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感恩 第二章感恩親人和朋友,是他們給了你信心和愛
人生需要感恩。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沒有誰的成長是沒有坎坷的。我們需要父母、老師、朋友的幫助,帶著他們的關懷和幫助去走我們自己的人生路,帶著感恩的心去麵對他們的幫助,讓我們在感恩與接受之間快樂地生活吧!
感恩最無私的人——父母
感恩父母,是他們教會我們怎樣做人,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世界是美麗的,是他們給予我們生活的溫暖,是他們任勞任怨撫養我們成長,他們時刻都在為我們付出,時刻都在為我們忙碌。因為他們,我們的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變得更加美麗。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他們對我們的愛也是最無私、最偉大的。
都說母愛如海,父愛如山。是的,母愛像寬廣無垠的大海,有著容納百川的胸懷;而父愛就像高聳偉岸的大山,有著挺拔向上、剛毅執著的精神。電話裏,經常會聽到母親的叮囑:“要記得吃飯”、“要記得加衣”、“別忘了帶鑰匙”。這些在我們看來再細微不過的小事,在母親的口氣裏卻顯得那麼要緊、那麼不可忽視。這就是母愛。盡管細微,卻滿是牽掛;盡管繁瑣,卻滿是擔心,可我們有多少人把這樣細瑣的愛放在了心上?有多少人曾不容分說地掛斷過母親的電話?
而大多數的父親在孩子眼裏都是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父親總是和嚴厲連在一起。因為如果他不用父親的威嚴威懾一下調皮搗蛋的孩子的話,他會擔心孩子有一天會做錯事、走錯路。有時他被我們氣得會斥責我們,甚至還會伸手將我們打一頓。不要以為父親不愛我們,當他的巴掌落在我們屁股上的時候,他的心比我們還痛。和嘮嘮叨叨的母親不同,父親雖然也愛我們,但他不會把疼愛掛在嘴上。雖然每次往家裏打電話時,接電話的大多是母親,其實父親就在旁邊,你的每一句話他都聽得清清楚楚。不要埋怨父親不叮囑我們,因為母親把話都替他說了。雖然父親無言,可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是我們永遠的依靠。無論我們在外麵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隻要一想到家裏的父親,我們就格外踏實、格外勇敢。如果說母愛似山間的一泓清泉,她給予我們的是純真和柔情,那麼父愛就如同矗立於峰頂的磐石,他給予我們的是堅定與信心。
這是一個發生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故事。一艘輪船正在大西洋上迎風行駛,在船上的眾多旅客中,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小女兒,他此行是去美國看望在那裏工作的妻子。
一天傍晚,吃過晚餐後,小女兒鬧著要吃蘋果,父親便拿出水果刀認真地削了起來。就在此時,船突然搖晃起來,父親順勢摔倒,手裏的刀子紮進了胸口。父親疼痛難忍,全身都在顫抖,嘴唇已經變成了紫黑色。小女兒見父親躺在地上,頓時嚇壞了,便急忙撲過來想要扶他。此時的父親艱難地擠出一絲笑容,對小女兒說:“不要怕,爸爸隻是摔了一跤。”說完後,輕輕地拔出刀子,緩慢地爬起來,趁小女兒不注意,用手指擦去了刀刃上的血跡。
船還有3天就要靠岸了,可是這3天對於這位父親來說卻如3年那麼漫長。因為此時的他已經疼痛難忍,但他必須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哄女兒開心。他還是像以前那樣晚上給女兒講故事,早上帶她去甲板上看大海。其實小女兒不知道父親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他的臉蒼白了很多。
那位父親是在和時間賽跑,他希望自己可以堅持到把女兒交給妻子。在船靠岸的前夜,他對女兒說:“明天就要見到媽媽了,到時候請代爸爸告訴媽媽,我愛她。”小女兒很奇怪,問爸爸:“我們就要見到媽媽了,你為什麼不親口告訴她呢?”父親嘴角上揚,摸了摸女兒的額頭,深深地吻了一下。
漫長的黑夜終於結束了,船靠岸的那一刻,女兒一眼就在人群裏認出了媽媽,她一邊喊,一邊拽著爸爸往下跑。
然而,父親被她輕輕一拽就倒下了,胸口裏的血噴射而出……
醫生檢查的結果是:那把水果刀已經洞穿了心髒,本應當場死亡,可他卻多活了3天。因為創口太小,那些被切斷的心肌沒有被徹底切斷,所以維持了3天的供血。
這就是父愛的力量,為了不把小女兒一個人留在船上,這位父親以超常的毅力堅持著活下來,直到女兒在呼喊母親的那一刻才終於倒了下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永遠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知道感激父母的人,也不會感激他人,更不會感激社會所給予他的一切。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忘,隻要條件允許,就請多盡盡孝心。父母期望的不多,一個電話、一次探望就足夠了。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父親的: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不要忘記,父親的背是為我們而駝的,父親的手是因為勞作才變粗糙的,父親臉上的皺紋是被牽掛刻上去的。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母親的: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不要嫌她囉嗦,不要說她會擔心,不要嫌她走得慢,那條老寒腿經常在夜裏把她疼醒。不能忘記,便要感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雖然我們從小到大吃的是粗茶淡飯,可那是他們用汗水換來的,雖然他們不會說“我愛你”,可那一點一滴的嗬護難道不是愛嗎?如此博大的愛、如此深沉的愛,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是那麼溫暖、那麼親切。唯有感恩,才能對得起他們那無私的愛。
責自身之過,感他人之恩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我幫了別人的忙,別人如果不記得,我就會心裏不舒服,而如果跟別人發生摩擦的話,心裏總覺得是對方的不對。人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動物,有這樣的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凡事都要責備別人的話,你的人際關係會怎麼樣?如果你總是要求別人記住你的好,而對別人的好視而不見的話,別人又怎麼評價你呢?
戰國時期,秦軍圍攻趙國,趙國自知實力不足,便向魏國求救。於是魏國的信陵君殺了一個叫晉鄙的叛徒,打敗了秦軍,解救了趙國。趙王欣喜若狂,便親率人馬前去迎接信陵君的到來。
大臣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人說:‘有些事無法得知,但有些事不可不知;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信陵君疑惑不解。唐雎解釋說:“有人恨我,我無法得知,但我恨人,卻不可不知;別人有恩於我,我不能忘記,但有恩於人,就不能不忘。”唐雎又說:“您雖然解救了趙國,但絕不可對這樣的恩惠念念不忘。如果您不忘掉對別人的恩德的話,將來恩大仇也大啊;如果您不能忘記對別人的怨恨的話,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
唐雎的這番話實屬智慧之言。想想看,一個人如果老是記著自己的功勞的話,就會變得自高自大,滋生驕狂在所難免;一個人如果不時時反思自己的過錯,終有一天會鑄成大錯。
古人雲:“靜時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意思是說,一個人應該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然後存善去惡,以是克非;和別人閑談的時候,不要議論別人的是非。這是我國古代儒家所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有些說教的成分,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種工作和生活的智慧。因為感激他人對自己的恩惠,所以在和別人有衝突和矛盾的時候,不去指責他人的過錯,而是要時刻反省自己的錯誤。即便他人真的有錯,我們也應出於感恩的緣故而在內心諒解對方。一個人如果以這種態度為人處世的話,他的人際關係必定會是和諧的,而他個人也會因此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