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將士受夠了東胡的氣,這一次戰鬥,每個人都奮勇爭先,銳不可當。東胡做夢也沒想到,那個癡愚的冒頓竟然敢發兵攻打自己。由於事先毫無準備,隻得倉促應戰,但他們哪裏打得過一腔怒氣的匈奴。最後,東胡被匈奴消滅了,東胡王也被殺死在亂軍之中。
東胡的趁火打劫固然讓匈奴無招架之力,卻讓東胡誤以為匈奴軟弱可欺,進而得寸進尺、輪番羞辱。殊不知,在這無聲的沉默中卻播下了仇恨的種子,也給匈奴蓄積了反抗的力量。
等匈奴發威的時候,東胡已經成為虎口裏的牛羊,根本無抵禦之力,因而以慘敗收場。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逞強,不甘落後,總是衝鋒在風口浪尖上。殊不知,這已經把自己推到了靶子的危險境地。而真正聰明的有心機者,從來不會在不該炫耀的場合賣弄自己的實力。
心機案例二
2005年,國家出台了新的家電行業管理辦法,一夜之間,風雲突變,很多家電小企業突然間就麵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局麵。與此同時,整個家電產業也很快形成了新的格局:作為國內家電行業的龍頭老大,海爾雖然受到一定的影響,但依舊保持著相對的強勁勢頭;始終略遜海爾一籌的長虹則仍舊緊追不舍,使足了勁模仿老大的產品線;而TCL則躍居三甲,並在行業中一些重要的產品上牢牢占據著主導地位。
這一年,在11月15日TCL迎來了自己的周年店慶。這時,離全年的銷售最旺季——春節還有兩個月,各大家電企業已經早早地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準備在第二年重點推出的新產品也已經基本準備就緒,隻等春節的時候上市了。毫無疑問,任何一個家電廠商都不會輕易放過春節這塊大蛋糕的,但是蛋糕就隻有那麼大,很顯然,哪家企業能吃得更多,哪家企業就可以為接下來整整一年的經營和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TCL公司早在店慶到來之前一個月就召集所有中層以上的幹部開了個碰頭會。大家普遍認為,在春節到來之時進行促銷活動是不二的選擇,而且這個活動力度要大,吸引力要強,一定要製造一個市場上的轟動效應才行,而且時間要提前,盡量避免在春節期間跟其他企業的促銷活動撞車。最後,會議決定,在11月15日早晨超市營業時推出這個活動。但是,隻做店內促銷,既不上海報,也不動用銷售網絡進行宣傳,一切都要做得悄無聲息。也就是說,這些工作都要在靜悄悄中推進,就像平靜水麵下湧動的“暗流”,能量無限,但表麵不動聲色。
做市場的都知道,一個成功的促銷活動,前期宣傳至關重要,它能聚攏人氣,為活動造勢,一個沒人知道的促銷活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然而,TCL為避免被競爭對手跟進,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為了瞞住自己的競爭對手,TCL先前在大中電器的產品捆綁、促銷活動,在開動之前隻有中層以上的幹部知道,為的就是避免走漏風聲,導致計劃前功盡棄。
一切都在按著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時間來到了11月5日,離周年慶還有l0天,TCL的業務人員、促銷人員在撤下超市所有贈品、取消所有特價活動的同時,故意向外界泄露了自己的“商業機密”:隨著產品原料的漲價,生產和銷售成本越來越大,再加上運費的大幅提升,企業已沒有利潤空間來做活動了。放出風以後,TCL的老總還要在媒體麵前很無奈地搖搖頭:唉,真的是很難啊!當然,競爭對手們一開始也不信,但觀察了一周後,發現TCL還真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於是他們就放鬆了警惕,甚至原本很多針對TCL周年店慶所製訂的針對性的促銷計劃也被臨時叫停了。
2005年11月l4日晚7點整,TCL所有的業務人員、促銷人員以及宣傳品發放人員都已經做好了“臨戰準備”,隻等公司總部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給自己所有的競爭對手一個“驚喜”。結果可想而知,一夜之間,各大超市、家電賣場和專營門店裏,TCL的產品全都換上了“活動裝”,宣傳品遍布市場的每個角落,活動信息更是家喻戶曉。在隨後的10天時間內,市場上除了一些利潤空間很小的低檔產品外,中高檔市場基本全部被TCL所占領,TCL的競爭對手們目瞪口呆。
“驚喜”過後,競爭對手們的領導雖然一方麵毫不猶豫地跟進,且力度遠遠超過前者,但畢竟TCL已經先一步占領了市場,這些亡羊補牢的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
表麵不動聲色,先是製造假象,隱藏自己的意圖,然後在關鍵時刻選擇出擊,最終大獲全勝。如果誠實過度,過早地亮出底牌,十有八九都要遭受失敗。
因此,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經營事業時,靈活運用技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製造假象,利用各種方法瞞住對手,使其無法判斷出自己的真實意圖或者製造假象使其認識錯誤;然後,看準時機,在對手沒有發現自己的真實意圖之前出擊,爭得主動權,占領先機。
◎把喜怒哀樂藏在口袋裏◎
心機解讀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要學會把握自己的精神狀態,要把喜怒哀樂藏在口袋裏,不要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也就是說,不要盲目地、不加辨別地將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和盤托出,有時候就要“深藏不露”,這是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的高明之舉。
如果輕易地將自己的底牌亮出,就會給對方的應對造成了可乘之機,那麼自己顯然就會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因而智者總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對手就很難采取應對之策了。
要想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就要學會內斂,尤其是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任何輕率的表態都有可能造成被動的局麵,因而審時度勢、把握節奏是高明的有心機者的選擇。
心機案例一
唐朝唐玄宗重用藩將安祿山時,卻不知道此人貌似粗獷,卻內心狡詐。安祿山想盡辦法取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權位越來越高,架子也日益見長。漸漸地,他變得肆無忌憚,除了對玄宗和貴妃恭順以外,根本不把朝臣們放在眼裏。這種情況全被李林甫看在眼裏。
一天,李林甫召見安祿山。安祿山到達李宅之後,長揖拜見後便端坐在客位上,顯露出一種盛氣淩人的架勢。李林甫也不動聲色,隻是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一言不發。安祿山看到李林甫目光深邃、咄咄逼人,感到有些不自然,盛氣頓時也減了一半。這時候,李林甫吩咐下人,召見王珙大夫進見,有要事相談。
王珙進屋之後,邁著小碎步走上前,規規矩矩地向李林甫行大禮參拜,言行舉止都非常地謹慎小心,唯恐出現紕漏。當時,王珙在朝廷中的地位實際也很高,僅次於李林甫,與安祿山平起平坐。安祿山看到王珙對李林甫如此敬重畏懼,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窘迫,盡管他沒有去補拜大禮,但也變得恭謹起來,收斂了一些。
王珙走後,李林甫開始與安祿山交談。他十分精準地分析了安祿山所作所為的意圖和心理活動,字字句句都說到了安祿山的心裏。對此,安祿山非常吃驚,他沒想到李林甫竟然含而不露地將自己心靈深處的隱私點了出來,這讓他頓時汗流浹背,濕了襯衣。這時候,李林甫脫下了自己身上的袍子,給安祿山披上,並用好話安慰了他一番。自此之後,盡管安祿山對其他的朝廷大臣仍然不恭敬,但他唯獨懼怕李林甫。每次來京城的時候,他都要謹慎地拜見李林甫。而且,每次交談時,李林甫都能夠洞察他的心扉,讓他麵容改色,汗流浹背。
在範陽的時候,每次有使者從京城歸來,安祿山問的第一句話都是李林甫說他什麼了,如果有褒獎的話他就很歡喜,如果有警告的話他就會摸著額頭說:“看來我以後得小心了,否則就會惹大禍。”安祿山懼怕李林甫竟然到了這樣的程度。
李林甫早已看出安祿山的謀反之心,但他覺得自己死前可保無憂,隻要生前能夠享受榮華富貴,反正安祿山無法取代自己的相位。至於唐朝的江山如何,他哪裏還顧得上呢?所以,在李林甫死前,安祿山始終不敢作亂。
李林甫無疑是個老謀深算的人,為了馴服自以為和皇帝關係不錯的安祿山,就在府上召見他,可安祿山卻顯得相當傲慢,見安祿山此等態度,李林甫不是顯山露水地對他采取冷待的方式,而是以地位稍次李林甫的王珙的謙恭來襯托安祿山的傲慢,讓安祿山相當吃驚,感到了李林甫的威嚴。特別是李林甫對安祿山的心理動向的分析,含而不露的點化,更是讓安祿山吃驚不小,從此傲慢的安祿山就成了李林甫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有心機者認為,有時候暴風驟雨式的訓斥,未必能夠超越含而不露的敲打。因此,在生活中不要輕易地暴露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以免被對手牽著鼻子走。
心機案例二
民國初年,袁世凱一心想要奪得皇帝的寶座。他指使黨羽大肆地製造輿論,一時間謠言四起,勸進者絡繹不絕。袁世凱心中暗暗高興,但他卻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表白,自己是絕對擁護共和、忠於民國的。馮國璋和段祺瑞是他的心腹大將,即便在這兩人麵前,袁世凱也沒有表露自己的心思。
一次,馮國璋專程到北京向袁世凱探聽虛實。聽到馮國璋的詢問,袁世凱裝得一本正經,他說:“華甫啊,我們都是自己人,難道你也不懂我的心事嗎?我不妨對你明說,總統的權力和責任與皇帝沒有任何分別,除非為了自己的兒孫打算,否則的話實在沒有做皇帝的必要。你看看我的兒子,老大身體殘疾,老二想做名士。我讓他們做排長都不放心,他們能夠承擔重任嗎?況且,曆史的帝王家族總是沒有好的結局,就算是為我的兒子打算,我也不願意將災難留給他們。當然,皇帝還可以傳賢不傳子,總統也同樣可以傳賢,在這個問題上,總統和皇帝不是一樣的嗎?
馮國璋聽後,說:“總統說的的確在理。但是,將來總統功德巍巍,到了天與人歸的時候,恐怕是推不掉的。”
這時,袁世凱表現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他堅定地說:“我絕對不會幹這樣的傻事!我有個孩子在倫敦讀書,我讓他在那裏置了點產業。如果有人非要逼我,那我就到倫敦去,自此不再詢問國事。”聽到袁世凱如此誠懇的表白,馮國璋自然也就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然而,馮國璋前腳剛離開袁府,袁世凱就氣衝衝地進了書房,大罵馮國璋忘恩負義。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馮國璋回到南京後不久,就接到袁世凱稱帝的消息。他憤怒地跳了起來,發火說:“袁世凱可真會做戲!他哪裏把我當自己人。”自此之後,馮國璋與袁世凱分道揚鑣。
在袁世凱稱帝消息甚囂塵上的時候,他的心腹馮國璋專程來京探聽虛實,可袁世凱依然裝得一本正經,謊稱根本無此想法,實際上袁世凱當時正加快稱帝的腳步。袁世凱之所以不以真相相告,就是怕有更多的人加入反對的行列,一旦木已成舟後,即便是反對也無關痛癢了,可見袁世凱是深懂心機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