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信是一種情感體驗(3 / 3)

不甘心的他們花了一萬多元把兒子送進那所學校,並對兒子提出要求:拚命學習,進入全年級的前5名,要對得起花掉的錢。上學後,兒子重負在心,連課間的10分鍾都在看書,根本顧不上玩兒,更顧不上與同學交往。三個月之後,兒子出現一些不正常行為,心理醫生說兒子心理壓力過重,家長需配合減壓。而丁力卻認為是兒子缺乏毅力,沒有雄心壯誌,繼續對其嚴格要求。又過了一個月,兒子出現情緒失控,不得不到醫院就診。到了這時,夫妻倆都有些後悔。然而讓醫生感到無奈的是,丁力念叨最多的一句話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失誤。

麵對21世紀的激烈競爭,社會、學校和家庭都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這就使學生的學習充滿功利主義。學校以分數和升學衡量學生;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迫切,學生除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參加眾多的補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外語班等學習,整天精神高度緊張,心理疲憊,壓力很大。久而久之,學生產生厭學和逆反的心理。

小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他們在書山題海的包圍中,沒有休息日,更多的孩子戴上了本來不應戴上的近視鏡。

他們對老師傳授的知識不感興趣,上課無精打采,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破壞課堂紀律,抄作業或不完成作業;害怕考試,對考試表現出明顯的焦慮,考前過分緊張,睡不好覺,考試時腦子裏一片空白,平時會做的題都忘得一幹二淨,或發生病理反應;因為學習好,對自己總是有很高的要求,總想爭第一,稍有失誤就痛不欲生;和家長關係緊張,特別厭煩家長督促檢查自己的學習,不願意和家長討論有關學習的事,對家長提出的成績及排名要求非常反感並表現出強烈的反抗;因成績差而過分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經常為自己的成績或其他方麵的不足而苦惱,心理脆弱,有時會因此而離家出走或產生輕生念頭。例如,一個11歲男孩,有一天晚上竟然趁著家人熟睡而離家出走,而且一連幾天都不上學。這名男孩的學習成績其實是挺不錯的,隻是語文成績沒有鄰居同學考得那麼好,母親便老是以鄰居家的同學為例責備他。他覺得媽媽很殘酷,對他還不如對別人好,所以他的不滿表現成厭惡上學,後來演變成害怕上學。他想不上學,父母當然不允許,沒法子他隻好離開家以致逃學。

以上的種種表現都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要及早動手,幫助孩子們去緩解壓力,獲得積極的生活狀態。

父母僅告訴孩子上學很重要是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說明學習並不因獲得一份文憑而終止。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父母不必花許多錢去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要讓孩子們看到你在讀書。你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或展覽會,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會讓孩子們對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索願望。

你不必具有一項特長或是用許多業餘時間幫孩子們做什麼。多數老師歡迎家長陪伴孩子們郊遊,與其他家長通通電話以及打印孩子的學期特別報告等。經常向老師詢問他們需要什麼幫助。

找出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同時詢問、觀察孩子正在學習什麼,得到這些確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可以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在課堂上學習了些什麼內容,並且留了什麼作業。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花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研究表明,全家在一起用餐很重要。一般來說,那些全家一起用餐的孩子的識字能力較強。用餐時的談話越生動明了越有助於孩子對詞彙的學習,詞彙量大,閱讀能力就強。

及時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有時孩子會麵對一些他自己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這時就特別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積極的排解和疏導。常用的方法有:跟孩子談心,解開他們思想上的疙瘩;給孩子做出某些承諾,消除顧慮;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鼓勵孩子堅強、自信,化解心理壓力;善意地關心孩子的事——不論與心理壓力的成因有無直接關係,都會使孩子獲得信任感;從事一些文體方麵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

父母必讀

※ 不要讓孩子單獨麵對壓力,讓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為他打氣,以樂觀的態度麵對問題。父母幫助孩子準備考試的時候要量力而為,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而不必要求過高,給孩子也給自己帶來無謂的壓力。

※ 孩子能擁有自己的書房固然很好,但父母也必須留意“功課時間,就是孩子被孤獨地遺忘在房間裏的時間”,可以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溫習功課,相互討論、切磋,這樣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 父母平時要多多發掘孩子的優點,給予他們讚美和肯定,這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動力,這段時間,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焦慮情緒,家長這時不要明顯地流露出過分的關注和擔憂,這樣容易使他的焦慮擴大而變成壓力。

※ 最佳的記憶方法是把課文在前一晚先記誦第一遍,第二天早上再溫習一次,八九個小時內將所記憶的東西再複習一遍,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記憶。盡量勸孩子不要開夜車,對學習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樣隻會讓孩子在上考場時疲憊不堪、緊張失措。

※ 父母不妨以過來人的經驗,提供一些備考經驗給孩子,比如擬定溫課的時間表,然後督促他們嚴格執行;確認科目的輕重,按部就班地溫習;發現孩子“讀不下去”的時候,就讓他們暫時休息等。

※ 父母的情緒將影響孩子,試著放下擔心,放鬆心情,利用空餘時間陪孩子到戶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比如到公園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運動,甚至看看電視,讓腦筋稍微“休息”一下,這對應付考試都有幫助。

細節8孩子要上學了,你準備好了嗎

7歲的濤濤今年9月份馬上要變成一名小學生了。可隨著入學日期的日漸臨近,家裏人發現濤濤的情緒越來越低落。平日裏唧唧喳喳的濤濤變得沉默寡言了。經過媽媽的好言相勸,濤濤才說出原因。原來濤濤怕到了學校之後,老師不能像爸爸媽媽那樣喜歡自己。他開始害怕自己學習不好會被爸爸媽媽批評。

學齡前兒童如何做好入學準備,是學習教育中貌似簡單實則重要的一環。

兒童在未來學校生活中的成功取決於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麵的綜合因素。其中包括:健康的體質,語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對周圍世界的基本認識,對外界環境較成熟的適應能力等。教育工作者們指出,幫助學前兒童做入學準備的成年人應當意識到,影響兒童入學準備的因素有多種。首先,學前兒童的能力發展無論從哪方麵來講都是不平衡的,大多數孩子總有某個方麵強於其他孩子。同時,入學準備也受到學校辦學思想的影響,有的學校就是要求學生聽話,從基礎學起;有的學校更看重孩子能否與別人友好相處。所以,家長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並到學校了解校長、教師的要求,與之討論存在分歧的地方。

孩子對一個陌生的環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好奇、興奮、擔心、緊張等都屬於正常範圍。對於孩子的擔心、緊張情緒,一方麵不值得大驚小怪,另一方麵也需要家長做好引導工作,及時為孩子排解掉這種消極情緒。

基本上,家長要幫助孩子喜歡上即將進入的新環境,包括有意影響和無意影響兩方麵。有意影響包括言語上的鼓勵和生活上的關心,讓孩子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長大了才有資格讀書,讀書可以學到很多新本領”之類的話不妨多說給孩子們聽。

無意影響指可以在平日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灌輸一些想法,請那些已經讀書的小夥伴和孩子一起玩耍,從而讓孩子放鬆心情。

家長需要為孩子入學做的幾方麵準備:

一、良好的營養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新生活的起點上,格外需要科學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環境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這將有助於減少以後疾病等影響學習的因素。如果學齡兒童保持數量和營養合理的進食,他們上課的注意力就更能集中。專家建議的營養飲食包括麵包、穀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的替代品(雞蛋、豆製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

二、健康的體質

除了必需的營養,學前兒童需要經常鍛煉以促進身體的協調能力,可通過投擲、跑跳、攀登、隨音樂跳舞等運動鍛煉大肌肉;可通過蠟筆繪圖、做拚圖遊戲、學用平頭剪刀和拉鏈等,增強手的靈活性。

三、優良的品質

學齡前兒童對於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麵對的是不同於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環境。學校的規矩往往不同於幼兒園,大多數6歲的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定的情緒。如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機會培養相關的個性品質的話,對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學前兒童需要培養的個性品質包括: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願意嚐試新事物,並且在第一次嚐試失敗後再做努力。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動力——要培養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自我約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如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學會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關心他人——孩子應該學會關心別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父母必讀

※ 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和學校。孩子是懷揣發現和探索世界的強烈夢想來到這個世界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保持這方麵的好奇心,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報以熱情,如當孩子畫了一張畫的時候,可以鼓勵說:“你畫得很棒!”家長的每一次鼓勵都有助於孩子對自己的勞動產生自豪感,對學習和學校產生強烈的向往。家長可在去學校的路上,給孩子講述即將開始的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手工課、野遊,還可以熱情地講述孩子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如讀書、測量、稱重等。

※ 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那些受到家長紀律約束的孩子通常更易與人相處,在學校中比那些家長一味嚴厲管束或溺愛的孩子表現得好。要做到這點,家長應注意:學會指導孩子的活動,不加以不必要的限製或試圖進行控製;要求孩子做什麼的時候最好說出理由,例如,對孩子說“請把書包從門口拿走,這樣別人才不會被絆倒”,而不要說“照我說的做”;傾聽孩子的話,了解他們的感受,看看他們是否需要特別的幫助;對孩子抱積極鼓勵的態度,對他們做得對的事情予以讚揚。微笑和鼓勵永遠比粗暴的懲罰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讓孩子自己動手。毫無疑問,小孩子需要家長的格外照看,但他必須學會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書包等,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自信。讓孩子自己動手的另一重要方麵是不要事事替他們作決定,而要引導他們自己進行選擇。

※ 鼓勵孩子與他人相處。學前兒童要接觸社會,開始了解他人的觀點。事實證明,小孩子上學前如能常和家庭外的成人和兒童接觸,上學後更容易和老師、同學相處。

※ 控製孩子看電視。電視是孩子身邊僅次於家長的最具影響力的老師。好的電視節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促進學習,壞的節目或過長時間觀看則適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細節9網絡時代,孩子不能離開網

小方的父母都是搞計算機的,家裏專門有間機房,他在1歲多就開始玩電腦遊戲,小時候隻要有適合他的電腦遊戲,母親就會給他裝上,和他一起玩,一起玩過的遊戲有幾百個,家裏的遊戲光盤也有幾百張。記得第一張遊戲光盤當時買的時候是400元。

當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小方上網,可惜他對網絡沒有太大的興趣。那時,他隻是偶爾在論壇發張帖子(跟帖的朋友還比較多),或是上網查查遊戲秘籍。

四年級的寒假,母親又鼓勵兒子小方上網、交網友。還幫他注冊QQ號,帶他到聯眾打遊戲,告訴他一些網絡語言。在家中,3台電腦排開,兒子的電腦在中間。在遊戲中,兒子還真有了兩個比較好的女網友,一個是24歲,一個是16歲。小方請教媽媽後,給自己設計的背景是“24歲,讀研究生”。這不是教兒子撒謊,隻是他說他才11歲,母親怕沒有人會相信。母親也通過這種暗示語言,希望兒子將來在學業上真的有出息。

據報告顯示,網民中青少年日益增多。在中學生群體中,34.8%的人上網目的是遊戲,隻有16.1%的人是為了完成作業。在小學生中,56.4%的人是為了遊戲,27%的人是為了學習。考慮到青少年的接受和鑒別能力,兒童網迷增多的現象已引起了教育專家們的關注。據統計,世界上現有2500萬兒童網迷,到2005年時將達4400萬。在目前的小網迷群體中,有15%的人曾主動訪問過不良網站,10%的人曾被動地收到過不良信息,全球75%的家長明確表示,擔心不良信息對孩子的負麵影響。

孩子上網無節製,玩起遊戲上癮,很多家長為此煩惱。但真的沒法子嗎?網絡時代,孩子不可能不接觸電腦,所以,如何引導孩子對網絡有清醒的認識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讓子女健康上網,家長可以對孩子上網時間做出一定的限製,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現在,小方對網絡遊戲和上網與網友聊天的興趣已經沒有什麼了,隻是有的時候,他會叮囑媽媽“見到我的朋友幫我問聲好”,媽媽會欣然回答“沒問題”。

有一天,媽媽問兒子:“你的同學知道你有網友嗎?”小方說:“不知道,我沒有說。”

“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好像不太好。”“你怎麼看?”“我以前也覺得網友不好,現在知道網友其實就是不見麵的朋友,沒有什麼不好的。”媽媽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五年級時候,小方的很多同學開始到網吧。小方的媽媽並不反對兒子去網吧玩,因為那裏有很多計算機使用得很出色的人,人多的地方,學的東西也多、也快。另外覺得趁現在他還沒有太上癮,讓他知道網吧是怎麼回事,總比大了才知道好。當然最重要的是防止他在網吧交到壞朋友,沒有辦法阻止就隻能關注他的發展了。

於是,媽媽與兒子進行了談話,提出了一係列很具體的可以考核的條件,並提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經過討論,媽媽和兒子簽訂了協議。然後,媽媽又很詳細地告訴了兒子一些在網吧的注意事項,以及發生問題應該怎麼解決,比如不要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在和人交往中應該注意什麼、座位選在什麼地方最好,怎麼選擇安全的網吧,發生火災怎麼逃離,等等。小方去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就不去網吧了,媽媽問他為什麼,他說網吧環境太差,不如在家玩遊戲舒服。後來網吧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他就更不想著網吧了。

小方上六年級時,媽媽開始讓他正式在論壇裏玩。最初是寫小說,小方寫出了1萬多字的小說《英雄無敵》,他寫作的生活來源就是他的網絡遊戲。他的小說在論壇發表後,在新浪被評為精華帖。後來每個假期小方都會寫部中長篇小說,已經寫了5部小說。除了寫小說,他還寫了很多文章。到目前為止,小方在論壇上已寫了8萬字左右。還當“斑竹”,組織活動。

後來,媽媽開始鼓勵小方到雅虎的英語聊天室去聊天,母子倆去的房間是大學聊天室。小方在那裏認識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如英國、美國、菲律賓、印度、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荷蘭等國的朋友,年齡從9歲到47歲,職業各種各樣。小方和他們還進行郵件往來。聊天後小方和媽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可不能給中國人丟臉。怪不得人們經常說隻有走出國門,你才知道自己是愛國的。在聊天和郵件中,小方竭力介紹中國的文化,比如介紹長城、廬山、北京,等等。小方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方現在每天中午都會到網上看新聞,他最喜歡看軍事方麵的內容。

帶著兒子在網絡中一步步走來,小方的媽媽覺得網絡真的很好,它讓世界變小了,它讓人們更容易地去汲取知識。

父母必讀

※ 不要將電腦安裝在孩子的臥室,最好放在家中的明顯位置,例如書房。並適當控製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和方式。

※ 在電腦上安裝禁止訪問不良網址的軟件。與孩子共同閱讀電子郵件,預先刪除含不良內容的郵件。

※ 教育孩子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在網上發布。非經父母許可,不要讓孩子與網上結識的陌生人會麵。

※ 父母無論多忙,都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孩子談談上網的話題,並就孩子常訪問的網站及網上內容進行交流。有了共同語言,孩子才會把您當“自己人”,您的正確觀點,也才有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我們還建議您最好能抽空與孩子一起上網。

※ 提倡與孩子一起上網,除了上網學習之外,積極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網上活動,比如網上電子賀卡比賽、網頁設計比賽,自建家庭網站,參加網上知識性聊天活動,網上購物,在網上讀書和欣賞藝術作品,等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