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字黃羊,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賢大夫。
祁奚年老時,向晉平公請求退休。晉平公問祁奚誰可接任,祁奚答道:“我覺得,解狐這個人最適合補這個缺。”晉平公大吃一驚,說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舉薦他。”祁奚搖搖頭,“解狐確是最合適的人選,我不敢以私害公。”於是,晉平公就任用了解狐,都城裏的人都稱讚任命解狐好。
又過了一些時候,晉平公又找到祁奚,問:“咱們國家眼下少個掌管軍事的都尉,你覺得誰擔任合適?”祁奚答道:“我看祁午合適。”晉平公又大吃一驚,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奚:“您隻是問誰適合做這個都尉,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晉平公又任用了祁午,都城裏的人一致稱讚任命祁午好。
推舉仇人,不算是諂媚;擁立兒子,不是出於偏愛。商書說:“沒有偏愛,沒有結黨,王道坦坦蕩蕩,公正無私。”說的就是祁奚了,難怪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祁奚不以公為私,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操,這是一種超然的智慧。先人給我們展現了如此的光輝形象,我們也要以先人為楷模,努力克服私人感情,以一顆公心做好管理工作,不偏袒任何人任何事,不背離公正的天平,那麼還有誰不認可、不敬服我們呢?
有一次,梅考克公司有一個曾經與公司患難與共,同舟共濟老員工酗酒鬧事,遲到早退。按照公司管理製度的有關條款,這名老員工應當受到開除處分,當管理人員作出了這一決定,梅考克表示讚同。
當這個老員工知道自己被梅考克開除之後,他立刻火冒三丈地跑到梅考克的辦公室,委屈地說:“當年公司債務累累時,我3個月不拿工資也毫無怨言。如今犯這點錯誤你就把我開除,真是一點情分也不講!”
梅考克平靜地看著老員工說:“公司不是你我兩個人的私事,是一個有規矩的地方,我隻能按規定辦事,誰都不能有一點例外。”老員工聽完梅考克的敘說,懷著難過的心情,默默地離開了工作多年的職位。
後來,梅考克了解到這個老員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了兩個孩子,一個跌斷了一條腿,一個還嗷嗷待哺,老員工在極度的痛苦中借酒消愁,於是他趕緊開車來到老員工的家中,安慰他不要傷心,要好好照顧好孩子們。
老員工轉悲為喜:“您不開除我了?”梅考克搖搖頭,從包裏掏出一遝鈔票塞到老員工手裏,認真地說,“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嗎?所以你安心地照顧家吧,不必擔心自己的工作,我不會讓你走上絕路的。”事後,梅考克沒有讓這個老員工重返工作崗位,但是讓他在自己的一家牧場當了經理。
梅考克的案例說明,做領導就要像領導,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問題,工作關係與朋友關係必須分清,不能將私人感情混入工作之中。又想當他的領導,又要當哥們,把握其中的分寸成為混合體,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首先要堅持製度的嚴肅性,在此基礎上再為為員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然,有的管理者本意並無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願意接觸與自己愛好相似、脾氣相近的員工,無形中就冷落了另一部分員工。因此,你要適當增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員工交往,尤其對那些曾反對過自己,或者犯過錯誤的員工,經常與他們交流感情,以防止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
說到底,管理者要對企業負責,也就是說你的私情私欲必須為企業利益所替代。為了不以私害公,每做一件事情之前,你都不妨捫心自問一下:“在這件事中,有沒有我的私情在裏麵?”或者問一問:“這麼幹,別人是否會覺得我很自私?”在得到滿意的答案之後,你再大膽地開展工作吧。
招式29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某IT公司缺乏專業的技術研究人才,總經理花了很大力氣才從某大公司挖來一名信息係統專家。公司滿腔熱情地給他安排了工作,卻很快發現他不能勝任,員工們認為雇用這樣的員工會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於是建議總經理趕快解雇這位專家,而總經理卻又給專家開辟了個人辦公室,希望他能靜心進行研究。
這就傷害了那些忠誠於企業、安心於崗位者的心,他們不明白那位專家的能力沒有自己強、在公司的資曆沒有自己高,為什麼卻可以拿到那麼高的工資?還擁有了個人的辦公室。他們感到不公平,自然對工作產生不滿情緒,不再像以前那樣賣力了。
總經理一直期待這位專家的表現會越來越好,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他的表現越來越差,直到一位重要客戶拂袖而去,其他員工都說“該獎的不獎,不該獎的重獎,再這樣,我們不幹了!”,總經理才把他解雇。這位專家被趕走了,但是總經理得到的教訓代價不菲。“下次我絕不猶豫,我會立刻采取措施。”總經理發自肺腑地說。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許多管理者像這位焦慮的總經理一樣喜歡一團和氣,不忍心處罰沒有達到績效標準的員工,反而寄希望通過獎勵鼓舞對方。結果,獎勵不僅沒有達到激勵的效果,反而使有功者寒心,極大地挫傷了有功者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損害團隊的戰鬥力以及領導者自身的威信,得不償失。
賞罰是管理團隊的有效手段,是企業家的帶兵的左右手,就在於它的公正性。因此,激勵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公平公正,該罰則罰,該獎則獎,賞罰分明。獎賞是正麵強化手段,即對某種行為給予肯定,使之得到鞏固和保持。而責罰則是反麵強化,即對某種行為給予否定,使之逐漸消失。
東漢祭遵曾是一個縣衙,他飽讀詩書,恭謹儉樸,勤於政事,辦事公道,縣衙裏老老少少都很敬佩他。漢光武帝劉秀聽說祭遵的為人處世後召見了他,並提拔他為車市令,掌管了執法權。祭遵克己奉公,盡職盡責,常受到劉秀的賞賜,但他將這些賞賜都拿出來分給手下有功的人。他生活十分儉樸,家中沒有多少私人財產,夫人也裳不加緣,簡樸至極。與他共事的人都稱讚他的為人。
就是這個鐵麵無私的祭遵,連劉秀喜歡的人犯法也不放過。有一次,劉秀的一個中舍人倚仗劉秀的寵愛,醉酒後大鬧軍營打死了人。祭遵查明事實真相後,決定依法處置。許多人勸祭遵:“中舍人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你要是殺了他,皇帝肯定會歸罪於你,還是看在皇帝的麵子上從輕發落吧。”
祭遵卻堅持依法,毫不客氣地處死了中舍人。劉秀得知,十分惱怒,把祭遵抓了起來,決定加以懲處。這時,主薄陳副勸阻說:“嚴明軍令,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不避親疏,上下一致,做得很對。隻有像他這樣言行一致,號令三軍才有威信。這正是助您教令諸軍的好機會啊。”
劉秀恍然大悟,轉怒為喜,他立即赦免了祭遵,並提升他為“刺奸將軍”。事後,劉秀常對大將們說:“祭遵是一個懲罰嚴明的人,大家應該謹慎從事,不要落到他手裏,因為他決不會徇私情的。”
祭遵贏得了東漢軍民無比的愛戴和擁護,與他一直奉行該賞的一定要賞,該罰的一定要罰的辦事原則,鐵麵無私、信賞必罰是分不開的。這種賞罰必信的管理原則,對整體軍隊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難怪劉秀日後會常常懷念他,並不時感歎:“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
在現代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成功的管理是什麼?是黑白分明的,白就是白,黑就是黑,白的獎,黑的罰。這樣你的管理就會越來越白,如果黑白不分,那你的管理隻能越來越黑了。”
所憎者,有功必賞;所愛者,有過必罰。的確,管理者隻有這樣,使團隊的紀律獲得有效的維護,才能給員工一種公平合理的印象,讓他們覺得人人都是平等的,機會也是均等的,他們才會奮發,才會更努力。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公司正常的經營,才能凝聚成強大的力量,以不可阻擋之勢發展下去。
日本伊藤洋貨行的董事長伊藤雅俊是一位值得大家學習的、以嚴謹著稱的企業家。在企業管理中,他從來不感情用事,懲罰嚴明,其中他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待經營天才岸信一雄就是最好的佐證。
日本企業伊藤洋貨行是以從事衣料買賣起家,後來進入食品業。為了使公司取得食品方麵的發展,伊藤雅俊從東食公司挖來了對食品經營有豐富經驗的岸信一雄。岸信一雄是一個善於交際、重視創新的經營奇才,他的加入宛如是為伊藤洋貨行注入了一劑催化劑。10年內使公司的業績提高了數十倍,伊藤洋貨行的食品部門呈現一片蓬勃的景象,岸信一雄也晉升為公司的經理,成為了公司內外炙手可熱的大名人。
但是不久,岸信一雄開始居功自傲了,對公司製定的規章製度一律不予遵守,對公司的改革措施持敵對態度,戰略決策一執行到岸信一雄那裏就止步不前,對那些勤奮敬業的部下也放任自流。伊藤雅俊多次要求岸信一雄改善工作態度,按照伊藤洋貨行的經營方法去做。但是,岸信一雄根本不加理會,依然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做。他說:“一切都這麼好,證明這路線沒錯,我為什麼要改?”結果整個部門的員工效率直線下降,伊藤雅俊最終忍無可忍,將岸信一雄解雇。
戰功赫赫的岸信一雄突然被解雇,這個消息在工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輿論界也以輕蔑尖刻的口氣批評伊藤雅俊“過河拆橋”。在輿論的猛烈攻擊下,伊藤雅俊理直氣壯地反駁道:“秩序和紀律是我的企業的生命,也是我管理下屬的法寶。不守紀律的人一定要以重處理,不管他是什麼人,為企業做過多大貢獻,即使會因此減低戰鬥力也在所不惜。”
當“三顧茅廬”求來的岸信一雄一次次為公司創造卓越業績時,伊藤雅俊采取了提拔和賞識的態度。但隨著岸信一雄的居高自傲,變本加厲地行使“治外權”時,伊藤雅俊又毫不客氣地將他請了出去。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對岸信一雄的嚴懲不明,就是對大多數人的不公和傷害,這會直接關係到整個企業的存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