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遇難獲險時,淡定者會守之以從容(2 / 3)

其實苦難與成就成正比,苦難越大,成就也越大。相反,苦難越小,成就也越小。如果沒有苦難,也就不會有什麼成就。我們的人生既然不能沒有磨難,與其躲避,倒不如讓我們迎難而上,在苦難中磨煉自己頑強的意誌、堅韌的品格,從而戰勝人生的苦難,創造美好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不錯,在生活工作中,在厄運逆境中磨煉自己,使自己堅強起來,才能應付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苦難。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沒有苦難,那就要有戰勝苦難的勇氣、信心和本領。青年時期經受磨難,吃些苦,受些罪,這將是人生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你受益終生。

所以當我們麵對苦難時,還需要有一個寬闊的胸懷,樂觀的心態。正如印度大師對總是抱怨的弟子說的那樣:“生命當中的痛苦就像是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其實也就這麼多。我們所能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於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如果能有湖泊一樣開闊的胸懷,有陽光一樣燦爛的笑臉,那麼遇到的那些苦難就根本算不了什麼。

因此,隻有那些以苦為樂,麵對困難、挫折、磨難永不低頭的人,才正是生活的強者,才會創造一片燦爛的天空,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隻要我們辯證地看待生活的種種磨難,那麼我們收獲的也就會更多。

※ 困難重重,逐一擊破 ※

假如說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歌曲,那麼痛苦則就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音符;假如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麼挫折就是一個驟然翻起的浪花;假如說人生是湛藍的天空,那麼失意則是一朵朵飄浮的白雲。

一個沒有經過痛苦磨礪的音樂家,是演奏不出天籟之音的。而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沒有失意打磨,沒有挫折錘煉,更不會體驗到大海的博大,翱翔不了蔚藍的天空。

西漢時期一位著名的法學家叫路溫舒,他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裏。小的時候,家裏沒錢供他上學,他隻好去當牧童,因為他對讀書識字很感興趣,由於白天放羊,沒有機會學習,於是到了晚上,他就想盡辦法求人教他識幾個字。這樣漸漸地,識的字多了,讀書的勁頭也越來越大。路溫舒想:要是能有一冊書帶在身邊,一邊放羊一邊讀書,那該多好啊。可是他自己沒有書,更沒錢買書。

一天,路溫舒在池塘邊放羊,忽然看見池塘裏長著一叢蒲草,又寬又長,不禁眼前一亮,心想:這蒲草多像以前抄書用的竹簡呀!於是他興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趕著羊群往家走。鄰居們都不解地問他:“蒲草既不能燒火,又不能喂羊,你割這麼多回來做什麼呀?”而他卻笑著說:“編書。”

路溫舒一回到家,就開始行動了:他先將蒲草切得整整齊齊的,然後用線繩穿在一起,再向別人借來幾本書,一一抄寫在蒲草書上。從此他也有自己的書了,在放羊的時候就可以隨身帶著閱讀。

就這樣,他的蒲草書讀完了一冊又一冊,學識長進很快。因為讀過的書裏有不少法律書籍,所以他在法學方麵有了一定的造詣。後來在監獄裏做事,並潛心鑽研法學著作,對當時的律令也理解得十分透徹。

這就造就了路溫舒精通法律,他曾上書漢宣帝,要求改革法律製度,提出了不少正確主張,為百姓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從而成為了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學家。

在我們一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選擇與放棄。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不平凡的!麵對人生中的困難,你會選擇放棄還是麵對!放棄了你不用去麵對這個困難,可以走別的路從零開始!選擇了麵對你就要堅強地去麵對,去戰鬥。人生沒有事事都是順利的,隻有從失敗走過來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光彩。如果想要成功就得比別人流更多的汗水,付出得更多。當你看到成功的光輝時,你是否看到他背後所付出的汗水、所遇到的種種困難?沒有付出哪來的收獲,沒有更多失敗那來更好的成功。所以不要害怕困難,哪怕剩下的路困難重重,也需要我們逐一擊破。當你走出人生的第一步時,不管遇到什麼,不要回頭不要後悔,因為那是你選擇的路,我們要學會堅強,勇敢地走下去!相信自己總是對的,不管人生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學會笑一笑勇敢地去麵對,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要是我們盡力而為,都無怨無悔。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同時也需要記得你麵對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倘若我們連自己都無法戰勝,你怎麼去麵對其他的呢!

人的一生總是要經過磨煉,才會懂得更多,學到更多!就像有的人所說的一樣:“平靜的水麵練不出堅硬的水手,美好的環境練不出一代偉人。”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不要煩惱,微笑地去接受發生的事情,逐一解決,各個擊破。接受每一次人生的考驗,因為也許成功就在前麵,成功的大門也將為你而打開。假如你選擇放棄,那你將得不到成功。

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家裏世代行醫,可是那時,民間醫生的地位非常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但是性格剛直率真,他專心學醫,並且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誌,至死不怕難。”

當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致使編寫不能正常進行下去,這是一個大麻煩。於是李時珍就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和兒子的伴隨下,跋山涉水,走遍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李時珍先後除了出訪蘄州,湖廣外,就連江西、江蘇、安徽等地也都去過。他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教,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為了研究蘄蛇。李時珍便將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製蛇的全過程。為了弄清“榔梅”的功效,他不顧當地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采了一個。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功效。為了了解穿山甲的藥性,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然後仔細認真地研究。就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李時珍經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最終於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到處都充滿荊棘和絆腳石。而有的人卻總是一遇到挫折就不上前,等著別人來幫助。如果總以依賴的心態去麵對困難和坎坷就無法克服人生路上的困難。

《真心英雄》裏唱到:“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而在生活中也同樣是如此,一次次失敗,就可能是在為下一次的成功鋪墊腳石。坎坷沒有什麼,隻是看你敢不敢與之搏鬥。俗話說:“困難就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麵對挫折,我們應持有正確的態度。要把心態放端正,像平常一樣應對所遇挫折,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將他逐一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