是善於讀書的人,無一不是利用時間的能手。
對於孩子讀書而言,如果不從小教會他們合理有效地利用時間,那麼對他們閱讀的效率和效果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應該如何教孩子有效地利用時間呢?
1.幫孩子養成利用零碎時間讀書的好習慣
讓孩子養成利用零碎時間的習慣。隨手拿本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困難的是常常沒有時間閱讀。家長常常埋怨孩子到學校裏就是上課,回到家裏就是做功課,沒完沒了的功課,哪還有看書的時間?錯了,孩子若想讀書,時間總是有的。
東漢學者董遇,幼時雙親去世,他好學不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他曾經說:“我是利用‘三餘’來讀書的。”“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就是說在冬閑、晚上、陰雨天不能外出勞作的時候,他都用來讀書,這樣日積月累,終有所成。
英國著名政治家伯特·莫裏森,隻受過小學教育,但勤奮好學,立誌通過讀書進行自我教育,後來終於成才,成為英國工黨領袖,一度代理過首相職務。他說,他的讀書方法靠“兩找”,一是拚命找時間讀,二是拚命找地方讀。每天清晨,提早1小時起身,爭取多一點時間讀書。上班途中,設法在公共汽車上讀、在火車上讀,他就這樣爭取了不少讀書時間。
達爾文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我完成工作的方法,就是愛惜每一分鍾。”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也是巧用零碎時間、善於安排時間而成就大學問的典範。他說過:“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時間是從生活裏擠出來的,您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裏其實有很多零碎的時間可以利用。您不妨提醒孩子隨手拿本書,利用這些零碎的時間閱讀,孩子會漸漸變得很儒雅。
生活裏總是有很多“等待”的時間。特別是目前的交通狀況不是很理想,我們常常會碰到“等待”,特殊情況下可能要等很長的時間。幹瞪著手表、來回踱步,不僅讓人焦躁不安,還會讓時間從指縫中溜走,讓人氣急敗壞。那麼,何不利用這些“等待”的時間看看書呢?讓您的孩子出門隨手拿本書,既打發了時間,又增加了知識,何樂而不為?
有很多人都喜歡利用上廁所的時間看書,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古人尚有“枕上、廁上、馬上”,況且我們呢!讓孩子把一直想看但是沒時間看的書,放在床頭或者寫字台上,這樣一來,隻要有空就可以隨手拿來閱之,上床休息時也可以隨手翻翻,出門時也可以隨手拿一本放在書包裏。這樣就使孩子充分地利用了時間,讓孩子養成了隨身攜帶書籍的好習慣。
另外,您在利用這些零碎時間的時候,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不要想“隻有5分鍾了,什麼也幹不成”,而是要想“還有5分鍾,要充分利用它”。
2.幫孩子養成每天固定讀書時間的習慣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效率,我們要幫孩子養成每天固定讀書時間的習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學、工作以外,我們要讓孩子再抽出一個固定的時間來閱讀。
法國傑出思想家聖西門,15歲時就立誌勤讀。他叮囑家人,每日清晨必須把他喚醒,並對他高呼這樣的警語:“克勞德先生,起來讀書吧,偉大的事業在等著你!”他就這樣自勵勤讀,事業終於有成。
我們在前麵也講過,要抽出時間陪孩子閱讀,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現在我們依然建議您陪孩子閱讀,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首先要定好時間、地點。時間最好定在晚飯過後的“黃金段”,因為這段時間大部分家庭都是在電視機前度過,我們不妨利用這段時間來看書,這樣既不影響作息時間,也不影響孩子做功課的時間,而且很有意義。地點最好選在書房,這樣氣氛會比較好。
美國效率研究專家指出,人們集中精力的最佳時限為25分鍾,超出此限,精力就不易集中。每天要抽出很長時間來閱讀或許會很困難,但僅僅抽出25分鍾並不會困難,就是在最忙的一天內,相信人們也能抽出25分鍾的時間來閱讀。因此,如果每天在最合適的時間安排25分鍾閱讀,是最有成效的。據測,25分鍾可閱讀普通讀物20頁,兩周可讀一冊,一年可讀25冊。這個數量對孩子來說,完全可能做到,也是必要的。
3.讓孩子學會利用網絡閱讀
網絡在今天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人們在網上聊天、購物、查找資料、找工作……幾乎一切都可以在網上進行。一台機器,連接上千萬個點,甚至遍布全球。它的快速和神奇已經被引入課堂。網絡的多媒體特質將對人類的感性認識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逐步改變人們接受教育的形式,進而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教育功能。
互聯網正改變著一切。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利用網絡這個工具學會在網上查閱和閱讀呢?
圖書館是個積累經驗及智慧的場所,相信許多人都有過上圖書館查找資料的經驗,如果某本書正被人查閱,其他人便不能同時分享。如果將圖書館的館藏上網,便在網上形成一個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比傳統圖書館更豐富、更便捷、更安全、更具久遠的價值。當信息轉化為便於網絡共享的數字化多媒體形式後,資料將不再隻是散布於各地的圖書館,而是永久保存在網絡電腦的儲存媒體中。如此一來,不必接觸原稿,即可直接從網絡上進行資料傳遞與查詢,從電腦屏幕上獲得所需信息。而這些寶貴的材料,也將由世界上其他圖書館共享,或由多人同時閱覽。目前,國內許多圖書館已實現了初步數字化,可供讀者上網閱讀部分館藏,查詢書目。了解了一些主要圖書館及其相關的網址,便可引導孩子逛網上圖書館了。
逛書店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您了解網上書店,就能很好地指導孩子逛網上書店,並在網上購書。網上購書付款方式靈活多樣,可用信用卡、彙款、貨到付款等方式。還可將有關的信息下載、打印,慢慢閱讀,買與不買無所謂。
利用搜索引擎,還可以搜索到更多的網上書店信息。這樣,足不出戶就可以讓孩子博覽群書,開闊眼界。
4.按時間規律安排閱讀
教孩子樹立科學的時間觀。古今中外許多專家學者都闡述過對時間的看法,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時間的真諦。他們認為,時間是世界上最稀有、最珍貴並且是獨一無二的資源。比如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一切”、“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說:“時間像奔騰澎湃的急流,它一去不複返。”大作家托爾斯泰說:“你沒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過的那一小時,是一去永不回了。”但也有人把時間看成是一個常數或變數。時間是個常數,它公平地給每個人每天24小時。雷巴柯夫說:“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說來,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也有人認為時間是永恒的,比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說過:“時間會消逝嗎?消逝的是我們自己,其實時間永遠是停滯著的。”
細節32鼓勵孩子讀雜書,培養孩子讀雜書的習慣
讀書不要單一,就像每天吃飯不能光吃土豆一樣。身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我們的知識結構也需要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來充實。讀書單一勢必造成知識淺顯、結構單一。
有這樣一個例子:
在某中學,有一位學生王偉,進校時成績優異。但他本人隻在乎課本裏的東西,其他的知識一概不去過問,知識體係單一,導致其學習成績漸漸下降。雖然他學習努力刻苦,但還是未能擺脫高考失敗的命運。而班內另一名同學徐亮,喜歡讀雜書,並且能把課外的東西應用於課內,學習成績穩定,成為“千軍萬馬”中的勝利者。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該不該讀雜書。其實讀雜書可以豐富一個人的閱曆,擴充知識麵。在讀雜書的過程中,是應該有很大收獲的。據2001年全國中學生調查結果表明,在中學生中能堅持讀雜書的同學隻有8.32%,當然整天沉淪在武俠、凶殺、暴力的學生除外。僅有的這部分同學,他們平時成績都很不錯。由此看出,讀雜書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可以使你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也會讓同學在日常學習中受益。
培根曾經說過,當你孤獨時,讀書可以作為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讀書可以作為裝潢;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就意味著力量。一個人能有意識地去讀雜書,就說明他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求欲望,這也是要求上進的體現。在對自己知識儲備不滿足的情況下,應當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書籍,培養良好的讀雜書習慣,會使孩子的閱曆不斷增長。
古今中外的名人誌士,大都有著良好的讀雜書習慣,而且他們對雜書的需求量,不管從數量上還是從種類上看都是驚人的。毛澤東從少年到晚年,都未間斷過讀書。就是在他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情況下,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領導者。同時,在文壇也樹立起了一麵高揚的旗幟。拿破侖在少年時專心苦讀,憑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從一個平凡的炮兵練就成一名馳騁沙場的優秀的軍事指揮家。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歌德曾這樣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絕對是一位出色的教師,有誰會拒絕“一位出色的教師”和“許多高尚的人”呢?魯迅說過這樣的話:“我讀雜書,有時甚至比正書還有勁,雜書中的筆記,我是手不釋卷,午夢初回,清齋寂會,及至入睡之前,真仿佛是一席清談,處處悠然了。”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麵說,隻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書,隨時要讀。”
當然,我們在讀雜書時,應當有目的性,自己在哪個方麵有欠缺,自己在哪個方麵知識不到位,那麼就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去讀。在一次考試中,有一道關於《水滸》人物的題。班中能做出答案的隻有區區兩名同學,這兩名同學也正是平時有著良好的讀雜書習慣的同學。不可否認地說,讀雜書會讓你受益匪淺。“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在這時已經很明了了。那麼,從現在開始養成這樣一種習慣,何樂而不為呢?其實,一個人並不要求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更不苛求天上的知一半,地上的全知。但懂得中華乃至世界的文明發展史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多讀書,讀雜書。書讀得越多,你的文化背景知識就越廣闊,文化底蘊就越深厚。記住古人的話:“勤於讀書,逸於作文。”
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很年輕,對書的判別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家長應給予適當的幫助,幫助孩子尋找一位富有激情的導師,給孩子正確的選擇。這會使他們看到,世界那麼的大,而屬於自身的東西還很少,讓他們有著一種對知識強烈渴求的欲望,從而養成讀雜書的習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孩子在挑選自己要讀的書時,往往缺乏的是耐心,或許在他們養成了讀雜書習慣的時候,已經走進了誤區。因此,家長要教導孩子,在對自己需要的東西的選擇上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盲目。讀正書也好,雜書也好,有目的地讀,收益才大;尋求一時趣味,於身心都沒有多大好處。
在孩子的耳邊常常會有這樣的話:“一天別不務正業,學點有用的。”“別拿起那些不三不四的書不放,學點有用的。”“老是看閑書,有什麼用啊?”……其實家長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支持,應該鼓勵孩子養成讀雜書的習慣。使孩子能在多方麵發展,知識體係的多元化會更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多在孩子讀雜書時說幾句:我們支持你。這種鼓勵的話會對孩子的閱讀產生很好的激勵作用。誰說“雜書”就是“閑書”呢?平時看雜書積累下來的知識,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派上用場。
何祚庥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他就是無書不讀,各行各業的書他都喜歡讀,都有興趣了解。除了是個著名的科學家,何祚庥還是一個研究《紅樓夢》、象棋、戲曲、曆史以及曆史人物的專家。何祚庥過去一直在關注沙塵暴的問題,他說:“我早就提出可以搞風力發電廠,一麵發電,一麵還可以阻止沙塵暴。”但他苦於沒有相關的觀點的支持。後來他在讀到一本美國人萊斯特·R·布朗寫的《B模式》時如獲至寶。因為這本《B模式》給他的啟發太大了。
萊斯特·R·布朗在書中提出了“風能豐富而且分布廣泛,在高人口密度的地區開發豐富的、近海的風力資源,很容易滿足當地的全部用電需求。”“中國單靠風力就能輕而易舉地將現有的電力生產翻上一番。”“更令人興奮的是,世界風力發電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下降10%。”
萊斯特·R·布朗的觀點和何祚庥的觀點非常相近,這讓何祚庥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以前他提出這種觀點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孤單,但看到萊斯特·R·布朗也持這種觀點,他更加“蠢蠢欲動”了,不久他就要參加一個有關“風力發電”的研討會。
《B模式》是何祚庥閑來所讀的一本書,但最終卻為他的科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就是讀閑書“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妙處。
細節33訓練孩子熟練地查字典、詞典,督促孩子養成查用工具書的習慣
孔子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書是學習的顧問,是不見麵的老師。應訓練孩子熟練地查字典、詞典,告訴他們方法,定期檢查,督促他們養成查用工具書的習慣。
當然,一種好習慣的養成,總是需要一個過程,家長應幫助孩子、督促孩子,使孩子能以堅強的毅力去培養好習慣,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工具書是讀者的無聲老師,是隨時可以谘詢的顧問,是解疑釋難的好幫手。閱讀前,一定要把工具書置於身邊;閱讀時,遇有疑難,就要翻查。在學習中,會使用工具書和資料的好處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詞典之外,各門學科都有專門的工具書。工具書的類型有字典、詞典。我們經常使用的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字典的主要功用是查字,詞典的主要功用是查考詞語。辭典按用途來分,又可分為語文辭典和專科辭典兩大類。此外,工具類的書籍還有書目(如《全國新書目》等)、索引(如《人民日報索引》等)、年鑒(如《中國百科年鑒》等)、手冊(如《各國貨幣手冊》)等,以及曆表、年表、地圖、年譜,等等。家長要指導孩子多利用工具書,而且家長自己應給孩子做榜樣,遇到生字、生詞,就請教不會說話的老師。這些工具書,都是我們學習相關知識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就像我們出門要乘車、過河要乘船一樣。每一本工具書,都是這一類相關知識的高度總結和具體闡釋,並教導你怎樣運用這些知識。如上麵所舉的幾種字典、詞典,就集中了語言文字與文學方麵的字、詞、音、義和相關知識、成語典故、曆史、文學,等等。在學習中遇到相關疑難,你隻要打開它們,便會得到專家、學者、教師們的幫助、講解,讓你在工具書的幫助下解惑釋疑,完成作業,增長知識。最忌一種壞習慣,是對學習中的問題似是而非,一時不懂,又不願憑借工具書仔細弄懂,結果不是一時不懂,而是一世不懂,以致在學習與生活中話說錯了、字讀別了、意會錯了還全然不知。例如有的人,對於“惡”、“好”、“為”這些一字兩音兩意甚至多音多意的字,總是搞不準確,“凶惡”與“可惡”不分,“很好”與“喜好”不分,“為了”與“作為”不分,等等。其實,這些都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問題,隻要打開工具書,就都會讓你明明白白,可不少孩子就是養不成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