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2 / 3)

看到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感到很痛苦,也很茫然,深感力不從心。確實,是我們曾經錯過了一次次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機會。

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什麼時候都不晚,隻不過越晚難度越大而已,我們對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關注。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人最大的財富是年輕”,就是說,年輕人不怕犯錯誤、不怕摔跤,不要怕孩子吃苦,讓他自己去承擔責任。堅信一條:隻要家長放手了,孩子的責任感就建立了。

父母必讀

※ 不論孩子有什麼樣的過失,隻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麵對。

※ 孩子因為自己不小心而吃了虧,家長不要幫著孩子把責任推到別的人或物身上,要讓孩子勇敢地自己承擔。

※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讓孩子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細節18為孩子設定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小目標

欣文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放暑假了,姑姑的兒子景文來家裏小住。景文也是剛進入一年級,兩個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做作業,十分開心。欣文有個壞習慣,喜歡把東西亂扔,爸爸為了糾正他這點,故意當著欣文的麵誇獎景文做事有條理,不亂扔東西。爸爸以為有景文做榜樣,欣文會很快改掉壞習慣。可是才過去一星期,爸爸就發現出了問題,欣文不但沒有改正,反倒再也不喜歡跟景文一起玩了,也不讓景文玩他的東西,一次兩個孩子吵架,欣文還要爸爸把景文趕回家。爸爸改變方法,以後在表揚景文的時候,也盡量表揚欣文,哪怕隻是一點小小的進步。才過去3天,欣文再也不和景文吵了,兩個孩子又開開心心地玩在一起,而且,因為爸爸的不斷表揚和景文的影響,欣文再也不亂扔東西了。

“賞識”不能簡單等同於“讚揚”或“獎勵”,如果說後兩者更多地針對孩子已完成的良好行為、已取得的優秀成績,目的是給予孩子肯定的評價,那麼,賞識的更大作用應該是針對孩子做事的過程、努力的過程,目的是讓孩子有堅持下去的理由,並有信心堅持下去。

總讓孩子努力,卻總不讓孩子嚐到成功的甜頭,他哪來動力呢?讓孩子品嚐成功的甜頭有個訣竅,不妨稱為“夠蘋果原理”:跳一跳,夠得著。父母必須在接納孩子目前成績的前提下,承認孩子與別人之間的差異,麵對孩子每一次的成功與失敗,要像最初教孩子說話和走路那樣,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製定的目標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把尺度定得太高,要定在孩子夠得著的範圍之內。讓孩子在成功的良好感覺下輕鬆愉快地飛翔,否則隻能痛苦而緩慢地爬行。

不要認為賞識就是一定要誇獎孩子。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設定一個“夠得著”的小目標,這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賞識,而且這種情況下的賞識不會產生“副作用”。

設定一個合適的目標。“跳一跳,夠得著”是很好的形容。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來就夠得著,那就失去了目標的意義。但如果跳起來也夠不著,那就不能讓孩子獲得成功和自信,反而可能讓孩子感覺沮喪。

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能力和現實條件有一個正確認識,切忌急於求成,在目標設定時應該和孩子一起決定,這樣不僅能聽取孩子的意見,也能讓孩子更有積極性。當然,要考慮給孩子設定一個隻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得著的目標。

強化孩子的目標意識,讓這個目標在孩子心中紮根。比如可以把目標寫在牆上懸掛的黑板上,或者用彩色紙寫好貼在牆上。如果目標有一定的時間限度,那麼再給孩子一本“目標日曆”,顯著地標明目標應該完成的那一天。

賞識最發揮作用的時候,應該是孩子想“跳”又有點怕的時候。這時,“賞識”就是一隻有力的手,把孩子向上用力推一把。

盡量少用獎勵誘惑孩子。孩子畢竟不是馬戲團的動物,“獎勵”雖然會起到效果,但也常會有副作用。我們要讓孩子前進的動力來自自身,而不是外在的誘惑。

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潛能,不要強調孩子“一定能行”。這種辦法對一部分孩子管用,而對另一些天性比較膽怯的孩子來說,可能反而增加了心理負擔。

給孩子一個示範。如果你玩過一些刺激性的遊戲,比如拓展或蹦極,你就會有這種體驗,你前麵的那個人對你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排在你前麵的人玩得很順利,而且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你也會躍躍欲試;相反,如果他怕得要死,你恐怕也會有些猶豫。孩子更是這樣,給他一個漂亮的示範,孩子的信心就會增強。

解除後顧之憂。跟孩子說一句:“你放手去做,做好了算你的,做壞了算我的。”讓孩子解除對失敗的恐懼,這也有利於增強孩子的勇氣。

失敗的時候也要賞識嗎?有些父母可能不解。其實,孩子失敗的時候可能更需要這件武器。如果這時不“賞識”孩子,孩子可能得到的不僅是失敗,而且還有失敗留給他的沮喪心情,這可比失敗本身可怕多了。而有了賞識這件武器,孩子就能從失敗中得到一些可貴的東西。

不要諱言孩子的失敗。失敗就是失敗,怎麼樣也不能把失敗說成是成功,這是沒有說服力的。同時,也不能把失敗歸因於客觀因素,讓孩子麵對自己的失敗,這是第一課,也是很重要的一課。父母不妨多與孩子講講人們失敗的例子,曆史故事也好,名人軼事也好,自己的親身經曆也好。總之,讓孩子知道,失敗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每個人都會遇上的,這是人生的常態。

讓孩子想“我得到了什麼”。成功與失敗並不是對立的,它們不過是一種比較,有時,成功隻是比失敗多了一點點。而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比完全不做要好。

父母必讀

※ 讓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在晚上睡覺前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我為我的目標做了些什麼。不要求孩子記日記,但鼓勵孩子在“目標日曆”上寫點或畫點什麼,比如畫上一張笑臉。

※ 在小目標達成後給予適當獎勵。獎勵最好是非物質的,比如,在那天的晚餐時,給孩子的座位放一個好看的墊子,讓孩子在晚飯前“致詞”,全家人表示慶賀。也可以參照我們上麵的做法,讓孩子自己給自己“頒獎”。或者讓孩子選擇一件他自己喜歡做的事,看電影、打電腦遊戲,或者去他喜歡的餐廳吃飯。

※ 讓孩子想象。讓孩子設想自己成功的樣子,在頭腦裏細致地描繪這幅圖畫,讓它越來越清晰,清晰到如同身臨其境。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已經得到了肯定,它能有效地增強人的信心。

※ 調節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放鬆心情,方式當然多種多樣,聽音樂、看電影、打球、散步,等等。總之,讓孩子從沮喪中擺脫出來。

細節19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也要關心身邊事

一天,劉星的媽媽無奈地對他阿姨說:“劉星都上小學四年級了,可是在學校裏除了對學習還有點進取心外,對其他事情都是不管不問,連值日掃地也極不負責,應付了事,總是要其他同學幫他收‘尾巴’。在家裏也是,看見東西掉地上了,就直接跨過去,像沒看見一樣。”

讀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的確應該知道要負起責任。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孩子缺乏責任感,往往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父母,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方麵的培養。結果孩子隻注重學習,認為學習之外的事情一律與自己無關。

如今,小學生缺乏責任感是一個普遍現象。一些孩子不喜歡做值日、幹家務活;做事虎頭蛇尾,有始無終;對父母態度惡劣,喜怒無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比如,自覺性還沒有很好地形成,自製力比較差,耐性不夠等。然而,隻要家長深究原因就會發現,最主要的還是孩子身上缺乏責任感。

不要說劉星還是個小學生,就是一些上了中學的孩子,做事還是那樣虎頭蛇尾,學習自覺性、耐勞性差;對成績優劣無所謂,對爸媽態度惡劣,喜怒無常……

劉星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責任,具體原因有以下幾種:比如父母包辦得多,凡事不需要他動手,不要他操心,所以他也就樂得不動手,而形成了一種不愛動手、不必操心,也不用關心的習慣;或者他的意識裏,認為這些事做與不做一個樣,隻有學習搞好了才能得到別人的重視,因而忽略這些細節。

古時候有個小孩子很聰明伶俐,但房間裏卻很亂。一天他父親的朋友過來拜訪,看到了,批評他房間太亂,應該打掃打掃。小孩子回答說:“大丈夫誌在天下,安事一屋?”他父親的朋友反駁:“一室不掃,安能掃天下?”

孩子重視學習是好事,但若是對身邊的事都不管不顧,即使學習成績拔尖,也不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因為他沒有責任感,以後走上社會,必會因為這個習慣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毛毛和小安是小哥倆,這天,兄弟倆在院子裏玩紙飛機,因為共爭一個紙飛機吵了起來,毛毛一生氣,幾下就把那紙飛機撕碎,碎紙扔在院子裏,被風一吹,滿地都是。毛毛自己跑到一邊玩球去了。

小安開始大哭,哭著哭著慢慢停下來,後來也跑到另一邊去和小夥伴跳皮筋。

奶奶從屋裏出來,見院子裏很多碎紙,蹣跚著過來掃地。人老了,腿腳不便,奶奶一不小心就摔在地上。小哥倆隻顧玩得歡,都沒朝奶奶看一眼。

孩子對身邊的人和事漠不關心時,家長應予以重視,但對於成長中的孩子,單一的教育方式可能無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家長不妨換一種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

要想孩子對事關心,首先讓孩子對人關心,第一步,得培養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操。

家長對孩子遷就、縱容、包庇、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會使孩子錯誤地認為,別人關心自己是天經地義的,而從不會想去關心別人,這樣就逐漸養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任性的性格。

培養孩子心裏有他人的情操,首先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例如飯桌上有孩子愛吃的東西,應教孩子怎麼照顧到每一位家庭成員;生日時,教會孩子怎樣讓家裏人一起分享他的快樂;父母工作忙,應教孩子學會幫忙做家務;無論誰生病了,教會孩子要關心照顧病人;生活在公寓裏,教會孩子不能影響他人休息,損害他人利益,等等。家長還要教育和鼓勵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同學,懂得關心集體;在社會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總之,家長可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久而久之,孩子心裏想的就不會完全是自己,為將來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打下了基礎。

父母必讀

※ 平時通過言行多教育孩子關心自己的親人和家庭。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僅能得到父母的關愛,還有爺爺奶奶甚至是外公外婆的疼愛,可以說孩子生活在愛的蜜罐裏。還有的家長由於過分地愛孩子,造成溺愛,使得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這一切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進而產生一種唯我獨尊、麻木不仁的心理。

※ 家長應要求孩子主動關心家裏的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弟、妹,培養孩子的愛心,即在得到愛的同時,也要愛別人。

※ 家長要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孩子在家庭生活的磨煉中形成責任感,逐漸上升為對家庭、對父母負責,進而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對全人類負責。

※ 隨時建議孩子去幫助身邊的親人,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爺爺倒一杯水,為姥姥去買治胃病的藥,等等。然後,父母要及時地給予表揚。通過幫助別人一點一滴的小事,讓孩子找到價值感,從而樹立孩子的責任心。

細節20不要限製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多獨立思考

周周7歲,剛從幼兒園大班升小學。無論在學校還是鄰裏間,大家都誇他是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他從不調皮,不和小朋友們打架,也不和人爭吵。在家裏,大人讓周周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表現得十分聽話,從不給爸媽惹麻煩;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周周也總是按小朋友的意願做事,小朋友讓他怎麼做,他就順從別人的領導,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在學校裏,當老師教了一種解題的方法時,他就隻認真記著這種解題方法,不再嚐試其他的方法。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上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覺得孩子任性不如乖巧好,調皮的孩子難以管束教育,而乖巧的孩子卻讓父母放心。

這所謂的乖巧,就是要孩子聽話,父母說什麼,孩子做什麼,而且按父母的意願做得很不錯,不會突發奇想地讓大人來收拾他不聽話惹來的亂攤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成長。

這種觀念,對孩子的創造力和自主性是一種扼殺,孩子雖然還小,但他也有自己的思維能力,父母一味限製,“不準”這不準那,孩子的思維被這些“不準”所限製,即使有些什麼想法,也很快被父母扼殺在萌芽狀態。時間久了,孩子也就習慣於什麼都不思考,由著父母的心意做事,不會出錯,還能得到表揚;由著別人的心意做事,不會被否定,錯了也不必由自己來承擔什麼責任。

乖巧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主見,就像上文的周周,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要他怎麼做就怎麼做,不但沒有主見,也沒有創新。

這樣,孩子長大後,性格方麵會比較懦弱,不能承擔重任,自然本身也不敢承擔責任。走入社會,是不會有公司願意聘用這樣沒有創新精神,不敢承擔責任,隻能唯唯諾諾,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的人的。

當孩子很聽話的時候,家長不應該感覺欣慰,而應該反省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當,限製了孩子的思維。家長應該考慮如何讓孩子多獨立思考,有自主能力。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黃真平時十分乖巧,認識他的人都誇他乖,誇他懂事。在學校裏他做值日認真,作業本清潔,字也寫得一絲不苟。不過他的成績在班裏一直是中等。也不是黃真不用心,他也挺努力的,老師教的知識,他都認真地學,可成績就是上不去。

原來他從不舉手發言。老師講什麼,他記什麼,老師教什麼,他學什麼。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從小他爸媽就要求他聽話:玩具玩後一定要放到哪裏,衣服不準弄髒,吃飯不準挑食,9點鍾之前必須睡覺……

黃真一一照做,從來沒有不聽話過。

誠然,孩子聽話、乖巧可以省卻父母許多力氣,而且不用操心他在外麵和小朋友鬧矛盾。但如果孩子表現得過於順從,凡事沒有主見,總是模仿別人,就不是一種好現象了,這對孩子今後個性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孩子缺乏主見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麵:第一,孩子喜歡模仿,容易盲從;第二,家長、教師本來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再加上有些家長習慣於替孩子設想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孩子唯命是從,不敢幹甚至不敢想違背家長或教師意願的事情;第三,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不理解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懼心理,不敢說、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父母必讀

※ 讓孩子做主。“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過生日請哪些小朋友,到商店買什麼樣的衣服,選擇什麼玩具等。“大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如房間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籌劃設計方案,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可行,則盡量采納其建議。

※ 教會孩子說“不”。要使孩子有主見,必須破除孩子對權威的迷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說不”遊戲,家長有意出錯,讓孩子挑出錯誤的地方。比如,家長說:“桌子、椅子、床頭櫃、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東西,都是家具。”孩子說:“不對,毛巾被是可以用的東西,但不是家具。”告訴孩子,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錯。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盲從別人、模仿別人了。

※ 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遊戲。家長可以找出一個主題或者難題,讓孩子想出多種方法解答。如小猴不小心掉進獵人為抓大灰狼而設的陷阱裏了,它該怎麼辦呀?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口渴?引導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 在做遊戲時,家長應該注意:不要濫加指責與批評;孩子的答案越奇怪越新鮮越好;數量越多越好;想的辦法越實用越好。這樣可以使孩子認識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自己原來也有很多好主意。這樣做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主見性。

細節21過分的嗬護,隻會讓孩子喪失責任感

吃橘子由家長剝皮、上學由家長背書包、參加課外培訓由家長陪伴著……這種“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學生過度依賴家長”的現象像流行病一樣在很多家庭蔓延。

在某省城一家以青少年為主要培訓對象的大型社會辦學點現場,有的孩子上課4次後還不知道自己在哪個教室。約90%的學生由家長護送到教學區門口,有的孩子甚至有多位家長護送;在參加培訓的學生中,自己背著書包的隻有60%;在教學區門口,絕大多數家長能配合管理人員,讓孩子自己走進教學區、走向教室,但是不聽勸阻、強行帶著孩子進學校的家長也大有人在。一位中年男子不顧管理人員苦口婆心的勸告,帶著自己上三年級的女兒衝過值班室,負責管理的老先生追上去希望他停下來,可該男子竟說“小孩弄不清教室在哪兒”。不少家長編出種種理由,幫孩子背著書包送到教室。上課鈴響過後,還有家長和學生陸續趕來,部分遲到的學生仍是不急不忙,家長卻聽之任之;當管理人員催促學生快點時,家長卻說:“這孩子早晨起不來。”

現在的孩子都是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裏,樣樣事情父母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已會用勺子吃飯,仍要喂他;孩子已到七八歲,仍要同床睡眠;有些父母甚至將子女的活動範圍也完全限製在自己的視線內。

因為大部分家庭隻有一個孩子,家長們疼愛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某些家庭的全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對他們百依百順,愛護備至,孩子已會做的事,也代他們做,這就是溺愛。溺愛者,損害也。英文字“Spoil”,意即溺愛損害。

被溺愛的兒童長大後,非但不能“成龍成鳳”,而且往往獨立性差,依賴性重,以自我為中心,不易適應社會環境,人際關係不良,情緒不穩定,遇事優柔寡斷,好鑽牛角尖,缺乏解決問題、困難、矛盾的能力和毅力,不敢承擔責任,缺乏必有的責任感。

被溺愛的兒童進入小學後,上述不良特點就顯露出來了。他們往往不易適應學校環境,逃學,與同學、老師鬧別扭,學習困難,易患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隻需稍加觀察,就可以發現家長溺愛所關照的並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麵的需要。孩子喜歡吃,他就滿足孩子的吃,鍛煉身體反而會被很多家長忽視。很短的路程,本來應該是鍛煉走路的好機會,可是一律要“打的”;孩子想幹家務勞動,家長不同意。由於長期不幹事情,造成孩子動作不協調,然後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錢去進行“感覺統合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