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促進團結,以和為貴

——管理者的調解藝術

有人說缺少調解能力的人難以當好領導者。誠然,雖然在工作中,領導者具有指揮下屬的權力,但下屬並非願意按你的意思工作,而且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提高,下屬與下屬之間也會產生矛盾。因此,如何借助各種方法促進團結,以和為貴、有效調節矛盾是現代管理者應當具備的一門藝術。

技巧21

協調是一門藝術

一頭牛和一頭驢一同居住在同一個房間裏,牛的話很少,隻是踏踏實實地幹活,它非常討厭驢得瑟的樣子,但它從來不會直接說出自己對驢的不滿,總是在心裏罵幾句解解氣就算了。驢的工作做得沒有牛多,幹活也有些毛躁。

有一天,牛發現主人多給了驢一些口糧,很是生氣,心裏罵道,這個懶鬼,一天天不做什麼工作,還要吃這麼多,我天天跟著主人幹活,結果還不如它吃得多,真是讓人生氣!而此時,旁邊的驢心裏也在犯嘀咕:我一天天跟著主人出去割草,還要拉一大車的草回家,而回來之後卻還要跟這頭笨牛一起吃飯、一起住,真是憋屈死了。

於是驢十分生氣地對牛說:“蠢牛!這些草都是我辛辛苦苦拉回來的,你能不能少吃點兒。”而牛此時也正在生氣,聽了這話更生氣了,說道:“既然草是你拉回來的,那你就天天吃草吧,這些苞米都是我跟著主人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連化肥都是我施的,那這些苞米你就別吃了,你吃你的草,我吃我的苞米,這樣可以不?”

驢生氣了,上去踢了牛一腳,牛也生氣了,心裏積蓄已久的怒氣似乎瞬間都要發泄出來,對著驢頂了過去。你踢我,我頂你,打了起來,結果兩敗俱傷。

晚上的時候,主人發現了,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之後,先給它們療傷,而後對其耐心勸導,分別說出了驢與牛各自的優點與不足,最後讓它們以後相互合作。

牛和驢都難為情地低下了頭。

在一個企業中,當員工出現爭強好勝的矛盾時,作為領導一定要做好協調,對導致出現這種狀況的因素進行調解,降低雙方之間的矛盾,轉化人際矛盾與人際衝突。

協調能力是領導者應當掌握的一門藝術,這種能力從來都不是若有若無的,而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為員工之間的矛盾很難自己解決,回歸和諧,既然產生了矛盾,如果領導者對此置之不理,那麼,工作就容易受到影響,自然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說,協調是一種展現領導者能力與藝術的關鍵一環。它是領導者的一項工作內容之一,也是領導者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使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內部與外部環境融合、一致,實現高效工作的一種行為。

由此來說,協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領導沒有良好的協調能力,就沒有成功的企業。加強領導的協調能力既可以使管理者本人工作起來更加順暢,同時也可以提高員工的績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因此,每個領導都應當重點培養自己的協調能力。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和萬事興”,其實,這句話不僅使用於家庭方麵,在企業中也同樣適用,無論在哪一個企業中,矛盾都是存在的,管理者麵對矛盾,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一定要想方設法協調雙方矛盾。

王總走過來對李強說:“明天客戶部要新來一位客戶部主任,你們好好配合一下。”李強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

王總感覺到了李強心裏的不痛快,說到底,李強也是跟著自己3年的老部下了,王總也想升他為客戶部主任,但是,李強計劃性不好,而且情緒也不是很好,坐這個位置並不適合,而新來的這位主任無論在計劃還是在品質方麵都很適合。

第二天,新主任來了,李強一看,這位新主任還比較年輕,看起來也就是30多歲,心想,這麼年輕,資曆也沒我老,倒可安心很多。

然後,新主任開始給大家布置工作任務,他策劃了一個銷售計劃,大家都覺得很不錯,但是唯獨李強唱反調地說道:“現在這個時候,花那麼大的力氣做促銷,有意義嗎?”新主任闡述了一下自己的觀點,大家也都點頭表示讚同,但是,李強卻依然說:“你剛來公司,對我們的產品有多少了解?”這一番話顯然具有挑釁的味道。

從而,兩人的戰爭就拉開了。

王總分別找他們兩人談話,提醒他們要多合作,不要激化矛盾,可李強就是不聽,依舊和新來的主任對著幹。新來的主任情緒很受影響,工作也難以進入狀態,最後,兩人形同路人。

王總夾在兩人中間,感覺很為難。

在這個故事中,出現矛盾的雙方是李強和新來的主任,範圍比較狹小,此時,管理者應當運用管理之術妥善化解兩人之間的矛盾衝突,而不能束手無策。管理者可以把他們兩個人叫到一起,雙方進行一次開誠布公的談話,坦誠說出自己對對方的看法,然後管理者在中間協調。如此,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雙方也會感受到領導的一片苦心。

如果矛盾雙方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此時,無論管理者說出怎樣的肺腑之言都難以使兩人和好,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分開兩人,讓他們在無情緒的環境開始新的工作,降低他們相互幹涉的限度。

如此說來,“家和萬事興”不僅適用於家庭方麵,在企業方麵也同樣適用。

那麼,管理者應當采用怎樣的手段來降低員工之間的矛盾呢?

首先,要讓員工明白合作是管理者非常重視的方麵。其實,在職場中,像以上兩位員工之間的矛盾屢見不鮮,同事之間在一起的時候甚至要多於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所以,管理者必須要讓員工意識到“合作”才是取得成績的條件之一,單打獨鬥是難以贏得發展的。

其次,立場要中立。在管理中,領導者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要重視一方而輕視另一方,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客觀中立的立場,員工才會信服你,你的調和才會有效。

最後,向矛盾雙方闡明自己的意見。管理者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與他們談話,告訴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使其他員工受到了影響,很多員工都認為現在的環境很亂、很壓抑,如果他們不想讓其他人受到連累,就要和平共處。

技巧22

不讓告密之風盛行

聰明的小狐狸、招人喜愛的小花狗,還有聽話的小貓在一所學校裏上學,威嚴的獅子是這所學校的校長,大象是學校裏的教導主任。

“丁零零,丁零零”……鬧鍾響了,小狐狸背著書包來找小貓一起去學校,小貓起來晚了,匆忙地吃了一點兒早餐,沒來得及洗臉就去學校了。

獅子校長和大象教導主任在門口迎接學生們的到來。小狐狸跑到獅子校長麵前說:“校長、校長,小貓不注意衛生,沒洗臉就來上學了。”小貓聽了很難為情,此後,小貓再也不敢跟小狐狸一起去學校了。

一個星期後,體育課上,小花狗不小心用球打到了小狐狸,小狐狸馬上跑到校長辦公室告狀,校長批評了小花狗。從那以後,小花狗總是躲開小狐狸。

漸漸地,小動物們都不和小狐狸在一起玩了。但小狐狸不明白為什麼,於是跑去問大象教導主任,大象笑著說:“孩子,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你應該懂得幫助它們改正,而不是去打小報告。”

小狐狸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在現實生活中,“小報告”是指一種有失原則的檢舉行為,有的是虛構內容,有的是動機不純,總之,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從古至今,“小報告”之風一直盛行著,古時候人們稱為“進讒”,與當今人們說的“小報告”的意思基本相同。這樣的人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將“小報告”打給那些有影響力的人物。而在一個公司中,“小報告”一般都是打給領導聽的,如果領導是一個昏昏沉沉、是非不分的人,那麼,冤假錯案也就產生了,而小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如果領導是一位剛正不阿、實事求是的人,那麼,“小報告”也就無用武之地,公司自然一團和氣。

據曆史記載,女皇武則天自從徐敬業造反後,便疑心很重,總是認為天下人都想殺她。而且她又長期忙於國家政務,操行不正,知道群臣都對自己不滿、不服,為了將這種風氣威懾下去,於是武則天就想到了一種辦法——打開告密的渠道。如果有告密的人,大肆獎賞,即便與事實不符,也不問罪。於是四方告密之風盛行起來,導致人人自危。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今,打“小報告”總是讓人想到“黑暗”、“陰險”、“不道德”。這樣的人總是“十分火熱”地投身於四麵八方的窺探活動中,四處搜尋情報,將某些人作為鎖定目標,然後將其的一舉一動一一記錄下來,到領導麵前,用自己“精彩的演說”評價此人。

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而當人與其他人接觸的時候,矛盾自然是不可避免。作為領導者,在每天的忙碌中,一定要謹慎對待下屬的“小報告”,切勿因此而使得公司出現一種不和諧的風氣。

星期一早上開完會,張經理的下屬小劉敲門進去了,說要與他私下談談,張經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於是做好了傾聽的準備。

小劉說,老胡太能欺負人了,就喜歡踩著別人向上爬。在工作中,他總是將重要信息收入囊中,不給其他同事共享,而且總是將別人工作中做出的業績攬到自己的頭上,為自己喝彩。這期間,張經理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小劉最後對經理說:“經理,您必須對老胡的工作作風進行處理,而且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否則,結果將不堪設想。”

經理對小劉說:“你先回去工作吧,這個情況我會處理的。”

小劉走後,張經理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自己遇到問題了:顯然,這兩位下屬之間已經產生了衝突,如果處理就必須讓兩個人都滿意,否則隻能進一步激化矛盾。

在一個企業中,下屬之間的矛盾經常產生,而領導總是成為這些矛盾的裁決者。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麵對下屬之間的矛盾,領導有時也很傷腦筋。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張經理,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呢?

第一,應當婉轉地遏製這種背地裏“打小報告”的行為,不能讓這種風氣蔓延。

第二,應當馬上對“小報告”進行核實,不能輕易地做出處理。

第三,處理這類問題一定要有結果,不能不了了之或者有始無終,否則,如果這種“小報告”是虛構的,就容易助長這種人的氣焰,而如果這種“小報告”是真實的,又會錯失了對問題的及時處理,容易讓員工對你產生質疑。

第三,應該想出一種好的方式,在公司中創造一種犯錯後勇於認錯的氛圍,培養員工敢於擔當的責任感,讓員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第四,建立信息反饋機製,而非員工告狀的風氣。如果員工出現了錯誤都去打“小報告”,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的企業發展氛圍。

雖然不能讓打“小報告”之風盛行,但是也不要拒絕員工的這種行為,因為這也體現了員工對公司的關心,有些也能反映出公司的真實情況,所以,管理者要妥善對待。

技巧23

敢於直麵衝突和矛盾

小傑剛剛5歲,卻是一個中國功夫片愛好者,每逢爸爸媽媽休息的時候,他就會央求爸爸媽媽和他一起看功夫片。

有一天,小傑突然對爸爸說:“那個小和尚的功夫真厲害,誰也打不過他,我也要到少林寺去當和尚學功夫。”

“傻孩子,那不是真的,現在的小朋友根本沒有人願意去做和尚。”爸爸對小傑說。

“爸爸騙人,如果沒有小朋友願意去,那為什麼還能在電影中看到呢?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去做和尚學功夫。等我學會了功夫,其他小朋友就都不敢欺負我了。”小傑大聲地對爸爸說道。

父子兩人因為此事,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

眼看著兒子有些耍小脾氣了,爸爸也有些無奈,媽媽出麵了。

媽媽問道:“你真的那麼喜歡做和尚練武功嗎?”

“我很喜歡練武,能打敗所有的人,多威風。”小傑振振有詞地說道。

“可是練武也要有文化才行啊,而且做了和尚要先學習念佛經,然後才能練武,佛經都是中國的古漢語文字,你連一年級都沒有上呢,怎麼能看得懂經文呢?”

小傑聽後有些失望了。

媽媽繼續說道:“和尚要吃素,是不可以吃肉的。你要是想當和尚,那從明天開始,媽媽先訓練你一下,每天都吃青菜。”

“啊?不行,不行,我要吃肉。”喜歡吃肉的小傑馬上反駁道。

就這樣,父子之間的矛盾被媽媽輕鬆地化解掉了。

生活中,矛盾現象時常出現,一旦出現了矛盾就需要調解,而調解矛盾的方式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

在公司中也是如此,一個企業中,很難存在皆大歡喜的局麵,衝突或者矛盾是家常便飯。即使大家在公司中有著一致的目標,但也並不意味著每個部門、每個員工之間的目標和利益是一致的,所以,矛盾和衝突在所難免。

下屬之間的矛盾衝突是一種偶然現象,但卻不利於團結,也帶有一定的消極影響,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某些下屬在溝通或者自控能力、情緒、辨別是非方麵存在一定的弱點導致的,如果這種矛盾衝突不能及時排解掉,就容易出現不良後果。

所以,作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必須運用你的智慧和影響力及時妥善地解決這些衝突和矛盾,消除下屬的不滿情緒。這是穩定團隊、增強團隊凝聚力的保證。

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家分工廠因為管理不善,瀕臨倒閉,後來,總公司派去了一位新的領導者,他到任的第三天就發現了症結的所在,如此大的一個工廠裏,一道道的流水線像屏障一般隔斷了員工之間的交流,過去的領導為了挽救瀕臨倒閉的工廠,要求員工加班加點地工作而忽略了讓大家一起談心交流的環節,結果工人的熱情度降低了,人際關係的冷漠讓員工抱怨連連,員工中出現了混亂的局麵,人們議論紛紛。

發現這一症結之後,新任領導馬上采取措施:以後工廠所有員工的午餐都由工廠承擔,希望大家每天中午的時候都能坐下來好好吃飯。這一決定出台後,下屬馬上意識到工廠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應該好好地大幹一番了。其實,這隻是新任領導給員工們一個交流的機會,希望借此改變彼此之間的冷漠,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

有時候,中午聚餐的時候,新任經理還會親自下廚為大家做飯、烤肉,果然,這種融洽的氣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段時間,下屬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如何使工廠渡過難關,大家紛紛出主意,找出解決方案。

兩個月之後,企業有了業績,5個月後,企業居然開始扭虧為盈。

如今這個企業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傳統,中午的時候,大家一起聚餐,並由經理親自下廚烤肉。

在這個故事中,能夠很好地處理下屬之間的矛盾衝突是彰顯一個領導者能力強弱的標尺之一。

正確對待公司內部的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是領導者維係員工的良好心態、企業長足發展的關鍵點之一。因此,作為領導者必須從全局出發,認真對待企業中出現的衝突和矛盾,並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