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支配人行動的一件重要的東西,有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望,會加倍努力,甚至有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望而藐視法律、脫離道德的束縛,做出有悖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欲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行動的強弱。因此,在工作中,滿足他人的欲望是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那麼,一個人究竟有什麼欲望呢?也許他的欲望是若有若無的,也許他的欲望是清晰而明確的,但無論怎樣,欲望確實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存在著,支配著人的行動。所以,如果領導者能夠用欲望激勵下屬的行動,再對症下藥,那麼,下屬自然會積極努力地工作。
哈裏·歐弗垂在他的著作《影響人類的行為》一書中寫道:“行為源於一個人的基本欲望……不論在家庭還是校園,或者是政治方麵,對那些自認為口才了得的‘說客’來說,最好的一句箴言就是:一定要先懂得激起別人的欲望。如果你能這樣做了,那麼,人們必定願意和他交流,這種人永不寂寞。”
作為領導,必須要麵對的一件事情就是:下命令,要求下屬做好某件事情。但是,如果在下命令之前,你能先問一下你自己:“如何做,我才能讓下屬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做事呢?”如此之後,你說出的話將會更加起作用。
激發下屬的欲望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人的欲望一旦被激發出來之後,總會不斷積極努力,在此基礎上,即便領導下達怎樣難以完成的工作任務,他們都會爽快地答應下來,而且能夠很好地完成。
美國一位企業家曾對卡耐基做出過這樣的論述:“他是一位會握著你的手,激勵你、讚賞你的人。在我的生命曆程中,還沒有發現哪一個人能夠超過他。有一些人,雖然他們擁有權力,但他們卻不喜歡讚美他人,他們的心胸狹小,隻會貶低別人,像這樣的人又怎會成就偉大的功業呢?”
激發下屬的欲望,就是對下屬的一種間接讚美,他的收入將大於產出很多,甚至是超值回報率。
古時候,日本加藤清正家有一位覺兵衛,名字叫飯田,他是一位既勇猛又具有謀略的武將。但在加藤清正離世之後,宗族也被追加了爵位後,覺兵衛飯田卻辭官離開了,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有一次,他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說:“在我第一次上戰場立功時,就目睹了許多士兵因為戰爭而喪失生命。當時,我心想,戰爭真是太可怕了,我再也不想當武士了,再也不想參加戰爭了。可是,當我勝利凱旋的時候,加藤清正將軍竟然在全體戰士麵前誇讚我卓越的表現,而後又賞賜給我一把名刀,並說我具有更大的潛力,能夠當上一名非常優秀的將軍。此時,我的欲望更加強烈了,我想我一定能像加藤清正將軍一樣。
後來,每次上戰場,我都勇猛殺敵,立下了無數戰功。
現在想想,清正公真是會利用人啊,他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我。”
一個有勇有謀的勇士,麵對戰爭會害怕,產生不想當武士的想法,但卻被加藤清正給自己設定的欲望扼殺掉了這種念頭,為清正公效力一生,不得不說加藤清正是多麼高明的領導人。他的激勵留住了一個勇猛而有謀略的武士,激勵的重要價值在這裏被展現得完美無餘。
把激勵送給下屬,就像給了下屬一個騰飛的翅膀一樣。很多時候,它就像青菜,是一種富含營養的食物,是一種人脫離不了的食物。
有的人嚴格有餘而激勵不足,不懂得激勵下屬,這是一種領導力的缺憾,應該好好自我反思。
在職場中,會激勵下屬的領導,他們部門的業績永遠是非常出色的。當一個人聽到領導的激勵之語時,心中總是十分興奮,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口裏說:“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我的能力真的那麼強嗎?領導是不是誇過頭了呢?”即使事後冷靜地回想,明知領導所講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自己,卻還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幹勁,告訴自己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這就是激勵所產生的重要價值。
技巧15
細心地表揚身處困境中的下屬
有一個國家的國君大宴群臣,有一個不起眼的官員沒有分到肉,他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一種鄙視,於是慫恿其他國家的國王攻打這個國家。
國王倉皇而逃,這時,他發現有兩個士兵寸步不離地跟著他,於是他說道:“你們還跟著我幹嘛?我現在都是落難之人了,你們還是投奔其他人去吧。”
那兩人回答道:“我們是奉家父之命,誓死保護君王。”
這位國君很納悶,問道:“你們的父親是誰?”
兩人回答說:“有一次,我們的父親3天沒有吃東西,是您給了他一碗飯,讓他免受饑餓。父親去世前囑咐我們,如果君王您有難,一定要拚死保護您。”
這位國君聽後,十分感慨地說道:“給予,不在於多少,也不在於給了對方什麼,而在於是否在困境中給予;仇怨,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傷害了一個人的心。我因為一碗肉而落難,也因為一碗飯而得到兩個忠心護主的勇士。”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雪中送炭的幫助會讓人終生難忘。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陷入困境,遇到一些自己難以應對的事情,這時候,如果你能給予困境中的人一些幫助,使他渡過難關,這份情誼,他將會永遠地銘記在心,對你感激不盡。
正所謂,在生死存亡之際,你送給對方一個金塊和你送給對方一碗米飯,此時,米飯的意義將遠遠高於金塊。這就是雪中送炭的價值。
所以,一個人要做的,並非是在別人酒足飯飽之時再給他端上一碗飯,而是在他忍饑挨餓落難之時給他端上一碗飯,這才能彰顯出一個人的偉大,才能加深彼此之間的友誼。
領導對下屬的表揚也是如此,當員工深陷困境之時,領導的表揚將遠遠勝過員工春風得意之時的表揚。因為對於那些工作順利、升遷不斷、屢次獲獎的員工而言,多一次你的表揚,他們也不會銘記在心,對你產生特殊的好感。而對於身處困境,難得有人關注的員工,給予他們一次表揚,就等於幫助他們找到了人生的轉折點,激發了他們走出困境的力量,這種意義是非凡的。
因此說,身為領導一定要細心地表揚身處困境中的下屬,適當地給予他們一些關注和讚揚,雖然這些關注在你看來很正常、很普通,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既然如此,又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位年輕人由於沒有學曆,也沒有技術,找工作很困難,最後好不容易被一家公司聘用做銷售。
然而,當他著手開始銷售的時候,才發現推銷工作是如此難做。第一天上班,他打了50多個電話,但是卻沒有一個成功,第二天又是如此……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看著別人都很輕鬆地銷售成功,他的心裏感到很鬱悶,但他又不想放棄這份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
可是,現實卻總是和他作對,第二個月,他依然沒有推銷出去商品,他深感也許自己並不適合這份工作,於是決定放棄這份工作。
當他難為情地敲開總經理辦公室的房門時,總經理看到滿臉沮喪的他,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熱情地請他進來,並為他倒了一杯水。
他向總經理訴說了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情況,並直言說出自己想辭職。總經理並沒有多勸他什麼,而是對其稱讚道:“小夥子,雖然你已經來公司工作兩個月了,一直沒有推銷出任何產品,但是,你很勤奮、很敬業,憑借這一點,你早晚會成功的。”
刹那間,年輕人放棄了辭職的想法,後來,那一句讚揚之語“你很勤奮、很敬業”深深激勵著他,通過努力,這位年輕人終於打開了推銷的局麵,業績與日劇增。
身陷困境的年輕人正是由於總經理在關鍵時刻的讚美話語,才重新喚起了銷售的希望;正是由於總經理對他一直以來勤奮與努力的肯定,才使他打消了放棄的念頭,獲得了最終的成功。
由此可見,在困境中,他人對自己的一個適時的讚美,能夠使人們重新振作起來,這種讚美產生的效果要遠遠高於正常狀態下的讚美。因此,當領導發現員工身陷困境之時,不要指責對方工作不力、能力不好,這樣隻會更加打擊他的積極性,推波助瀾他的失敗。沒有不想做出成績的員工,隻有不懂得讚美之道的領導,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讚美,真誠地讚美處於困境中的員工,才能從精神上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工作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任何人的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困境。對於深陷困境中的下屬,領導的一句褒獎會比平時更頂用,它能夠讓困境中的下屬感受到溫暖,感受到自己也一樣深受領導重視,對領導感激不已。
所以說,作為領導要多關注一下那些困境中的下屬,給予他們思想上的引導,隻要你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就能夠換回下屬的衷心與付出。
技巧16
背後的表揚更有說服力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史湘雲、薛寶釵都勸賈寶玉去做官,而賈寶玉卻極為反感,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恰巧,林黛玉此時正走到窗外,聽見了賈寶玉對自己的讚美,“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結果兩人互訴衷腸,感情增進了很多。
林黛玉認為,賈寶玉在史湘雲、薛寶釵二人麵前唯獨讚美自己,而且還不是當麵讚揚,這更是難能可貴的。相反,如果賈寶玉當著林黛玉的麵說出這番讚揚之語,那麼,天生喜歡猜忌的林黛玉就一定會認定賈寶玉是故意說這些話來討好她。
由此來說,間接讚揚對方,遠比直接讚揚別人說好話要好得多。比如,你見到一個朋友,對他說:“半個月前,我看見了咱們小學老師,老師還說很想你,誇獎了你好久。”無論事情是否屬實都不重要,但他對老師的感激肯定會大大增加,有時間的時候,一定會特意去看望老師。
人的一種天性就是喜歡聽好話。當受到他人讚美時,更會使其自信心大增,感到滿足、愉悅,並深受鼓舞,對讚美自己的人產生親切感,縮短了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為交際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通常來說,背後讚美他人更具有說服力,不僅能起到激勵的作用,而且更會讓被讚美者意識到你的這種讚美是誠摯的、發自肺腑的,所以更能增強讚美的效果。上麵故事中,賈寶玉對林黛玉的表揚,主要就是因為林黛玉當時不在場,所以,林黛玉聽到賈寶玉對自己的讚揚之後對他就更加信任,心存感激。美國羅斯福總統的一個副官曾說,背後讚美是一種比當麵讚美更有效的方式。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讀書的時候,如果每天因為此事而想方設法地教育孩子,往往難以取得效果;然而,如果孩子從其他人口中聽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以及父母在自己身上傾注的心血,那麼這往往勝過當麵的說教,會產生極大的動力,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又比如,一個和你很要好的朋友,當他從第三者口中得知你總是誇獎他時,他一定會和你的友誼更好,更願意和你交心。
當著一個人的麵讚揚對方時,如此做法,對方會以為你是在有意恭維他、討好他。但是,當你在背後說他的好話時,被讚揚者得知後,更會感到你是真誠的,是真心地在誇獎他,如此,對方也會對你產生好感,並對你心存感激。
在工作場合中,領導不妨也采取同樣的辦法讚美員工,相信一定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一天,一位上司與同級別人開會的時候,無意間說了幾句自己某位下屬的好話。
“小王這個年輕人真不錯,工作很認真,做事也很麻利,而且還善於與其他同事合作,能夠擁有這樣的好下屬,真是讓人高興。”
這幾句讚揚的話很快就傳到了那位下屬的耳朵裏,下屬心裏不由得對上司感激很多。而上司的形象也在下屬心中上升了,就連其他下屬在傳播這件事的時候也忍不住對這位上司誇讚一番:“這真是位好領導,心胸開闊、品格高尚,實屬難得。”
作為領導,多在第三者麵前去讚美另一個人,是加強你與對方關係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假如有同事對你說:“某某經常對我說,你的人品沒的說!”相信你會對此感動良久。所以,作為領導的你,如果想要讓下屬感到愉悅,就更應該采取這種在背後說人好話、稱讚他人的方法,因為這種讚美方式比起一位年輕的女士當麵對你說“先生,我一直很崇拜你”更讓人聽起來順耳,會被人認為是發自內心、不帶私人動機的讚美,更容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
這種方式除了能給其他下屬以榜樣的激勵作用外,還能使被讚揚者在聽到其他同事“傳播”過來的讚揚話後,更會認為這種讚揚是真誠的,從而在自信心得到滿足的同時,自己的上進心也會上升很多。
讚美是每個人的一種心理需求,也是對他人尊敬的一種體現。恰當地表揚他人,會讓對方心裏舒服很多,同時也會加強你與他人之間的友好關係。但是,當你在誇獎別人的優點時,最好不要直接去讚美,采用間接的讚美方式,背後讚揚對方,更會使你的讚美效果大增,更有說服力。
技巧17
讚美要及時
“媽媽,今天跳繩比賽,我得了第一名。”球球驕傲地對媽媽說。
“和誰跳繩啊?為什麼跳繩啊?”媽媽心不在焉地問了一句。
“今天上體育課,老師讓我們比賽跳繩。我跳得最多,老師還誇獎我呢,讓其他同學都向我學習,多做運動。”球球高興地說道。
“哦,是這樣啊。餓了吧?快來吃飯吧!”媽媽似乎根本沒有在意球球的話。
見媽媽沒有誇獎自己,球球有些沮喪,悶悶不樂地坐下來吃飯,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跳繩得了第一名,媽媽卻不高興,也沒有誇獎他。
生活中,有些父母們經常在孩子不需要誇獎的時候給予了過多的誇獎,而在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誇獎時,卻又常常態度冷淡。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讚揚,孩子也不例外,他們似乎更加迫切一些。當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或者做出了超乎大人想象的事情的時候,父母應當給予孩子及時的讚揚,這更有利於孩子積極性的發揮。
讚美是對他人做出的某種行為而進行的一種反饋,而反饋隻有及時才會發揮作用。工作或者學習中,一個人在考試結束之後,或者工作完成之後,總希望快一點兒看到考試結果,或者自己的工作成果,等等,因為隻有通過這種反饋信息,才能對自己以後的方向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從而做到揚長避短。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要了解下屬的這種心理,當他們做出成績時,要及時說出讚揚的話,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
一家剛剛成立的公司在初期在技術方麵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如果這種技術困境難以突破,這將影響到企業繼續發展的問題。
正當公司老總為此愁眉不展之時,一天,一位員工拿著他的設計方案高興地走進老總辦公室,並講述了他的設計方案,老總馬上意識到他的構思很有創意,對公司突破現今的困境有極大的幫助,於是想馬上對其進行嘉獎。但他在辦公室裏找了好一會兒,也沒有發現可以作為獎品的東西,最後,他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個Zippo打火機,然後快速地拿起Zippo打火機對他說:“這是給你的獎勵!”
打火機僅僅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東西,但這卻是當時老總在辦公室中能夠找到的唯一獎品,雖然很普通,但這卻說明了那位員工的工作在第一時間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員工也會因此而深受感動。相反,假如這位老總看到員工的技術想法之後,說我現在也沒有什麼東西獎勵給你,半個月之後再給你獎勵,兩種方式的獎勵,哪一種對員工的激勵作用更大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其實,在工作中,很多下屬之所以幹勁十足,就是因為領導們懂得及時地讚美下屬,讓下屬能夠從中燃起工作的激情。
一位成功人士曾經這樣說過:“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領導喜歡罵人或者訓斥人,如果能改變一下方法,及時地讚美他人,反而會更加鼓舞員工的士氣,更容易激發員工潛能。”因此,對於一名領導而言,要學會及時地讚美員工。不僅僅隻是領導應該如此,每一個人均應如此,當你發現他人值得讚揚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地給予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