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自信的孩子有心理免疫力(2 / 3)

父母必讀

※ 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並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餘地。

※ 端正父母教育態度,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溺愛、嬌寵,隻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隻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 平時,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管不問,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闊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強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 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交往。可以多帶孩子到各種集體場合,別人表示的對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樂,孩子也會注意與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夥伴多接觸,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平時注意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

細節60當孩子痛苦時,盡量說些安慰的話

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和挫折,能力尚小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是要屢屢與挫折麵對麵。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大人應該和藹地對他們說:“這次你失敗了,但你還有另外的機會。下次隻要你努力,我相信你是可以成功的。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的。爸爸媽媽仍會像從前一樣喜歡你的。”

但家長如果常常這樣對他們潑冷水:“都10分鍾了,你連一道題也沒做出來。”“你做不了這件事,不讓你做非得做!”或者吼著:“真沒用!怎麼生了你這麼個蠢東西!”或者是:“你真是笨蛋,怪不得沒有人喜歡你。”這個孩子的童年甚至未來無疑都將是一片灰色。

在孩子的初生階段,在嬰兒的幼年時期,麵對著大千世界,他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但是,他們仍然有勇氣進行各種嚐試,要學習各種方法,以使自己適應,使自己能夠融入這個世界中。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無意之中給他們設置了許多障礙,而不是幫助他們。我們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們的能力。在我們的意識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見,如認為隻有在某一個年齡階段,才能做某一種事情。比如一個2歲的孩子,幫助我們收拾桌子,當他手中拿到一個盤子的時候,媽媽會很快地說:“不要動它,你會打碎它的。”這樣你可以保存好那個盤子,但是你的舉動給他的信心投下了陰影,推遲了他的某種能力的發展,或許你阻礙了一個小天才的誕生。

大人們常常不經意地向孩子們展示自己多麼有能力、有魄力、有氣力。我們的每一句話,像“你怎麼把房間搞得這麼亂”,“真笨,你怎麼又把衣服穿反了”這類話,都會向孩子們顯示他們是多麼得無能,是多麼得缺乏經驗。我們這麼做就會使他們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忘記隻有通過各種鍛煉和闖蕩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孩子隻有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做某種事情,不到年齡的話,他就還太小,太缺乏能力,因而不能做這類的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個時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而我們卻人為地推遲了他學會本領的時間。最關鍵的是我們的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懷疑自己,結果減弱了他們的進取心。這種消極影響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負麵作用。

孩子在試著做事情時,難免要犯錯誤,這時做家長的要有意識地避免用任何言語或行為向孩子證明他是個失敗者。不能在孩子頭腦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家長主觀而不問青紅皂白地隨意訓斥或打罵孩子,是最容易挫傷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在我們的腦子裏,我們必須清楚,做一件事情失敗了隻是說明這個孩子缺乏技巧,這種技巧有時是因為父母沒有很認真地傳授,而絲毫不該影響孩子本身的價值。我們應該培養孩子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同時並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

孩子和成人一樣有勇氣去犯錯誤、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敢於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對於家長來講,我們自己不能泄氣或失去信心。

要想鼓勵孩子最重要的兩條是:第一,不要諷刺他們,避免使他們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地讚揚他們,以免產生驕傲情緒。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顧及一點:不要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如何去鼓勵孩子的自信心。

俗話說:“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諳“良言”妙用的。他們善於觀察與揣摩子女的心態處境,然後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用“良言”撫摸他、溫暖他、激勵他。當孩子沮喪時,適時說幾句熱情的話予以鼓勵;當孩子疑惑時,及時用柔和的語言給他提個醒;當孩子自卑時,不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孩子痛苦時,盡量設身處地地說些安慰的話……

※ 每一個做家長的都要仔細地研究與思考,如何去鼓勵孩子,要養成經常反思的習慣。自信程度是表現在他的行為中的。沒有自信的孩子會很輕易地放棄任何努力,表現出自己是無用的,而且有時還故意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鼓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得到一種自我滿足,即自信心和成功感。

※ 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透徹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花時間去找到這種不同處。鼓勵孩子,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使孩子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而不是終日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別人的距離。

※ 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好壞。我們應當鼓勵他們,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自行選擇、決定,使之看到正確結果,這才是最好的培養自信心的正確辦法。

※ 從根本上鼓勵孩子自信起來,應幫助他們發現自己對周圍的環境以及整個局勢能夠作出了多少貢獻,由此找出自己的位置和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我們講述這些道理就是想讓所有關心下一代的人們有意幫助孩子,使他們懂得他們是整個社會的一分子,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與整個社會息息相關。鼓勵的重點側重於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部分,是班級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部分;而讚揚更側重於個人、個體本身。用鼓勵的方法,我們可以教育孩子,人生的真正樂趣在於他們肯於嚐試,他們就會在不斷嚐試中感覺到無窮的樂趣,這樣才能塑造完整無缺的自我意識。

細節61讓孩子不再害怕上學

小明的母親帶著兒子到學校報名的那天,招生的主考老師詢問了幾個漢字後,當著孩子的麵“教育”家長說:“你這孩子不行啊,上課好好聽,回家趕緊補,不然可跟不上。”小明備受打擊,小小年紀,說不出什麼,隻是說不喜歡這所學校。當天下午,小明的父親馬上與校長溝通。校長回答:“您放心,沒事兒。學校一般都這樣做,先說嚴重點兒,將來好管。”

9月1日早晨,在這所小學校門前,小明緊緊依偎著母親問:“老師會喜歡我嗎?”母親一臉惶然。父親就問:“你有點害怕上學吧?”孩子撲閃著大眼睛,怯怯地點點頭。

其實,在孩子入學的第一天,幾乎所有的學生和家長心裏都有些忐忑不安,有焦慮,有擔憂,也有期盼。孩子由於過分膽小審慎,怕適應不了新環境和新課程不大願意去上學,對家有所留戀,對去上學有些磨蹭,經催促或鼓勵也就逐漸適應了,這是屬於正常的。如果在學校學習時常常因想家而分心,不願住校,就可能會出現輕度的心理問題,這時就要及時找心理醫生谘詢。如果得到及時的心理輔導,堅持上學,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正常上學了。

如有明顯的“離家焦慮”甚至“上學恐懼”,不能上學或雖然上學但幾乎一點都學不進去,在學校裏心情焦慮不安,上課時如坐針氈,在家也心有餘悸,由於父母不恰當的接受、妥協。常常與父母“合謀”請病假在家甚至退學,把學校教育說得一無是處。常常有“兩價性依賴”(在感情上對父母有強烈的依賴,簡直離不開;同時對父母管得太多、限製太多又深懷不滿並有怨恨情緒),這種情況應到專科醫院看心理門診,進行心理治療。

在“恐學症”中,學習焦慮也是心理障礙表現得最嚴重的症狀。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焦慮會使人失去平衡。一次失敗體驗往往給下一次埋下禍種,如果經曆一次次的惡性循環,又沒及時得到改善,那麼自卑、厭學、憂慮、無望等情緒便會接踵而來。王小霞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自小生活優越,聰明漂亮,能歌善舞,從上一年級開始,她可算是一帆風順,可到了五年級突然得了一種怪病:早晨起床還好好的,臨到上學卻肚子疼,可是幾次去醫院都查不出什麼病來,最後還是一位老醫生指點迷津——是不是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門診。在心理醫生那裏,王小霞的父母得知孩子得的是學校恐懼症。她因一次英語比賽成績不理想,從此就怕老師、同學看不起她。

“恐學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於7~12歲的小學生。由於學生害怕上學,害怕學習,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懼症。

一、“恐學症”的三個特征

1. 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

2. 發病期間,如果父母勉強患兒去上學,會使其焦慮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暫時不去上學,則孩子焦慮症狀馬上緩解。

3. 焦慮的症狀表現為: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麵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嘔吐、腹痛、尿頻、便急等。

二、“恐學症”的病因

1. 內因。這類孩子均有膽小、敏感、多疑、特別愛麵子、經不起批評等性格特點。

2. 外因。這類孩子的家長、老師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往往超過患兒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因而導致孩子心理失衡。

三、怎樣治療“恐學症”

首先,要尋找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當發現孩子不肯上學時,家長應該與他們談心,盡可能了解所有與他們上學有關的情況。

要注意開導,不要采用簡單的恐嚇的方法迫使孩子去上學,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創傷。

當不肯上學的原因找到後,父母、老師、醫生應共同製訂一個治療計劃。這個計劃應包括以下兩點:

1. 盡快設法使孩子回到學校去。假如不肯上學的孩子焦慮症明顯,父母不要性急,應通知學校,取得老師的配合。然後,家長要耐心等待,並陪伴孩子,以消除或減輕其焦慮症狀。開始時讓孩子在學校待1個小時也好,如果這步成功了,可將時間延長至2小時,再延長至半天,逐漸過渡到不陪孩子上學和讓孩子獨自去學校。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2.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患學校恐懼症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在找到原因後,要有針對性地請兒童心理醫師進行心理治療。

肌肉鬆弛療法是幫助這類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解除焦慮症狀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當孩子接近學校門口時,反複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漸漸放鬆之後,再進校門,以克服上學時產生的恐懼感和焦慮症狀。

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顯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在短期內應用抗憂鬱劑,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麥普替林,同時並用抗焦慮劑,如佳靜安定、舒樂安定,以消除或減輕患兒的症狀。

父母必讀

※ 家長和老師對膽小、細心、憂鬱的孩子,不宜要求過於嚴格。

※ 家長切勿對這類孩子期望值太高。期望值太高易使這些孩子在不良的性格基礎上增加心理壓力,促發學校恐懼症。

※ 一旦發現孩子有學校恐懼症的跡象,即應及早治療。

細節62讓孩子遠離“開學恐懼症”

開學即將升入六年級的蓉蓉這兩天失眠了,因為隨著開學日期的逼近,她心中油然產生一股恐慌感。她經常夢見考試,麵對一大張考卷腦子似乎陷入了空白狀態,常常是考試結束,她麵前的考卷依然隻字未答。在這種心境下,她越來越害怕開學。

蓉蓉的這種焦慮症在高年級學生中較為常見,一些心理素質較脆弱的同學一想到考試就緊張,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中,無可避免地患上了“開學恐懼症”。

整個暑假,小郭駿一直好好的,可在即將開學的這兩天,他突然開始發燒。吃藥打針都降不了溫。開學典禮一過,他的身體就好了。郭駿的家長郭先生介紹說,自從兒子讀書以後,每次開學前,他都會鬧一次發燒,家裏人都習慣了。

郭先生覺得是兒子假期玩得太瘋,累的,就沒當回事。而每當這個時候,他們就全家總動員,幫他做功課,實在完不成的作業,就由家長出麵向老師證明,孩子由於身體不好,實在不適宜做如此強度的功課。

兒子的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引起郭先生的重視。直到前幾天,他的一個同事說他的女兒也有怪毛病,每次開學前都會覺得頭疼、難受,上醫院檢查什麼病也沒有,後來問了心理學專家,才知道這叫“開學恐懼症”,是心理問題。此時,郭先生才懷疑,自己的兒子是否也得了“開學恐懼症”。

郭先生說,從症狀上來看,兩個孩子很像,可這發燒總不能說是心理問題吧。當天晚上,他們決定找兒子好好談一次。

在郭先生的追問下,發現兒子果然有“開學恐懼症”。兒子承認發燒是因為害怕開學交不出假期作業而自己弄出來的。第一次寒假“發燒”是真的,因為趕作業,他半夜爬起來趕功課,沒穿外套,一著涼就發燒了。後來發現一生病,爸爸媽媽就會幫著做作業,老師也不會責怪他假期裏麵貪玩,就覺得生病真好。以後,每次開學前,就用不穿衣服、冷水洗澡之類的方法想辦法讓自己發燒……

“為了逃避開學要麵臨的問題,他居然想出這樣的方法,太可怕了。”郭先生很苦惱,“現在孩子患上這種‘病’,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心理醫生表示說:“這個孩子患‘開學恐懼症’完全是因自己作弊導致的。”

據對中學生的調查,有40%的學生稱自己在做作業時受到心理障礙的困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是恐懼心理,即放學途中想到還有家庭作業,便會情緒緊張、心情煩躁。專家稱這種情況與孩子幼時的經曆有關,孩子放學回家便被急於求成的家長關在家中做作業,心理受到很大壓力,產生了“作業恐懼症”。二是應付心理,大量作業給他們帶來的隻是“苦”的滋味,孩子不得不被動應付,便產生應付心理,以“交差”了事。三是反抗心理,孩子做作業的心理往往取決於家長的態度,孩子渴望從“書山”、“題海”中解脫出來,受到家長的關注和愛護,可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渴望,一般都是態度強硬地要求孩子“快寫作業”、“寫完作業再說”,一些個性倔強的孩子由此產生逆反和敵對心理,采用“不會做”、“身體不舒服”等借口以示抗議。

教育及心理專家提出,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長們的首要任務。家長首先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愛親人、愛朋友,進而愛社會、愛生活,隻有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的人,才會對生活充滿熱情,從而具有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其次是對孩子在生活中進行一點挫折教育,告訴孩子人無完人,做事情失敗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和自己是否盡力,這一點做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當家長不再以考試論成敗,孩子的壓力自然就不會那麼大。第三是幫助孩子廣交朋友,學會體諒和幫助人,這樣孩子走出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心理,遇事有朋友交流、發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加強。

圍繞少年兒童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心理谘詢專家歸納出18個字的施愛、施教原則:引導但不強迫、關心但不溺愛、理解但不放任。

父母必讀

※ 是家長的溺愛和袒護導致了這種作弊行為的發生,這樣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會讓孩子養成講假話、不誠實的壞習慣。像這類孩子,家長可采取延遲快樂的方法讓他做到學習輕鬆兩不誤,這就是在假期的前段時間要求他先完成作業,再獎勵旅行或者是其他活動。

※ 家長一定要從這類事件著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孩子的這種恐懼完全是由自己貪玩、不想按時完成假期作業所導致的。

※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督促他按時完成作業,這樣就可以自然消除症狀了,並要告訴他放鬆是有條件的,必要的學習任務是不能打折扣的。

細節63一代有一代的夢,孩子不是家長的圓夢工具

每到周末,小學生一個個便忙碌起來,往來穿梭於各種藝術培育中心,陪伴在他們身邊的父母不是手拎一雙紅舞鞋就是背著畫夾,麵帶期盼的焦慮。“別人的孩子學油畫,我們家的孩子就學書法。”“別人的孩子學電腦,我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孩子不是家長夢想的時空再現。一代有一代的夢,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現在的孩子們則成了一台考試機!一台成人夢想的複印機!一張鋼琴凳、一雙紅舞鞋、一隻小青蛙、一支油畫筆。反正想讓他是什麼,他就得變成什麼。唯獨不是孩子自己。

一項對南方某大都市學生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小學生學習時間過長,平均作業量超過國家規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學生除了上6節課之外,還要完成教師、家長布置的作業,加上參加學校夜校班、提高班、家教輔導班等,共計4.54小時,人均每天學習時間總計為10.54小時。大大超出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學生每天學習時間6小時的規定。

家長不管自己是什麼職業,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讀點書,最好是能實現自己當年的藝術家夢想。學生家長的普遍心態是:“與其讓孩子閑著做其他事,不如讓他們多學些美術和音樂,增長藝術細胞。”“孩子做其他事,家長不放心,隻有做作業,哪怕是一個人彈彈琴。”不惜一切代價,對孩子全過程進行“家教”、“加教”加“陪讀”。

小學生平均起床時間是6:27,是城市裏起床最早的一部分人。為了早些到學校,早餐馬馬虎虎吃,連續上課,大腦營養就跟不上。孩子的負擔過重,精神壓力過大。不少小學生因此產生厭學心理,把讀書當作苦差事,對各門學科缺乏興趣和學習自覺性,容易發脾氣,對教師、家長的話陽奉陰違,把測驗卷子藏起來,不跟家長講學校裏的事情。有些學生則形成了內向、孤僻、封閉和逆反的心理,如考試時發抖、失常,喪失自信心,產生厭學、逃課、出走。據臨床統計,目前4~12歲的孩子心理疾病的發生率在14.6%,並且還呈上升趨勢。

而許多家長對此視而不見,他們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還製定了龐大宏偉的5年或10年“成才規劃”,遠遠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並強行實施他們的教育計劃。專家把這種家長叫做“教育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