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3 / 3)

很多家長分不清自己的愛是溺愛孩子,還是智愛孩子。愛並不是壞事情,對孩子的愛應該越多越好,實在沒有必要收起一半。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那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而真正要教育他們則是一件大事了。”隻懂得物質上滿足孩子的愛,嚴格說已經夠不上愛的現代水準。

關心不僅要關照孩子的物質需要,更重要的應該關照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有一個叫向向的孩子愛吃冰激淩,愛去麥當勞、肯德基,隻懂得嬌慣的家長就把他養成了一個愛偏食的“小胖墩”,促成了自私、懶惰、不負責任的壞毛病,學習卻一塌糊塗。在幼兒園,向向考試得了零分,回家還唱著說:“三二一,大零分。”家長不但不著急,反而哈哈大笑,誇讚孩子有才。向向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成績更是連連下降,家長這時醒悟過來,企圖用各種方式改變向向的貪吃,讓他能好好學習,甚至以經濟手段逼迫孩子下苦功。但向向貪吃已成習慣,在家裏翻不到現金,就把爸爸收集多年的幾本珍貴的集郵冊連同舊報紙賣給了收廢品的人,然後去買零食。父母這時隻剩下了惱恨卻無計可施。

過度溺愛、過分包辦,孩子自然就對家庭、對社會缺乏責任感,長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確實讓人擔憂。

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應該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過分嗬護,會嚴重幹擾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喪失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責任感。

父母必讀

※ 逐漸減少依賴性。孩子剛生下來,百分之百在生活上要依靠母親和家人。但一個有作為的人,必須有良好的獨立性。所以在育兒過程中,要逐漸減少孩子的依賴性,培養其獨立性。孩子已經會做的事,要鼓勵他(她)自己去做,不要包辦代替。有條件的家庭,盡早讓孩子獨居一室,以培養其獨立性。

※ 培養進取心。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包括為社會、國家作出奉獻。這種精神也需從小培養,也是“成龍成鳳”的關鍵之一。家長可通過講故事、講英雄人物、參觀博物館,陪孩子玩兒需用腦力才能玩兒好的玩具,在榜樣的鼓舞下,在遊戲中,讓孩子增長知識,培養進取精神,同時家長要做出榜樣,因為孩子最崇拜父母。

※ 在心理上給孩子斷奶。這就是要他們逐漸脫掉孩子氣,逐漸向成人的素質、言行靠攏,逐漸培養健全的人格,使他們敢於擔當一切重任,有獨立性,減少依賴性,不以自我為中心,能適應社會環境,情緒穩定,遇事先考慮別人,人際關係良好,遇事客觀地分析其因果,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心胸開闊,有解決問題、困難、矛盾的能力和毅力。

細節22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慢慢加以引導

放學好一會兒了,等在學校門口的爸爸還不見喬智走出校門。爸爸隻好去教室找他,發現喬智和幾個同學因為昨天的家庭作業沒有完成,被老師罰寫完作業才準回家。

爸爸隻好等在外麵,別的小朋友陸續寫完作業離去了,喬智卻一直沒走出教室來。爸爸從窗口一看,發現喬智正和另一位同學聊天,作業本攤在課桌上沒寫。爸爸走進教室,喬智這才不情不願地寫了起來,但還是不認真,一邊寫一邊和同學說笑。

直等所有同學都走了,喬智才急急忙忙地幾下把作業寫完,和爸爸回家。

宋嘉是五年級的學生,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常常作業不寫完就跑去和小夥伴們玩去了。母親很傷腦筋,明明是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就能寫完的功課,宋嘉每天都能寫3小時以上,有時拖到第二天早上。媽媽以為宋嘉做不出題,暑假的時候特意請了個家教給他補習。結果發現宋嘉的反應很快,但是不專心,往往寫幾分鍾就起來到處走,每小時至少五六次以上。要是有小朋友來叫,絕對是一叫就走。就這樣,一小時的時間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閑逛上麵,難怪要用那麼長時間來完成功課。為此,母親想出了各種辦法,專門抽出時間陪宋嘉寫作業,可是宋嘉每寫幾個字必圍著屋子溜達一圈;有時在母親的監視之下宋嘉不敢起身,勉強埋頭寫作業,可是隻要母親一離開房間,宋嘉立刻故態複萌。再者,母親不能每天都專門陪讀,所以宋嘉的毛病一直沒有改進。宋嘉已經養成不能專心的習慣,要他寫作業時不起來走動實在不容易。孩子的不良行為,若是屬於初犯或是簡單的,可以運用忽視、不直接作反應的方法來削弱。但事實上,孩子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為為數很少,多數是出現好多次以後才被家長發覺。這些長期養成的行為,父母或老師發現、求助的時候,已經相當牢固。可是一般家長或老師往往忽略這項關鍵因素,恨不得馬上改善。因此,會把兒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為的標準定得很高、很嚴格、很硬性,嫉惡如仇,半點也不通融,形成雙方尖銳對立的形式。這樣反倒不利於孩子改正不良習慣了。

要讓孩子改變已經形成的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心急吃不了熱湯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也要慢慢加以引導。

著名的斯金納的白鼠實驗可以應用到改善孩子行為上來。斯金納設計了一個類似箱子的裝置,在箱子的牆邊有個杆子,箱內的白鼠如果壓下了這杆子,一顆食物就會落入離杆子不遠的食物盒內。

一隻饑餓的白鼠在斯金納箱內停了許久,仍然沒有任何壓杆反應的跡象。這時,為了讓白鼠學會壓杆的動作,斯金納把所期待的行為分成若幹階段,使白鼠逐步達到各階段所設定的標準。例如這隻白鼠在箱子裏活動,許許多多的動作都不是斯金納所期望的,隻有當它的頭朝向杆子時,才能符合斯金納的期望,立即就有顆食物落入食物盒內,這種獎勵會強化白鼠朝向杆子的反應動作,而其他動作相對逐漸減少。

下一步要獎勵的反應是白鼠更接近杆子,再其次就是碰觸到杆子。就這樣漸漸進行,最後隻有壓杆的行為,才會獲得食物的獎勵。

上麵的實驗就是行為塑造的實驗,可以塑造所期望的行為。如果從反麵來看這項實驗,又引導出另外一個策略——區別強化。當這隻白鼠在箱子裏活動,開始時許多的動作都不是斯金納所期望的,但隻要頭朝向杠杆時就可以獲得獎勵,經過數次後,頭朝向杠杆這種行為逐漸增多,其他錯誤行為慢慢減少。

對於兒童的偏差行為,其改善之道,並非立即要求兒童改掉、不要出現這種行為,而是采取漸進方式,分階段逐步要求學生遞減該不當行為的發生次數,最後減到可以接受,甚至完全沒有的情境,這種策略就是區別強化。

根據這一策略,我們可以容忍不良行為在某一限度內的次數,如5次。如果不良行為在一定限度內能減少到5次,就予以肯定,以求改進。然後再逐步降低標準,3次、2次……逐漸就可以達到目標了。

同樣,對孩子的不良習慣,可以適當地用獎勵的方法使孩子由多動變為少動,慢慢轉變為專心。若是方法不對,一味強調孩子做作業不準起身,那孩子反倒更加坐不住,說不定以前一個小時隻起來10次,媽媽規定不準起來後,反倒要起來12次了。

父母必讀

※ 如上文中的宋嘉,要改變他的不良習慣,媽媽可與宋嘉約法三章,如果宋嘉寫作業時,每小時能減到3次之內的離座次數,就可以允許宋嘉做一件他想做的事。

※ 等宋嘉能做到每小時離座不超過3次的標準時,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2次、1次。就這樣,不出3個月,宋嘉必可以改掉不寫完作業就去玩的習慣。

※ 選擇適宜的標準。運用區別強化首先要選擇適合我們所要減少的行為的標準,才能顯出最佳效果。例如,對於寫作業,每小時有一次走動是正常的,所以,沒有必要把標準訂成0次;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的某種行為存在,必須完全消除,例如罵人,那麼就采用0次區別強化。

※ 耐心堅持,才能有所收獲。采用漸進方式,逐步要求孩子遞減不良行為的次數。這需要堅持和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和家長不能希望這些壞習慣在一夜之間蹤影皆無。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才能看見孩子的進步,才能堅持到底,有所收獲。

細節23孩子賴床對責任感的形成是不利的

“橋橋,7點50了,快起床吧,媽媽做好了早餐,吃完了媽媽送你去學校!”

“不嘛,我再睡一會兒嘛!”

“乖橋橋,再不起床,要遲到了,來,姥姥幫你穿衣服!”

“不嘛,姥姥,我還沒睡好!”

……

橋橋已經7歲了,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從上幼兒園起,就每天早上喜歡睡懶覺,從沒在8點以前起過床,為了怕孩子遲到,橋橋媽媽和姥姥隻好一遍一遍地叫,好話要說一籮筐。可小橋橋即使醒了也賴在床上,就是不願起來。所以,每天早晨上學是橋橋媽媽最無奈的事。擔心他遲到,即無法叫他早起。

小孩子賴床是一種極普遍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79%的孩子都有賴床的習慣。

想一想我們大人也會有不想起床的時候,隻不過大人比孩子多一些責任、多一些理性罷了,因為我們知道還有比賴床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孩子們不會這麼想。

當孩子賴床成為一種習慣後,他會用各種的理由來推托,達到賴床的目的,盡管明知道必須起床了,心中仍然沒有緊迫感,久而久之,做什麼事情都像早晨起床一樣,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其實,這對孩子責任感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孩子賴床,也不外乎3種原因,第一種是睡得太晚,以致不能早起;第二種原因是孩子不喜歡即將麵對的人與事,以這種方式進行逃避和拖延;第三種原因可能是因為大人們平時比較忙,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比較少,孩子有一些“感情饑渴”,每天隻能借用早上的時間來滿足一下情感需要。如果是第三種的話,父母平時就需要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雖然已經“長大了”,但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和父母一起進行遊戲或講故事等活動。如果滿足了孩子這些感情和活動需要,孩子的這種狀況便毫不費力地解決了。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橋橋並不屬於第三種原因,相反,姥姥幫忙穿衣服,媽媽送到學校,橋橋是在關心和愛護中長大的。因為他從幼兒園起就開始賴床,而媽媽和姥姥隻是用“好話說了一蘿筐”的方式來勸他起床,無形之中,使孩子產生一種“即使不起床,媽媽也不會怎麼樣”和“媽媽比我更擔心我遲到”、“遲到不是自己的事,是媽媽和姥姥的事”的心理。孩子有這樣的心思,媽媽即使費再多的口舌叫他起床也無濟於事。

紅旗小學門口,一輛車停下,一位爸爸急匆匆地拉開車門,拿出書包,讓兒子下車。兒子背好書包後,跟爸爸連再見也沒時間說,便衝進校園向三年級的教室跑去,還沒跑5米,上課鈴聲已“鈴——鈴——”地響了起來。

門口的爸爸搖頭歎了口氣。

管理員大伯安慰地說:“還好,你家曾樂今天隻遲到了幾分鍾!比昨天要早。”曾樂不是第一次遲到了,曾樂的爸爸懊惱地說:“這孩子,早上怎麼叫也不起床,一學期沒幾次準時上學的。遲到這麼多次也不見長記性。我們小時候上學哪像這樣子,早早就到了學校,等上半個小時才上課……”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橋橋才7歲,他要是同我們大人一樣到時候就起床,那就成熟得太早了,反倒不正常了。橋橋的情況雖然是正常的,但每天早上用“一籮筐話”才能解決,也是讓人著急;而曾樂已經上三年級了,卻大半個學期都遲到,這情況就有點不大正常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賴床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即使明知道這並不是好的行為,也無法控製自己。

讓孩子能準時從床上起來,在上課鈴響之前走進教室,不再拖延,不能靠父母在床邊說“一蘿筐”好話。父母應讓孩子知道,形成壞習慣的後果是多麼嚴重,作為小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父母應讓孩子的心中先樹起一種觀念,不要以為什麼事都有爸爸媽媽頂著,自己的事情就得自己留心!

父母必讀

※ 使用一些鼓勵措施,如快些起來就給他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或者利用孩子喜歡聽好話的心理多誇獎他。

※ 提前5~10分鍾先把孩子叫醒,告訴他:“該起床嘍,現在醒一醒,等媽媽再叫你時,你就起來。”這樣,可以給孩子一種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準備,這種辦法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很有效。還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是,幫助孩子起床隻需要一個成人就夠了,不要所有的成人都圍著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嘮叨,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簡單而平常的事情。

※ 家長要克服和壓製自己煩躁的心情,努力把從起床到洗臉的過程變得有趣一點、幽默一點,不要大人和孩子一清早就心情不好。

※ 了解孩子不願起床是否因為在學校裏和同學關係不好,或者害怕老師,找到原因,並想辦法解決問題。

※ 平時多抽些時間陪孩子出去玩,以免孩子因缺少親情的溫暖而故意借賴床來引起父母重視。

細節24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期中考試前一個星期,爸爸對李奧說如果李奧各科成績都考90分以上,就帶他去動物園玩。李奧高興得蹦起來了,每天放學回家也不用父母叫,就先坐下來做作業,認真地解題,寫生字。

因為準備充分,考試時,李奧胸有成竹,語文考了93分,數學考了98分。

該爸爸兌現承諾的時候了,拿到成績單的第二天剛好是星期六,李奧纏著爸爸去動物園玩。爸爸手頭有事在做,推道:“明天吧,啊,明天爸爸再陪你去。”李奧雖然滿肚子不高興,也隻好答應了。第二天一大早,李奧就央求爸爸帶他去動物園。爸爸因為昨晚答應和幾個朋友打麻將,結果又沒有陪李奧,李奧氣憤地說:“爸爸騙人……”

本傑明·魯迪亞德曾經說過:“沒有誰必須要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國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獲得了政界較高的讚譽。

當福克斯還是一個孩子時,有一次,福克斯的爸爸打算把花園裏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建造一座大一點的亭子。小福克斯對拆亭子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親眼看看工人們是怎樣將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親拆亭子的時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剛巧要離家幾天,他再三央求父親等他回來後再拆亭子,老福克斯敷衍地說了一句:“好吧!等你回來再拆亭子。”

過了幾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卻發現舊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裏很難過。他心想爸爸說話真不算數,並把自己的想法對爸爸說了出來。

爸爸一聽很奇怪,細問原因,原來他早把當時敷衍小福克斯的話忘得幹幹淨淨了。

這時聽了兒子的提醒,老福克斯仔細想了想,決定向兒子認錯,他認真地對小福克斯說:“兒子,爸爸錯了!爸爸竟然忘了當時答應你的事,爸爸向你道歉。爸爸答應過你讓你看怎麼拆亭子,一定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

老福克斯找來工人,讓工人們在舊亭子的位置上重新蓋起一座和舊亭子一模一樣的亭子,然後當著小福克斯的麵,把“舊亭子”拆掉,讓小福克斯看看工人們是怎樣拆亭子的。

言而有信,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一點比萬貫家財來得更為珍貴!顯然老福克斯是深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的。

父母對自己的言行是否負責,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不要輕易對孩子許諾,一旦許下諾言,就要盡可能照此執行。實在做不到,也應該給孩子解釋清楚,有條件的話,盡快將此補上。這看起來像是小事,可如果父母總也不兌現自己的諾言,孩子便不會再聽信父母的話,因為他們會覺得父母在欺騙他們。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以孝著稱。《史記》上說,孔子以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論語》上還記載了曾參的修養原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他孝敬父母,同時也懂得為父母之道。他強調做人要誠實,他也用這個原則來對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拉著她的衣襟,又哭又鬧,要求跟著去。曾參的妻子被鬧得沒有辦法,就對孩子說:“你留在家裏,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家,隻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雪亮的尖刀,正在準備殺豬呢。他的妻子趕忙製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小孩子說著玩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呀!”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小,什麼也不懂,隻會學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講假話。再說,母親騙了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這樣做,對家教是很不利的。”結果,他說服了妻子,把豬殺了煮肉給孩子吃。

曾家的這口豬,也許還沒有養到該殺的時候,他殺了這口豬是一個損失。可是,換來的卻是在孩子麵前樹立了一個誠實的形象。同時,他的做法對他的妻子也是一個教育,讓她記住:作為一個母親,無論什麼時候,也不應該在孩子麵前說假話。

有一次,微軟公司高級副總裁李開複麵試了一位應聘者,該應聘者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上都十分出色。在交談的過程中,應聘者主動向李開複表示,如果錄用了他,他將把原來公司的一項發明帶過來。李開複說:“不論這個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樣,微軟都不能錄用他。因為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堅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關鍵。一個人要想贏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守信用。事實正是如此,誠信是人性一切優點的基礎,世界上才華橫溢的人並不罕見,但是,才華出眾的人就值得信賴嗎?隻有誠信的人才值得信賴。誠信這種品質比其他任何品質更能贏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於人。誠信是立身之本,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產,它能讓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還能給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而誠信也是有責任心的一種表現。

父母必讀

※ 平時不要輕易對孩子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兌現,即使要推掉很重要的會議,要損失一筆生意,要讓自己不得不重新安排一些事情,也要兌現。

※ 言行一致,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才高大而有威信,這樣,家長的話,孩子會很樂意聽從;相反,孩子會覺得家長常常騙人,說不定孩子也會學著騙人。

※ 家長守諾,對孩子也是一種激勵,如果隻許諾而不實行,久而久之,孩子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一個言而無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