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將他的學生分成三組,結果發現經常被鼓勵的小組進步最快,總是挨批評的小組進步較小,有的甚至倒退。分析其原因。發現由於年齡和閱曆的關係,兒童對社會、對自身的了解還很膚淺,他們常常是通過大人的眼睛來認識社會、發現自我。你說他行,他就要處處表現出“神童”的樣子讓你看;你說他不行,他就以為他真的不行。
■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的淨土,他們的行為都是基於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孩子不良的行為問題,如能小心參考下列4點,則有助於了解孩子的心理。
心理學家分析,每個孩子都有下列4種心理需要: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別人的讚賞;4.在家裏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讚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的行為作補償:
第一種: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以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到目的。
第二種:爭權力。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種:報複。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複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會使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種:自暴自棄。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複的勇氣也失去了,則會通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
過分保護、同情、控製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度,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讓孩子親曆此抉擇的結果。
■
有這樣一則故事,耐人尋味。小剛媽媽告訴心理醫生說:“我生小剛的時候不太順利,醫生不僅給孩子吸了氧,還說我的孩子以後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他今年9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我擔心他有智力低下的問題。”小剛媽媽越說越激動,“我已經帶他看了七八家醫院,也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有查出什麼毛病。”
結果測定,小剛智力水平完全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學習困難,很大程度上是小剛媽媽長期對小剛進行了不良的心理暗示。而小剛媽媽又是接受了醫生所說的“這孩子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的不良心理暗示。種種不良的心理暗示,潛移默化地造成了小剛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擾。
知道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父母就要自覺運用良好的心理暗示這個法寶,掌握心理暗示的多種形式,把孩子教育培養成為幸福成功的人。一幅畫、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小詩、一個小品等,優秀文化的暗示力量永遠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源泉,對人的成長影響也最久遠;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身教勝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暗示力量也是最有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優秀的人共事,強化承擔角色的責任,慎交朋友;在所有的暗示中,語言的暗示是最普遍、最常見,對孩子成長影響力是最大的。
暗示無痕。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天底下的父母們、老師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吧。
父母必讀
※ 孩子的信心與家長的關心、愛心是分不開的。在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過程中,父母要充滿愛心,時時關心子女的發展變化,讓他們感受愛的溫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用真誠的心對待他們,以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對待他們的不足,並以多種途徑進行引導,促進其不斷地進步。這樣孩子就會感到有人在關心著他、支持著他,他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放心,從而產生自信心。
※ 家長須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的學習環境,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許多時候家長隻看重分數。如果孩子是個全優生卻不能告訴你他為獲得這樣的好成績都做了些什麼,那麼這時父母還要對他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麵地了解。
※ 考試成績差是該同孩子談一談的信號。是什麼原因使他落後了?他需要輔導嗎?還是因為他沒有做作業才使成績不好的?這些父母都要清楚地了解到。不要對孩子說,你這不行,你那不行,這個危險,那個太難,要鼓勵他們去探索。
※ 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和優勢科目,強迫他們都達到同一水平勢必造成他們的厭煩心理和學習困難。對因成績差而過分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孩子,家長不要認為他們“笨”、“不用功”,其實造成學習困難的因素有很多,需要針對每種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地幹預和矯治。
細節34切不可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
有一個小男孩父母雙亡,跟一個傻哥哥一起生活。這個傻哥哥經常打他、罵他,不給他飯吃。他學習不好,班上同學看不起他,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後進生。一位老師接班以後,了解了情況,經常到他家裏幫他收拾屋子、做飯,讓他穿上整潔的衣服。傻哥哥看到老師的做法,也慢慢轉變了對弟弟的態度。這個男孩學習有一點進步,教師就表揚、鼓勵他,後來他的成績越來越好。這個男孩在一篇日記裏寫道:“我感覺在我的老師麵前我是一個人,我的頭上也有一個太陽。”這個事例多麼引人深思啊!
■
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進的勇氣,本來可能有十分的幹勁,也隻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長此以往,便很難振作起來,於是成為了一個被自卑感籠罩著的人。不但會延遲進步,甚至可能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那將是很可怕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外因和內因互相作用的結果。從外因說,可能是受到的貶抑性評價太多,缺少成功的機會,處境不良;從內因說,可能是自尊心受損,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調控的能力。比如說,一個孩子在班級中不被重視,在集體中沒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或者在老師、家長麵前受到太多的批評、指責,甚至諷刺、挖苦,或者受到某種挫折(如考試成績差)後沒有應有的指導和具體幫助,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影響自信。爾後,其表現不佳,又可能招致新的貶抑,形成惡性循環。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產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動力。
家長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特別是當他有缺點、有錯誤、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
■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人格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分是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一位家長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家長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長和老師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你沒出息”,“你不可救藥”,“你的腦子連豬都不如”,“我對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這德行,就不該生你”,“你把我的臉都丟光了”……這些話應該從家長的語言裏消失。
打孩子最傷害孩子的自尊,任意懲罰孩子也傷害孩子的自尊。請家長記住,切不可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幫助孩子成功,經常鼓勵孩子。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一個孩子,當他寫好一個字,做對一道題,得到一麵小紅旗,洗淨一雙襪子,做出一個菜,釘好一枚紐扣,擦淨一次地板時,他都有成功的喜悅,會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為家長,給孩子幫助,讓他有點滴的成功體驗,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這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讓孩子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中,積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建議家長從小事抓起,多幫孩子一把。比如孩子不會刷碗,不要指責他,告訴他怎樣刷才能刷幹淨,緊跟著鼓勵他:“這回刷得真幹淨!”鼓勵性的語言很多,家長應該多用、多創造。比如:“你真行!”“你真能幹!”“不要泄氣,再努一把力就會成功!”“我真為你驕傲!”“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
有一位家長在家長會上對兒子的班主任說:“我試著對孩子說鼓勵性的話,可是孩子說:‘我知道你在騙我。’這是為什麼?”說明這位家長經常否定孩子,沒有從教育思想上根本解決問題,孩子沒有聽出家長的真誠來。
用全麵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長經常貶斥孩子,傷害自尊,降低自信,與家長思想的片麵性有直接關係。本來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不斷發展的人,看待孩子應有全麵的眼光、發展的眼光。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蔽目,隻看一點,不計其餘,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氣急敗壞、大發雷霆。
父母必讀
※ 有的家長不相信孩子,說不出鼓勵孩子的話,常常是因為他們自身也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夠成功,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看來,家長的自信非常重要。
※ 教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對於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不斷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的閃光點的同時,要教育他們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會做好的”“我不會被困難嚇倒”……
※ 父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必須與老師配合,讓孩子在學校也得到成功的機會,得到鼓勵而不是貶抑。
※ 對孩子的心理要把握住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當,使用的語言要到位。孩子遇到困難,切記不要指責,要采取具體的措施去幫助他們逾越這些障礙。
細節35讓孩子強迫暗示自己“我能行”
■
某小學四年級二班一個叫張向東的男生,數學作業經常不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勉強應付,滿篇作業錯得一塌糊塗,有時幹脆把作業本給“弄丟”了。老師經過家訪,才了解到原來該生不是不想做數學作業,而是根本不會做,做了也白做,辛辛苦苦做起來,換來的卻都是紅“××”,怕老師批評、家長責罵、同學恥笑,為了逃避做作業的痛苦,他竟把配套數學作業本給悄悄地“處理”了。而他還天真地認為,沒有作業本就可以不做作業了。這一切充分說明他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對數學學習失去了信心。
■
著名勵誌學家拿破侖·希爾在《成功學》一書中對自信心的概念是這樣論述的:“信心的力量驚人,它可以改變惡劣的現狀,造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圓滿結局。充滿信心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由此可以推出:一個人有了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就自然會產生能力、技巧與精力這些必備條件,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的”,自然會千萬百計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直至成功。
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要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全方位考慮,在幹任何一件事或上每節課時,都要把它看成是一個自信心的培養點。把要達成的技能目標轉化為自信心培養目標,為達到目標而努力的過程同時又是自信心增強的過程,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自信的愉悅心境。
把一個任務所要達成的技能目標定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目標,因為當某一任務的目標確定後,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排除萬難,達成目標。在目標的達成過程中,當成人運用最恰當的方法,最經濟的途徑,去激發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產生自信動機,展開自信想象翅膀,產生一種愉悅的心境,樂於去思考,勇於去獲取,其思考和獲取的過程,就是自信心培養過程,這種技能目標實際上就是自信心的培養所要達到的目標。
家長應該從根本轉變孩子精神狀態方麵著手,積極與老師取得聯係,采取家校雙方合作,充分理解孩子,熱情鼓勵孩子,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激勵,使孩子的精神狀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不自覺到自覺地接受成功的信念,培養積極心態、堅強意誌、自信精神,在設置目標,誘發動機、展開想象,形成愉悅的培養模式下,一步一步消除自卑,走向自信。
在做事和做作業以前,讓孩子強迫暗示自己“我能行”、“我能出色完成這項工作”、“我能很好完成這些作業”。這就產生了我要努力把這件事做好的信念,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完成這項工作”的方法,就會排除各種困難,直至成功。
不敢當眾發言,是缺乏自信的怯場表現。鼓勵孩子當眾發言,既壯大膽量,又練就口才。盡量爭取當眾發言的機會,暢談自己的見解,恐懼感就會逐漸消除,就會不斷增加信心,下次就會更容易發言。否則,每放棄一次發言機會,就會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恐懼感會越來越強、自信心會越來越弱。
盡可能創造條件給孩子以表現“特長”的機會。如做紙飛機、騎自行車。亦可設置一係列不同水平的榮譽獎。使孩子能發現自我、欣賞自我、肯定自我。
根據孩子不同特點和能力,把起點放在他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之比較容易產生追求成功的欲望,以小步前進、將挫折的頻率降低到最小程度,使之長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多做肯定性評價,即孩子取得成績或做了好事,父母及時給予肯定性的表揚。這就相當於孩子的勞動成果得到了承認,精神上就會產生的一種滿足感。當再次受到激勵時,會產生更高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從而激發孩子再創輝煌的勇氣。否定性評價就是孩子違反了紀律或學習成績欠佳時,父母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場合給予否定或批評指正,引導孩子比較自然地反思、悔過、奮起直追。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應給予及時的獎勵,但對孩子的失敗或者滯後,絕不能求全責備,給予適當的疏導和幫助、注意保護孩子原有的熱情和積極性,幫其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製訂下一步趕超計劃。
謙虛並不總使人進步,有時也使人落後;而驕傲未必都使人落後,有時也促使人進步。太謙虛在一定程度上會抑製自信心。
父母必讀
※ 父母要注意引導學生適度自炫,不管是哪一類學生,都有其自炫之處,使之不斷提高促進自我、增強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
※ 孩子成績下降,如果家長采取訓斥或棍棒式教育,極易使孩子產生消極情緒,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進而喪失自信心。孩子稚嫩的心長期受打擊還會影響到心理健康。
※ 家長鼓勵性的話語比諷刺、挖苦更有實效。它可以幫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陰影,勇敢地麵對現實,不灰心、不氣餒,跌倒了再爬起來,振作精神,奮發向上。
※ 家長還應經常去找老師交流,不斷獲得孩子在校的反饋信息,積極配合老師,對症下藥,以便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正確方法激勵孩子奮發向上。
※ 鼓勵孩子堅持做作業,按時交作業。教育孩子碰到難題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不能自己解決的也能虛心請教同學或師長、直到搞懂為止。
細節36讓孩子明白:今天的“醜小鴨”也可以成為明天的“白天鵝”
■
郭凱已經12歲了,是四年級出了名的留級生。學習成績倒數第一,上課喜歡搞小動作,作業也經常不完成,還愛在課間瘋趕打鬧,欺負同學。老師多次找他談心也不起作用,郭凱成為令人頭疼的學生。
然而在一次校運會中,郭凱讓老師改變了對他的印象。郭凱報名參加了800米賽跑,4圈下來,已經很累的他沒有去休息,反而來到班主任的跟前,像個孩子似地哭了起來:“老師,對不起,我沒拿到名次,讓你失望了,讓同學們失望了。”並央求老師讓他參加滾球跑。班主任無奈一笑,隻好讓他去了。誰知他竟然拿了個第一。看著郭凱臉上那純真的笑,班主任陷入了沉思:誰說留級生就一無是處,他的這種集體榮譽感就是很難得的。於是在班級的運動會總結上重點表揚了郭凱,並提升他為勞動委員。課下他找到班主任說:“老師你把我說得太好了。其實我沒想那麼多。”班主任又及時鼓勵他:“其實你很優秀,希望你能把運動會上的精神拿到班級的學習和紀律上來,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郭凱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學習不好!”班主任反問說:“賽跑時,一開始你也沒拿第一啊?努力吧!不試試怎知行不行。”郭凱不說什麼了,隻是使勁地點了點頭。以後的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盡管學習成績還不是很理想,但他已不再是一個令老師頭疼的學生了!
■
留級生是各類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的小群體。長期以來,一些差生多因學習不及格而留級,他們情緒沮喪,愁眉苦臉,在思想、心理上形成了內向、自卑、依賴性強、缺乏競爭意識、生存意識差等性格特征。他們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天生就笨。要常讓差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的前途,保持在愉快心情下學習。這將會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學習進步更大,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態勢,從而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切忌將差生與優秀生相比較,這樣隻能使差生灰心喪氣,甚至自暴自棄。
對他們應大膽地采用精神素質教育的方法,及時穩定安撫他們的情緒,培養他們的特長,不斷肯定他們的進步,使他們充滿歡樂和自信,使得他們在心理上徹底擺脫留級的困擾,進而學習上一步一個台階,最後後來者居上,由今天的“醜小鴨”變成明天的“白天鵝”。
英國著名文學家狄更斯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開步走吧!隻要走,自然發生動力。”抓好留級生的思想轉化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隻要努力,一定會成功。
■
俗話說:“哀莫過於心死。”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留級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缺乏自信,正是這個致命的弱點使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深淵”。隻是學習不好、表現還可以,或隻是表現不好,學習還可以的學生,由於缺乏自信而“破罐子破摔”,結果變成學習差、表現也差的“雙差生”!“自信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的原動力。”因此,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是做好留級生思想轉化工作的秘訣。
教育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固有的本性。後進生雖然很多方麵都差,但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而這閃光點正是找回後進生自信的基礎,隻是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這些微小的“閃光點”常被大量的消極因素所遮蓋,一旦被發現,被肯定,被拓展,就可能照亮一片。
例如,發現孩子在文體活動、書法、繪畫等方麵有一技之長或有過人之處,哪怕僅僅是一個小“亮點”,都要及時給予捕捉,並加以表揚和鼓勵。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激勵是促使他們進步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行為科學表明:一個人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則,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真誠的表揚和激勵是對留級生的巨大鼓舞,能使他們體會到信任和尊重,重新拾回自信,使小小的“閃光點”燃燒成積極向上的“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