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是異常孤獨的。大象比喻無常,無常大象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我們隻是暫時還沒有被它抓到而已。那口井比喻生死,井邊的樹根比喻我們的命根,人人都想長久地求生存,但我們的命根是非常脆弱的,任何人的生命都不能長長久久,終究要死亡。白黑兩隻老鼠比喻白天和黑夜,老鼠一刻不停地齧咬樹根,比喻我們的生命在一點一點地損減。有句俗話叫“天增歲月人增壽”,實際上這是很顛倒的說法,與其說人的壽命天天在增長,不如說天天在減少,無情的歲月正在不斷地銷蝕著我們的生命。
那四條毒蛇,比喻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不調時就會生病,若四大分離人就會死亡。火比喻老、病,就像火燒掉樹一樣,衰老和疾病最終會摧毀我們的命根。蜂蜜比喻人的五欲,蜂蜇比喻邪思,我們對於五欲的追求最終都會產生痛苦,就像被蜂蜇一樣。紅塵中人一天到晚的所思所想,無非都是要滿足財、色、名、食、睡等所有這些世俗的欲望。如果不斷貪食這些“蜂蜜”,不知不覺地就會往下墮落,墜入痛苦的深淵。可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們都不去覺察這種危險,不會認為死亡很快到來,以為時間還很充裕。往往是送了身家性命,還一頭霧水。
總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節製我們的物欲,如果一味地放任自己物欲,最終會讓我們陷入痛苦的深淵而難以自拔。
※ 富可潤屋,德可潤身 ※
“富潤屋,德潤身”是《禮記·大學》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富有的人,其家裏必然輝煌奪目;品德高尚的人,可使他的行為更加美好。
“富潤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明白的道理,但“德潤身”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相信的。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東漢南陽郡太守羊續,廉潔奉公、為人正直,有人送來生魚,他都高高懸掛起來示眾,送禮的人暗自慚愧,不敢再有下次。後人以“懸魚”比喻清廉。羊續之德不僅“潤身”,而且潤及子孫後代。他的孫子羊祜,晉時封為钜平侯,總督荊州軍事與東吳對峙十年,荊州軍民念其祖之德,一致擁護他,羊祜外攘內治,名聲大彰。羊祜死後,百姓痛哭街巷,竟至停市,並為他建“墮淚碑”。
“德潤身”的例子在曆史長河中數不勝數。可是,古往今來,有難以數計的人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培育,漠視了道德修養的價值。“多行不義,必自斃”,那些道德敗壞的人,即使可以一時得意,到最後還是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那些富家子弟,物質上的所得已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他們的吃穿住用行都是在普通人之上的。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是一件幸事。但是,作為一個人,要想一輩子幸福,還必須有精神上的追求。香港翡翠台有個欄目叫《平常談》,曾談到“人”字,主持人在節目中說:“人”字是由一撇和一捺組成的,這一撇就代表物質,一捺就代表精神,隻有物質和精神都富足了,才算是完滿的“人生”。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普通人,不會放棄物欲,而一個聰明人,更不會放棄精神的追求。如果大家都能夠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多學習,多明理,使自己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達到一定的精神境界,那麼我們的人生一定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儉樸是一種美德。它讓人成熟,更讓人堅強,它的基礎是認識,它的習慣是養成。或許素日裏的一個小小的留意我們就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垃圾,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我們就是對環保盡了自己的義務,日積月累,垃圾將不再成山,生態也會日趨好轉。
儉樸不但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力量,還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責任。就繁華熱鬧的城市生活而言,在辦公室精打細算、垃圾減量分類是一種節儉,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力量,是我們對生存所依賴的這個星球的尊重,是我們向子孫後代傳承綠色家園的責任。從我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讓綠色辦公、綠色生活蔚然成風,讓浪費減少、讓垃圾減量成為一種“綠色時尚”,我們的生活將會日益和諧,我們的環境也將逐漸美好,人類的明天就會充滿希望。隻有那樣,我們生活與工作的環境才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人生也才會越來越有意義。
總之,如果現在的利養豐饒,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你一定不可養成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壞毛病,要知道德潤身比富潤屋更加重要,一個有著高尚道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