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讓員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管理者的無微不至激勵法
管理員工的有效途徑不是用規則,而是用情感。要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管理者就得把員工當成企業大家庭的一員,進行一定的人性化管理,關心員工的工作、生活和成長,無微不至,把溫暖送到員工的心坎上。一念之間,真情流露,即可春風化雨。
招式40
對待員工要有人情味
美國的凱姆朗公司一開始是一家很小的服務性公司,開業時隻有5名職工、兩輛汽車。15年後,它的營業額竟高達3億美元,它的業務隻不過是為住宅的草坪施肥、噴藥而已,但卻吸引了大批學者去研究它。可以說,對員工的人情味,是凱姆朗公司之所以能夠如此有魅力的主要原因。
比如,杜克在員工麵前從沒有架子,他時常會給員工準備點心,員工生病時他還會親自帶上禮品前去看望。當員工抱怨“公司內有蒼蠅,害得我們心情不好”,杜克便晚上拿著蠟燭在辦公室裏抓蒼蠅。杜克還表示,即便是在行業最不景氣的危急關頭,當其他公司都在大規模裁員時,凱姆朗公司絕不會主動裁減一名員工。這些措施使每位員工都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他們就是公司的“主人”。
一位員工剛進入公司不久,他父親就去世了,杜克率領全體員工到殯儀館幫忙,喪禮結束後,杜克還親自送該員工和他的母親回家。該員工後來當上了主管,常對人提起這樁事:“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人情味。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為了老板,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
企業的經營目的是逐利,但是對待員工要有人物味。所謂“人情味”,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員工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幫他們做事,關心他們的生活。好的管理者會將對員工的管理定位於感情管理上,因為感情是企業中最活躍、最具能動作用的因素。
員工是人,不是機器,他們的心靈需要得到關懷和慰藉。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喜歡人情味濃一點的領導,因為這樣的公司能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薪酬、待遇等可以說是硬性物質條件,而人情味卻是軟性的,在“柔性”管理之下,員工會如沐春風,意興盎然,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
一則管理寓言,頗有意味:
狂風和微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狂風首先來了一股刺骨的冷風,吹得行人瑟瑟發抖,於是大衣裹得更緊了;微風則徐徐吹動,行人覺得溫暖而愜意,繼而脫掉了大衣。最終,微風獲得了勝利。
由此及彼,如果管理者“鐵麵無私”、“冷冰冰”,如果企業隻是一味提高薪酬標準,而沒有人情味,那麼在這種刺骨的冷風下員工隻會“大衣裹得更緊”。在他們看來,薪酬也隻是自己應得的回報,公司對待自己與對待機器和原材料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如此就沒有工作熱情而言。例如,有些員工得了一場大病,請了半個多月的病假在家養病,待他恢複健康來辦公室上班時,如果領導對他的到來麵無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沒有一句問候的話語,員工哪裏還有心情認真工作?
相反,多給員工一些關愛,營造充滿人情味的環境,將企業文化滲入到員工的心靈深處,這增進的不僅是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還能營造一種寬鬆的發展環境。潛能的發揮要基於寬鬆的環境和舒暢的心情,如此員工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企業創造持續性的經濟效益,令企業迸發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正是出於這種原因,在一個有豐厚經濟利益和人情味的公司上班,是很多人對完美工作的定義,甚至有些人為了追求工作上的順心會放棄更優厚的待遇。
鄒明大學剛畢業時憑借優異的學習成績,很輕鬆地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做銷售部經理助理。這家公司規模較大,資金充裕,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鄒明也感覺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不到半年他就“跳槽”了,原來這裏的領導一派官僚作風,經常叫鄒明做這做那,就連泊車也不例外;而且,員工隻要出現工作失誤就會被罰款;更誇張的是,公司時常會一連三四天加班到夜裏一點左右,而且沒有加班費。思來想去,鄒明決定向領導提出了一點意見,結果是完全被駁了回來。
最後,鄒明實在忍受不住,跳槽到一家科技公司做銷售主管。這家公司雖然規模不大,工資不是太高,但是卻給了鄒明很大的觸動,原因就是這家公司充滿了人情味。整個公司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從老板到領導都沒有架子,而且從不輕易讓員工加班,加班時工資肯定也不會少。有一次鄒明因交通意外骨折了,領導居然還親自買了營養品與水果來看望他,讓他備受感動,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
經常被領導指揮著做這做那,隻要出現工作失誤就被罰款;動不動就連續加班三四天,而且沒有加班費。試想一下,在這樣一種缺少人情味的環境下工作,有誰還會死心塌地為公司打拚呢?恐怕隻會敬而遠之。
領導在對下屬進行管理時多一些人情味,可以說是每個下屬求之不得的。人情味濃的公司不僅討員工的喜歡,而且從公司的自身發展來看,鋪設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感情道路”也是營造向心力、活力和競爭力的需要,是促進領導掌控員工、抓住人心的有效手段之一。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真心關愛員工,下屬自然會真誠相報,為企業盡心盡力,甚至同企業患難與共。
小李是剛調到某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母親做膽結石手術住進了醫院。一次聊天,他偶然和所長談起此事,結果第二天所長就親自前來醫院探視其母,小李頓時激動得眼睛濕潤。他對一個朋友說:“我在某校幹了8年,校領導沒去過我家一次,我到這個所不到半年,所長‘五一’節去了我家一次,這回一聽說老太太病了又去探望,人心都是肉長的,我能不認真幹、努力幹嗎!”
用“愛的精神”對待自己的員工,在工作上給予支持,在生活中給予照顧,營造充滿人情味的環境,不拘泥於死板的模式,為員工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在這樣的氛圍中,每個員工都會爭先恐後貢獻自己的才能,由此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機製,這比一千個、一萬個製度都要強一千倍、一萬倍。
招式41
從細節上讓員工體會到集體的溫暖
品裳時裝有限公司有1000多人,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十多個省份,其中90%以上都是外來務工人員。7月份學生相繼放暑假,孩子的教育、安全問題等讓很多職工放心不下。公司領導了解到此情況後組織了一個暑托班,並聘請了幾位老師來維持暑托班的正常運作,所有員工子女全部免費上暑托班。
“在這裏打工真是放心,平時與孩子聚少離多,很想借暑假的機會與孩子團聚,增進與孩子的感情,但上班孩子沒法照看,現在暑期班圓了自己一家的團聚夢。”這是一位外來員工真實的感受,滿懷了員工對公司的感激之情。
不僅如此,在平時的工作中,品裳時裝有限公司還針對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實行錯時就餐製度,讓不同工作性質分批次就餐;根據實際情況對需要接孩子上下班的女職工專門調整作息時間等,這些事情看起來都不大,但就是這些細節的問題,卻讓員工確實地感受到了公司的溫暖。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距離遠,是因為心遠;之所以距離近,是因為心近。管理者要想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要想使員工真心地擁護你,心甘情願地為你打拚,就必須讓對方感受到的真誠關愛、細心體貼。
綾羅圖案繁花似錦,是一針針織就的。一些小事足可以折射出管理者品質的整體風貌,員工們會通過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小事,來衡量你,評判你。高明的管理者,總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一點一點贏得人心的。
許多事情看起來是員工的生活小事,但就是這些小事往往直接影響著員工的情緒。細小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員工就會心生怨氣,久而久之積累的多了,就會形成對企業的不滿甚至對立情緒,失去工作動力和勞動熱情。
人們常說,員工的心是企業的根,是企業維持運行的最根本要素。管理者要溫暖員工的心、攏住員工的心,進而穩住企業的根,就要從細微之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辦好員工關心的事情。一個小的細節能使員工感受到公司是重視他的,感受到你是關心他的,那麼你的管理就成功了。
從小事和瑣事做起,主動關心員工,一個關切的舉動、幾句動情的話語,看似再平常不過,卻比高官厚祿的作用還要大上好多倍,會讓員工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你的關懷,你將會發現,你將更容易獲得員工的信賴和支持,與每一個員工建立起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事半功倍。
以人為本、關愛員工,其實就是由一件件實實在在的事組成的。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管理者要善於處理好這兩方麵的關係,進而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
關愛員工,不是恩賜,而是義務,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關愛員工不是講在嘴上,不是做做樣子,而應該要真心實意,發自內心的去關心下屬的切身利益,落實到員工最需要的地方,撓到他們的“癢處”才管用。
為此,管理者要隨時關注員工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從一些微妙的動作與表情中,捕捉到員工的心理需要。盡量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如果滿足不了也應該講明原因,這樣即便你沒有作出什麼實際的行為,員工也會感受到公司的關愛和溫暖。
總之,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你的企業運作不要是一個冰冷的製度框框,從關懷每一個員工做起,從每一個可以做好的細節做起,讓你的員工充分體會到集體的溫暖,也就激發了他們內心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招式42
收服員工,攻心為上
三國時期,孟獲是當時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首領,深為當地土著和漢人所信服,一段時間曾帶兵反叛蜀漢。諸葛亮一打聽,知道孟獲不但打仗驍勇,而且在南中地區各族群眾中很有威望,便決心把孟獲爭取過來。他下了一道命令,隻許活捉孟獲,不能傷害他。
第一次交鋒,諸葛亮運用計謀將孟獲活捉。孟獲心想,這回一定沒有活路了。沒想到進了大營,諸葛亮立刻叫人給他鬆了綁,好言好語勸說他歸降。但是孟獲不服氣,說:“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計,怎麼能叫人心服?”諸葛亮也不勉強,陪著孟獲一起騎著馬在大營外兜了一圈,看看蜀軍的營壘和陣容。
孟獲傲慢地說:“以前我沒弄清楚你們的虛實,所以敗了。現在我知道你們的陣勢了,要打贏你們也不難。”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來,說:“既然這樣,您就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再打吧。”孟獲被釋放以後,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進攻蜀軍。但是他本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哪裏是諸葛亮的對手,第二次又乖乖地被活捉了。諸葛亮勸他,見孟獲還是不服,又放了他。
就這樣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諸葛亮一直把孟獲捉了七次。到了孟獲第七次被捉的時候,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願意走了:“丞相,現在我打心底裏敬服您,從今以後,我不敢再反了。”遂歸順蜀漢。
諸葛亮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收服”孟獲,在於他使用了攻心戰,“攻心為上”。“攻心為上”就是說做人的工作一定要做人心的工作,要使工作對象產生心的認同和認可。通過又放又捉,孟獲看到了諸葛亮的謙遜、氣度以及對下屬的關懷,這樣的領導他自然願意為之賣命,這就是攻心的結果。
《孫子兵法》中講: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也就是說,戰爭中用武力打敗對方算下策,使用各種方法使內部不穩而獲勝是中策,不用去打就能勝利的是上策。“攻心為上”,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聰明的管理者要善於用情感來征服和遙控自己的員工,通過征服員工的心來控製他們的身。
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男女交往的一幕幕情景:當男人征服了一個女人的心後,她就會“全心全意地去愛他”,隻要他能接受,她願意終身依傍他也無怨無悔,這就是攻心的妙處。此理在管理領域也適用,隻要你能夠控製住員工的心,他們勢必會為你赴湯蹈火。
現代社會有不少善用“攻心”控製人才身體的管理者。
世界知名的東芝公司,在成立將近百年的時候曾一度陷入困境。此時,土光敏夫出任董事長,上任後他經常不帶秘書,每天穿梭在工廠與辦公室之間,與每一個員工愉快地交談、觀察他們的操作姿勢、辦公環境設置、測量物品搬運重量,評估員工工作環境是否安全、舒適並提出建議和報告。身為大公司的董事長步行到工廠已非同尋常,更妙的是他還常常提著酒瓶與員工們暢懷共飲。
土光敏夫這種不擺架子、慈祥關懷的姿態,贏得了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員工的好感。員工反映:“土光董事長和藹可親、善待我們,我們更應該努力,竭力效忠。”因此,他上任後不久,東芝的收支情況大為改觀,兩年內便把一個虧損嚴重、日暮途窮的公司重新支撐起來,並使“東芝”成為日本最優秀的公司之一。
思想決定行動,精神決定肉體。征服了人的心,就能征服人的身,就能控製人、利用人,讓其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打拚。
管理者若想創出輝煌業績,贏得下屬的擁護,就要關心下屬,幫助下屬。如果你能真心替下屬著想,贏得他們的心,那麼他們自然會替你著想,維護你、擁戴你,這樣,你便可以取得無往而不利的可喜成就。
招式43
給你的員工一個燦爛的微笑
日本一家著名公司總經理的辦公室裏掛著這樣一幅畫:兩張人的嘴,其中一張嘴嘴角下撇,像個倒扣的勺子,結果從上麵掉下的金銀珠寶都順著“勺底”滑到了地上;而另一張嘴卻是嘴角上翹,笑眯眯的樣子,整個嘴巴就像一個正放的勺子,結果從上麵掉下的金銀珠寶一個不漏地落進了嘴裏。這家公司對這幅畫的解釋是:微笑是財富的源泉,可以直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
微笑是一種向人主動示好的表現,它能使人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感、愉快感,正如英國詩人雪萊所說的:“微笑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微笑也是一種掌控員工、抓住人心的“非常”手段,管理者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不能忽略這一點。
雖然微笑不能代替有效的管理製度和方法,但微笑卻有任何好製度、好方法都無法企及的大作用。微笑會如同陽光一樣,能夠給你的員工帶來溫暖,使他們對你產生謙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能夠縮短你與員工間的距離,讓你們在心理上產生共鳴,如此激勵的效果也就實現了。換位思考一下,假如讓你作為員工,你是喜歡笑臉常開的領導,還是喜歡整天板著臉、麵無表情的領導呢?
可以想象,如果企業領導整天板著一副嚴肅、生硬的麵孔,員工們整天戰戰兢兢地在緊張的心理狀態下工作,哪裏還能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本事,哪裏還能保證做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企業的管理製度、管理方法怎麼完美無缺,也都難以創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業績來。
但若是企業管理者時刻都在用微笑麵對每個員工,就會在企業內創造出一個和諧融洽的氣氛,驅散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可能存在的陰霾。員工心情舒暢,不僅每個人盡心盡力、積極主動地工作,而且還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形成一個所向披靡的高效團隊。這樣的團隊,就算遇到的困難再大,也是能夠輕易克服的。這也就直接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有效地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美國鋼鐵和國民蒸餾器公司的子公司RMI,坐落在俄亥俄州的奈爾斯。一段時間裏,RMI公司的工作效率低,生產率和利潤率也上不去。後來,一個名叫大吉姆·丹尼爾的人出任公司總經理,他認為,重視員工、開發員工的潛力是振興公司的根本,並且最終扭轉了公司的困境。
大吉姆·丹尼爾沒有什麼特殊的管理辦法,他隻是在工廠裏到處貼上了如下標語:“如果你看到一個人沒有笑容,請把你的笑容分給他。”這些標語下麵都簽有名字:“大吉姆”。大吉姆·丹尼爾所做的還不隻是這些,他還讓公司設計人員製作了一個特殊的廠徽:一張笑臉。並將這張笑臉繪在公司辦公用品上、工廠大門上、廠內板牌上,甚至在員工的安全帽上,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對員工們時刻保持微笑。於是,在RMI公司,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大吉姆·丹尼爾滿麵春風地向人們征詢意見,喊著員工的名字打招呼。即便是和工會主席列席會議的時候,大吉姆·丹尼爾也常常麵帶著笑容。
微笑不僅使RMI公司率先渡過了這個難關,不到3年的時間,RMI公司沒有增加1分錢的投資,生產率卻驚人地提高了近8%。而且,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資產總值達數十億美元。後來,RMI公司的廠徽,也就是“大吉姆”式的笑臉,被美國人稱為“俄亥俄的笑容”。《華爾街日報》稱RMI為,“它是純威士忌酒——柔情的口號、感情的交流和充滿微笑的混合物”。
看到了嗎?這就是微笑的力量。既然如此,身為管理者的你為何不投大家之所好,充分利用微笑這一“武器”,幫助自己進行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