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個理由敬業的員工才能發揮工作的精神(2 / 3)

漸漸地,社區居民們對保險產生了興趣。餘文敏接下來的工作進行得順利多了,業績突飛猛進,很快便受到經理的重用。時間一長,餘文敏成了企業裏的“頂梁柱”,而其他同事還在原地踏步。

麵對工作上的困難,餘文敏本著敬重自己工作的精神,沒有做任何的退縮或放棄,而是主動一頭紮進工作中,更加努力認真地工作。正是因為這種“執事敬”的精神,她做出了不俗的成績,也最終得到了企業的扶持。

“執事敬”是每個人做事的標準,是為人處世的寶貴品質。謹慎認真,再難的坎兒也能邁過去,再複雜的難題也能解決,再危險的困境也能化險為夷。那麼,如何培養自己“執事敬”的態度呢?

首先,要有強烈的興趣

興趣作為人的內在激勵,更持久、更經濟、更有效。如果無法培養興趣,就沒有必要再浪費更多的時間,不如去另外尋找感興趣的工作。很多人在一個企業待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當別人問他是否愛這份工作時,他的回答隻是“養家活口”或者“不幹這個幹什麼”。千萬不要抱著這樣的態度去工作,這樣隻會浪費你活著的價值。在這樣的態度中工作,你所能做的最大化也隻是按時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而不能創造自己的最大價值。

其次,主動解決問題

無論我們處於企業的哪個部門或分支,我們都屬於同一個團隊,為同一家企業服務,所以,我們必須都為企業的整體利益與發展著想,通過部門間的團結協作來解決問題。精誠團結,主動地為團隊多想一些、多做一些。隻有這樣,才能在一步一個腳印中培養出為企業著想的心態。

再次,把企業當成家

職場人士每天在企業的時間甚至比在家裏還要長,所以,我們要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不要把企業的事置身度外。不要以“這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領導沒要求我做”為理由,推卸責任,而應抱著“企業的事就是我的事”的工作理念,為企業發展著想。

最後,提高自身能力

這一點是很多職業人都不能理解的一點。很多人覺得某某員工升職、加薪,是因為某某員工與領導的關係不錯,某某員工會拍馬屁。當你產生這樣的感覺時,說明你想的太狹隘了。企業是以長期發展為目的性的。如果你的自身能力不夠,或者你沒有長期發展的潛力,企業自然會將注意力從你身上移走,進而關注別人,所以,要時刻提高自身能力,要吸引企業的目光,讓它的目光時刻聚集在你的身上。

◆全身心投入,為工作奉獻自己

“有一分熱放一分光”。奉獻精神是個人對自己事業的全身心投入和不求回報,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發現樂趣,尋找樂趣,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真誠善待每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為企業工作。在任何企業中,員工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就是奉獻精神,這種奉獻精神為企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為奉獻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求回報地為企業和同事默默奉獻著:每天早晨到辦公室為大家把窗子打開通風,中午主動為大家訂餐,晚上下班時檢查電源是否關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奉獻精神,卻在企業的運轉中起著重要作用。

還有一些奉獻精神更多的體現在必要時為工作犧牲。當企業業務繁忙時,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為企業盡一份微薄之力;當個人榮譽和企業榮譽發生衝突時,暫時放下個人得失,盡可能先為企業考慮。

哪怕你很平凡,但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永遠值得尊敬。這種奉獻的精神讓企業充滿了人情味,散發著和諧的味道。你是願意在人情味與和諧的企業裏生活,還是願意在死氣沉沉、私欲膨脹的企業裏生存?答案顯而易見。

王明和趙峰是同時進入一家銀行做業務員的應屆畢業生。他們所處的環境相同,工作相同,但幾個月後,他們生活的軌跡卻產生了質的區別。

按照當地規定,新人都要在銀行下設的小鎮分理處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習。分理處是小鎮社保中心及各種保險費用的指定領取點,所以前來辦理業務的多是老人。因為空間狹窄,分理處隻設有3個業務辦理窗口,更沒有排隊叫號機,因此,每天直到下班時間,這裏都會滯留許多等待辦理業務的人。吵架的事情時常在這裏發生,連保安都束手無策。

麵對這樣的情況,王明想,我隻要不在資金上出現大的問題,業務隻能是越辦越熟練,至於其他,反正也沒人知道我的工作情況,我憑什麼太用心呢。這種心態讓他對工作十分懈怠,每次遇到行動遲緩的老人,他的態度都非常惡劣。

相比之下,趙峰認為,既然選擇了服務行業,無論在哪裏都應該全心全意地工作。為了緩解秩序紊亂等情況,趙峰每天都提早趕到辦理點,和保安一同引導大家按順序排隊。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還自製了可以長時間使用的塑料號牌,請保安每天發放給等待的顧客。為了解決許多老年人因為耳背聽不到傳聲器聲音的問題,他自掏腰包買了小喇叭……

3個月後,王明和趙峰同時被調回銀行總部。不同的是,趙峰收到了鎮裏群眾送來的錦旗,趙峰也由此得到了重用。

同樣的3個月,趙峰的收獲遠遠多於王明,原因何在?雖然二人擁有同樣的機會,但因為兩人截然不同的工作態度,對奉獻精神的不同意識程度,最終結果也不盡相同。在相同的崗位上,麵對相同的問題,王明選擇了得過且過,而趙峰則從工作本身的服務理念出發,不惜犧牲個人時間及精力,盡職盡責,為大家作貢獻,這就是趙峰勝出的關鍵。趙峰的奉獻精神贏得了眾人的尊敬。

其實很多時候,“點滴小事”隻是舉手之勞,但它體現的價值卻相當深遠。在我們不斷地積累過程中,如果能將奉獻精神變成一種習慣,那麼,我們周身將彙聚起十分巨大的能量,它輻射的範圍也將相當廣泛。

奉獻要從每個細節開始:

遇到髒活累活時,要有去做的精神;

午休時,把垃圾扔到樓道的垃圾桶裏;

利益紛爭時,多為企業的發展想一想;

為保證數據的精準度犧牲些休息時間;

到比較艱苦的地方開展工作時,爭先報名

……

奉獻一次不足以樂道,而奉獻幾十次,幾百次,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卻值得每一個職業人學習。

◆從經濟上為企業考慮利益

比爾·蓋茨說:“能為企業賺錢的人,才是企業最需要的人。”企業是必須獲得效益才能維持下去。所以,唯命是從討得領導歡心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至上”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企業都希望員工頭腦中有一個簡單卻極其重要的觀念:盡最大的責任力幫企業賺錢。

最近看某電視台的一個節約用紙的公益廣告,有句台詞是——雙麵用,不丟麵。這讓筆者想起了很多年前服務的一家跨國企業總裁。企業的總裁讓秘書公告全企業員工,紙張需要兩麵用完才能扔掉。

表麵上看,總裁很是吝嗇,一張紙上都要做文章。總裁解釋:“讓員工知道這樣做可以減少企業支出,相對增加企業利潤,極其重要。”

當你有了為企業賺錢和省錢的概念後,你才會將這種理念帶入平時的工作中,就會很自然地留意到身邊的各種機會,並且隻要積極行動就會有收獲。無論是辦公、出差、談業務、采購,都必須把努力的目標定位在如何為企業賺到錢和節省錢上麵,隻有幫企業賺錢和省錢了,企業才會記住你,並會讓你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

馬爾是一家小家電企業的某地區銷售代表,他一直以自己的工作熱情引以為豪,他經常告訴老板,他是如何地賣力工作,如何一天跑好幾個城市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可是,他的老板隻是點點頭,淡淡地表示讚同。

最後,馬爾鼓起勇氣問:“我的業務是銷售小家電,我這麼累,每天要跑好幾個城市,可是您為什麼每次都隻是淡淡地表示讚同呢?”

馬爾的老板看著他說:“馬爾,你把精力放在尋找外地客戶身上,而且你每天跑好幾個城市,會耗費了公司太多的財力,如果你把眼光放在本地的幾個大客戶身上。這樣會不會更加省錢省力?”

馬爾明白了老板的意圖,老板要的是能為企業賺大錢的客戶,於是他把手中較小的客戶交給一位業務員,自己努力去找大客戶。最後,他做到了,為企業賺回了比原來多十幾倍的利潤。

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企業的成功之上,離開了企業,員工是不可能獲取豐厚的薪酬。企業的成功,也是員工的成功;企業成功了,員工也就必然成功了。雙方的關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作為一個經營實體,企業必須靠利潤來維持發展。要發展,就需要企業中每個員工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企業是員工努力證明自己能力的戰場,無論何時何地,如果你沒有業績,遲早會被棄用。

◆敬業同樣要做到善始善終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敬業也是一樣,要貫徹到底,持之以恒。如此不僅有可能贏得企業的傾力扶持,而且保證終生受益。一旦放鬆自己,前麵再怎樣敬業也可能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一時的敬業每一位員工都很容易做到,但是要將敬業當做一種習慣,在工作中做到始終如一,堅持到底就很不容易了,這也是難能可貴的。這是一種堅守,如果你在敬業上能這樣堅守如一,那麼,當你做別的事情時,同樣會堅守如一,直到成功。

有個老木工蓋了十幾年的房子,再有半年就該退休了。他告訴老板,說想提前退休,盡早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這位工作認真、任勞任怨的好員工,再三挽留,但老木工決心已下,不為所動。

老板隻得答應,但問他:“企業在豪華的地段買了一塊地皮,您能否再建一座房子?就算是給我個人幫忙。”老木工雖然答應了下來,但思家心切,一心想著趕緊蓋完房子就回家。

在蓋房過程中,大家都看得出來,老木工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麼嚴格,做出的活也全無往日水準,敬業精神已不複存在。

等到房子蓋好後,老板把房子的鑰匙交到了老木工手上,誠懇地說:“你為我工作這麼多年,房子歸你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老木工羞愧難當,後悔不已。

老木工一生蓋了無數好房子,因為自己最後時刻的不敬業,而讓自己住進了一棟最粗糙的房子。試想,如果老木工能夠保持一生自始至終的敬業精神,那麼他不就為自己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號了嗎?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敬業也是一樣。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一生都要對工作保持敬業精神,把敬業精神貫徹到底,這才是真正的敬業;如果在最後時刻放鬆自己,前麵再怎樣敬業也可能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因此,讓敬業成為你一生的習慣吧!讓它深入你的意識,成為你工作的必備條件,貫徹到底,那麼保證你終生受益。

一個下雨天,艾瑞克走在回家路上,突然發現路邊停靠著一輛豐田轎車。車的刮雨器失靈了,車主正在車窗那兒修理。或許是麻煩比較大,車主放棄了修理,而到路邊店麵詢問附近有沒有修理點。

見此情況,艾瑞克直奔那輛豐田轎車,隻見他拿出包裏的工具,砰砰鏘鏘,開始修理起刮雨器。車的主人返回時誤解艾瑞克是偷車賊,差點報了警。艾瑞克及時進行了解釋,說自己是一位汽車修理工。片刻之後,艾瑞克在雨中將刮雨器修好了,並且拒絕收車主給的小費,他說:“我是一名豐田員工,雖然現在是我的下班時間,但是給您修車是我不容推辭的職責。”艾瑞克的這種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這位車主。

不久後的一天,艾瑞克走在回家路上,又發現一輛豐田轎車停靠在路邊。車上濺著一些泥點,他馬上走過去掏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擦起來,那細心的樣子就像是在清潔他自己的車一樣。

這時,路邊的一位警察覺得奇怪,走過來問:“對不起先生,我剛剛看到車主人把車停在這兒去附近的超市購物了,我敢肯定這絕對不是你的車,我不明白你為什麼在這裏擦別人的車呢?”

艾瑞克看著潔淨如新的汽車,滿意地笑了,他指了一下車標,認真地對警察說:“你看,這是一輛豐田車吧。而我是一名豐田人,這輛車是我們生產的,所以它髒了,我就有職責給擦幹淨!”