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培養孩子輸得起的心態(3 / 3)

到底要如何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想得細一點,父母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性情喜好。遇到事情,先考慮一下孩子的意見,多問幾個“你怎麼認為?”或“你同意嗎?”與孩子一起討論商量,共同製訂計劃並照著做。

尊重和理解是溝通的前提,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處處爭強好勝,最怕別人看低自己,他們需要被尊重、被承認。

父母必讀

※ 家長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習慣、人格和能力,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 要盡量在早期著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品行、好個性,要注意在細小的生活瑣事中,糾正孩子的種種壞毛病,堅持對孩子有原則的愛。

※ 對孩子過分的放任、遷就、溺愛,將會使孩子做事沒有界限和責任感。說“不”是家長的一種責任,愛要及時,要及時關心、及時幫助、及時批評、及時糾正壞毛病,讓孩子認為家長是有原則、講道理、雷厲風行、言而有信、獎懲分明的。

※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進步,父母不進取,孩子怎能上進?在擺正學與玩的關係上,與其“堵”,不如合理地疏導,和孩子好好地談談,掌握他們的想法。

細節49不要讓孩子成為家長意願的犧牲品

江江的父親對他的教育十分嚴格,每天早上5點就得起床,跟父親讀兩個小時的外語,然後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樣,背起書包開始一天的學校生活。放學回家後再學習兩小時的書法。

父親又培養小江江的業餘愛好——小提琴。

江江並不喜歡小提琴,因為這根本不是江江的愛好,而是父親自己的愛好,和很多家長一樣,爸爸把自己的愛好與夢想強加給江江,奪走了江江童年的歡樂。於是從小學三年級的暑假開始,江江的生活中多了一項重要的內容——練琴,教師就是爸爸。暑假,江江每天要練8小時的琴,開學後也是同樣,擠掉了他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

平時,爸爸不讓他做任何事,隻讓他專心練那些“業餘愛好”。江江說:“我寧願爸爸讓我做家務,收拾房間、掃地,也不想練小提琴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這樣的心理使如今許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彈琴、跳舞、畫畫、英文……一個都不能少,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落後了,他們沒有更多地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能力,而是一味地將自己未圓的夢或一家人的期望全盤托付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按自己心中規劃的理想藍圖發展。而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往往與父母一相情願的預料相反,有時有些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反而給孩子造成了許多壓力,出現許多心理問題。其實對於孩子的未來,應讓孩子自己構築,父母充當從旁指導的角色也就足夠了。

父母將自己殷切的期待和深切的感情傾注在下一代身上。這時,父母培養孩子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預期,或多或少都帶有在下一代身上重塑自我的色彩。他們隻注重培養孩子的各種技能,卻不給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的機會。

由於望子成龍心切,父母習慣於應用成人化方式教育孩子,以高於實際年齡的檔次要求來衡量少兒是否成材。這種嚴重違背少兒身、心、智、品諸方麵發展規律的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麵遠遠超出了少兒的承受能力,因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隻會成為父母的影子,沒有自己的個性。不要說獨立精神,連基本的責任感也無法具備。

科學的少兒教育應該是對包括智力開發、創造力開發、非智力因素培養和道德品質等內在素質的全麵開發,更應該是建立在少兒正常的身心發育基礎之上的合理開發。

其實,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中,主要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對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專注力、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等內在智力的全麵開發以及性格的培養,從根本上改善孩子大腦的性能,為孩子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更為良好的基礎,開辟一個盡可能廣闊的空間。

中國的少兒教育忽視生理、心理和人品開發的問題十分嚴重。對於這種狀況,一位關注中國教育的學者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當前的社會現實中出現了這種十分奇特的現象:我們製造了許多智力發達,少年老成的“小大人”時,卻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對在校大學生和成人進行起碼的基礎文明教育,包括進行“便後衝洗”,“人走關燈”,“洗完手關水龍頭”這樣的基本的責任感的修身教育,出現了有違教育規律的不正常現象。

子女因為父母的殷切期望和過高的投入,成長受到極大的壓製,使性格扭曲,不能承受一點外界的挫折,不能承擔一點責任,也成為這一時期家庭教育的一大缺陷。

據調查研究顯示:在某大城市,有42.8%的孩子對現有家庭教育方式表示反感,難以感到快樂;有27%的孩子將“家長不能理解我”列為主要煩惱之一。其中包括:31.5%的孩子覺得“家長隻知道關心我學了什麼、成績如何”;26.6%的孩子認為“我想做的事情爸爸媽媽總不讓我做”;19%的孩子認為“我不願學爸爸媽媽為我安排的學習內容,如鋼琴、計算機、舞蹈等”。由此看出,父母為孩子安排人生時,往往根據自己的好惡來決定,根本不管孩子是否喜歡,是否感興趣,是否有能力,他們很少會問孩子喜歡什麼、愛好什麼、有什麼打算。

如今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眾人的關愛之中,不免養成了一種被動的習慣,習慣於等待外來的指令,而真正源於內心的需求與動機則顯得相當缺乏,從而導致主動性與創造性水平低下。孩子在被動的情況下按照父母的意願做這些事情,讓孩子絕對服從的教育方式隻能培養出唯命是從、毫無主見、不敢負責的人。

父母的教育態度和行為對孩子責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對孩子采取民主的態度,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利於孩子提高責任感。

父母必讀

※ 為人父母者,應把對孩子的期望轉化為對孩子的讚賞、鼓勵、支持,讓孩子在父母適度的期望中找到向前邁進的動力,按照自己的能力、愛好和興趣發展,實現自己的夢想。過於幹涉孩子的父母,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孩子的自主發展,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連基本的品質都無法具備。

※ 今天的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愈來愈高的要求。如何使孩子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負責,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成為教育界的主流意識。在強迫孩子把大量業餘時間用來培養技能的同時,不妨也抽些時間讓孩子體會一下責任的重要性。

※ 教會孩子愛和責任,比教會孩子一身的技能更重要。

細節51對孩子的批評要合理、公正、適度

釗釗上小學四年級,被社會上不良青年引誘,在暑假期間和同學偷過商店的東西,爸爸得知後,十分生氣,但他並沒有衝動地去打罵釗釗,而是和媽媽商量怎樣讓釗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徹底改正。

3天後的一個中午,爸爸提前下班,釗釗也放學回家了。爸爸把剛收到的一份《法製報》遞給他,上麵登有一段關於“少年犯”的文章。等他看罷,爸爸趁熱打鐵,從一條小蟲毀了一條大船談起,談到盜竊者的心理,今天偷1元,明天想偷10元,日後就會犯更大的錯誤……

釗釗本以為爸爸會狠狠打罵他的,但聽到爸爸耐心的開導後,他體會到爸爸的苦心,把偷到的東西交還給派出所。從此釗釗認真學習,到了期末還拿回家一張獎狀。

孩子有過錯,理應批評,但其人格應受到尊重。有的父母誤認為當著他人的麵數落一下孩子,會增強“激發”效果,殊不知,這樣做最大的弊病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批評起孩子,張口閉口總是否定性語言“你真沒出息”、“你真不爭氣”、“你真不要臉”,等等,有的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如此責罵不休,真不知究竟是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還是要往邪路上推。

家長不要忘記,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情感和人格。批評並非是橫眉立目、訓斥、挖苦,它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威壓人。有些家長批評孩子像以前的警察審問犯人一樣,氣氛過分緊張,甚至連吼帶叫“當初我就不該生你!”“閉嘴!你這個小混蛋!”同時,伴隨著圓睜的雙目和尖厲的叫喊,這些表情、動作構成一個強烈的刺激,使孩子對這些話終身難忘。他們可能會因此認為:原來爸爸媽媽是這樣看待我的。他怎麼還能接受你們的批評教育呢?

如果隻是一味地責罵,隻能是傷害孩子。對孩子說明他的錯誤何在,才能使他們充分地反省,改正錯誤。父母在批評子女時也要告訴孩子怎樣做,最好是能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作決定,而父母隻是給予啟發而已。批評要實事求是,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要以為說得越多越好。

過火語言隻能使孩子感到無所謂,反正我錯誤沒那麼嚴重,愛說什麼說什麼吧,於是給你一個耳朵,不往心裏去。孩子認為你無非就是撒撒氣而已,批評的效果無形中就降低了許多。當然批評、懲罰太輕也不行,太輕不足以引起孩子警惕。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查清楚,合理、公正、適度地批評。所謂“度”就是質與量的界限,超過了“度”就會走向反麵。我們的批評一定不要誇大其詞,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

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就批評他一切都做不好,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他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他會發現負責任等於痛苦。全麵否定的批評將會導致嚴重的惡果,一切取決於你批評孩子時的態度。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影響進行了研究。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生痛苦聯想和破壞性的話語:

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

非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製——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

央求——我求你看一會兒英語吧,兒子!

賄賂——隻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會洗碗,真行,以後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

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常用的話。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反而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以致於不可救藥。家長希望通過嚴厲的管教,使孩子優秀起來,殊不知過分嚴厲將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而且,孩子不敢負責任了,是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每一個生命必須獨立承擔他生命的責任!”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法則。任何人都不可能對別人負起責任。家長以為自己可以對孩子負起全部責任,其實你隻能負起一部分責任,孩子一生的責任是沒人能替代的。

對孩子進行批評,最好一次解決一個問題,不要幾個問題一起批評,讓孩子無所適從;更不要翻曆史舊賬,使孩子恐慌不安;也不要一有機會就零打碎敲地數落,結果把孩子說疲遝了,無動於衷。

家長在批評孩子時,要注意態度,批評孩子切忌話裏套話,火上澆油,話中帶刺,言過其實。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不分場合地訓斥孩子。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不批評孩子,家人都在場的時候不批評孩子,因為這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在飯桌上不批評孩子,否則會影響孩子的飲食健康;父母遇上不順心的事情,在氣頭上的時候,不批評孩子,因為這個時候父母容易說話過火,影響批評的效果。

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承受能力弱,對家長的批評接受不了。確實有些孩子,家長批評重了一些,就又哭又鬧,拒不接受批評,甚至變本加厲地繼續堅持錯誤。遇到這種情況,說明孩子還沒有養成聽取批評的良好習慣,對自己存在的問題缺乏認識。那麼,家長就要在堅持批評的同時,做好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使孩子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問題。

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嚴肅指出問題,不要怕孩子承受不了而輕描淡寫,不要把批評變得庸俗,那樣,起不到批評的效果,還不如不批評。也不要對孩子批評後,就立即安撫,要讓孩子有反思的時間。特別是家庭成員要協調一致,形成對問題的統一看法,千萬不要有一個人對孩子進行批評了,另外的人唱反調,這樣做,輕者衝淡了批評的效果,重者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混淆是非標準,對批評不當回事,甚至養成看風使舵,投機取巧,鑽空子的壞習慣。

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後,家長不批評教育,使孩子犯錯不知錯,堅持錯誤不改正,這才是最危險的。

父母必讀

※ 問一問。當孩子犯了錯誤,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先問清原委,分清是非。

※ 放一放。孩子所犯的錯誤,有時的確讓父母十分生氣,恨不得痛罵他一頓。這種時候,父母最好把問題放一放,讓自己心氣平和下來,再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做孩子易於接受,並樂於改正錯誤。

※ 選一選。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如能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進行批評、教育,會更容易達到預期目的,收到較好效果。

※ 導一導。有經驗的父母,對犯了錯誤的孩子不會一味簡單地批評、訓斥、指責,而是像知心的好友和有經驗的顧問一樣,坐在他身旁,耐心地啟發、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弄清錯誤所在,自願表示在今後如何改正、不再重犯。

※ 激一激。獨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競爭壓力,作為父母,在家中要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去接受挑戰,使其潛在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細節52打罵隻能讓孩子不敢承擔責任

2005年,13歲的沈陽女孩胡丁琦在舒曼杯(亞太)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中,一人囊括了四項冠軍,兩項亞軍,這是這個著名國際賽事創辦以來的個人最好成績。而胡丁琦這個鋼琴才女卻是被父親400個耳光打出來的。在談到女兒的成材經曆時,一貫認為“不打不成材”的胡東振卻開始反思:如果能讓我重新選擇,我不會再逼女兒學鋼琴。鋼琴才女的遭遇是否值得我們深思呢?應該采取棍棒式教育還是鼓勵式教育,值得我們去深思。

為了樹立父母的威信,少數父母認為“棍棒下麵出孝子”,他們太信奉棍棒教育,孩子不聽話要打,孩子作業沒做好要打,孩子沒有責任心要打……覺得打孩子可以使他聽大人的話,可以尊敬和孝順父母。因此,一碰到小孩做錯事,動輒就打罵小孩。而事實上卻事與願違,經常挨打的孩子在個性發展和健康方麵都會受到損害。

棍棒教育使孩子膽小、懦弱,當看到成人暴怒,用拳頭打他時,他害怕,如果孩子經常挨打,當他見到打他的人就會害怕。

如有個小學生一聽到父親叫他的名字,就神情呆滯,心跳加快。棍棒教育還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自感低於別人,並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失去上進的信心,形成小兒固執倔強的性格。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如果與別人產生對立衝突時,會模仿大人用“打”去對待別人,如遇到與小朋友吵架時,會模仿父母的辦法去用手抓對方頭發或打對方耳光等。

經常挨打的孩子,如果做錯事,為了逃避挨打,就會掩蓋事實,編造假話,養成不誠實的行為。

經常挨打的孩子,膽小怕事,不敢承擔責任。

棍棒教育有百弊而無一利,因此,對孩子應以正麵教育為主。

作為父母,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平複舒緩自己的怒火,不要動不動就以棍棒說話,或者嚴詞斥責。

有修養的父母對孩子說話絕對不發火。即使孩子有了錯誤、缺點,“火”冒三丈,也要十分注意說話的火候。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思想、心理、承受力都是脆弱的、有限的、不成熟的,他們也不會“三思而後行”,往往采取盲目行動。因此,家長對孩子說話千萬不可偏激,包括孩子做了錯事,成績不理想,貪玩……都應該把握住說話的分寸,盡量把話說得溫和些、婉轉些、隨便些,通過啟發、引導、鼓勵來為孩子“指點迷津”。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親近、可信,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溫馨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他們往往人格健全,有強烈的責任感。

父母、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愛孩子,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地關懷便好,不需要嬌生慣養;在孩子的品質和學習上家長應嚴格要求,使他們從小在各方麵都養成較好的習慣。

有的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殊不知家長是孩子的一麵鏡子,慢慢長大的孩子就很可能模仿家長,反過來施暴於家長。有的家長過於溺愛孩子,為了讓孩子成材不惜一切代價,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除了學習,與人交往、自立能力等其他各方麵均不如別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可能出現心理問題。有的孩子認為自己的“無能”及所有的缺點都是父母造成的,於是就仇恨父母,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加。有的家長對孩子管得過嚴,孩子長期壓抑,心理壓力也隨之加大,情緒沒有出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以暴力的形式爆發出來。

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呢?是受父母性格的影響,家長和自己孩子接觸的時間最多,關係也最密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都在影響和教育著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既不能鬆也不能過嚴,對做錯事情的孩子不能隨便加以言語上的謾罵、侮辱、詆毀與打擊,更不能施以殘酷的拷打與懲罰,家長應該對孩子的錯誤及時糾正,加以言語上的批評與指導,讓孩子接受批評,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加以改正。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是他們的好夥伴、好朋友,也是好老師;棍棒下決打不出孝子,棍棒下隻能打出逆子,真正愛孩子就善待自己的孩子,用正當的教育手段及方式來培養出德智體三方麵都合格的未來的人才。可見,家庭環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爐,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養。

鼓勵式教育與懲罰式教育都應該有“度”,過猶不及,鼓勵和懲罰這兩種教育手段的運用,都應該有一定的限度。懲罰應該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過分的懲罰容易導致孩子自卑、膽怯、叛逆,甚至心理失衡。過分的鼓勵容易使孩子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故步自封,不利於抗挫折能力的形成。對孩子一味地肯定、表揚、賞識,會使他們心理逐漸膨脹,聽不進批評意見,形成唯我獨尊、任性、驕氣、偏激、霸道等不良性格,難以經得起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因此,鼓勵也好,懲罰也好,都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是對受教育者的傷害。

父母必讀

※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求。多欣賞鼓勵,少批評懲罰,放下架子。學會傾聽的家長才是好家長。

※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過年過節了,要讓孩子學會交往;得到別人幫助了,要讓孩子學會感謝;受到批評懲罰了,要讓孩子學會反思;和別人相處,要讓孩子學會尊重、理解。家長要相信,經曆真實生活的曆練,孩子的意誌就會更堅強,就會以心發現心,用美創造美。

※ 家長做好表率,並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孩子完善自身,形成健康的人格。

※ 立足於現實,穩紮穩打,從點滴入手,從小事著眼,循序漸進,才會有效果,才能讓孩子擔起他們應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