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信源於成功的暗示(3 / 3)

父母必讀

※ 培養留級生多種情趣,解除心理緊張。留級生多是伴隨著“成績不好”、“不及格”、“不爭氣”等消極的評價而“成長”起來的,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他們難以抬頭,苦惱甚多,留級更可謂雪上加霜。所以,對他們實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克服消極情緒的負麵影響。父母應鼓勵他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對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最好父母與他們一起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能經常看到自己的長處及進步。這樣,既可以不斷穩定他們的情緒,安撫他們緊張的心理,又能增進親子間的了解和信任,為他們創造一種良好的交流環境,不斷減輕心理緊張,為以後的學習鋪設好堅實的基石。

※ 培養留級生的特長,增強自信心。留級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自尊心常受傷害,自信心缺乏,特別是在學習上缺乏自信。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培養他們的特長來增強自信。許多差生的學習天賦不夠好,但音樂、運動等其他方麵有天賦。父母可細心觀察和分析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及時發現他們的天賦。給他們創造天賦發揮的機會,使他們在圓滿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驗證自身天賦的存在,體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從而建立起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和增強,將會使差生正確認識自己,並相信通過自己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的。

※ 對他們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下能堅持學習的態度要特別肯定,這本身就是勇敢頑強的表現。有這種頑強的精神,相信他們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克服目前的學習困難的;繼而肯定他們在學習上的刻苦努力,並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他們的學習一定會有所進步。對於他們在學習上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應充分予以肯定。

細節37有時善意的謊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會經常編織一些善意的“謊言”,讓學生找回自信,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當看到曾經非常調皮的孩子有了一點收斂時,老師會告訴他:“你越來越聽話了,老師和同學也越來越喜歡你了。”對方一聽,馬上滿臉笑容。其實這個學生經常惹事,很多學生都不和他玩。當看到一個寫字很差的學生寫字有了一點點進步,老師會告訴他:“你的字寫得越來越好了,馬上就要超過某某同學了。”他一聽,頓時心花怒放。其實,這個學生的字要超過那位同學,可不是容易的事。當聽到性格內向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聲發言時,老師會告訴他:“你的聲音真是動聽感人,老師喜歡聽。”他一聽,立刻舒展了眉頭。其實,他的聲音一點兒也不動聽,更談不上感人。當看到一個請了一個多月病假的學生怕丟了很多課而趕不上,有了煩躁情緒時,老師就對她說:“你是一個學習認真踏實的孩子,別灰心,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跟上大隊伍的。”她聽了老師的話,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靜下心來學習了。其實,她缺課時間太長了,她是否能追得上來連老師也沒有信心。

而老師們編織的這些“謊言”,對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馬克思說過,謊言有兩種,一種是邪惡的謊言,一種是美麗的謊言。

不可否認,撒謊和欺騙是可恥的行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謊言,心懷善意的動機;有一種謊言,充滿著質樸的願望。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有時家長和老師善意的謊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會堅持給孩子正麵引導,無時無刻不想盡辦法,苦口婆心地把一些積極向上的思想、良好的行為習慣灌輸給學生,如不說假話、誠實守信等。但是,有時善意的謊言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都不約而同地用到過“美麗的欺騙”方式,這種方式讓許多曾經在學習中遇到過問題和困難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幫他們闖過了一個個難關。

其實,這些善意的謊言背後,凝聚的都是老師對孩子深深的愛和真誠的鼓勵。

陳宇是北京人,十幾年前,他與妻子離婚後來到大連開了一個大的超市商店。那時,他的兒子小明才兩歲,跟他一起來到了大連。兒子雖然有時也會問起媽媽在哪裏,但每次都讓陳宇以“媽媽在外地工作”為由搪塞了過去。兒子漸漸也有所感覺,可是懂事的兒子卻從來沒追問過。後來,孩子上學了,總是陳宇或是家中的保姆接送。

有一天,陳宇領兒子剛走進學校,兒子同班的一個男生就指著他對別的同學說:“陳小明沒有媽媽。”當時許多同學都聽到了,大家都笑嘻嘻地盯著陳小明,兒子愣在那裏看著父親,而陳宇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對兒子解釋。這時,班主任沈老師走了過來,她平靜和藹地對著陳小明也對著大家說:“陳小明,你媽媽剛剛給老師打來了電話,她聽天氣預報說今天要變天,要你多加點兒衣服。她怕你爸爸太忙,所以就特意給我打了個電話。”見大家都看著她發愣,沈老師又接著說:“陳小明的媽媽在國外工作,因為工作太忙路程又太遠,所以不能回來。陳小明,你可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學出國,就可以天天跟媽媽在一起了。”聽老師這麼一說,同學們都相信了,相互拉扯著走進了教室。陳宇看到兒子眼睛裏是那樣的驚喜,自己感覺眼眶也發濕了。

自從老師說過那番話後,陳小明越發開朗快樂起來,學習也非常努力刻苦。陳小明小學二年級時,陳宇再婚。於是,他對兒子說:“你媽媽從國外回來了。”陳小明信以為真,與那位跟照片中很像媽媽的繼母相處得非常親密,沒有任何隔閡,情同親生母子。而繼母也因為陳小明對自己沒有成見,對他也視如己出,每天照顧陳小明的起居,幫助他複習功課,跟他一起玩耍。陳小明有了健康的成長環境,後來考上了名牌大學。

大學畢業後,陳小明又考入了美國一所大學進修,為的是兒時那個小小的心願:將來媽媽再出國工作,他也可以一起去,可以時常見到媽媽。

後來,陳宇把真相告訴了兒子,陳小明雖然也為當年自己受到欺騙而苦惱,但是他也非常明白和理解當年沈老師說那個謊言的良苦用心,陳宇的臉上更是充滿了對沈老師的感激之情。

父母必讀

※ 善意的謊言運用在鼓勵式教育中會起到良好的作用,它挖掘出了孩子的內在優點,及時地肯定了孩子的閃光點,能避免師生之間或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矛盾的激化,能夠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 家長、老師在特殊情況下,以鼓勵孩子為出發點,采取善意的謊言這一策略,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不管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謊言畢竟是謊言。撒謊總是社會所不提倡的,也是有違道德規範的。這些善意的謊言在運用時,一定要適事而用、適人而用。因為,是謊言就總有被揭穿的一天,如果不分事不分人地用謊言安撫孩子,多年以後卻又讓其知道了真相,因受欺騙、受愚弄而感到困擾,那就起到負麵作用了。

※ 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還是要以正確、正麵的方法引導和教育孩子,善意的謊言作為一種策略可以拿來運用,但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

細節38抓住契機對孩子進行正麵引導

印度思想大師奧修曾說過:“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

一位西方教育學家就是這樣來教育他的兩個讀小學的兒子的。每隔一周,他就會在周三晚上帶孩子們外出吃飯。不是要說教,而是近距離傾聽他們的聲音,給他們機會來訴說正在麵臨的問題,然後幫助他們作出決定並解決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繪畫天賦,而數學不甚理想,你可以幫助他提高數學成績,但絕對不要忘記他的強項,而且一定要在強項上多些工夫。”這位教育學家說,“在美術方麵要積極鼓勵他,陪他一起去美術館,或者為他報名參加一個美術班,這會對他大有益處。”鼓勵孩子在其強項上花更多時間,而不要終日糾結那些不足之處。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人的活動,無論是心理活動還是行為活動,都是由一定的環境條件所激發,其活動過程受環境條件所製約,而活動又反作用於環境,改造著環境條件。”對於小學生來說,接觸時間最多的應該是班集體和家庭。隻要為他們營造出民主、和諧、上進的情感氣氛,就有利於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困難和挫折好像是孩子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條條攔路河,作為父母不應該背著孩子涉水而過,而應該設法提供舟楫,讓他們自己渡過去。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家長應首先幫助孩子客觀分析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保持沉著,麵對現實,堅定信心,然後采取對策,排除障礙,毫不動搖地朝著既定目標邁進,最終實現自己的願望。

強化孩子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契機進行正麵引導尤為重要。孩子如果能經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會使他們興致勃勃,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還能滿足其潛在的爭強好勝的欲望,增強其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在實踐中所做的任何一點努力和所克服的微小的困難都要及時予以支持和適當幫助,並盡可能地讓他們嚐試成功,因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的動力。

一段時間,10歲的小娟總在家裏說,×××同學的英語真厲害,我比他差一大截,而且表現出焦急的樣子。

此時,父親就和她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小娟的長處就在於幾門功課都比較均衡,沒有瘸腿。家長認為這是取得優秀成績的最好條件,因為高考不是哪一門功課的單打獨鬥。當然,小娟的短處是強項不太強。因此,父母要求她既要學習別人的長處,也要補己之短,但不能老用別人的長處來比自己的短處。父母總在鼓勵女兒相信自己的實力,更要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不要老給自己一種不利的暗示。小娟父母常說的一句話是: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當小娟碰到難解的題,有時也哭鼻子。這個時候,父母就給她講“難”和“易”的辯證關係。任何事物都有“難”和“易”兩個方麵,這是矛盾的內在性所決定的。父親對女兒講:“不是總有人說,考試中,遇到難題,首先是不要被嚇倒,因為你覺得難,別人也肯定覺得難;你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任何難題都是由相對容易的題組成的。當你冷靜下來,找到了突破點,‘難’不就變成‘易’了嗎?而容易時,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人太輕鬆了,就會出錯的。”

進入六年級後,小娟明顯忙碌起來,作業多,習題多,有時起早摸黑,做也做不完。此時,父母要求女兒做到勞逸結合,因為家人更心疼她的身體。

小娟考進重點初中時才13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以後的路還長得很。如果沒有強健的身體,學習成績再優秀也是沒用的。在此前提下,父母要求女兒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做到長計劃,短安排,合理地安排時間。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不要為做題而做題。並要求她從初一開始,學會把厚書讀薄,學習的時間也要逐漸縮短。古人說過“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這樣才能讓時間和效率有機地結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18歲那年,小娟輕鬆地考入了北京大學。

父母必讀

※ 穩定情緒,激發自信心。家長首先必須走出單純以分數來衡量孩子學業優劣的誤區。重要的是讓孩子認識到:分數是孤零零的數字,不能全麵反映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實際能力的高低。教導孩子不要因為自己的單科成績比不上其他同學,就認為自己笨,因此而心煩意躁。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要緊,隻要不斷找原因,總結經驗,再加把勁兒,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 客觀分析,對症下藥。家長要引導孩子分析一下成績下降的原因,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心理障礙,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使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智力狀況、學習基礎,對自己有了正確認識後,自信心就大大增強了。孩子不僅不會再為一兩個偏低的單科分數而喪失了對成功的渴望,而且還能在失敗中正確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所在,設法迎頭趕上。

※ 製定目標,分段實施。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製定出具體的奮鬥目標,分階段實施,但分數並不是實現目標的標準,第一階段目標實現後再樹立新目標,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家長必須把握好對孩子要求的度,要求過嚴,目標過高,都容易產生負麵影響。

※ 教會孩子自我調節。注意教孩子掌握自我控製的心理訓練方法,成績不理想時,不要灰心喪氣,妄自菲薄;成績優異時,不要沾沾自喜,妄自尊大。正確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客觀地看待分數的高低,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分數的高低並不能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高低,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從而形成了自我矯正的內驅力,進而很快轉化為自我提高的行為,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細節39用愛來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沈萍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裏處於下遊。新學期即將開始的時候,沈萍的家長就打電話給班主任說:“孩子膽小、比較內向,希望老師上課的時候多提問。”事實上,沈萍在課堂上就從未舉過手,上課也老老實實的,課堂紀律也非常好。說實話,又“聽話”,又“老實”,又不舉手的孩子,得到老師“關照”的機會要遠遠少於表現突出的和上課調皮的孩子。班主任是這樣回答的:“我會盡量地去提問她,但我更希望家長在家裏多鼓勵她,做好課文的預習,告訴她不要怕回答錯,積極大膽地舉手。”對沈萍,班主任確實有意識地提問過她,有時候能回答對,但聲音怯怯的。最可貴的是,沈萍的家長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主動向班主任詢問關於孩子的情況,積極配合老師提高孩子的學習水平。沈萍得到了“立體關注”,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據全國少工委的一項統計,在我國現有的3億學生中,被老師和家長列入“差生”行列的學生已達到5000萬人,也就是說每6個學生中就有一個“差生”,他們在學業上不再被認為有什麼希望,而且已成為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孩子”。因為是差生,很多學生無法得到老師的青睞,成為班集體中的“多餘人”;因為是差生,這些學生很少見到父母的笑顏,成為家庭中的“煩心病”。這樣的現狀說明差生問題無疑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教育專家分析“差生”產生的原因,發現他們大致可分為四種:一是個性張揚,難以“合群”;二是秉性頑皮,難以“安分”;三是朝三暮四,胸無大誌;四是基礎太差,自暴自棄。而這些學生共同的特點是缺乏自信。

差生往往都被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這樣會嚴重地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在遠離老師的目光下,他們更會“為非作歹”。家長可以通過老師,在學校裏為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照顧”和幫助,給他們開“綠燈”,加“小灶”,如在課堂上給予他們優先權,優先讓他們回答問題,優先給他們批改作業和考卷,並做到“麵批麵改”;課後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給他們個別留作業,個別測驗;在學新課前,幫他們預習,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甚至有時在單元測驗前,把一部分難題透露給他們等等;給他安排“師傅”,開展“手拉手”、“一幫一”送溫暖活動,讓他們與優秀生“平起平坐”,從各方麵都向優秀生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進步;對於後進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通過加倍的愛護和培育來不斷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金曉剛在班級裏為人十分熱情,關心集體,愛做好事,聰明可愛,但就是不愛學習,經常違反紀律,受到老師和同學批評和指責,父母對他也非常失望。

一次在班主任家訪的時候,金曉剛的父親當著老師的麵對兒子說:“你再這樣下去,就讓你媽把你送到山裏的姥姥家放豬去,好孩子沒有你這樣的。”第二天他就逃學了。班主任再次到他家家訪時,發現他情緒低落,一語不發。班主任察覺是金曉剛的父親說過的那句話傷了他的自尊,就勸說家長向孩子道歉,不應該當著班主任的麵說那樣的話。後來在老師和家長的不厭其煩的耐心教育下,金曉剛終於吐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我爸不該當著老師這樣說話。其實我自己不是不想好,就是管不住自己,學習基礎差,想跟上大家太難了。”

金曉剛的父親覺得兒子還是有上進的願望,隻是太缺乏自信,就對老師說:“這孩子還是想學好的,學校方麵就讓您多費心了,家庭監督我們會全力配合老師的。”於是,班主任耐心地對金曉剛說:“你成績差的原因在於你努力不夠,自我約束力較差,你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你基礎不好,聽不懂,老師和家長會幫助你的,但你必須努力。”金曉剛聽了以後,用懷疑的口吻問:“我現在努力,還能跟上嗎?”班主任就鼓勵他說:“你一定能,我們都相信你。”

第二天,班主任就讓成績好的同學幫助金曉剛,並和他約定,每周交流一次各自的想法,在談話中不僅表揚了他的點滴進步,又指出不足,督促他改正不良習慣,克服惰性。

就這樣,家長與老師溝通取得共識。當金曉剛的表現出現反複的時候,金曉剛的父親盡管當時很生氣,但對兒子不再采用嚴厲訓斥的方式,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開導他、鼓勵他。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金曉剛在各方麵有了明顯進步,期末考試5門功課成績有4科達到了80分以上,雖然成績還不特別好,但在他身上已找尋不到以前的自卑和失落。在學校時他遇到問題能主動向別人請教,也常為一道題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甚至能為自己取得好成績而高興得跳起來。

父母必讀

※ 要堅持發展的觀點。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差生並非“無可救藥”,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學好的願望。家長要努力摒棄成見,積極配合老師挖掘孩子的潛力,尋找到轉化的突破口,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內容,幫助孩子恢複和樹立自信心,不斷強化自律意識,達到自我轉化的目的。

※ 愛默生曾中肯地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孩子。”成人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孩子的人格,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要有正確的態度,耐心地說服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從正麵加以引導。

※ 要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或解釋,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理解;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差生,給他們一個寬鬆、愉快的生活、學習環境。每個差生都期待著父母的關愛,老師對他的肯定及同學們對他的重視,可以使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其在這種滿足中發現自我價值,激發出上進的力量和信心。

※ 注重差生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說差生對學習曾有過興趣的話,那也會被“成績差”、“腦子笨”等大棒子打得蕩然無存了。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是家長和社會強迫的,太苦太難。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以學為樂呢?最主要的是父母要善於鼓勵,善於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