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平等教育中培養有擔當的孩子(3 / 3)

美國人就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他們設有“帶孩子上班日”。在這天,父母帶上年滿6~16歲的孩子來上班,其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父母勞動的辛苦。由此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艱難不易,就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激發孩子的吃苦進取精神,對其未來起著很大的引導作用。

在中國許多父母不讓孩子出去賺錢,認為孩子年紀這麼小,不應該出去打工賺錢,家裏又不缺這幾個錢花,但國外家長不會阻攔孩子外出打工。相反,有些家庭還十分鼓勵孩子早些走出家門,接觸社會。他們認為:“孩子不需要那個錢,但需要知道掙錢的艱辛,需要學會怎樣才能獨立生存。”

其實,家長不讓孩子為家裏操一點心,實質上就是在剝奪孩子應有的責任感;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他又怎麼能夠在將來有所作為呢?現在生活環境有所改善了,學校設施也更新了。可是,新的教學法,孩子的減負,家長的全力支持,這一切是否促進了我們的孩子去更發奮讀書,更自覺地要求自己呢?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而是恰恰相反。孩子們的學習自覺性變差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有所降低了,然而更為主要的是我們發現孩子的責任感也丟失了。

在以往的比較艱苦的環境中,孩子們會為家長承擔其中一部分責任,幫助自己的家長持家守業,照顧自己的兄弟姐妹,知道家長的謀生之不容易,盡到自己做子女的義務,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為家長解憂去煩。

所有這一切都使孩子從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義,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好的影響,感到自己對他人是有用處的,因此而產生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當然,從家庭中培養出來的這種感覺,即是增強將來的責任感的堅實基礎,如果沒有這種基礎,那麼對別人、對社會、對人類的那種責任感與使命感就更不知從何談起。

任何一個沒有責任感、沒有價值感的孩子,都會因為找不到自己生命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感到迷惘,進而失去可以創造價值的動力。

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我們做家長的,自己也同樣麵對著許多新的社會環境提出的挑戰,而且許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熟悉,甚至是不知道的。

每個孩子都需要直接麵對社會,他所能依賴的隻有自己,學校是給予孩子們社會和生活經驗的一個紐帶。新世紀出生的孩子是一代不需要為家庭的溫飽分擔任何責任的人,他們從家長那裏得到的唯一信息是:“別惹什麼麻煩,好好地讀書,照家長和老師說的去做,我們就滿足。”而並非像前一代人那樣,在孩童時代從生活中就領會到:“我對整個家庭生活的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的家很需要我。”

社會的變化使孩子們的責任感減弱,也決定了他們在上進心、紀律性及榮譽感上普遍的減弱,這一代人都認為無論他們的學習或行為怎樣出色,都不會對他們周圍的人與事發生什麼影響,他們隻是照著別人的規劃生活而已。

孩子們展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就是滿足於父母或他人為他們設定的目標,而不管他們自己的個性如何,自己喜不喜歡。這種社會環境的變化給孩子將來的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與孩子之間進行一些平等的交流,也是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的一種方式,不但要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也要同他們談一些我們自己的喜怒哀樂,同孩子做朋友。

例如談一談建設家庭的計劃,在孩子大了一些後,甚至可以與孩子商討一些關於家庭財務的安排。

一般來講,如果讓家長多與孩子談一談自己的小世界,他們是可以理解並且遵照執行的;但是要求家長談他們自己的內心感受與社會體驗,卻顯得十分猶豫,甚至是拒絕嚐試。他們的想法也都很簡單:“孩子那麼小,能懂得什麼?”

因此,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就隻是孩子,他什麼都不懂,所以對於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的責任感都沒有給予重視,總是覺得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說吧。可是等孩子長大了以後就不聽你那一套了,不良的習慣已經養成,到時候後悔晚矣!

有些家長或許會說:“大人之間的事我們怎麼可以同孩子講,即使講了他也不懂,再說我平時為生活忙得不可開交,又哪裏有時間去和孩子閑扯。”其實孩子們的理解力也是很強的,而且他們對外界的觀察力往往很敏銳,隻不過他們的心理活動會被大人忽略。

做家長的也常常會聽到孩子的問話:“媽媽你今天怎麼啦?你怎麼生氣啦?”

這實質上是孩子對家長關心的一種表現,是我們應當積極鼓勵的,但是我們一般給予的答複是:“我沒有不高興。”或“都是大人的事,你去學你的吧。”而對家裏其他的事,譬如人事往來等,更是以為與孩子無關,久而久之,家長們給孩子留下的印象就隻會是:“這個家裏的任何事都與我沒有什麼關係,我隻要不惹什麼麻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就會高興。”

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未看到自己對於家庭有什麼可能的幫助,也沒有感到家長除了讓他們學習、吃住和生活,對他們還有什麼其他的需要。

用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懂得什麼叫做責任感、使命感了。

父母必讀

※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扮演有價值角色的機會。比如,有意識地分派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 讓孩子參加家庭會議,商討家庭計劃的製訂。

※ 讓孩子體諒父母的艱辛,為父母分擔憂愁;自覺遵守家庭的基本規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讓孩子在家庭中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從而產生自豪感和責任感。

※ 要教育孩子關心自己的親人和家庭。家長應該要求孩子主動關心家裏的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弟、妹,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孩子在家庭生活的磨煉中形成責任感,進而上升為對家庭、對父母負責。

細節58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在美國,有兩個已繁衍了8代子孫的家族。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學家嘉納塞·愛德華。由於他重視子女的教育,並代代相傳,在他的8代子孫中共出了1位副總統、1位外交官、13位大學院長、103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20多個議員……在長達兩個世紀中,竟沒有一人被關、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紐約州的馬克斯·萊克,他是個臭名昭著的賭棍加酒鬼,開設賭館,對子女教育不聞不問。在他的8代子孫中有7個殺人犯、65個盜竊犯、324個乞丐,因狂飲夭亡或成為殘廢者的多達400多人。這兩個家族的8代家史,告訴我們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響,將會直接關係到子女的道德品質、法紀觀念、人生觀等的形成。我們特別要探討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給予人們的啟示。

清代的曾國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僅學識淵博、見識廣泛、文武兼備,而且當時的朝廷信賴他,滿朝文武官員欽佩、尊敬他,死後被諡為“文正”、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一生,謙虛誠實,教子有方。他的兒子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修英文,成為清末著名外交家;紀鴻研究古算學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孫輩也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約農這樣的學者和教育家。

曾國藩在教子方式上有3個方麵給人啟迪:

教育子孫讀書的目的在於明白事理。他致力於培養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注意觀察他們的天賦、潛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培養、雕塑。他認為一個人隻要身體好,能吟詩作文,能夠明白、通曉事理,就能有所作為,就不愁沒有飯吃,就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認為當官是一陣子的事,做人是一輩子的事;官銜的大小不取決於自己,而學問的多寡則主要取決於自己。

教育子孫要艱苦樸素。曾國藩在京城時見到不少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不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長沙等繁華的城市,要他們住在老家。並告誡他(她)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後不能拜訪考官,不能給考官寫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曾國藩反而更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檢點、學識不夠淵博而損害父親的聲譽。所以他們磨礪自己,迎難而上、奮發圖強。

曾國藩很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凡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儉樸,兩袖清風。傳說他在遇到飯裏有穀粒時,從來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穀粒剝開,把穀裏的米吃了,再把穀殼吐掉。他要求紀澤、紀鴻也這樣。他日理萬機,但是一有時間,就給孩子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還常常與他們交換學習、修身養性的心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曾國藩既是父親又是朋友;既是經師又是人師。他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欽佩、崇拜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人生偶像。

好的家庭教育是一所大學,孩子在家庭裏學到的東西是奠定他性格的基礎,如果父母能為子女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未來道路就會平坦順利。

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學校校長和班主任在一位中國女孩顧盼的推薦書上這樣寫道:“顧盼是一個全麵發展的學生,她勤奮努力,目標明確,自信心強,爽朗樂觀,積極進取,成績優異,相信她能成為任何一所高一級學校裏的一名優秀學生。”

顧盼,來自杭州的女孩,中考時是全市“狀元”,高中階段她被杭州二中推薦到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留學。在新加坡期間,她多次在各類國際數學競賽上創造佳績,2000年在新加坡奧林匹克物理、化學競賽中,獲物理金獎、化學銀獎。2002年6月29日,新加坡政府為顧盼頒發獎學金證書,並給予她很高評價。同年9月,她又以優異的成績跨進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大門。如今,她已是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係的高材生。談及自己的成長,顧盼脫口而出:“這要感謝我爸爸。”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顧盼的爸爸顧今夕,是一位僅有高中學曆的下崗職工,而且是患有“腦垂體發育不全侏儒症”的殘疾人。

顧今夕對顧盼的教育,極其看重對品德的塑造,一個人好的品行、習慣,是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慢慢形成的。他認為,品行教育不是單單靠父母的說教,還要靠父母的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有了女兒以後,他就時時告誡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首先要帶頭不做。在爸爸的言傳身教下,顧盼從小就養成了遵守社會公德的好習慣。

除了良好的品行之外,顧今夕也注重顧盼良好習慣的培養。他深知,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身。顧盼上學前,顧今夕先到家長學校學習。有人對他說:“孩子從上學第一天起,就要養成她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再玩的習慣。”這個提醒,讓他一下子意識到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那時顧盼不太懂事,又貪玩,往往不把做作業的事放在心上,隻顧玩。為了幫她改正這些缺點,顧今夕—直毫不鬆懈地督促她,打了很長時間的“持久戰”。“家庭教育應該是耐心的,而不是急躁的;堅持說理的,而不是責罵的;不是速戰速決的,而是鍥而不舍的持久戰。”顧今夕如是說。

出國不久,女兒在來信中寫道:“唯一使我心煩的是我的外語學習。我覺得我的口語和聽力不好。爸爸,我該怎麼辦呢?”

顧今夕當即打電話給她:“女兒,知識靠積累,學習憑毅力,積沙成塔,滴水成河,現在每天能背多少個單詞,就背多少,能記住幾個就記住幾個,堅持努力,日積月累,最後肯定能闖過‘語言關’的。爸爸相信你的能力和決心,你一定會成功!”

為幫助女兒解決學英語的困難,顧今夕特地買了幾本有配套磁帶的英語讀物寄去,供女兒學習用。在爸爸的支持和鼓勵下,顧盼自己咬緊牙關,刻苦努力,終於闖過了語言難關,各科成績隨即大幅度提高。到了這年的期末,她取得了班級第一、年級第二的優秀成績。

顧今夕說:“作為一個明智的家長,應該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熱情支持老師工作。因此,凡班主任布置的任務,我都會全力以赴地配合。”

父母必讀

※ 身教重於言教。有些父母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自己遊山玩水、揮霍浪費,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有些家長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自己的小孩子學有所成。

※ 操行與學習同步發展。有些家長隻關心孩子的學習,卻不關心孩子的操行。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子女反其道而行之,這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偏差引起的不良後果。

※ 責任感的培養,是滴水成河的過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外,還要做到言教與身教相統一,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