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平等教育中培養有擔當的孩子(1 / 3)

第六章 在平等教育中培養有擔當的孩子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父母是孩子眼中的“權威”,父母的話對孩子來說就是命令,隻有聽父母的話才是好孩子。但是,在融洽的家庭關係中,孩子和父母應該是平等的,這種平等不僅僅是指形式上的平等,更是實質上的平等。

細節53讓孩子經常用“我有什麼責任?”這句話問自己

北京某小學,有位老師開了個“我有什麼責任”的班會課,班會結束後,學生東東開始思考這個過去很少想的問題。是啊,數學沒考好,不能怪爸爸沒有輔導、媽媽沒叫我起床、同學弄斷了我的鉛筆、老師偏心,而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改正作業中的錯題,結果考試又做錯了。後來,他經常用“我有什麼責任?”這句話問自己,不僅學會了促使自己進步的一種激勵方法,而且在各方麵都能獨立地以積極態度去麵對,麵對挫折時也能順利解決。

做父母的應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從小擁有責任感。

責任感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對於提高孩子的抗挫折力非常有幫助。因為孩子在負起責任的同時,感受到了凡事應該以自己稚嫩的肩膀去承受,這樣,他的翅膀才會越來越強壯有力,當暴風雨來臨時,也會像勇敢的海燕一樣,張開翅膀飛翔在風雨之中。

很多家庭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玩過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大人不得不跟在後麵一件件收拾。這種情形既反映出孩子沒有養成自我負責的習慣,也表明家長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良好的責任感是社會合作精神的基本體現,也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責任感的培養不像教幼兒數數、背兒歌那樣立竿見影,而應循序漸進,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進行滲透,如讓幼兒學會疊被子、洗手帕、係鞋帶、掃地、收拾玩具和圖書等。希望讓孩子在勞動中形成責任心。分派孩子做家務本身並不是目的,主要是鍛煉孩子承擔義務和責任的能力。

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責任感,可孩子的責任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齡自動出現。責任感需要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經曆和體會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獲得的。

在人才市場,到處都是找工作的人,而好多招人單位在一場招聘會下來,卻找不到他們合適的人選。他們需要的人才並不是稀缺的人才,從辦公文秘、打字員到部門經理、總經理,哪個崗位都缺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無論哪個崗位都需要認真負責的人,他們需要把工作交給讓他們放心的人。

而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意識很淡泊,零點調查公司參與的“世界公民文化與消費潮流調查”中,我國國民的價值觀與其他國家明顯不同:各國公眾認為最重要的價值是講究禮貌、責任感、寬容和尊重別人,而中國公眾對責任感、寬容和尊重別人、與他人溝通等的重視程度遠低於其他國家,隻有略多於50%的人認為教育孩子講究禮貌是重要的,隻有30%的家長重視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處於世界最低水平。

由於家長對責任感培養的不重視,導致許多孩子缺乏責任感,自私、推卸責任、不能承擔重任。

家長為孩子打理一切,為孩子洗衣服、襪子、鞋子,替他們收拾書包、整理房間……長此以往,孩子不知道怎樣自己照顧自己,更談不上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了。

家長生病了,孩子們想不到為家長倒一杯水。學校洗手間的水龍頭嘩嘩地流水,沒有孩子認為自己應該將它關上。當老師詢問情況時,一位學生說,那不是我開的,我用的是這個水龍頭。

孩子的責任感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培養,慢慢地形成的。平時對孩子嬌生慣養,事無巨細都為孩子安排好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某一天突然變得有責任感,那隻是在空想。

在美國素有“領導人教父”之稱的丹尼斯·韋特利博士告誡天下父母:“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你必須使他(她)從小就有責任感,在個人發展空間和個人責任之間達到平衡。”

丹尼斯·韋特利博士說,父母最需要給予孩子的不是金錢而是教會他們如何正確地生活、負責任地工作。給孩子再多的物質財富,多年以後他們未必能記住,反倒會滋生其“坐享其成”的人生觀。而責任感是在小事中養成的,比如讓孩子們覺得,打掃房間、清理書桌是他們應該做的事;過馬路時幫助比自己年齡小的或者身體不適的夥伴是自己的責任。韋特利說,隻有從小就具有責任意識,孩子將來才會成為一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組織、社群盡職的人,而這點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素質。

要想讓您的孩子將來能夠立足於社會,能夠做一番大事業,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就承擔一定的責任。讓孩子做到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分給孩子一些家務,讓孩子懂得如何負起責任。孩子能夠自我服務是培養責任感的第一步,父母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結合孩子的興趣,安排他們長期負責一些家務勞動,比如澆花、取報紙、擺放餐具等,這些事情3歲孩子已經有能力完成了。

如果孩子完成得好,父母應該熱情鼓勵,誇獎他是個負責任的孩子,借以向他灌輸基本的責任意識。

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家庭的生活籌劃,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孩子從自我的小圈子裏跳出來,感受到父母操持這個家不容易,就會自覺增強自我約束和管理意識,並努力承擔起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責任,表現出對家庭高度的責任感。

另外,多讓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也是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好方法。父母帶孩子旅遊的時候,可以就一些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與孩子討論。“公園裏環境這麼美,這些瓶子、報紙躺在路上,還美嗎?”“那些人亂丟垃圾對嗎?”“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啟發孩子思考個人行為與公共環境的關係。如果再講明道理,帶動孩子把撿起的垃圾送到垃圾桶內,那就不但讓孩子明白道理,也讓孩子知道應該用行動來維護環境,強化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父母平時就要重視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對孩子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從小培養他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寶貴的責任感。

※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現的責任感的強弱,是孩子最先獲得的責任感體驗。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深刻的,而且是終生的。對任何人來說,能做好的事而不去做,那是缺乏責任感;同樣,對於盡自己的全力做不到的事而硬要去負責,則是濫用責任感。家長要經常反省自己,隨時隨地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 如果家長經常對人誇海口,卻不去履行自己的諾言,時間長了,孩子也會慢慢模仿,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對自己說的話不承擔責任。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自身的修養,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等親人對他的期望與信任,把學習當成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思想動搖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 當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成績有了進步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讓孩子體驗到完成任務時的滿足與喜悅。

細節54充分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有一篇網絡文章叫《你有選擇的權利》,是一個華僑寫給中國孩子的。這篇文章告訴中國的孩子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是中國的孩子們雖然有選擇的權利,可大多數父母們卻並沒有將這種權利賦予自己的孩子。中國的父母們喜歡替孩子做主,按自己的意願規劃孩子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日常的事情上,也時常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一個學生曾經這樣描述她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如果和我媽媽聊天,大部分事情都不能說。比如我和同學開個玩笑,回到家跟媽媽一說,她總會說:“你們同學怎麼這樣,是不是太過分了!”其實隻不過是個玩笑嘛,何必在意呢?

我們認為可笑的事情,父母卻笑不出來,而且總是驚異地看著我。記得有一次,我想要雙鞋。媽媽告訴我,隻要喜歡就買。可是當我看中一雙鞋的時候,媽媽卻說:這雙鞋質量不好,還是買那雙質量好的吧!那雙質量雖然好,可是樣子卻很古板,我不喜歡。即便媽媽是好意想讓我買一雙好一點的鞋,可是為什麼我說的話就不能算數呢?

生活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家長有時就強迫孩子去做;久而久之就限製了孩子的思考,他會覺得思考是無用的。於是,他們在大人麵前,就變得異常依賴,什麼事情都得由父母做主,一旦離開父母就會無所適從。另外有一些孩子,他們很有自己的主見,可當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時,卻很少得到父母的認可。這時,孩子就會感到很沒麵子,漸漸就不願與父母進行平等的交流了。

隻有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父母與孩子之間才能有愉快的溝通。而孩子通常希望被重視,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會展現出更多的潛能。同時,孩子也會依照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人和世界,不被尊重的孩子往往很難學會尊重他人。

另外,傾聽是必需的。傾聽是一種態度,傾聽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徑。如果你能傾聽孩子訴說一次,那麼你與孩子的距離就拉近了一點。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孩子宣泄心中積鬱的情感,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寬容也是家長必備的。寬容的最直接做法就是理解和信任。冷靜平和的態度,溫和而充滿愛意的語調,輕鬆愉快的氛圍,這些都是鼓勵和引導孩子把話說下去的要素。

總之,父母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努力使自己的行為更像大人,才能與父母的態度相配。父母從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開始與孩子交流,孩子談話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的愛無私而深切,總想替孩子打理一切、承擔一切,但有時候卻適得其反。現實中又有多少家長能夠真正做到像對待自己的朋友那樣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意見,對孩子犯的錯誤以理性的態度予以理解和寬容呢?父母們也要試著改變“大家長”式的教育方式,而以“朋友式”的榜樣姿態出現在孩子們麵前,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做主,哪怕是一點點,都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父親彼特羅是一位令人稱道的好父親,他培養孩子的信條就是: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做主。

6歲那年,達·芬奇上學了,在學校裏學了很多知識,但他對繪畫最感興趣。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回家後,達·芬奇把速寫給父親看,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決定培養他在這方麵的才華。

正是因為父親如此開明,達·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中,甚至敢畫畫嚇唬老爸。一次,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兩眼冒火、鼻孔生煙,看起來十分可怕的女妖頭。為了把父親嚇一跳,他還關緊窗戶,隻讓一縷光線照到女妖頭的臉上。後來,父親一進家就被盾牌上的畫嚇壞了,可是等達·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釋完,他竟然也沒有責備兒子。

16歲那年,父親把達·芬奇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裏學畫畫。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芬奇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去體驗、去闖蕩,從而成為自信、勇敢和富有創造力的人。在美國電視連續劇《成長的煩惱》中,看到孩子們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氣概,許多人常常會忍俊不禁,覺得非常可愛。相比之下,中國大部分兒童缺乏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論大事小事都要依賴父母,不肯自己動腦筋,不敢自己做主。然而事實上,這並非是中國孩子的天性如此,而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我們的父母能不能在這方麵作出些改變呢?

父母必讀

※ 父母不但要愛孩子,而且要給孩子應有的信任和尊重。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討論和發表意見,通過與孩子的討論、交談,讓孩子有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

※ 父母要善於發現和培養孩子生活細節中的興趣,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要及時進行表揚。

※ 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幹涉,而是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商量。

※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有朋友式的討論和交流的氛圍,正是在這種氛圍裏,孩子才能夠逐步養成基於愛的自信和獨立的精神,從而健康地成長。

細節55給孩子適當的發言權和自主權

一個12歲的孩子給他的爸爸媽媽提了這樣兩條建議:

第一,我可否參與一些家庭的小會議。以前,我是小孩子,不懂事,參與也是調皮搗蛋。現在,我已長大了,已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可每次家人一有事,就把我哄到一旁,還說:“大人們有事,小孩子別搗亂!”我已不是小孩子了,我都12歲了,每次大人們把我“驅逐出境”時,可曾體會過我的心情嗎?我是家裏的一分子,應該適當參與家庭討論,這樣便可以多一個人出主意,想辦法,還可以提高我的遇事分析能力,增長社會經驗。

第二,個人也有個人的性格特點,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有的開朗,有的孤僻。和任何人相處,都應該尊重別人的習慣。我一般不喜歡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就是對家人和好友也有所隱瞞,隻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記在本上。可你們往往卻不經過我的允許,就隨便翻閱我的日記,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這點我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